八路军青年学党史系列活动 参观政协文史馆董必武手迹展

八路军青年学党史系列活动  参观政协文史馆董必武手迹展

2021年8月28日上午10时,八路军研究会青年分会24人前往政协文史馆,担任董必武手迹展志愿者并参观董老诗作,了解董老革命的一生,缅怀董老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的丰功伟绩,用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

董必武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法学家,是党和国家第一代卓越领导人。中共一大在我党历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出席一大的13位代表人生迥异,先后脱党、被党开除的多达7位,4位代表牺牲在革命途中,从建党之初到新中国成立的28年中,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两人坚持到最后胜利。1956年,董老旧地重游,为“一大旧址”题写了“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从创建之初的微不足道,到取得革命胜利的艰辛辉煌历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伟大的红船精神,纪念董必武同志诞辰135周年,本次手迹展以此名句为题,共展出100幅董必武同志的题诗、题字手迹,是从董必武同志1938年到1975年间题写的众多手迹中遴选出来的,其中大多数作品为首次公开。

八路军青年学党史系列活动  参观政协文史馆董必武手迹展

董必武同志用毕生经历淬炼出朴素而勤勉的学风,他终生酷爱书法,诗书俱佳,晚年自评“我虽不善书,好书莫如我90高龄时仍坚持习字,其生命不止,学习不休的精神令人敬佩。他的书法功底深厚,楷书凝重端庄、雄浑遒劲。行书清新飘逸如行云流水,有浓厚的书卷气息。他的诗作和手书相得益彰,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董老一生为党工作,为人民奔走,学富五车,鞠躬尽瘁,在军运、民运、组织、宣传、统一战线、隐蔽战线、政府、立法、司法、教育、外交、财政、金融、监察、救济、林业等诸多领域的工作中业绩辉煌。在党内外有着很高的声誉。但董老做人一贯正直低调,将自己的工作成绩归于党和人民,正如他所说:“辟地开天功莫与,耕云播雨业无称”。

八路军青年学党史系列活动  参观政协文史馆董必武手迹展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最高人民法院行装局局长黄文俊、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丁鹏勃、北京市西城区区长孙硕、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红岩干部学院院长朱军,湖北省档案馆以及为此次展览提供支持的数十家纪念馆负责人到场祝贺。

八路军青年学党史系列活动  参观政协文史馆董必武手迹展

全体人员合影

开幕式上,60余位老一辈革命家的后代们到场支持,包括董必武之女董良翚、女婿张力理,陈云之子陈元、女儿陈伟华,乌兰夫之子乌可力,陶铸之女陶斯亮,邓子恢之女邓小燕,薄一波之子薄熙成,郭沫若之女郭庶英,陈毅之子陈昊苏,罗瑞卿之子罗箭,罗荣桓之女罗北捷,周恩来侄女周秉德、侄子周秉和,粟裕之子粟戎生、之女粟惠宁,徐向前之子徐小岩,王树声之女王宇红,彭雪枫之子彭小枫,李达之女李彤妍,韩先楚之子韩毅,陈士榘之子陈人康,顿星云之女顿云润,罗青长之子罗援,张鼎丞之女张延忠,包尔汉之女伊丽苏亚,谢觉哉之子谢烈,以及青年后代刘建、刘武、张晓龙、陈怀申、王京京、肖雨青、杨冬梅、洪蕾、徐梅梅、邓坚、伊利亚、张鼎立、齐放、张峰、徐继华、袁泉、李雪、王忱、吴本立、许雪青、王珑、徐凯等。

八路军青年学党史系列活动  参观政协文史馆董必武手迹展

据筹备展出的同志介绍,董必武手迹为1:1复制件,其原件分别收藏于数十家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每一幅诗词手迹都十分珍贵,具有较高的政治和艺术价值。2016年至今,董必武之孙董绍新与孙媳黄琼珍奔波于全国几十家纪念馆之间,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收藏单位和个人满怀着对董必武同志的崇敬之情,对这次董必武手迹展给予了积极的响应、关照与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使如此珍贵、丰富的董老手迹得以首次集中呈现。

八路军青年学党史系列活动  参观政协文史馆董必武手迹展

开幕式上,董必武的孙子、本次展览的组织者之一董绍新向在场嘉宾简要回顾了董老的革命生涯,总结了董老诗词的文学特点,介绍了本次活动筹备情况。他说:“董必武同志的诗作无不与其漫长的革命生涯息息相关,有的是题赠、怀念、哀悼过往的故交、同志和战友,有的是对他革命历程中重大事件的回顾和评价,有的是对新中国建设的歌颂和展望,有的是对当代英模人物的颂扬,有的是对后辈的谆谆教导和期许,即便是读到那些看似单纯描写景物、风光的诗词,我们也能感受到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忱和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短短几句话,描画出无产阶级革命者襟怀坦白、无私无畏、热爱人民、艰苦奋斗的高贵品质。体现了董老“为共产主义信念而歌,为群众而歌。”的革命文风。

八路军青年学党史系列活动  参观政协文史馆董必武手迹展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祝贺本次活动圆满成功,他回顾了父亲陈云与董必武的交往,讲述了董老为人民币书写“中国人民银行”字样的故事。他说,董必武同志同样为我党的经济工作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19488月,董必武同志当选为新成立的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在他的领导下,华北人民政府为把华北解放区建成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巩固后方做出了突出贡献,华北人民政府创造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的经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八路军青年学党史系列活动  参观政协文史馆董必武手迹展

陈昊苏 

陈毅元帅之子、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陈昊苏回顾了父亲陈毅在中央苏区第一次见到董老的场景,回顾了两位无产阶级革命诗人一生的诗词往来。他讲述了1945425日,董老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邀请,参加联合国成立大会,第一次代表我党和人民在国际上发声的故事;回顾了董老为党的外交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陈昊苏还专门为此次展览赋诗一首:“光荣礼赞老英雄,建党初心创始功。千秋伟业战旗红,百岁军征诗意永。工农奋起开天地,华夏腾飞起巨龙。时代风云还进取,同怀前辈仰青松。”

八路军青年学党史系列活动  参观政协文史馆董必武手迹展

罗援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罗青长之子罗援讲述了父亲罗青长在延安中央党校第一次见到董老的场景;回顾了董老在党的统战事业与隐蔽战线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他说:“董老也是我党的谍王,解放战争中著名的莱芜战役,我军取得胜利就与董老对国民党军长韩练成的统战,使韩练成成为我们的同志有很大关系。”

八路军青年学党史系列活动  参观政协文史馆董必武手迹展

孔丹 

中信集团原董事长孔丹致辞,讲述了时任中共南方局常委的董老在重庆与敌伪顽作斗争,贯彻延安精神的光辉履历;还回顾了这个历史阶段董老对父亲孔原的教导与帮助,以及自己与董老后人的友情。他说:“我们一家与董老一家,是两代人的缘分,在座的不管是红二代还是红三代,国家复兴的重任在每个人的肩头啊。”

在这次手迹展中,苏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以董老为上海一大的题词和上海一大会址为背景的苏绣作品《百年风华》,吴彩霞绣制的作品《初心启航》呈现董老重返南湖看见红船和烟雨楼时的题诗;青年画家米巧铭,以上海一大时期的董必武同志为形象创作的油画《青年董必武》;知名画家薛海涛以董老参加联合国会议为时代背景,创作的《董必武在旧金山》等,为手迹展览增添了几许光彩。看到来参观的同志们纷纷与这些作品合影,青年分会会员董绍新感慨道:“我们是第一次组织这样的活动,尽管有许多困难,但很多同志给予了我们无私的帮助,我和爱人边学边做,能做成这样是大家的贡献”。

八路军青年学党史系列活动  参观政协文史馆董必武手迹展

青年分会的同志们担任了会场的志愿服务工作,他们表示此行受到了很多教育,会员陈怀申说:“我们要向董老学习,加紧把宣讲工作做好,把鲜红的党风家风传承下去。”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得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国政协文史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南湖革命纪念馆、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嘉兴学院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中心、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黄山风景区档案馆、贵州省博物馆、海南省档案馆、中共湛江市委、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纪念馆、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襄阳市档案馆、红安县文化和旅游局、董必武纪念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曹禺纪念馆、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黄冈博物馆、厦门博物馆、何香凝美术馆、旅顺博物馆、北京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50多家单位、院校和个人提供的资料,还有安徽省新四军革命传统教育基金会、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锦绣国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对成功举办本次展览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八路军青年学党史系列活动  参观政协文史馆董必武手迹展

青年分会会员合影

(八路军研究会青年分会供稿)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八路军研究会):八路军青年学党史系列活动 参观政协文史馆董必武手迹展

(浏览 492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