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耶夫卡,原属乌克兰顿涅茨克州内的重工业城市。
2022年9月27日,顿涅茨克公投,99.23%选民赞成加入俄罗斯联邦。
攻方:乌军向俄军据点发射了6枚火箭弹,其中两枚被俄拦截,4枚击中俄目标。
俄损失:俄方称“俄军89人死,包括1名中校副团长。
时机:乌方选在新年刚过1分钟发起袭击,刻意宣示2023年的作战决心。
其实不是。请注意俄乌双方发布的细节:俄军有人使用了手机。由此证明,手机才是正真的“泄密者”。
2.这批俄军是新兵,即之前是平民,美乌方又如何知道其身份转变的?
由此可断定,美乌方掌握了俄百姓身份转换的动态过程。尽管这是俄罗斯绝密信息。
3.美乌方获悉“俄军有一人使用了手机”情报后,怎么会发射6枚海玛斯火箭弹呢?
据查,海玛斯火箭弹1枚10万美元,6枚就是60万美元。
由此证明,美乌方通过“一个手机”,进而推论、研判“这里驻扎一个营”!
这个研判背后,藏着严谨的逻辑、精细而巨大的技术和系统。
4.还有一个重要细节:俄军士兵一开手机,乌军火箭弹就飞来了。由此证明,美乌方拥有巨大而快速的信息智能比对系统、快速决策系统、快速作战反应系统。
此次乌军偷袭,背后是美国长期积累的“系统化、集成化战法”。
这个细节,暴露了美国对俄长期间谍工作的概貌真相:美国很早就在和平、商业的伪装下,对俄进行着全面、系统的间谍工作。通过平时手机系统,获得俄方巨大的手机信息资源。
“苹X”后台,首先全面获取该机主通讯录,每个手机都内存许多人的通讯录;
然后通过“苹X”机主通讯录,进一步获取“通讯录的通讯录”,即A是“苹X”手机机主,他有一批亲友通讯录,而每个亲友手机上,都有各自的大批通讯录。“苹X”后台复制A通讯录后,就可以迅速进入他亲友手机号,并获取所有亲友的通讯录。如此,就可以轻而易举获得俄罗斯巨大的手机号资源,几乎可以覆盖全俄居民。
有人会认为,“自己不用“X果”,就不会被美国监测”。这是严重误判。
正确答案是:只要知道手机号,只要该手机开机,后台就可以操控任何手机,获取如下20个重要信息。
俄军征召平民入伍、通知集合地点和时间、入伍须知等,是通过什么方式传达的呢?还会像过去那样,纸质通知书吗?还会由专人一家家上门通知吗?肯定不是的,而是通过手机通知!
可以说,手机机主本人还没看到“征召入伍通知”,美国先获取这些信息。
青年入伍,是人生、家庭、情侣最重要的大事,此时,谁不拍照?不拍录像呢?但是,现在还有谁是用照相机拍照,或用录像机录像呢?都改用手机了。
美方平时就掌握着俄罗斯百姓大批手机号资源,后台可通过“智能”设定,实时筛选出手机内的特定照片、录像,如军事场面。
而照片、录像的参军场面、军服暴露了该机主身份转换,也暴露了参军的时间、地点和场景。
新兵入伍,组成新团队。按常理和习惯,要做第一件事,就是“互加微信(俄版社交软件)”“互问手机号”。由此,该机主形成新的“通讯录群”。
美方要检验该批通讯录群是不是军人,是非常容易证明的——这批手机内存的照片和录像会说话!
手机有卫星定位功能,精准“暴露”机主移动轨迹。美方只需耐心,等“这批机主”进入火炮射程内,就一锅端。
这次偷袭前,美乌方是怎么探测到“该据点是俄军火库”的呢?
(2)车辆类型:运输武器都是大型车;车辆变换外面伪装,立刻成为重点监测对象。
(3)车辆牌照:卫星可清晰看到车辆牌照;同一车辆却变换不同牌照,立刻可研判在执行特殊隐蔽任务。
(4)车辆数量:大量可疑车辆,从同一地点,驶向同一方向,等于暴露大规模行动。
(5)车辆移动轨迹(俄后方军备仓库几乎是公开秘密,从那里发出大量车辆,能运什么呢?而其终点必定是武器库。
(4)动态图像:监测地面活动所有车辆、人员活动信息。剩下就是比对、研判了。
“X软系统”本身可全面控制用户电脑,并全面窃取用户电脑信息。
现代设备,“万物皆软件”。但同时,还有一句话,“软件皆漏洞”,“漏洞皆可破”。
寻常百姓,感觉天下太平。但网络世界,早就真刀真枪干翻了。
这就是军事现代化的悖论,也是军事安全领域最弱的软肋。
全球整个互联网都被美国垄断掌控。所有经过互联网的信息,都没有任何安全可言。
俄方打印内容,都可以被实时传输到境外指定信息空间。
所有使用美国社交平台者,都被完整、系统地记录保存信息:谁、身份、年龄、性别、地点、喜好、社交群、谈话内容、反对谁、支持谁等。
“特X拉”智能车可全面掌握用户如下17个重要信息: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特X拉”用户在其车上、或用其手机与俄军亲人电话,只要一接通,俄军手机号、机主身份信息、通话内容、军人所在地理位置就立刻被暴露,并被记录。
所有这些基础信息,就形成“俄军大数据库”。需要时,美乌方通过检索比对,可瞬间精准锁定目标。
俄军深入乌境内作战,乌克兰越是靠西边,百姓越亲西方。乌方情报人员容易监测到俄军一举一动。同时,美西方在俄间谍工作也有成效,而俄反间谍工作却没做好。
所有信息都汇聚到一个巨大的数据中心库,才能形成“战争力量”。这个中心,一定不在乌克兰,而在美国。
上述卫星、高空、低空、地面、手机等全方位获得的动态信息,可迅速与巨大的信息库智能比对,即可研判:是不是俄军?多少人?做什么?空间位置在哪?
![六颗炸弹,炸出巨大精细的系统战 六颗炸弹,炸出巨大精细的系统战](http://taihangsummit.com/wp-content/uploads/2023/01/taihang9-1673255538.png)
1.快速:整个过程,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一气呵成完成。
2.低成本:乌军仅发射6枚海玛斯火箭弹,就全歼俄军一个营。
3.小部队:作战部队非常小。估计这次乌军只动用一台海玛斯炮+一个终端接受器,就在一分钟内全歼俄军一个营。
4.非接触:乌军没有与俄军正面战斗,只是远距离袭击。
7.小部队,大系统、大数据:这如“冰尖与冰山”之间的关系:“光鲜战果”是冰山一角,空间一点,时间瞬时;但其背后,是巨大的系统,是美西方很早就在和平、友好的伪装下,全面、系统地收集了俄罗斯事无巨细的海量信息,并组成现代“高效、快速、精准”的作战系统。
![六颗炸弹,炸出巨大精细的系统战 六颗炸弹,炸出巨大精细的系统战](http://taihangsummit.com/wp-content/uploads/2023/01/taihang5-1673255538.png)
六枚炸弹,也炸出了俄罗斯战术与战略两方面的15个严重错误:
(4)把一个营兵力部署在弹药库内=增强乌军打击效力。
(5)侦察弱,预警弱:缺乏对乌军及其海玛斯炮火移动轨迹监测;因而也无法及时预警。
俄军一再犯这类错误。开战以来,俄军经常是大批军车在乌境内排长龙出行,上面却没有侦察,地面没有防空系统,被乌军屡屡偷袭成功。
(7)军纪松散:开战以来,俄军屡屡犯此错误,未能严格管理将士,导致多名俄将军被斩。
美乌此次是“战斗”级别的胜利。不足以改变战役,更不能改变战略态势。
俄乌战争,美始终不敢进入战场,因为俄对美拥有核威慑;
但在信息战领域,俄无力对美威慑。因此,美就在俄弱项领域放手用乌打击俄。
第一招,用远程导弹,大规模摧毁乌军事设施、基础设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乌全境都失去战斗力、经济再生能力,再强大的网络信息都无济于事。
第二招,“同毁互联网”:互联网是美强项,却是俄弱项。但俄要破釜沉舟,毁掉互联网主干线,结果会如何?美立刻掉入与俄同一条起跑线。
第三招,“同毁后台老板”:美打代理人战争,自己躲在后面。如俄被惹急了,说:“我与后台老板同归于尽!”美还敢打吗?为了远在天边的小国,美国甘冒核战争被毁的国难吗?当然不会!
“没有俄罗斯,还要这世界干嘛?!”基本真理,永恒不变。
(1)“苹X手机”:截至2021年7月,在中国有2.43亿用户,占33.3%。
上述5项,美国可获得无数中国人的手机号及其基础信息。
构筑卫星、高空侦察、低空侦察、地面侦察、改革军队编制配置等,都是容易达成。
(6)比这更困难的是,已泄露的全国大数据,如何解决?
(1)忍:什么都不做,一切信息都被窃取。一旦战争,就是灭顶之灾。
(2)防:尽速独立另建互联网、芯片、软件等信息安全系统。虽成本大,时间长,但必须如此。
(3)攻:以其系统,同样获取其大数据。实现双向透明,同等打击,同等威慑。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危机管理 陈洁华):六颗炸弹,炸出巨大精细的系统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