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鹰城】红色地标:皂角树和北张庄

【红色鹰城】红色地标:皂角树和北张庄


这是一棵普通的皂角树,盛夏开花,深秋结满紫黑油亮、形如刀鞘的果实。这又是一棵特殊的皂角树,无意间承载起历史的使命,来来往往、反反复复出现在毛主席、党中央和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人的电文中,有幸成为中国革命史上重要的地理座标。抚摸着皂角树粗糙的树干,电鸣马嘶的画面和依稀如烟的往事,如历历在目,仿佛一下子又把我带到烽火峥嵘岁月。 
他们为什么选择在这里落脚 

1948年5月的一天,刘伯承和邓小平从宝丰城策马扬鞭一路向北来到柳林村,然后又来到柳林村和皂角树村之间的黄土岗上。放眼望去,岗南的柳林村掩映在椅子圈形的河湾之中,村南的泥河深不见底。碧波荡漾,岸北,千株古柳绿荫罩地,遮天蔽日。岸南,三棵古杨挺拔伟岸,树冠如盖,最大的一棵竟然七个成年男人才能合抱。三角潭、金箕潭、巨龙潭等镶嵌在泥河柳林河段。柳林村南古石桥是泥河上唯一一座可过汽车的桥。岗北坡跟儿处,一棵古皂角树突兀独立,华盖擎天,气势如虹。树旁的村庄也因这棵皂角树而命名为皂角树村,紧挨皂角树村东边还有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名叫小张庄(后改名北张庄)。古槐树和古皂角树遍布村中各个角落。北张庄北临浣河,环境清幽。以皂角树村和北张庄村为核心,周边村庄密布。巡视一圈后,刘伯承和邓小平在岗上徜徉良久,刘伯承果断地一挥手说:“就这里了!”然后他又说了他常说的一句话:“五形不定,会输得干干净净!”将军口中的五形,是他用毕生心血形成的军事理论,他的“五形术”即把我军看成战争主体,任务当作中心,把敌情当作前提,把时间和地形看作物质条件。

【红色鹰城】红色地标:皂角树和北张庄


将军把中原局和中原军区驻地确定在北张庄、皂角树村和柳林村一带是有科学道理的。当时,宝丰县城虽已解放,但匪情严重,况且鲁(鲁山)宝(宝丰)郏(郏县)是有名的趟將窝,不得不警惕。当时北边的郑州、南边的南阳等地均有国民党重兵,国民党军机还轰炸了宝丰县城和商酒务村,住在县城,人马不好机动,不利于安全保卫。而距县城9公里的北张庄,村小人少,房少树多,便于隐蔽,和周边村子相距不远,属于中心位置,各机关方便联系。

于是中原局、中原军区从5月17日开始从叶县移驻皂角树北张庄一带。中原军区司令部及其所属的作战处、机要处驻北张庄,政治部驻北张庄南的柳林村,军务处和情报处驻皂角树北张庄以东200米的何庄,通讯处驻小张庄西不到百米的皂角树村,中原局机关大部分驻赵官营村。和党中央的电报来往以“皂角树”为地理标志。

皂角树北张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成为当时中原地区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在七个月的时间里,刘、邓、陈统一指挥中原和华东两大野战军,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连续发起了宛西、宛东、开封、睢杞、襄樊、郑州等六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正规军20万人,摧毁了国民党在中原的防御体系,使中原各个解放区连成一片,为淮海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追寻伟人的足迹 

我来到皂角树北张庄时,古树、老屋已很少能见到。村中多是钢筋水泥结构的平房,皂角树村和北张庄村也早已连为一体,再也分不出你我。有三五个老人在一处山墙头下纳凉,见我们一行人走来,问道:“又是去看老房子的吧?没啥看!”

【红色鹰城】红色地标:皂角树和北张庄


在静静的村庄里,蝉声是最热烈的迎宾曲。我寻着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伟人留下的足迹,走进发生在这个村庄里的辉煌岁月,耳边仿佛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后,晋冀鲁豫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集团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大军越过陇海路进军豫皖苏,三路大军布成“品”字形势,纵横驰骋,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5月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作出决定:加强中原局,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陈毅为第二书记,邓子恢为第三书记,李雪峰为副书记;重建中原军区,将刘邓大军和陈谢集团所属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称中原野战军,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以刘伯承为司令员;陈毅为第一副司令员(仍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和政委),李先念为副司令员。中央要求中原局和中原军区要相对稳定指挥机关驻地,以利统一指挥中野和华野在中原协同作战的意图,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正是按这一要求移驻宝丰县皂角树北张庄一带的。

我在皂角树北张庄村东北角看见一栋破旧的三间瓦房,墙面是黄泥土,大门门楣处悬有木牌,上书“刘伯承驻宝旧址”,门的左边有个牌子,上书“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这座房屋的西隔壁当年是邓小平、陈毅的住处,因年久失修,房屋已倒塌。现在看到的是这家的主人在原房屋的基础上新盖的三间平房。我走进“刘伯承驻宝旧址”屋内,光线昏暗,摆设简陋。岁月久远,这里已难看出当年大宅院的模样。
房内住着79岁的老太太薛勉。薛勉说她丈夫参军转业到宝鸡,他们1955年就离婚了,但她离婚不离家,为这处房产没少和前夫家族的人生气。为什么不走?因为1960年父亲去世时给她交待过要守住这座房子。她的父亲薛华立是地下党员,刘邓大军来后他担任过孙官营的农会主席,那时候皂角树北张庄也经他管,他和共产党有深厚的感情。薛勉自己也担任过多年的村干部,她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一定要保住这所房子。

这样的坚守者在柳林村也有一个,这就是72岁的孙保水,他住的四合院基本保存完好,这个院子在泥河北岸的河边,是中原军区政治部所在地,西屋是政治部主任张际春的住室。孙宝水说,当年刘伯承邓小平也经常到这里住,大门东南角有个水井,井台边上有棵皂角树,刘邓和张际春他们经常在树下喝茶聊天谈工作。邓小平还带着女儿在河边钓过鱼。这处宅院西边还有三间老房子没有住人,门边有组织科的牌子,当年的科长就是杨白冰。

皂角树北张庄刘邓他们住的这处宅院是一个叫杨济武的大地主家的。这家宅院占地7亩,院落四周寨墙高筑,宅院大门处修筑有一座三层炮楼。登上炮楼,可观察十几里以外的动静,一有敌情,家丁即通知主人从容防范,或上炮楼据险固守。中原军区司令部就设在这里。村里85岁的老人黄新法知道那时的故事最多,他说,当年邓小平一进院子,便指着那座炮楼笑呵呵地说:“嗬,还有炮楼守卫,这家主人好威风哦!

当年宅院的威风已荡然无存,甚至是何种风貌也难觅踪。薛勉住的三间房子也在风雨飘摇之中,院子东南角有棵百年皂角树默默地与这所房子相守相望。

到皂角树北张庄不久,1948年的6月14日,盼望已久的陈毅来了。邓小平和刘伯承闻讯,欣喜万分,连忙赶到皂角树村外站在那棵皂角树下翘首迎接。

陈毅与刘伯承邓小平都是四川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况且邓小平和陈毅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认识,后来又一同在中央苏区工作。刘伯承和陈毅也是多年的老战友,如今他们重聚在中原,是巧合更是革命的需要,能在一起并肩战斗,三个老乡都感觉宽慰,也感觉是缘分。

陈毅来后,皂角树北张庄这所大院里热闹多了。陈毅豪放、粗犷。他兴趣广泛、博学多识、胸怀坦荡、幽默诙谐,与他一起共事,人们都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邓小平十分喜欢陈毅的为人豪爽,特别是陈毅喜欢作诗下棋,这很对邓小平的胃口,闲暇之余,他们就到院里皂角树下的石板上杀上几盘,倒也解乏过瘾。而喜静的刘伯承则躲在他的房间看书、写字。

他们三人都有早起的习惯。邓小平起床后,先做操打拳,然后散步,思考问题。刘伯承每天早上还要读俄语。早饭后,三人一起到作战室办公,晚饭后又一同散步,边走边谈。邓小平喜欢游泳,村北的小溪他常常去游泳,还有柳林村那几个潭里他也去游过。

陈毅来了没多久,邓小平和刘伯承的夫人及孩子们也从华北来到了皂角树北张庄,一下子住进这么多人,使原来有些空旷的宅院有些拥挤。邓小平指示直属队的战士们,在院内盖了三间房屋,又在东边那个空院里盖了一个八角式的草顶凉亭,首长们开会、乘凉、研究工作常去哪里。

当时看似刘邓陈首长们貌似轻松,其实心中的弦始终绷得很紧。对外围,他们运筹帷幄,指挥着驰骋在中原战场上的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的几十万人马,连续发起了几次声势浩大的进攻战役。对内,还得防着敌特和土匪搞破坏。有一天,中原支队队长金明带着南下干部来到皂角树北张庄,晚上金明随刘伯承一起去开会,走到房头的庄稼地边时,金明停下来解手,刘伯承说:“晚上走路不能停留,得小心有人打黑枪。”话音落地,不远处真的响起一声枪响,可见当时的敌情严重。

1948年10月11日,中央军委传达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指出“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并指示:“孙元良三个师将东进,望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即速部署攻击郑徐线牵制孙兵团”。郑州战役后,驻守开封的国民党军慑于解放军之威力,于24日弃城东撤,豫皖苏军区部队遂收复开封,陈毅、邓小平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率部东进。11月2日,中野六纵向南阳守军发起进攻,4日,国民党南阳守军弃城南逃,南阳解放。5日,刘伯承率指挥机关离开宝丰,赶赴淮海前线与陈、邓会合。6日,淮海战役拉开序幕。 
为全国解放作准备 

【红色鹰城】红色地标:皂角树和北张庄


皂角树北张庄作为中原政治、军事、文化中心,除了运筹帷幄组织和发动几次重要战役、为淮海战役作了战略准备之外,中原局和中原军区还召开了三次重要会议,制定了新区政策,创办了三所大学。为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提供保证,为新解放区的有效管理奠定基础。

柳林会议。于1948年4月30日至5月30日,召开了旅以上干部政工会议。会议在叶县谷店开幕,在宝丰柳林闭幕,史称柳林会议。以总结政治工作经验,巩固与发展整党整军成绩为中心内容。据村民回忆,许多来开会的干部是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的,马不停蹄,早已累得够呛,在村外一听说柳林村到了,顾不上进村就躺在野地里睡着了。会议期间,全村行动为部队供应开水。那棵最大的杨树下摆了一张桌子,讲话的人就站在桌前讲,听会的都在河边的柳林里席地而坐。

团以上干部会议。陈毅曾参加了1947年中共中央十二月政治局会议,1948年春天又在西柏坡住了一个时期。临来宝丰时,毛泽东专门找他谈话,要他来协调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的协同作战和中原解放区的党政军工作,并对中原战局的发展及如何争取战争的胜利作了重要指示。刘伯承邓小平他们急于了解毛主席、党中央的最新指示,自然也顾不得陈毅的鞍马劳顿了。6月17日下午,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在皂角树北张庄的一片树林里召开会议,听陈毅传达中共中央精神和毛泽东、朱德等同志的重要指示。会上,陈毅转达了中央军委的指示:“自古谁得中原,谁得天下。得东北、华北,再取中原,就得到了全中国,中原战士要理解自己的光荣使命。”陈毅讲了三个下午,邓小平一直坐在他的身旁。那几天天热,他穿了一件无领汗衫,头剃得光光的,右手总夹着一支香烟。他听得很认真,从不插话,也不与人耳语。有时,他也会被陈毅那特有的幽默所感染,脸上露出微笑。

宝丰会议。1948年7月28日至8月7日,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在县城东街文庙召开了县团级以上军政干部会议,史称“宝丰会议”。陈毅作了《统一战线问题和关于整训中党的任务》的报告,指出:“团结多数,打击少数,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统战方针。邓子恢就如何在中原贯彻执行新区政策和解决财经问题作了报告。刘伯承作了《关于整军动员报告》,提出再用两个月时间深入地进行整党整军,着重解决纵队、旅、团三级领导作风问题,以进一步提高全体指战员的阶级觉悟和战术、技术水平。

制定政策。1948年6月6日,中原局制定了《关于执行中共中央土改和整党工作指示的指示》(简称《六六指示》)。《指示》认真检讨了过去工作中所犯急性病的错误,要求全区立即停止分土地,停止打土豪、分浮财;禁止一切破坏,禁止乱打人、乱抓人、乱杀人现象。并从12个方面对控制区、游击区、崭新区,分别情况调整了工作;继《六六指示》后,制定了《中原局减租减息纲领草案》。1948年9月29日,中原局正式发出《关于进一步恢复工商业的指示》;10月10日的《中原军区入城守则》,更明令指出“一切入城人员,均须宣传党的主张政策,保护城市……任何人不得有敲诈勒索,擅入民房,侵犯公私工商业,破坏公共机关财产及擅自没收和逮捕的违法行为;1948年8月28日,中原局发出《关于争取、团结、改造知识分子的指示》,9月28日,中原野战军政治部发出《关于注意争取大批知识分子的通知》。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加入我们的军队,加入我们的学校,加入政府工作。

创办学校。1948年8月1日,中原大学成立,设校部于县城北大白庄村的一座关帝庙内。在宝丰中原大学最后发展到17个大队,共2194名学员。当年12月10日搬迁往开封,1949年6月迁到武汉。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共中央中原局责成豫西行署于1948年8月在宝丰县城南杨老庄创建豫西行政干部学校,共招生4期,录取1500多人,毕业的500多名学员中,大多被分配到豫西各地工作。1949年,有300多名学员随大军渡江南下赴新区工作。1949年5月迁至开封,改名河南省行政干部学院,现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1948年8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决定,将校址在鲁山的豫陕鄂军政大学改名为中原军政大学,由中原军区直接领导,为军队和地方培养急需的军政人才。校址设在临汝县城汝阳中学院内。1948年10月下旬,郑州解放后,中原军政大学迁至郑州。1949年7月迁至武汉,改名为华中军政大学,后来,又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原载《文艺界》智泉流韵文学平台,作者张振营,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平顶山市政协。)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平顶山老区建设):【红色鹰城】红色地标:皂角树和北张庄

(浏览 628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