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河顺文艺·第736期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编者按

现在,我们的学生都在美丽、安静、详和的学校学习,享受着和平红利的滋润而健康地成长。一一这就是中国。
而在当下中东的叙利亚、巴勒斯坦、以色列,欧洲的乌克兰等战乱之地,炮火连天,弹痕遍地,一片瓦砾残垣,生命旦不保夕,何谈坐下来学习。
曾几何时,我们林州也几经战乱,民不聊生,一所学校在炮火中十多次的迁移,饱尝了坎坷和辛酸,这就是一一林县联中,一所在抗战烽烟中苦苦挣扎的中学。
让我们追寻着张国声先生生动而详实的笔触,一探林县联中的过往种种,去感悟苦难与辉煌的酸甜苦辣。

【抗战烽烟】

【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Linxianlianzhongpaohuo

nanqianji

文 | 张国声

诵读 | 新 生

在抗战时期,炮火硝烟中一路南迁的西南联大,国人广为熟知,他们谱写了一曲中国教育史上的壮丽史诗。鲜为人知的是,几乎就在同一时期,炮火连天的豫北林县,也有一个“西南联大”版的联中,经历了共同的命运,这也是林州历史上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抗战时期,林县有两所联中,在风雨飘摇中坚强挺立,一个是八路军开办的豫北联中,成为林州党史上光彩夺目的红色印记。另一个是国民政府开办的林县联中,在炮火中经历了颠沛流离的南迁岁月。
 
【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林州市合涧村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现有的档案资料中,林县联中史料稀少,仅仅在《林州教育志》中,有不到半页极简短的文字介绍。
 
【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林州市教育志》的林县联中记载
年前,我在寻访林州籍民国北大学者赵九成的过程中,翻阅了大量的史料,林县联中进入了我的视线。在完成对赵九成的寻访之后,我着手开始对林县联中资料的整理。档案馆查阅文献,请教文史专家,走访联中旧地,将零散、有限的资料串联起来,林县联中的历史脉络渐渐明晰。其中,曾任联中教师赵九成的回忆文章,南迁途经地的相关史料,文物市场发现的联中课本,都是林县联中历史的直接见证。
 

【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林县联中最早的校址合涧村山西会馆,现为合涧镇第一实验小学
 

【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林县联中最早的校址合涧村山西会馆,现为合涧镇第一实验小学
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一触即溃,地处豫北边陲的林县,一时溃兵云集,秩序大乱,所有学校陷于停顿。林县青少年学生有渴望继续学习的强烈愿望,在此情况下,林县联中应运而生,一段林州教育史上光荣、悲壮的历史就此拉开了序幕。
 
林县联中最初的名字叫三区联中。1939年秋,当时的林县属于河南省第三专署,专员就住在合涧镇的上庄村,在镇西的山西会馆,三专署创办了一座学校,命名为河南省第三专署联合中学,简称三区联中。北平农学院毕业的马诚礼(字敬甫,安阳县人)担任首任校长,联中设有高中班、初中班和简易师范班。
 
【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1940年春,联中刚刚开学不久,驻扎在豫北和冀南的国民党顽固派朱怀冰部,多次与八路军制造摩擦,八路军坚决予以反击,反顽战役打响。战役期间,师生暂时离校。战役结束后,地方秩序好转,学校准备开课,但随之日寇铁蹄踏入,敌机狂轰滥炸,合涧镇又是敌机的重点轰炸目标,无奈之下,联中便迁移到了林虑山中的黄华寺。
 
【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林县联中曾经的校址——黄华寺
在风雨飘摇之中,在寺庙的神像周围,联中暂避一隅,得以开课。但好景不长,由于潮湿和长虫较多的缘故,许多师生相继染病,学校教导主任吴建勋(安阳人)也因病而逝,联中只得再觅校址。后找到淅河之滨的大店村(现属桂林镇),村上有座拱券,拱券上下有神庙和大院,可供学生上课。1940年秋,联中便转移此地,继续开课。
 
1941年,政府改“三区联中”为“林县联中”,豫北教育专员赵质宸兼任校长,后来由河南大学毕业的李隆(字至英,涉县人)担任校长。当时林县县立中学在小黄华开课,有三个班学生,联中有六个班学生,经林县教育局批准,两校合并,合并后的林县联中,共九个班,师生五百余人。至此,林县联中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联中。
 
关于前几任校长的情况,遍查林州、安阳、涉县及省内外的资料,始终没有找到具体信息。后来通过长葛县文史专家杨春喜,从当地文史资料上,意外查找到了联中校长李至英的资料。原来,李至英是中共地下党员,在林县联中任职之前,曾在禹县和卫辉等地以教学为名,秘密开展党的工作。受党组织派遣进入林县,后担任联中校长。

 

【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翻拍的长葛县文史资料

从赵九成的回忆文章中了解到,在大店期间,课本无法买到,学校曾经用油印的方法,刻蜡纸翻印课本。很幸运的是,在文物市场网站上,终于淘到一本联中油印的残破泛黄的课本。这是一本地理课本,斑驳的封面上,有“河南三区联中地理丛书”字样,正文首页的“卷首语”,署名李至英,卷首语的最后,有“民国三十年(1941)于林县大店三区联中”的明确记载。

 

【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林县联中自编的教材

 

在大店办学期间,同学们充分利用淅河河滩,改造成了一个大操场,全体师生都要上早操。每周一的第一课时,是总理纪念周,宣读总理遗嘱,报告时事,月月如此。当时联中的学生大部分是林县人,也有安阳、汤阴、涉县及安阳铁路东的学生,他们来校学习,还要经过敌占区,往来极不方便,因此,学生们不论听讲作笔记还是自习,学习极其用功。
 
我市横水镇东屯村的靳柳鲜,曾是联中学生,在这里就读。前几年她健在的时候,我去采访她,老人多次提到大店村,她对上课时背诵“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总理遗嘱印象深刻。
 

【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靳柳鲜
 

【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作者张国声采访抗战老兵靳柳鲜
 
老人还提到,在大店时学生使用的课本,都是学校自己油印的,甚至当时校长的名字,老人记得清清楚楚。

 

【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林县联中校长在课本上撰写的《卷首语》

1942年,日军进犯林县,联中师生被迫疏散隐蔽,生物教师王子宜,在逃难途中被日寇抓获杀害。学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断断续续地开课。1943年春,日寇大举“扫荡”林县,在此抗战的国军40军和国民党林县县政府,相继投降敌人,林县一片混乱,联中再度停摆。在逃难中数学老师王尚文和郭玉玺被敌人俘虏,一死一生,郭玉玺侥幸逃脱,捡了一条命。在此情况下,林县已没有联中的立锥之地,经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批准,林县联中走上了前途未卜的南迁之路。
 
联中师生疏散、隐蔽,分批经过敌占区,从武陟县摸黑渡过黄河,到达豫西灵宝县,在地方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借用一所停办的小学,原小学校长和教职员又变成了联中的职员,林县联中便在灵宝复校上课了。
 
1944年春,日军大举进犯豫西,联中再度逃难,少部分学生徒步越过秦岭,辗转到了西安,大部分学生跋涉抵达淅川西峡口,在这里又度过了一年的光景。
 
19458月,日寇投降,联中终于喘了一口气,在政府的安排下,联中迁回郑州,在南郊王庄村黄岗寺再度复课。这时,林县联中更名为林县中学。我们通过热心人士,找到了《王庄村志》,林县中学在此办校的历史有明确记载。合涧东山底村人郝培松说,八十年代他在郑州工作,曾有一个同事是王庄村的,听同事说抗战时林县在他们村办过学,当时听得一头雾水,半信半疑。

 

【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郑州的王庄村村志记载有关林县联中迁址该地的资料

 

令中学师生没有想到的是,局势刚刚稳定,教学秩序刚刚恢复,国民党悍然发动内战,国内硝烟再起。到19489月,郑州战役打响,林县中学再度走上了流亡之路。师生们徒步到达开封,后再辗转到达徐州,都因战事无法驻留。经国民政府教育部同意,林县中学决定迁移江南。经过杭州、诸暨、兰溪等地,都无法找到合适的校址。最后到达浙江萧山,以城东的东岳庙为校址,学生们再度和神像为伴,学校又正式开课了。

 

【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林县联中曾经的旧址——萧山东岳庙

 

【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林县联中曾经的旧址——萧山东岳庙

 

很快,新的问题出现了。萧山煤炭和木材奇缺,燃料成了问题,师生没有办法吃饭,经多方打探,林县中学再度辗转。
 
1949年初,到达了“鱼米之乡”的江西,经过樟树,在吉安地区陕江县的何君村,觅得新校址,借用该村的一处祠堂作教室,林县联中得以再度复课。几个月后,1949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江西省迅速解放。随着形势的发展,此时流落在江西的林县中学,为适应祖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少数学生在陕江参加工作,其余大部分学生都回了河南老家及外省原籍工作和生活,几年来颠沛流离的林县联中也完成了历史使命

 

【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林县联中曾经的旧址——陕江何君村吴氏大宗祠

1939年开办到1949年解散,林县联中前后历时十年,从北国到江南,联中在炮火中一路南迁,历经坎坷,先后途经河南、江苏、浙江和江西四省,行程三千余华里。联中在林县三迁校址,在灵宝两迁校址,加上淅川、郑州、萧山、峡江,校址总共迁移六县达十次之多。
 
在战争年代,林县联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分散在全国各地。林县联中的历史,是一部充满艰辛和伤痛的历史,也是一部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的历史。岁月远去,往事峥嵘,林县联中血与火的传奇历史,值得人们永远铭记。
 

【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1

【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 作 者 简 介

【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张国声 林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于《河南日报》《安阳日报》《文源》《红旗渠》等。

 

-主播简介-

 

【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魏俊彦  笔名新生,河南省林州市人,大学文化,长期从事红色文化史料的研究和写作,编著出版有《血荐轩辕》《林州热土领袖情》《创业丰碑》《红旗漫卷林虑山》《林州市革命老区发展史》《林州市水利史》《中国共产党林州市历史大事记》等10多部文学、历史著作。爱好诵读、曲艺和书法。 

-End-

往期精选                                                                              

【春雨园地】立春感怀(外六首) | 魏保

【民俗文化】对“三川李”祖碑的思考与释注 | 李明生

【诗海浪花】咏 春| 闫仓法 刘善诊 牛建昌 张永生 菊颜金星等

【春之诗韵 】| 葆 彤  张永生  小草  马章生等


河顺文艺

主编 /  魏俊彦 

副主编 / 王俭周  杨存保

本期编辑 |  新 生  雪里青松

扫码关注我们

【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河顺文艺

投稿邮箱:weijunyanlz@163.com

监制微信:w6816831

编辑部主任微信:ianshu5678

编辑微信:sxf7301 cdf8207

版权声明:【河顺文艺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河顺文艺):【抗战烽烟】林县联中炮火南迁记 | 张国声(文)新生(诵读)

(浏览 104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