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报”的归宿

作者:韩晓岗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纵队一级是否都办小报,我无法考证。但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从1947年8月15日诞生以来,就创建了一张小报,风雨同舟,共生共荣。这张小报的报名叫《战场报》。

提起九纵队,当今知道的人很少;但提起固守上甘岭的那支部队,基本上就是家喻户晓了。九纵队就是这支光荣部队的前身。

我手捧着这张1948年1月14日的《战场报》,仿佛能感觉到它的厚重。思绪在盘旋,历史的画面在报中翻卷,英雄的身影在报里闪烁。我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敬仰和崇敬。

“战场报”的尺寸近似现今《参考消息》的大小。长38.5公分、宽26.5公分。泛黄的纸张浸透着岁月时光的踪迹,蜡板刻制、两面油印,繁体字、竖排版、从右向左阅读。映衬出那个年代的阅读风习。

一张普通的报纸能够穿越69年风雨而毫发无损,着实不易;而度过炮火岁月的部队战报能保存至今,更是难得。

“战场报”的归宿

2017年,父亲韩新秋(95岁)在看《战场报》

2017年夏季,我手执这张珍贵的报纸,和戎马一生的父亲掀开了当年历史的封页,让心忆穿跨越时光,踏回到69年前的路程,去追寻那段历史的墨痕印迹,探究九纵队的风电光云。

1948年初,九纵队驻扎在河南宝丰县马渡街。当时正值数九寒天,春节将至,屋外寒风凛冽,室内和暖宜人。

战争年代的春节前夕,伴随着是短暂的休战氛围。父亲韩新秋似乎忘却了战事的纷乱,倒添了些许思乡之情。他在室内就着豆大火苗的煤油灯,给家乡的弟弟韩新春写信。将战事踪迹定格在信中,透平安音讯在信里,把思乡情感浸在白纸黑墨上。

家书收笔时,父亲随手把桌上的这张战报一并塞入信封。

鸿雁衔家书战报穿浓浓硝烟,由豫入冀,进入河北省元氏县旷村我叔叔的家门。叔叔也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但一直在老家从事地方工作。他看到这封家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哥哥的平安是他的期望,哥哥的荣耀亦使他兴奋。

哥俩手足情深,志同道合。这封家书如珍宝般被叔叔置于箱底,暂时与世隔绝。

从战争年代迈入和平岁月,父亲早就忘却了这张战报。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父亲离休回乡探望弟弟时,老哥俩从抗日烽火聊到解放战争,从外至内,任思绪在谈吐中翱翔。叔叔突然想起了这封家书,往事重提并拿出了那张压箱底的报刊,才让这张战报重见天日。这已是该报在沉睡40多年光阴后的首次亮相了。

95岁高龄的老父亲告诉我:九纵队诞生于1947年8月15日。诞生那天的情景,他依然记忆犹新,恍如昨日。

那天,九纵队万余名将士齐聚河南博爱县王卜昌村,召开誓师南征暨成立大会,会议由纵队政治部主任谷景生主持。

会中适逢天公降雨。秦基伟司令员、黄镇政委都未打伞,顶风冒雨参加了隆重的阅兵式。两人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壮观的步兵方阵、辚辚的重炮马车、急促的骑兵队列,尽显九纵队钢铁之师、威武之师的风貌。

将士们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口号:“打出去!打出去!”。

那是铁的力量、钢的意志,其声响彻云霄,其势移山填海。

誓师当日,纵队跟随陈谢兵团南渡黄河,奔赴豫西战场。像洪流般扫顽敌、克重镇、剿土匪,将红旗插遍赣江南北、两广山水、以及云贵川境。

九纵队诞生后,《战场报》随即应运而生。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西南剿匪、抗美援朝等战斗岁月里,她像滴答作响的钟表,不紧不慢、又准确无误地镌刻着这支部队的荣耀征程。

父亲跟我说:在战争年代,经济条件很差,《战场报》是纵队将士们的主要宣传窗口。它由纵队政治部编印,靠刻蜡板推油墨印刷而成。“战场报”三个字是用红色油墨盖上去的。

而今,光阴的淘染将红报头变黑,但不减战报的光彩依然。

                                                    

“战场报”的归宿

《战场报》正面(扫描件)            

“战场报”的归宿

《战场报》背面(扫描件) 

                   

这张“战场报”的主要内容是纵队“直属队贺功专号”。有秦基伟司令员遒劲有力的手写题词:“赠给功臣们,虚心学习,努力工作,功上加功。”足见这期战报的份量之重。

“战场报”的表彰分为“干部功臣”、“战士功臣”、“集体功”、“参战民兵功臣”四个部分,附有立功人员名单和职务。其中特意强调了立功党员有80人,占立功数的52.6%。

父亲说他当时在纵队司令部任团职协理员,还兼党支部书记。部队过黄河后开展了纪律整顿工作。他按照纵队党委工作部署,严格要求,大胆管理,成绩显著。受到纵队参谋长何正文(解放后曾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好评。父亲因此荣立了二等功。

报上除了表彰人员名单外,还有数篇小文镶嵌附后。

其中有《冯大科领导警一连17个月没有逃亡》的消息,《孙参谋》、《爱护群众的刘安禄》、《通讯班长刘伯召》、《英勇顽强的侦查员》、《饲养员模范巩明贵》、《炊事员功臣张青山》、《三个模范的技术人员》等七篇人物特写。

每篇小文若回归今日都是催人奋进的战歌。当年,马蹄声碎、枪炮伴随,时间大都在战场徜徉,唯有战报将硝烟的往事告知后人。

英雄前辈今安在,我不待而知。但这张战报使他们英名长存。

报中的《孙参谋》原是纵队作战参谋,叫孙易彬,祖籍闽南泉州,是菲律宾归国华侨。卢沟桥事变后,国人抗战呼声如浪翻卷。他放弃侨商子弟的海外优越安逸生活,毅然回国奔赴延安抗日。

在战事纷繁的年代里,他与作战科长崔星一起紧随秦基伟司令员。在行军跋涉、激战中,秦司令一伸手,还未说话,他就知道司令员要什么,当即递来。秦司令问地况及敌情,他会在第一时间提供准确资料,供秦司令做出决断。

部队白天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夜晚宿营后,战友们大都能安然入睡,他却要记录纵队及下属部队的行动踪迹、战事动态及发展趋势,架通上下沟通的桥梁。孙参谋和崔科长跻身一等功行列,是纵队党委对他们的最高奖励。

我联系了孙易彬的长子孙健。孙老已于1988年10月去世。尽管物是人非,孙健接到战报的扫描件后仍很激动,说要给年迈的母亲看看,去追忆和共享父亲的往事辉煌。

放下这张战报,我心中久久难以平静。

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壮阔的场景:1948年,九纵过黄河时,那金戈铁马踏浊浪、波涛奔腾声似雷的景象;部队跟随陈谢大军拉开了全国战略反攻的序幕,攻洛阳,打郑州,战淮海;1949年,九纵整编为二野四兵团十五军,在强渡长江时,千船竞发涉天险,冲天弹浪只等闲的背景下,部队簇拥着打过长江去,将红旗插上了长江南岸;紧接着又挥师南下,千里追击,解放两广、西南剿匪……,横扫残敌如卷席,乘胜解放南方诸省。

1951年,这支部队以志愿军三兵团十五军的番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程;在朝鲜战场阻击芝浦里、防御平金淮、坚守上甘岭,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等众多战斗英雄……,续写着壮丽的篇章。

如今,这支英雄的部队成为我军唯一的一支空降兵部队。一代又一代年轻官兵似白云朵朵巡逻在祖国的领海领空,像天兵天将捍卫着祖国的领土完整,部队在延续着历史的辉煌。

我明白了部队的真谛所在,军魂所在。

而今,战争风停雨驻,和平光照人间。

历史的时针仍在缓缓转动。这张普通的军报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如水滴一般;但若将其放大开来,仍可见江河波涛的踪迹。

那天,孙健告诉我,处在故乡福建省泉州市的其父亲故居已在2017年初修葺如旧,成为向世人展示孙易彬革命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被授予“福建省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现亟待收集和孙老有关的文物。此讯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激起我思绪纷飞,难以平抑。

      

“战场报”的归宿

位于福建省泉州的孙易彬故居                                 

“战场报”的归宿

孙易彬塑像

 

这张军报载有时光的痕迹、战争的硝烟,军旅的步伐,不凡的来由。我想把光阴倒回七十余载,孙易彬伯伯、崔星伯伯、王乐天伯伯、陈时生叔叔等先辈们也一定翻阅过这张军报。因为报上有一等功臣孙易彬、崔星伯伯等12位不朽英模,有二、三等功臣家父韩新秋及牛亮天等44位父辈英名,还有90多位战士功臣。

而今,父亲以96载岁月告别人生,他的战友们亦存世无多。但他们的英名应永存青史,业绩应永驻人间。

我把这张《战场报》捐给了孙易彬故居。故居文保中心主任孙铭阳赞扬有加,并寄来收藏证书和资料。这张经历了七十余载风云变幻的《战场报》和向守志上将一百岁时挥毫题写的“孙易彬故居”、全国侨联主席林军题写的“闽侨之光”等珍贵墨宝刻制成的牌匾一起展出,常引人们登门观览,让我欣喜难抑。

“战场报”的归宿

时光在静静地流淌,历史在缓缓地翻篇。

《战场报》犹如在战争年代那般,在新时期挥发着初心难忘的心境,凝结着润物无声的对接。

穿越时间隧道,光线在轻撒匀铺中回转。我仿佛看到家父和孙伯伯战太行、抗倭寇、渡江河、歼蒋军、赴军院、育桃李的过往足迹。二老辞行人生,文物又将他们拥围。

家父和孙伯伯、崔伯伯、王伯伯、陈叔叔、杨叔叔等前辈们又执手相握,他们的在天之灵定会颌首赞许。

文物是架设历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桥梁。它透视千秋风云,铺卷历史画面。

国人都讲究叶落归根,这张《战场报》应该留在孙伯伯故居,因为里面有那一辈人独特的底色和初心的映照,那里更期盼着红色基因的薪火相传。

 
作者:韩晓岗

“战场报”的归宿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从军营走来):“战场报”的归宿

(浏览 643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