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秀书屋】布衣记者——难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太行老区长治市的采访 | 王占禹

河顺文艺·第916期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安秀书屋】布衣记者——难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太行老区长治市的采访|王占禹

段存章(中)深入平顺县留村,采访全国著名老模桑林虎创造的花椒树弯根移植法

【安秀书屋】

【安秀书屋】布衣记者——难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太行老区长治市的采访|王占禹

布 衣 记 者

——难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太行老区长治市的采访

【安秀书屋】布衣记者——难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太行老区长治市的采访|王占禹

|王占禹

左权县一位文友来电,悄悄告诉我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先生“走”了,忌日2024年7月30日。并提示段老的夫人曹艳芳遵先生临终遗嘱,不通知亲戚朋友,由她和儿女静静葬了为安。我敬重段老,生前低调做人,过世也担心打扰别人。
 
但是,先生的品质品行和文才文风,又如何让人不缅怀、不祭奠呢!我翻着案头上他寄给我的一本本著作,慢慢消解心中的悲哀。一位五一劳动节还和我通过话的老朋友,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我知道先生患有糖尿病,是坚持几十年打针用药的老病号,得益于贤妻曹大姐用心耐心的服伺,才活得安稳,延续到今日。先生曾和我开玩笑说,老曹身兼两职,一是“家庭总理”,二是“纪检书记”。先生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豁达厚道,朋友甚广;尤其是妻子贤,儿女孝,家风纯正,向善向正。
 
先生是我做人的表率和旗帜,做事的标杆和榜样,作文的导师和楷模,给了我终生受用的养分和努力向前的激励。
 
我和先生相识较晚,2001年他来长治采访,才有机会见面,相跟着下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自此常通电话,不时请教,又有后来几次太行新闻论坛上聆听教诲,使我受益匪浅。为此,我把第一次和先生的同行采访记述如下,以示缅怀:

 

一双粗布鞋

一身中山装

一脸笑眯眯

一口左权腔

 

【安秀书屋】布衣记者——难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太行老区长治市的采访|王占禹

作者王占禹(右一)陪同段存章(左一)下乡采访

【安秀书屋】布衣记者——难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太行老区长治市的采访|王占禹

 2001年7月,退休后的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左四),前来太行革命老区长治市采访,与长治日报社几位编委合影

 

那是辛巳年七月

先生来到太行山上

走进长治街巷和山村

走进当年八路军的故乡

市井里与市民聊市情

农家院和农民拉家常

 

【安秀书屋】布衣记者——难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太行老区长治市的采访|王占禹

  段存章在长治市英雄街接待上访群众茶水桌前,采访当地市民

采访也就十来天

亲热的好似老乡见老乡

基层干部唤先生“老段”

大爷大娘直呼“存章”

畅开胸怀倾诉喜怒哀乐

掏出心窝里的话给先生讲

 

【安秀书屋】布衣记者——难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太行老区长治市的采访|王占禹

段存章深入农村田园采访。因为他患有糖尿病,夫人曹艳芳(右二)跟踪,督促按时用药和打针

 

老乡们说干部作风在变

先生去看政府门前的碑上

三行字遒劲有力

星斗一般悦目发光

“深入基层见群众=深入群众,发现问题没解决≠深入人心,举一反三解决问题使群众满意=‘三深’。”

 

【安秀书屋】布衣记者——难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太行老区长治市的采访|王占禹

 段存章在长治市委市政府门前,采访机关干部转变作风的“三深”碑

【安秀书屋】布衣记者——难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太行老区长治市的采访|王占禹 段存章(左一)在长治市政府院内矗立的转变作风三落实碑前,与长治日报记者王伟鸿(右一)合影

 

先生感叹这是政府新举

先生赞美这是百姓向往

人民政府服务人民

记在心上,做在手上

路不空行,时不空过

解决有力,落实见方

先生说老区政府不一样

畅开大门办公

街头接待上访

先生说老区人民有追求

城市拆墙透绿

乡村公路成网

得民心之举措

出奇招之气象

一个个故事在先生笔下生长

一篇篇美文登上大小报章

 

【安秀书屋】布衣记者——难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太行老区长治市的采访|王占禹

段老深入长治市街头,采访机关单位的拆墙透绿

 

 

先生提出一块去西沟

看看李顺达申纪兰的家乡

山上森林公园

劳模打造的绿色屏障

鸟儿歌唱松鼠舞

先生为劳模的劳动击掌

树根穿石鼓起肚

先生为劳模的模范敬仰

在这里见证了劳动的价值

在这里感受到模范的分量

活了一棵,不愁一坡

荒山秃岭变成绿色海洋

用顺达的话说:

“咱这是山上种银行,家家有了储蓄,人人呼吸到氧。”

纪兰大姐说得更形象:

“咱种下支票一大张,啥时想花啥时取,小日子过得才稳当。”

 

【安秀书屋】布衣记者——难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太行老区长治市的采访|王占禹

段存章(右四)和夫人曹艳芳瞻仰李顺达互助组雕塑,与著名劳模申纪兰合影(王伟鸿摄)

你的笔尖舞起来

荒山旷野是农民兄弟的市场

劳动创造是奔向小康的桥梁

 

 

攀登留村干石山

飘来大红袍阵阵香

一层摞一层花椒林

一岸接一岸石头墙

枝枝下挂起“小灯笼”

叶叶上闪烁红光光

 

【安秀书屋】布衣记者——难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太行老区长治市的采访|王占禹

 

先生高兴,哼起小花腔:

“张嘴的果儿胖脸膛。”

闻知土自沟湾取

千担一亩挑山上

石头炸开肩上扛

千块筑起一道墙

五级提水蓄旱池

万米滴灌气势壮

先生感慨抒豪情

浓墨重彩,放笔赞扬

见识了当代新愚公

千年荒山变模样

认识了支书桑林虎

带头带动一战将

开山磨秃十把镐

挑土人称铁肩膀

石厚土薄苗难活

弯根栽培奇迹创

成活率接近百分之百

科学栽椒神州美名扬

 

【安秀书屋】布衣记者——难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太行老区长治市的采访|王占禹

 

 

黄崖洞把八路当

穿起一身灰军装

洞口致敬黄铜小号手

洞里鞠躬低矮石头房

 

【安秀书屋】布衣记者——难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太行老区长治市的采访|王占禹

黄崖洞

 

这是左权将军举行婚礼的洞房

这里曾是八路军兵工厂

制造出一批批枪支

武装起勇敢的抗日儿郎

生产出一发发炮弹

运送到拼杀的淮海战场

红色的土地

英雄的太行

先生拣起块石头轻轻搓

说太行山的石头有温度有热量

先生包了把土放进口袋

说太行山的泥土值得珍藏

 

相处的时间短

留下了情谊长

先生寄来《感恩泥土》

先生寄来《太行奶娘》

先生寄来《一路师》

还有《我在大寨十三年》的美文华章

十几本著作放在案头

几百万字的作品与我交往

先生在西南边塞的吊脚楼里

先生在天涯海角的渔家船上

先生在长白山的森林中

先生在虎头山下的狼窝掌

一行行脚印提示我

 

【安秀书屋】布衣记者——难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太行老区长治市的采访|王占禹

第三次太行山新闻论坛在昔阳大寨举行,段存章讲了他蹲点大寨十三年的故事,使大家受到一次生动的变作风、接地气教育。图为先生(右三)与部分代表在大寨窑洞前合影

 

记者的身影在老百姓身旁

一格格文字告诉我

新闻的力量在田园厂房

 

 

先生走了

留下了礼物“一身布衣”

告别的嘱托“两手清爽”

笑眯眯的样子还在我眼前

 

【安秀书屋】布衣记者——难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太行老区长治市的采访|王占禹

段存章(中)参观长治日报社社史展览馆

 

沉甸甸的作品依然暖心房

我幸运,人生途中遇到了先生

我心痛,行进途中失去了先生

我鞠躬:尊敬的布衣记者段存章!

 

【安秀书屋】布衣记者——难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太行老区长治市的采访|王占禹

王占禹和夫人在段存章家乡左权县柏峪村的老宅

【安秀书屋】布衣记者——难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太行老区长治市的采访|王占禹

 王占禹和夫人在段存章故居门前留影

        甲辰晚秋写于安秀书屋

【安秀书屋】布衣记者——难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太行老区长治市的采访|王占禹

 – 作 者 简 介

【安秀书屋】布衣记者——难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太行老区长治市的采访|王占禹

王占禹 笔名绛水。山西省屯留人。曾任长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长治日报社社长、长治市记协主席,高级编辑。第5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著作有论文集《读者为天》《山老区经济浅议》,新闻专集《走百村访百户》,长篇报告文学《见证共和国/一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合著),散文集《走近一座高山》等。河顺文艺【安秀书屋】专栏作者。

-End-

版权声明:【河顺文艺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河顺文艺):【安秀书屋】布衣记者——难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在太行老区长治市的采访|王占禹

(浏览 46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