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伟力】修渠大军出太行(下) | 郭顺兴

【河顺文艺.第320期】

春节倒计时

0

2

习近平指出:

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没有老一辈人拼命的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

【精神伟力】修渠大军出太行(下)  | 郭顺兴

 

人生的转折

让我见证了林州建筑业的起步成长、

改革发展、创新壮大的历程,

为林州建筑业培育成长改革发展创新壮大

献出了自己应有的力量。

对林州建筑业90年代前

培育成长发展改革创新壮大历程简略回顾,

大至可用

培育成长于农村,

改革发展于城市,

创新壮大于市场

三个阶段。

             ——作者题记

【精神伟力】修渠大军出太行(下)  | 郭顺兴
修渠大军出太行(下)

    ——我的工匠人生之四
‍文 郭顺兴

说起这一段历史,《瞭望》周刊的名记者林晨采访后是这样描述的,也是那个时期的真实写照:
 
1988年以后被人们称作“十万大军总司令”的林县建筑集团总经理郭顺兴,就是这时肩负重任走进太原市的。临出门那天,是1978年农历五月初七,郭顺兴还真想多在家待一天。林县人传统风俗中有句话:“七不出门,八不归家。”为图进出吉利他很想回避了这个日期。但他顾不了这许多。他对家里人说了句没办法前方等着,一天也不能耽误!”就掂起一把算盘一本账把小铺盖一卷急如星火地上了太原。

【精神伟力】修渠大军出太行(下)  | 郭顺兴

在林县人的骨子里,节俭是根本。郭顺兴既没住宾馆,也没有去找家像样的房了租来住,而是在太原市一家医药公司的楼样间把铺盖卷一放,没有放鞭炮,没有挂牌子,这个办事处就算成立了。正是火热的夏天,那楼梯间不通风透气很闷热,蚊子还频频光顾进行骚扰。反正林县人有不计条件不讲作派不怕吃苦受罪这个看家本领。在这狭小而简陋的“办公室兼卧室”里,郭顺兴睡梦中都在牵挂着寻觅着哪一片风帆能引领林县人到达打开建筑市场的彼岸。
 
郭顺兴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来回跑,顶着满头高粱花子用修红向旗渠磨出老茧的大手叩开了好多居高临下的大门。但连着奔波数世界日,根本一无所获。那些主管部门和不是主管部门但颇有生杀大权的领导们瞪起疑问的眼睛:林县? 建筑? 表示似曾相识,但又,而不肯轻易把工程很有些陌生。他们信任建筑界的“正规军”交给这些泥土味很重的农村建筑队。

【精神伟力】修渠大军出太行(下)  | 郭顺兴

 
也许是那片起伏跌宕,奇谲多姿的大山的世界,陶冶了林县人的浪漫情调吧;也许是在年深日久的于旱缺水的时光中,于盼水想水望穿秋水的焦渴思念中,锻炼了林县人异乎寻常的丰富多彩的想象能力吧。3000 里人工天河红旗渠,就是他们拼死拼活大写在太行山上的抒情诗呢。那是很有大家风范的真正的浪漫,那是可传之后世的艺术杰作中折射出来的林县人光彩熠熠的大智大慧,在万般困厄,投足无门的情景下,郭顺兴脑海深处回旋着这个命题,搞建筑是凭艺术,开拓建筑市场更需要艺术。于是,林县建筑总公司打开太原建筑市场大门,还真是从充满浪漫色彩的抒情诗中开始的。
【精神伟力】修渠大军出太行(下)  | 郭顺兴
机缘之光闪了一下,郭顺兴很敏捷地抓住了。
 
有一天,郭顺兴得知太原市建委一位负责人家里要砌一个浴盆,就千方百计找上门来,十分诚恳地说:“您省点钱,让我露一手!”还没等那位领导反应过来是咋回事,郭顺兴就已经操起了瓦刀和泥板干上了。只见他拉尺、放线、然后垒砌,左手砖块翻转自如,右手瓦刀砍壁抹灰,显出超乎寻常的得心应手,见出游刃有余的深厚功夫。光这游龙戏凤般的垒砌技术,就已经让那位老领导看得如痴如醉。功夫不大,还没等老领导从痴迷的艺术欣赏中回过神来,一个光洁美观,足可和陶瓷浴盆媲美的“土制浴盆’已经弄成了。老领导见识了林县人的真本事不仅举家惊羡,而且还兴高采烈地请左邻右舍来参观。
 
很快,“浴盆战术”效果出来了。
 
太原市为迎接对外经济洽谈会,急需在迎泽大街这一交通干线上铺设长1600米、宽2.5米、深25米的地道电缆。这个工程不算很大,但有四个难点:一是工期短,市政府要求20天完工;二是施工不能占道,而且施工只能在夜间进行,每天天亮之前必须清除现场,保证交通畅通;三是施工全线横穿3条马路,地下供水、供电、通讯线路复杂,施工不易展开四是时值隆冬,地面形成了厚度达 70 公分的冻土层,施工难度极大。为此,太原市建委先后找过本市4家建安公司,均因条件太艰苦而无人肯承接。
 
这时,郭顺兴主动找上门去,许诺在 20天内完成这项工程接受这项艰巨任务后,他们很快组织了 400 人联合施工,冒着严寒,彻夜苦干,硬是用钢钎、铁锤破开70 公分厚的冻层,用短短 12天时间便顺利完工,工程验收全部合格。林县建筑队在太原的知名度又升高了一层,让好多太原同行刮日相看。太原市市长王茂林不仅对这项工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且连声赞叹:“到底是修过红旗渠的人!

【精神伟力】修渠大军出太行(下)  | 郭顺兴

 太原市迎泽大街夜景
任凭山再高,路再险,林县人都会以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登上顶峰,去君临、去俯视万千风光。
 
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林县人瞧准了太原的建筑高度,以顽强的毅力向上攀援着。
 

【精神伟力】修渠大军出太行(下)  | 郭顺兴

太原市迎泽大街夜景
1984 年,太原市市长王茂林说:“像林县这样的建筑公司为什么只准许搞清包工程,可以承揽大包工程嘛!”一言九鼎在林县建设者面前出现了一条坦坦荡荡的宽阔道路,太原市建筑市场的大门从此向林县人敞开了。紧接着,太原市建筑工程首次推行公开招标。在三项公开招标项目中,林县人一举中标两项在整个太原市的建筑界引起了轰动。从此,也就涌起了令人瞩目的荡气回肠的林县建筑热潮;从此,林县的建筑业迅速占领太原市场,呈利刃破竹之势。
 

【精神伟力】修渠大军出太行(下)  | 郭顺兴

 太原市商贸中心柳巷街
林县工匠在太原刻画出来的美景瞧不完,数不尽。从气势宏阔的迎泽大街,到繁华气派的商贸中心柳巷街,从文庙仿古建筑到超凡脱俗的迎泽公园,诸如山西省外贸厅 16 层的办公大楼雄峙伟岸,华丽高贵的建筑比比皆是。诸如漪汾园小区、西华园小区、佳地花园等国家重点安居工程,雍容大气而富现代风情堪称太原建筑有史以来的经典作品。这作品的落款处十分鲜亮地题有林县人的大名。
 
四、提供拓展服务,抓好與论导向,排忧解难,多做实事,促进由劳务输出清包管理向包工包料经营管理转变。
 
1984年电缆沟重点工程会战结束后,抓住机遇,主动上门请求太原市政府领导及主管部门批准,我县联营企业搞包工包料即大包工程,改变了过去县以下乡村独立集体建筑队的松散管理向县级联营企业直接承包工包料工程实体经营的转变。
 
由于有了敢打硬仗,诚实守信,优质高效,组织管理科学团队精神等优势,被太原市政府特批。在同年春天抓住外出建筑省市县乡村五级证明,入市须经省、市主管部门、主管局、银行、建设单位接收的证明手续烦杂束缚,我们在河南、山西太原往返多次奔波,盖不完的审批章,向太原日报呼吁要求参照迎泽街重点工程做法,减化出省入市证明手续,后太原日报及时以头版刊登《农民进城包工需经三十三道门坎,盖33个次审批公章》的文章。那是记者张晋民采访我们河南林县驻太原办事处主任,要求减化证明手续的重要报道。此后太原市建委批准同意我县驻太原管理建筑业办事处出据证明信就可以在建委办理相关外出手续,大大减轻了工队往迫林县的麻烦,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年五月,太原市首推工程招投标试点,山西日报以头版头条《山西省首推工程招投标令人瞠目》,副题为“太原市首推三项招投标工程,河南林县一举中标两项”的报道,一时與论哗然。
 
在多方面奔波下,太原市取消了外省建筑队伍入晋的烦杂证明手续,只要有驻地县管理办事处的证明手续即可承揽工程。并经山西省建设厅批准,取消了外省建筑业(比山西本省建筑队伍)劳务费用X87%降低13%的不平等规定。
 
1984年夏,我联合山西五台县办事处向太原市建委申请报告,要求搞包工包料大包工程,太原市建委经过认真调研,根据大型建设单位使用两县建筑队伍的反映和我们的管理组织规模、社会信誉,同意并报经山西省副省长兼太原市市长王茂林特批“为什么农建队不可以包工包料,我看可以,不妨从五台县,河南林县队伍中试试”的同意,山西省五台县、河南省林县建筑队有条件的工程才可以先行先试包工包料。
 
工程包工包料后,由于相关建筑定额滞后,建设工程定额没有县级以下集体企业(从来不准包工包料)包工包料营业税计税规定,即没有营业税源却要缴纳营业税。
 
为了减轻集体企业税负,我主动配合山西省太原市建筑协会(当时我已被选为太原市建筑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协会理事),配合太原市建委协会领导,几上北京建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找领导反映计税问题(当时已有20多个省市均有反映)。三部、局用内参形式上报党中央及国务院(当时全国对县以下集体建筑企业均没明确规定定额中的税源计取标准),后经相关部局协调,1985年全国统一了国营、集体企业计取税的平等国民待遇,开啟了农村建筑队可以大包工程的先河。大大增加了集体建筑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增强了集体建筑业平等国民自尊的爱国爱岗热情。
 
五、提高质量意识,创优争先,树立企业形象。
 
质量管理方面,采取奖优激励机制。先是培育扶植敢为人先、勇打胜仗的小店乡张文吉、釆桑乡万荣魁、城关郭保才、杨启仓4个建筑队率先创优工程。釆取现场观摩,典型引路,样板品牌。
 
我们进而提出了“学邯二创全优”质量目标管理,当年联营公司就创出“全优”工程20多项。山西省主管部门年终在忻州召开的建设总结大会上,特邀外省队伍唯一的林县驻太原办事处(联营一公司)及其林台队参加会议,并被评选为先进单位,各奖励500元现金。
 
由于贡献突出,成绩显著,1985年我被县政府申请报审,省人事厅破格录用社会闲散人员为工程质量科技创新、科技17级国家干部(全县共有6人),在同年光荣加入共产党,并被评为安阳市劳动模范,奖励晋升一级工资,奖励全家农转非。
 
我任经理几年,择优选择建筑队,纳入公司编制,参照国营企业的组织模式,利用集体企业灵活机制,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转变实体经营,并购置了大型汽车、吊车等机械设备及几十辆水泥、砂、石车载配合比称车,质量检测设备车辆。
 
六、奋发图强的团队艰苦创业精神,率先推行“工程承揽统一招投标,统一签定合同,统一执行费率标准,统一质量安全管理创优工程,统一票据及财务账户管理及纳税。
 
在全国首创经申请城建、税务、工商、建行批准,经税务机关统一印制带有太原市税务机关印章的“林县驻太原管理建筑队工程专用发票”,一式四联票据(据税务部门说全国首家),有效地制止了资金外流,偷税漏费现象,确保了合同的履约率。统一参加意外工伤保险,统一采购供应面粉食油(计划经济及双轨制时,口粮面粉必须从林县出境太原),提供了“八统一”优质服务后,使林县建筑业在太原及周边得到了空前发展与壮大。
 
联系协调开通省际长途客车接送工人。协调林县豫剧二团多年多次赴太原,从南边大华剧场到五一广场边的晋阳剧场,再到省市行政中心地区的和平剧场进行演出,打破了外省县级剧团进不了省会城市演出的禁固,方便了老乡喜欢豫剧的爱好,既弘扬了林县人与太原老乡亲情友谊,又传承了豫剧传统文化,起到了以戏会友,以戏交友的情感联络。

【精神伟力】修渠大军出太行(下)  | 郭顺兴

七、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趁势而上,开创工作新局面。
 
198511月,趁工程冬季停工进行结算,我从联营公司抽选10名优秀建筑队长参加了太原市建筑协会组织的常务理事单位负责人赴深圳学习考察培训班,这次培训学习既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对改革开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创新发展的经营理念。
 
联营公司由初创建时的1500多人,10多个建筑队,发展到1987年的2.5万余人,150余个建筑队。
 
1986年,太原市限量压缩外来包工包料建筑队伍,我们抓住太原市建三公司面临亏损的有利机遇,在太原市建委领导主导下,我主动与太原市建三公司协商合作联营,并经太原市经济协作办公室批准成立了“太林联营建筑公司”,有效制止了应限量包工包料人数指标与转为借用山西手续施工,促进了外借山西手续的队伍回流,保证了林县建筑队伍不被包工包料、限量清退回家,帮助市建三公司实现了扭亏的大好局面。
 
1987年,我们因势利导,把较为成熟的建筑联营一公司申请县政府批准变更为林县国营建筑二公司。并积极吸收长期在一线的干实体经营管理有经验有职业操守的張文吉、路现吉、刘三全、李明生等充实县营企业任经理技术负责人工作,吸收一批有业绩的建筑工队长为公司职工,并办理了养老保险待遇,解决了后顾之忧,稳定了企业的骨干队伍。
 
在此基础上,林县其他建筑队如雨后春笋,星罗棋布般发展成长于大中小城市,成为全国城市建设的有生力量。到1988年,仅在山西省太原市的林县建筑队伍就发展到300多个约3万多人,占太原本市建筑队伍及外来建筑队伍人数的三分之一,全市建筑业人数的四分之一。创建的市优工程每年都有近百项之多,杜绝了不合格工程。承担的建设项目占太原市在建项目将近40%
 
林县建筑业由于重合同,守信用,工期短,质量优,造价低,驻太原建管处及林县建筑二公司连年均被山西省建设厅及建筑协会评为先进单位。
 
1986年林县建筑二公司承建的太原市漪芬苑小区首获全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同年林县九建公司及泰宏房屋营公司也在郑州缘云小区创建两项鲁班奖。

【精神伟力】修渠大军出太行(下)  | 郭顺兴

 太原市漪汾苑
1987年底,林县外出建筑队伍已达4000多个,从业人数已突破10万余众,驻外管理办事机构增设至十几个省、30多个管理机构,幅射参加建筑的周边县级以上城市200余座,每年创建的省市级优质工程都在上百项之多,真正做到了建筑业从业人数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70%,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来自建筑业,全县银行储蓄存款余额的70%得益于建筑业。大大增强了原始资金的积累,有力的反哺了家乡城乡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尤其是全县捐资建设乡村学校数不胜数,改变提高了昔日贫穷落后学校破旧的教育硬件基础设施,提高了教育水平,促使城乡建设面貌及人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建筑业成为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和富民工程。在林县创业三部曲“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无可替代的重要之柱作用。林县驻外建筑管理机构及外出建筑队伍已经锻炼成了省内外闻名的匠乡劲旅。
 
1988年,我们又组织二公司在承建太原市建委办公楼工程项目时,因该项目资金不足,我方主动垫资大部分人工费工程款,没有影响工程按期交付使用,受到太原市主管部门给予“严要求,高质量,讲诚信,信得过”的好评。尤其是在山西省建筑队伍最为庞大,驻太原管理办事处及二公司,每年在两地政府建筑业半年总结或年终总结会上,都要典型介绍太原安排队伍人员最多,创新最强,收入上交最高,创优质工程最多,管理最先进(每年上交县费税均在全县外出四分之一左右)的好经验,从而奠定了匠乡劲旅排头兵地位。
 
八、言传身教,勤俭律己,时刻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回想1978年我只身一人被派往太原开辟建筑市场,从开始为了省经费就跟随采桑公社建筑队住山西省医药公司家属院工地,省毛纺厂工地,到住省供销社家属楼工地地下室(已有4名职工),再到省轻工厅交工未分配的家属楼,再到住市轻工学校教学楼(己有6名职工),1984年组建成立联营公司后职工已有20多名。为了树立企业形象设立科室,才租赁军分区招待所进行宿办一体的办公用房。8年间我们办事处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靠骑自行车及坐公交车跑遍了太原全市有我县建筑工地的建设单位,并及时与建设单位座谈征求意见,协调,联合检查质量安全进度。为此受到广大建设单位的好评。为县财政节约经费20多万元。
 
1978年至1985年没有交通车辆前,每次我从太原回家,总是下午56点从太原火车站坐车,到第二天早上8点左右安阳下车,再坐汽车到县城,再步行十几里到家,从来都是忍受饥渴、节俭开支到家才吃中午饭。
 
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施工经验传帮带建筑队技术。1978年住山西省医药公司采桑建筑队工地时,有一次正好打水塔顶水仓,我亲自上水塔顶帮助打钢筋混凝土并注意安全防范。
 
住山西毛纺厂时,专门骑车十几里跑到山西省农科院工地帮教临淇胡山坡工队做三毡两油屋面防水工程。帮横水西赵村建筑队示范山西大学宿舍楼外墙干沾石工程工艺和工具制作。住山西省供销社家属楼地下室时,夜晚怕发生安全事故,帮助参加城关郭家园工地把4吨锅炉从迎泽大桥东运到工地的二里多地,用土法圆木做滚轴人力推拉到工地锅炉房内,晚上,4个多钟头安全运输完成工地吃加班饭,我无声无息返回地下室休息。帮其林台建筑队传教创“全优工程三一砌砖法新工艺等,本人从没计取分文报酬。
 
由于注重自我素养,严格自律,在广大工队及太原市城建行业树立了自己的良好形象。1989年从太原调回离任审计时,办事处和二公司,总公司太原分公司留有白手起家的发展资金240万元,约800平米左右的办公楼(80余万元),职工食堂和约1000平米院子一座,汽车吊及交通车辆6部,资产按当时市场价估计在近500万元左右(离任审计时)。办事处下辖林州建筑集团总公司太原分公司,林州建筑工程二公司,太林建筑联营公司及上百个建筑工队,从业人数约3万余人。

 

【精神伟力】修渠大军出太行(下)  | 郭顺兴

林州建筑之乡

【精神伟力】修渠大军出太行(下)  | 郭顺兴

 – 作 者 简 介

【精神伟力】修渠大军出太行(下)  | 郭顺兴

 

郭顺兴  笔名国兴。1948年生,林州市采桑镇舜王峪村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公务员,经济师,一级建造师。先后任林县建筑工程管理局局长,林县建筑工程总公司党委书记,林州市政府党组成员,林州市总工会主席等职。

-End-

版权声明:【河顺文艺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河顺文艺):【精神伟力】修渠大军出太行(下) | 郭顺兴

(浏览 232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