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跃进”记忆(4)】小学生也得大跃进 | 田新法

【河顺文艺•第379期】

【“大跃进”记忆(4)】小学生也得大跃进 | 田新法

编者按

茫茫人海,世事沧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团队,一个郡县,一方水土,一个单一的人,总会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过往。回顾自己的历史,自己的过往,总结经验也好,汲取教训也罢,总会使你有所得,有所失。得到的是精华,失去的是浮尘。前苏联革命导师列宁早就告诫人们: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这不是说一定要你去历史中去采摘耀眼的花朵,而是应该去获取熔岩一般运行奔腾的地火。
【“大跃进”记忆(4)】小学生也得大跃进 | 田新法

【文乐极境】

【“大跃进”记忆(4)】小学生也得大跃进 | 田新法

 □ | 田新法

【“大跃进”记忆(4)】小学生也得大跃进 | 田新法

【“大跃进”记忆(4)】小学生也得大跃进 | 田新法
小学生也得大跃进

——“大跃进”记忆之四

 

全民吃食堂、办钢铁正热火时,忽然传来消息,邻居家的一个哥哥要去上大学了,而这个大学不在省城、不在京城,就在林县县城。说是县里为了提高全县人民的文化素质,适应共产主义建设高潮需要,采取措施办起来一所大学,校址选好了、教师也配好了,校名好像叫做“林县人民红专大学”。第一批大学生都是根正苗红,在大跃进中表现优异的青年农民,不用考试直接推荐入学。入学报到前大队干部专门谈话,村里还召开了欢送会。学生确实送到“红专大学”上学了,但学的什么、上了多长时间、学业完成没有,却不得而知。
 
大学生上大学了,小学生也没有闲着。适应“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形势的需要,村小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教育革命。

【“大跃进”记忆(4)】小学生也得大跃进 | 田新法

实行“四集体”。包括集体学习、集体劳动、集体吃饭、集体睡觉什么的,以从小就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和习惯。村里收拾了几处老百姓家闲置的茅草房,房里垒上土炕,铺上秆草(谷子秆),让各家各户的小学生都集中在一起睡觉。挑选了几个身体好、脾气好的老太太,作为学生们的生活老师,晚上与孩子们在一个房里睡。由于住房紧张,小学生一度男女不分住一起。后来可能因为小学生晚上哭闹、尿床和生病,生活老师管不了,所以没过多长时间,集体睡觉就取消了。
 
学习俄语。目的是为了学生长大以后好好向苏联老大哥学习,进行国际交流。半生不熟的俄语老师,把稀奇古怪的俄文字母写在小学的黑板上、挂在教室的墙上,每天都教学生念、写,俄语中那些带“弹舌音”的词语念得大家哄堂大笑。“俄语老师”还一度奉命到公共食堂,教吃饭的社员们念俄语字母。后来,终因老师学业不精、学生不愿听课和俄语在中国农村水土不服等,没几天,俄语也不学了。
 
小学生放卫星。这个卫星还不是指“吹牛皮的卫星”,而是在天空翱翔的真卫星。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竟然也开办了人造地球卫星知识的讲座,让大家听,并仿效去做。说是那个地方的小学老师,正带领学生们用普通火药来制作火箭、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不知成功没有。
 

【“大跃进”记忆(4)】小学生也得大跃进 | 田新法

组织小学生写“万字文章”。这是为了响应号召,培养出千千万万个小李白、小鲁迅、小高尔基。某地开展这项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有小学生写出“万字文章”,范文登在了报纸上,各地都在学习,我们学校当然不例外。二年级的学生,布置的“万字文章”题目是《可爱的家乡》,要求在几天时间里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可难住了不少同学。八九岁的小孩子,正是贪玩的时候,平时连作业都不想做,怎么可能坐下来写长篇作文呢?我回家找到姑姑用过的书来抄,东拼西凑、绞尽脑汁,总算交了作业。但好像学校完成“万字文章”的人没有几个,也没记得学校是怎么总结评比的。

【“大跃进”记忆(4)】小学生也得大跃进 | 田新法

这些奇闻异事并非特例,当年“大跃进”是全方位的,教育界也是一个浮夸风的重灾区。后来看报纸得知,1958年3月中央成都会议,有政治局委员提出,15年内要让全国人民都成为大学生。同年9月,一位中央主要领导在河南说,要采取新的办法办工厂、办教育,新工厂也可以办学校,一个工厂就是一个大学,一天读几小时书,做几小时工;将来出来,既是大学毕业,也是技术工人,这也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一个条件。
 
1958年7至10月,中央文教小组副组长康某,到各地一些学校视察“教育革命”进展情况,在北京师范大学说:师大有两大任务,大办学校、大办工厂,每一个班都可以办一个工厂。大办学校,可以从小学、中学到大学,1958年至少要办100座这种亦工亦学的学校。康某在北京农业大学时还明确指示:学校最少要挂五块牌子:学校、工厂、农场、研究所、农业局,如能挂十几块牌子则更好。教授要按所种农作物的产量来评定等级等。

【“大跃进”记忆(4)】小学生也得大跃进 | 田新法

康某为鸠山红专大学题写校名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全国各地开始大办学校。河南方城县城关镇,共有1.1万人口,在几个月之内就建起综合红专大学,卫生、戏剧、音乐、舞蹈及师范等9所专科学校。经验推广后,全国各地,各种工农大学、红专大学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可见,我家乡大跃进时,在学生教育中出现的那些怪事与之相比,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了。
 
终于,我把60多年前亲历“大跃进”的点点滴滴记忆,如实地诉诸了笔端。对于这场运动,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采用“两分法”来描述的,说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问题在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从中央到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轻率地发动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我完全赞同“决议”的说法。我认为,我们的党无愧为一个伟大的党,它不但有带领全国人民砥砺前行、摆脱贫困的信心和能力,更有面对挫折、纠错转航的勇气和智慧。这一点,已经在后来的行政实践中得到了证实。我在此记录下三年“大跃进”的亲历,对也罢、错也罢,褒也罢、贬也罢,权且当作后人研究那一段历史的一个参照物吧。
 
  (写于:2022-10-28)
【“大跃进”记忆(4)】小学生也得大跃进 | 田新法
 

 – 作 者 简 介

【“大跃进”记忆(4)】小学生也得大跃进 | 田新法

田新法  男,古稀老汉。大学文化。籍贯河南林州。从戎23年,铁路工作近20年。出版文学作品集《春天过后不是秋》《文乐极境》等。

-End-

【“大跃进”记忆(4)】小学生也得大跃进 | 田新法            

版权声明:【河顺文艺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河顺文艺):【“大跃进”记忆(4)】小学生也得大跃进 | 田新法

(浏览 289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