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月24日 中国首次颁发科学奖金

67年前,1957年1月24日,中国首次颁发科学奖金。 

1957年1月24日,中国科学院以院长郭沫若的名义,公布1956年度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自然科学部分)的评定结果。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颁发面向全国的科学奖金。

获得首届科学奖一等奖的科学家分别是钱学森、华罗庚、吴文俊。其中力学家钱学森的著作《工程控制论》将一般性、概括性的理论和实际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对工程技术各个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理论作了全面探讨,一方面奠定了工程控制论这门技术科学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开拓了它今后的研究领域。数学家华罗庚的研究获得了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数函数论的一些基本公式。他运用了前人没有用过的创造性方法,在数学这个领域做了开拓性的工作。他的这一工作影响了多变数调和函数论及偏微分方程组的理论的发展。数学家吴文俊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几何学的一个分支——拓扑学的发展,已经引起国际拓扑学者的重视。他对拓扑学中的基本问题——示性类的研究结果,达到了很完备的程度。

1957年6月21日,科学院建议修改《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暂行条例》,将其第四条“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每两年颁发一次”的规定改为每四年颁发一次。但由于“左”的干扰,直至1982年才再度颁奖,届时评奖、颁奖工作已改由国家科委(现科技部)负责组织进行,并改称“国家自然科学奖”。

1956年1月24日,中国科学院首次向我国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颁发了1956年度科学奖金。其中有3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26个三等奖。

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工程热物理学家吴仲华。获奖项目是论文《燃气论的研究》。
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工程热物理学家吴仲华。获奖项目是论文《燃气论的研究》。
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中)以及合作者胡海昌(右)、叶开元。获奖项目是论文《关于弹性圆薄板大挠度问题》。
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中)以及合作者胡海昌(右)、叶开元。获奖项目是论文《关于弹性圆薄板大挠度问题》。
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植物学家钟补求。获奖项目是论文《马先蒿属的一个新系统》。
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植物学家钟补求。获奖项目是论文《马先蒿属的一个新系统》。
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数学家苏步青(右)。获奖项目是论文《K展空间和一般度量空间的几何学,射影空间曲线论》。
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数学家苏步青(右)。获奖项目是论文《K展空间和一般度量空间的几何学,射影空间曲线论》。
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金属物理学家葛庭燧(右二)。获奖项目是论文《金属中的内耗与金属的力学性质的研究》。
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金属物理学家葛庭燧(右二)。获奖项目是论文《金属中的内耗与金属的力学性质的研究》。
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数学家华罗庚。获奖项目是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数函数论》。
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数学家华罗庚。获奖项目是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数函数论》。
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数学家吴文俊。获奖项目是论文《示性类及示嵌类的研究》。
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数学家吴文俊。获奖项目是论文《示性类及示嵌类的研究》。
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国航天之父”、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获奖项目是论文《工程控制论》。
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国航天之父”、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获奖项目是论文《工程控制论》。

(来源:科普中国,网易)

(浏览 62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