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舜英生平故事
太行区党委史编委会 张宏伟
一、满门忠烈
陈舜英,汉族,1912年10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八闽大地涌现出不少可歌可泣的优秀人物,陈舜英的先人中也不乏其例,她正是在浓烈的旧民主革命氛围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详见本书附录)
陈姓在全国虽只是第五大姓,但却位列福建十大姓氏之首,在福州更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满街排”的说法。陈舜英的远祖于明代洪武、永乐年间在浙江为官,后因城池失守,避难到了福州近郊的长乐。从乾隆至道光年间,陈家三代中出过两个举人、一个附贡生。到了高祖陈升扬时,才举家迁到福州市区的三坊七巷。陈升扬的妻子许氏是著名诗人、楹联学家许瓯香的六世孙女。他的许多名联今天仍然留传于世。
“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和“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的诗句,正是当年三坊七巷的真实写照。这片古宅深院聚集过严复、沈葆桢、林旭、林觉民、林徽因、谢冰心、庐隐、郁达夫等约百位中国近代舞台上的名人。
陈舜英的曾祖父陈莼,咸丰年间贡生。他一生醉心于桑梓教育,晚年因治病救人、造福百姓,传说转世成为庇佑一方的城隍。由于他曾作为林则徐的女婿、清朝船政大臣沈葆祯的幕僚,“襄理船政”,现已被福建省“船政研究会”列为“船政文化人物”。
陈莼的长子陈琦,字伯韩,邑庠生。他是陈舜英的祖父,曾在清政府的马尾海军学校教授国文,后到台湾一大户人家中当私塾先生。甲午战争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他不愿做亡国奴,愤而返回福州。
陈莼妻子林氏的家族号称“凤池林”,是福州的名门望族,其父林孝恂是清光绪年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封浙江海宁知县。林氏胞兄林长民(即陈舜英的舅爷)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辛亥革命后,他转变立场支持共和政体,赞成民主革命,率先发起成立了“共和建设讨论会”,后又组建民主党,曾在民国初年的历届政府中担任法制局局长、司法总长、顾问等职。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巴黎和会”。中方为此特设外交委员会,林长民被聘为委员兼事务主任。当参加“巴黎和会”的日、英、法诸国出卖中国利益之密约为林长民所知后,他毅然在1919年5月2日的《晨报》上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的新闻,顿时激起了千层巨浪,伟大的五四运动由此爆发。作为五四运动的“点火手”,这是林长民一生中最具华彩的一章。
林长民的女儿林徽因,与谢冰心、庐隐并称为近现代的福州三大才女,她在我国文学界和建筑界双负盛名。直至建国后,陈舜英与仅比自己年长8岁的表姑林徽因还时有往来。
陈舜英祖母林氏的堂弟林肇民、林尹民、林觉民都是辛亥革命的先烈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锋。
林肇民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组织,拥护民主、共和,后组建革命司令部,发动起义,在光复福州的战役中战功卓著。
林肇民的弟弟林尹民留学日本时曾自制一印,上刻“剑胆琴心”四字。在广州武装起义中,他“手持双枪,所向披靡,杀敌十余人,最后因寡不敌众,弹尽而死。死时已身中数十枪,血流如注”,年仅24岁,未婚。
林觉民13岁时,难违嗣父之命,前去应考童试。他仅在考卷上挥笔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就头一个交卷出场。1907年,他自费到日本留学不久,即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武装起义的前三天,他挑灯疾书,给老父和爱妻留下两封绝命书,情真意切,感天动地。其中的《与妻书》更成为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拜读和效仿的楷模之作。海峡两岸不约而同将它收进了中学课本。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的华文教材中,《与妻书》也都占有一席之地。
激战中,林觉民腰部中弹倒地,但他仍坚持战斗,直至伤重力竭被俘。审讯时,为表示对清廷腐朽统治的蔑视,他用流利的英语作答。主审的清将李准为其大义凛然、慷慨陈词所动,竟下令去掉镣铐,予以座位。林觉民欲吐痰时,李准还亲自将痰盂捧了过去。对革命党人恨之入骨的清政府两广总督张鸣歧在审讯结束后,也曾感叹道:“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真算得奇男子。”
大堂之上,林觉民侃侃而谈,激扬文字。狱中几日,他滴水不进,泰然自若。最后从容就义、以身殉道,时年24岁。
陈舜英的父亲陈训旭,早年因学习成绩优异,被官费派往日本留学商业,母亲方氏,12岁即会作诗,曾结集付印。她还写得一笔好字。方氏与方声洞是本家兄妹(或姐弟)。
1911年4月27日,方声洞在震惊中外、“浩气长存”(孙中山题词)的广州武装起义中,跟随黄兴攻打督练公所。路遇起义的满清巡防营官兵,因对方没有按规定臂缠白毛巾作为标志,在相互误射中,方声洞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5岁。
1915年,方氏生下二女儿陈舜玉后,因产褥热不治而亡。年仅3岁的陈舜英,由祖母林氏一手抚养到10岁,才随父迁居北京。
陈舜英的大妹妹陈舜玉回忆说:“我的祖母却很开明。她在三十七八岁时把小脚放了,带着十七岁的姑姑去福州办的女子师范学校上学……祖母有维新思想,她常给我讲戚继光、林则徐的抗敌故事,还常讲起当时妇女所受的裹脚、扎耳朵眼的痛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方声洞是我叔伯舅舅,林觉民是祖母的堂兄弟,因此我也常听到家里人讲述他们的事迹。”
毫无疑问,祖母林氏的启蒙教化和满门忠烈的家事家风对年幼的陈舜英,同样也产生了耳濡目染、刻骨铭心的作用。
陈家兄弟8人共育有12个女孩,12个男孩,按照当地习俗,陈舜英排行老大。在他们中间,有超过三分之一以上的人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其他的人也大都选择了献身于科学、教育、医学、文化事业,最后都成为对国家、民族和人民有用的人。
二、北平求学
1922年前后,在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工作的陈训旭将陈舜英接到北京。初到北京时,家境尚好,后因父亲屡屡失业,生活日渐窘迫。她先在位于宣武门内东铁匠胡同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现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就读,后考取了女附中。高中毕业后,她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进入北平大学工学院,攻读纺织、漂染专业。据陈舜玉回忆,大姐“从小学习就非常用功,又善于思考,成绩优秀,受祖父母的影响,她特别敬佩民族英雄、禁烟钦差林则徐。从小立志要为国为民奋斗,因而才选择了学习工科,想以科学救国的方式来报效国家。”
北平大学工学院的前身是1903年筹设的京师高等实业学堂。它是近现代中国主要的工科学府,也是当年北京爱国学生运动的重要阵地,校址位于今天的官园一带。北平沦陷后迁至陕西与其他学校组成西北联大。抗战胜利后北平大学虽未获复校,但下属各学院陆续被北京大学接收,校史亦均并入北京大学的校史计算。北大工学院先后培养了近5000名学生。师生中有23人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大学期间,陈舜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有钱人家的小姐当家庭教师。所得到的“束修”和学校颁发的奖学金,她除了交纳学费外,全都用来贴补家用或资助弟妹们上学。
平日里,陈舜英对弟妹们非常体贴照顾,除鼓励他们要努力读书外,还经常给他们讲解时事。远在福州法律学院就读的陈舜玉就曾得到过她的帮助。陈舜玉在自传中写道:“大姐也常给我寄些革命小说,如《夏伯阳》、《母亲》等。”后来还曾来信开导、鼓励说:“当前国难当头,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何以家为?”于是,陈舜玉也“从此踏上了职业革命的道路。”
陈舜英在大学读书期间,热心阅读进步书刊,逐渐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她努力学习、宣传马列主义,积极靠近党的地下组织,是校园里的积极分子。
1934年大学毕业后,陈舜英曾去日本实习了半年。
1935年的中华大地,民族危机日深。“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了!”(北平市学联宣言中的名句)此时正值陈舜英刚刚大学毕业不久,她毅然放弃留校任教的优越待遇和到美国深造的难得机会,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到工人群众之中,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组织开展反压迫、反饥饿的斗争。
陈舜英深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为了寻找党的关系,1935年夏,她来到太原的西北毛织厂做技术员。由于当时党组织遭到破坏,暂停发展党员。1936年8月,她来到河北省深县女子职业学校任教,在师生中广为宣传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组织各种抗日救亡活动。此时,她虽然还没有入党,却自觉地省吃俭用,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钱来资助党组织开展活动。
1937年“七七事变”前后,陈舜英和师生们在校长赵子岳(著名电影演员,建国后曾任北影演员剧团团长)的率领下,辗转回到太原。随即加入我党与阎锡山合作成立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
同年8月,陈舜英在太原由中共山西工委组织干事安子藩和温月梅介绍,经山西工委委员兼组织部长、李大钊之子李葆华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无候补期的正式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