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前,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团结带领陕甘边区军民艰苦奋斗、浴血奋战,开辟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不断发展壮大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完整革命根据地,成为党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成为八路军主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后来又进一步发展成为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孕育形成了南梁精神,这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丰厚政治资源。
始终以革命大局为重,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历史
南梁精神,是在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带领陕甘边区军民,不断进行配合、联合、整合的历史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陕甘边区共产党人始终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以“只知有党,不知有其身”的忠诚品格,坚决维护党和军队的团结,确保陕甘红旗不倒、革命根据地屹立不败。
1934年7月,刘志丹、习仲勋等领导的红军部队和谢子长等率领的陕北游击队会合后,自觉联合,统一决策,并派红26军主力北上,支援陕北革命斗争。1935年初,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和红27军成立后,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实行统一指挥领导,互相支援配合,形成统一而强大的陕甘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斗争取得胜利后,上海中央局和北方局代表无端指责革命根据地领导人“右倾机会主义”“逃跑主义”。对此,刘志丹、习仲勋等坚持以大局为重,始终保持着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革命品质,即便是在党内遭受不公正待遇,仍然以正确方式同错误思想作斗争,守护了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面对王明等严重干扰党中央抗日战争正确方针贯彻执行的错误行径,习仲勋等始终坚决维护党的领导,一切服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挥,为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为习仲勋题词:“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就是对这种精神的高度肯定。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造性运用强大真理武器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
南梁精神,是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团结带领陕甘边区军民,坚决抵制错误思想干扰,坚定走毛泽东开创的中国革命道路,紧密结合当地革命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解决和处理重大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他们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勇于开拓创新,创造性运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创建新型革命政权——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为党在全国执政进行了先期探索。
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艰难过程中,陕甘边区共产党人善于把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与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在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和环境艰苦的陕甘两省交界山区建立根据地;将群众工作与统一战线相结合,不拘泥于工农群众的概念限制,灵活争取民团、土匪、哥老会、国民党军队及少数民族群众,扩大革命联盟,为党中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提供了借鉴;创造性形成红、灰、白“三色”建军思想,最大限度争取和壮大革命力量;探索形成多区域战略布局,灵活机动地实施敌进我退、外线作战的战略战术,使根据地在流动中生存发展。毛泽东赞赏刘志丹创建的根据地用了“狡兔三窟”的办法,创出局面,这很高明。谢子长在陕北面临白色恐怖和部队严重受挫的关键时刻临危受命,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创新机动灵活的战术战法,取得了粉碎“围剿”、两破安定城、消灭“四大民团”等胜利,巩固并发展了根据地。习仲勋坚持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实际出发,领导制定了全面系统的“十大政策”,丰富了党局部执政的理论与实践。
坚决践行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历史
南梁精神,是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时刻牢记党的性质宗旨,与陕甘边区人民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坚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真心关心群众,通过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发展经济、兴办教育、改善医疗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改善了人民生活,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革命的热情,为开创革命新局面提供了坚强保证。
刘志丹视人民如父母,时时处处替人民大众着想,要求部队对老百姓秋毫无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即使战斗行军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不打扰群众,不给群众添任何负担。被当地人称为“谢青天”的谢子长,战斗负伤、积劳成疾,去世前还说:“就这样死了,我对不起老百姓!”“我给他们做的事太少了!”习仲勋在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时,一村一村做调查研究,一家一户做群众工作,和群众休戚相关,生死相依,由于血肉相连,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人民群众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红军,腾房间、筹军粮、当向导、探敌情、踊跃参军。这种水乳交融、血肉相连、鱼水相存的党群、军群、政群关系,正是党在创建革命根据地、建立边区政权、开展武装斗争中明显优势之所在。毛泽东曾评价刘志丹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评价谢子长是“民族英雄”“虽死犹生”;称赞习仲勋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怕牺牲、排除万难、敢于胜利的历史
南梁精神,是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革命陷入低谷的艰难形势下,愈挫愈勇,屡失屡建,艰难曲折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他们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国民党军阀的残酷“围剿”、与上级联系不畅、革命力量鱼龙混杂、党组织不成熟不健全等困难,始终坚守理想信念,英勇杀敌、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斗志昂扬,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刘志丹在入党誓言中写道:“加入党,就要为共产主义信仰奋斗到底。作为个人来说,奋斗到底就是奋斗到死。”他的好几位亲属被敌人杀害,两个幼子在恶劣战时环境中不幸夭折,自己也含冤入狱,但在生死关头,他始终坚信:“黑云总遮不住太阳”。谢子长在1934年8月的一次战斗中负伤,当时正处于国民党“围剿”根据地的关键时刻,本应好好休养的他,怀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坚持随军转移和指挥战斗,随着伤情不断恶化,不久便与世长辞。习仲勋在革命处于低潮、身陷囹圄时,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他出生入死、百折不挠,是始终怀抱“最大的牺牲决心”“为党尽忠”的坚定革命者。南梁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着600多名烈士的名字,而为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牺牲的革命志士远远不止这些。正是这些有名和无名的英雄们,在后人心中筑起一座永远屹立不倒的丰碑。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正部长级)〕
???end???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1年7月9日第5版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学习时报):王志民:南梁精神孕育形成的历史揭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