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天文萃】 万缎锦绣丨郭奋勇

河顺文艺·第796期

【啸天文萃】 万缎锦绣丨郭奋勇

近期文章预告

*往事漫忆 尘埃拾零–李怀玉

说明:发表先后以当天发布为准。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啸天文萃】 万缎锦绣丨郭奋勇

【散 文】

【啸天文萃】 万缎锦绣丨郭奋勇

【啸天文萃】 万缎锦绣丨郭奋勇

万 缎 锦 绣

文 | 郭奋勇

前些日子,爱人和女儿在追一部电视剧《风中霓裳》,由许巍洲和古力娜扎主演。母女两人看得津津有味。
这是一部宫廷戏,我却是不太热衷的,剧情无非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争着上位而已。
曾经到林州市民俗博物馆,见到了一台老式织布机,机身由榆木制成,厚重,泛着岁月的光泽。它静静地卧在博物馆的一角,任岁月的光华在绿肥红瘦中匆匆地流逝。同去的女儿,扑闪着大眼晴,抬起头,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做什么用?

【啸天文萃】 万缎锦绣丨郭奋勇

我轻轻地用手抚摸着织布机,似乎抚摸到了少女柔顺的秀发,在光与影的变幻中,听到了哐叽““哐叽的声音从遥远的天边传来,哐叽””哐叽的一声声,在时光一秒一秒的哒哒声中,悄然地流逝。转眼间,少女的秀发有了白雪的痕迹,鱼尾纹爬上了眼角。再转眼间,染上白雪痕迹的秀发变成了斑斑银发,仅是眼角有鱼尾纹的那张脸皱纹密布,似皴了的核桃皮,竟然看不出年轻时的样子,只看到了像织布机静静地躺在时光里,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女儿拉了拉我的手,爸爸,你想什么呢?怎么不说话?我微笑着对女儿说:“闺女,这是织布机。老式的织布机。《天仙配》中,七仙女唱着你耕田来,我织布,七仙女就是用它来织布的,用它来织天上的万缎锦绣的。女儿逗我说:“你是说用来织朝霞和晚霞啰!我点点头。

【啸天文萃】 万缎锦绣丨郭奋勇

别小看它。过去给有钱人家说媳妇,夸心灵手巧,贤慧通情,有钱人家的人就会对媒人说,去把女子叫来,你嘴上说巧不叫巧,先去织布机上织几匹布再说。女儿点了点头,似明白了什么。哦!哦!原来这织布机是女子心和手的试金石呀!不用说,脑瓜不灵唤的,手脚迟钝的,娇弱多病的,一上这家伙就全看出来了呢!
我哈哈大笑,接着说:“织布机是女子才能的试金石,我倒是认同的。毕竟过去的主人家过日子,讲究的是男耕女织,男人耕田是为了吃饱肚子,女人织布是为了穿暖衣,这都是最朴素的生活价值观。
禁不住想起了母亲织布时的岁月。小的时候,母亲在渠上的沟里种了两亩多棉花地。每到给棉花地施肥,打尖,掐头,打农药,她总是特别地忙。那时候的天空好蓝,云彩好白,每当棉花挂桃并绽开露出洁白如雪的棉絮时,在几个半斤酥的梨的诱惑下,几个小孩会欢呼雀跃前呼后拥地去地里摘棉花。

【啸天文萃】 万缎锦绣丨郭奋勇

摘好的棉花回来后,在明媚的阳光下曝晒,再细细地把棉叶拣了去。装到袋子里,等到晴好的日子,把棉花推到棉站,过磅,然后母亲才能拿回来一簇簇盘在一起的白白的结实的棉线。棉线换回来后,她才能长舒一口气。在那个供应全靠票的年代,能先把棉线搞到手,才能开始织布的工作。毕竟巧妇难做无米之饮。
选一个晴好的日子,洗手,焚香,在院子的所有神龛前虔诚地跪拜,织布开机前,像举行一次神圣的祭礼。母亲后来解释说,跪拜是为了祈求老天爷,保佑织布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布织好了,才有被子里面的内衬,还有被子两头的衬布。床上铺的床单,再有还可以给你们添衬衣。布织好了,才能丰衣。田耕好了,才能足食。
小时候就是好奇母亲好多事情都要祭天拜地,到了这个年龄才明白,人行走于尘世间,要常怀敬畏之心的。邻里街坊也来帮忙,点起了灶台,支起了大锅,加上了水。然后在大锅旁的一个大铝盆里加上几大升面,开始加水洗。

【啸天文萃】 万缎锦绣丨郭奋勇

小孩子永远是好奇的,围着大铝盆,看着母亲忙得不亦乐乎。洗着洗着,盆里的水由清变白,由稀变稠,慢慢地,母亲的手里就有了一块蛋黄的、小孔密密匝匝的松软的不规则的东西。我抬头问娘:“这是什么?娘会笑着说:“这可是好东西。吃起来像肉一样,咯叽咯叽的,有嚼头,油一炒,香得很。叫人造肉。我就会神往娘手中面粉洗过后的那块神奇的人造肉的美味了,口水不由得在嘴里转悠,又不得不咽下去。今天中午就给你炒人造肉,吃大米饭。娘看着馋猫似的我,笑着说。

【啸天文萃】 万缎锦绣丨郭奋勇

灶台里的柴噼哩啪啦燃烧着,鲜红的火苗舔着漆黑的锅底。不一会儿,锅里的水开始翻滚,锅的四边冒着腾腾的热气。娘小心翼翼地撕开染料袋,染料是用纸袋装的,袋中装着是红色或蓝色的粉末状。买的染料也多为常见的颜色,大红,桃红,靛蓝,草绿或橘黄,简单的几种颜色,粗旷而野美。
用马勺从锅里舀开水,娘把几袋大红的颜料倒进水里,搅匀化开,然后倒进洗的白面糊的水里。搅匀后,鲜红的面浆糊缓缓地倒入翻滚的开水里。翻滚的泡沫涌上来,一锅水就变成了血红一样。继续添柴,把火追旺,母亲把计算好这次用多少大红的棉线在手中抖落几下,搭到长的木棍上,然后把棉线放入到血红的开水中煮。
时间静静地流逝,锅里的水依然在翻滚,在升腾的热气中,白色的棉线完成了生命的蜕变,变成了让人看后血脉贲张的红。提起来,然后把大红色的棉线挂到荫凉的地方,阴干,静静地等待下一步的使命。
其余的几种颜色,如法炮制。每次都需要把锅洗得干净,再加水煮沸,不把锅洗干净,怕会导致串色,串了色的棉线,色彩就不是那么地纯粹,串了色的棉线又会显得不伦不类。
对于勤俭持家的母亲来讲,是绝不会犯这低级错误。当母亲把掺有颜料的面水倒进开水锅中,纳闷的我问母亲:“娘,干嘛不直接把颜料加入开水锅中?还要加入面水?娘手中的活不停,不假思索地说:“加入面水,织出来的布就不容易掉色。浆洗过后的棉线就显得硬了些,织布时才好织。我点了点头,哦!了一声。
浆洗过后的红的蓝的绿的紫的被晾晒起来,推开厚重的木门,穿过过道,映入眼帘的迎风轻舞的五彩斑斓的棉线,姹紫嫣红,煞是好看,就象步入了百花竞放的春天。

【啸天文萃】 万缎锦绣丨郭奋勇

明媚的阳光透过繁密的百年国槐枝叶落下来,照在了五彩的棉线,在青石板铺就的老宅院里,落下碎碎的影子。五彩斑斓的日子,就在碎碎的光影中,在飘曳轻舞的五彩棉线中,如封坛的陈年老酒,开始酝酿岁月的芬芳。
浆洗过的棉线交给熙暖的秋阳,清爽的风和不紧不慢蹉跎的岁月。
这个时候,母亲会过楼上阁楼中放的络子取下来。络子是大爷爷早年间做的,用的黑槐木,日久天长,在几十年的岁月流逝中,木头泛着青铜色的光泽。
四根创过的木料,开榫,两边用十字架的木cheng拉撑,楔上木楔,十字架的中心钻着圆圆的孔。而在其中的一边十字架的拉撑的角落,又钻有一个圆圆的孔。几十个络子从阁楼取下来,放到青石板的院落里,一个挨着一个,母亲放眼看去,大有沙场秋点兵的气势。
当棉线阴干透了,把棉线套在风车上,再把一根火杵绑到结实的木凳上,把络子插到火杵里,缠上线,络子上另一个小孔是用来插入筷子,筷子是磨过的,光滑的很,然后就是坐在风车和络子的中间,一手捉着线,另一只手则搅动着筷子,由慢到快,在风车的旋转中,在络子飞快的旋转中,原先看似杂乱无序的棉线完成了到络子的转移。
母亲告诉我往络子上络线,一般是先络两边,再往中间络,一来络子可以络的线更多,二来呢在经线的时候,线不容易脱落不容易缠绞在一起。孩子的眼光是新奇的,每次小学早读完到家,一扔书包,就来到西屋,跟娘说:娘,让我给你络线吧!然后,我就架架实实地坐在小板凳上,开始挠起手中的络子,目光盯着络子,不敢丝毫大意。那时候的孩子,看着旋转的络子,想着未来穿着舒爽的棉衣,那种感觉,简单知足而又美好。母亲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站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

【啸天文萃】 万缎锦绣丨郭奋勇

当瘦瘦的络子穿上了白色的或花红柳绿的线衣,变成了臃肿的胖子,就等着晴好的日子里,把这些络子弄到小学的土操场上,唤起街坊邻居,吃过早饭后,一块儿去经线去。来到了操场上,在一边砸进一排木楔,木楔间距在十公分,二十米左右的另一边,同样地再砸进一排木楔。然后,按照计划的花样图案在一边,摆放络子。红的线的几个,绿线的摆几个,紫线的几个,白线的居多……一溜儿地整齐地摆在一边。

在明媚的秋光下,两边是银发苍苍的大娘坐在小板凳上,母亲则牵着从络子上顺出来的线,轻轻地握在手中,行云流水般地轻盈地走起来。走到一头,把那绺线交给大娘,大娘然后把线从容地挂到木楔上。母亲如唱大戏中的花旦,踩着鼓点锵锵地从一头走到另一头,从另一头又走到这头,走着走着,太阳升了起来,万道霞光,走着走着,就看到了夕阳落山,背着书包下学堂的孩子们。直到络子上的棉线,经过母亲灵巧的手,又要开始下一道的工序。

那个时候,感到母亲真的伟大,棉线经过她们一道又一道的工序,终于成为了被子内衬,床上铺的床单。

经好的线,被母亲小心翼翼地卷到织布机的机头。织布机特别像传统的木床类似的框架。机头装上了五颜六色的经线,抽出来机身长的线,开始一线一线地穿过机身中间两道闪着银光的缯。机头两端有六个翅,用来控放机头转动。机头不远处安装着竖立的框架,其作用是过上方的横木棒向下引绳拉两个缯。缯是与机头等宽高约20公分的长方形线刷,缯的下方通过引绳连接两个踏板,轮流踏下踏板,缯便分出了高下,均匀穿过细细缯眼的经线便被分为了两层。织布的梭子从两层经线中间穿过,带领纬线与经线交错,通过机杼的挤压便成了布。针网是用来分上下层的,脚下由踏板控制。机杼是织布机一个重要的器件。每次梭穿过去,母亲会用力地拉一下机杼,梭中的线紧紧地与经线结合在一起。织好的布则卷在了腹前的轴上,织好一段,松机头的经线,卷腹前的布轴。

居家过日子是艰难的,每当还在酣梦中,黎明还沉浸在黑暗中,公鸡还打头遍鸣,就听到了西屋传来哐叽”“哐叽的织布声,声音单调却悦耳有力,有着音乐的美感。揉着惺松的眼,来到西屋,昏黄的灯光下,母亲正在躬着腰用力地拉机杼。左手穿梭,右手接梭,左右脚踩踏板,经线上下交叉,然后用力一拉。右手穿梭,左手接梭,左右脚踩踏板,经线上下交叉,然后用力一拉。竹木做的梭历经岁月的磨烁,早就光滑无比。穿梭接梭踩踏板的动作,一气呵成,如大师作画行云流水般的,在布卷上漫延开来。

我一直惊异在穿梭的同时,她眼中的余光扫过棉布,会迅如闪电地接住梭。而往往手拙的媳妇,在梭穿过棉纱的同时,反应不及,梭应声落地,捡起来,尴尬地笑一笑。母亲会在一旁宽慰地笑着说:“啥都是练,织的多了就好了,就熟了,熟了之后就巧了。于是,手拙的媳妇知耻而后勇,竟然在织机上也有了织娘的模样。

织机上的母亲,举手投足间,宛若敦煌莫高窟飞天的仙女,织进了人世间的冷暖,织进了寻常百姓家生活的酸甜苦辣。织进了霞光,织进了星光,织进了青丝,织进了白发,织进了红尘,织进了暮雪。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啸天文萃】 万缎锦绣丨郭奋勇
娘把我们的生活织了进去,织出了万缎锦绣的光景。忆起了老宅下的西屋。秋夜的月光静静地倾泻在青石板的院落里,百年国槐在飒飒的秋风中轻轻摇曳,院落里能听闻到蟋蟀的清鸣。万簌俱寂。西屋的窗棂中透出昏黄的灯光。
昏黄的灯光下,母亲穿梭引线接梭,一下一下,单调而乏味,困了,打个哈欠,站起来,敲打敲打自已发酸发麻的腰腿,直到月光透过窗户射进屋里,母亲才去睡觉。
母亲织布的期间,我每天早上放了学,书包往院中捶布石上一扔,胡乱吃几口饭,然后跑进西屋。娘看着我,就让我打秀额。棉线弄到风车上,把直直的中间是空的梧桐枝插进一头是尖尖的铁的长针里,然后棉线去嘴里浸一下,左手拿线,右手绞风车,嗡嗡声中,棉线缠到了梧桐枝上。和往络子上络线一样,打秀额也是先两头,后中间,不多时,秀额就成为了几何中所说的纺锤形。
小孩子只是好奇玩,哪里能体会到大人的不容易和生活的艰辛。往往是打上几个秀额,就逃之夭夭,溜之大吉。
一针一线,恒念物力惟艰。一粥一食,当思来之不易。遇上好的年景,主人家才会寻思着置办些好的木头,打一个小推车车棚,如果条件允许,会再打一个新的纺车。有了小推车,就意味着不用肩扛手抬,有了织布机,就意味着不用愁穿。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对寻常主人家而言,就是梦寐以求的好日子。父亲经常这样讲。

【啸天文萃】 万缎锦绣丨郭奋勇

到了初中就学过《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每次读到这句诗,就想到了起早贪黑织布的母亲。后来才知道老粗布的织造工艺,要经过轧花,弹花纺线,浆洗,络线,经线,刷线,而织布要经过作缯,闯杼,吊机,栓布,织布,了机等十几道工序。上天大概用纺织来考验女人们对生活的耐性,当经历了社会的磨砾,当繁花落尽,才能静下心来,坐在织机上,与内心来一次对话。年轻女子织不来,耐不住织布的寂寞与孤独。
母亲老了,已再无年轻时的利落和灵巧,脊背也弯了,走路也蹒跚了起来。后来,老宅翻修,哥结了婚,老式织布机占了好大地方,碍事又不怎么用了,就象一个青春美丽的女子,走过了激荡的人生岁月,步入了年迈古稀之年。青丝染成了白雪,红尘丽影一却留在了一去不返的光华里。
父亲看着织布机,无奈地说了声:“拆了吧!母亲听到父亲的话,背过头去,眼中闪着晶莹的光却未掉下来。
就这样,拆下的织布机当作柴禾烧进了灶台,成了烟,成了灰,漂荡在了老宅的上空。我们住的二楼的阁楼上,母亲用作织布的络子,蒙上了灰,静静地沉睡在岁月里。
人生就是在不断地告别中。
我的记忆中,也就剩下了秋夜的月光,青石板的院落,婆娑轻舞的槐叶,西屋昏黄的灯光和灯光下捶着发麻发痛的腿腰的母亲稍稍休息,哐叽”“哐叽的织布声在秋虫的啁啾中响起。
织布机织的是啥?织的不是布,而是咱家的日子,织的是咱家的光景。你娘是一年四季忙忙碌碌不停时地干活,农忙种地,农闲织布,养猪喂鸡。主人家过日子全跟女人说话哩!男人能挣钱,但女人能豁腾,日子也是过得紧巴巴的。男人挣哩少,但女人会持家,日子也照样过哩富沓沓。过日子全跟女人说话哩!父亲站在织布机旁,对着似懂非懂的我语重心长地说。我也成了家,娶妻生子。
一代人一代人像韭菜一样,一茬一茬地延续着。父亲过世的时候,母亲把我和爱人叫到了楼上,用一把生锈的钥匙开了一把锁,木柜是父亲早年做的。她打开了柜子,映入眼中的是一柜花花绿绿的粗布,还有两卷白色的粗布。母亲抚摸着布说:“往后给两个孙子娶媳妇缝被子的粗布是够用的。用不完。至于这两卷白布,是你爹和我百年之后,事上当孝布的,也足够用,不用花钱再去买孝布。听了娘的话,我泣不成声。
是呵!小小织布机,织进了朝霞,织进了星光,织进了春花,织进了秋月,织进了生死离别,织进了天地经纬,织进了日月星辰,织进爱恨情愁,织进了世间冷暖。
万缎锦绣,全在母亲那千梭万梭的爱中。

【啸天文萃】 万缎锦绣丨郭奋勇

【啸天文萃】 万缎锦绣丨郭奋勇

 – 作 者 简 介

【啸天文萃】 万缎锦绣丨郭奋勇

 郭奋勇   网名啸天,河南省林州市河顺镇人。现居桂花居小区。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  

-End-

版权声明:【河顺文艺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河顺文艺):【啸天文萃】 万缎锦绣丨郭奋勇

(浏览 71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