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边区
晋察冀边区下辖北岳、冀中、冀热辽三区。即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石太、石德路以北,张家口、承德以南的广大地区。
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以五台山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创立了北岳根据地;1938年1月在河北阜平正式建立了晋察冀边区抗日民主政权。与此同时先后开辟了冀中、平西和冀东根据地。
晋察冀边区辖我省的是北同蒲路以东、石太路以北各县。1937年底我党以五台山为中心建立了晋东北十八县政治主任公署。1938年6月改为晋东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改称冀晋区行署。
1947年11月29日与察哈尔省合并改为北岳区(1942年至1943年期间也称过北岳区),下设六个专区,在我省境内的为一、二专区。
一专区管辖繁峙、浑源、大同、阳高、广灵、灵邱、应县;二专区管辖五台、盂县、平定、定襄、寿阳、榆次、阳曲、阳泉。
晋冀鲁豫边区
晋冀鲁豫边区下辖太行、太岳、冀鲁豫、冀南四区。即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陇海路以北,石太、石德路以南的广大地区。
1937年冬,八路军一二九师进入太行、太岳山区,创立了抗日根据地。1938年开辟冀南、鲁西地区。1940年8月冀南、太行、太岳成立了统一的行政联合办事处。1941年7月成立了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民主政府。1948年5月晋冀鲁豫边区与晋察冀边区合并组成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同年8月改称华北人民政府。
1941年9月1日正式组成太岳区,归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领导。1946年时辖四个专区,三十四个县。 一专:沁源、安泽、沁县、屯留、长子、霍县、灵石、赵城、介休、平遥; 二专:浮山、翼城、绛县、沁水、曲沃、临汾、冀氏、襄曲、洪洞; 三区:安邑、夏县、平陆、闻喜、稷麓、稷山、新绛; 四专:晋城、高平、垣曲、士敏、阳城、济源、孟县、王屋(后三县今归河南省),太行区是1937年我党开辟的抗日根据地。
1945年正式组成太行区,行政机关太行行署,归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领导。1945年管辖八个专区。 一专区:平东、昔东、和东、内邱、临城、赞皇、元氏、井陉、获鹿; 二专:和西、辽西、榆次、太谷、平西、昔西、寿阳、榆太祁; 三专:武东、襄垣、黎北、祁县、武西、榆社、左权; 四专:黎城、潞城、平顺、壶关、长治; 五专:涉县、磁武、安阳、林北; 六专:武北、邢台、沙河、武安、偏城、邢西; 七专:林县、辉县、涉淇、新乡、修获武; 八专:陵高、晋东、修武、沁博、陵川。
1949年撤销,所辖各县划归山西、河北、平原三省。
晋绥边区
晋绥边区包括我省西北部和绥远省东南部广大地区。1937年冬,八路军一二零师进入晋西北,创立了晋西北根据地。同年8月一二零师一部和地方武装组成大青山支队,挺进绥远北部,开辟了大青山抗日根据地。
1940年1月15日正式建立晋西北民主政权,称山西省第二游击行政公署,1941年8月1日,改为晋西北行政公署,1943年11月改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
1949年2月21日撤销晋绥边区,所辖山西地区划分为晋南区、晋西北区,归陕甘宁边区领导。
1949年2月12日,撤销晋绥边区后,成立了晋西北区,政权机关为晋西北行政公署,归陕甘宁边区领导。
下设五寨分区:河曲、保德、五寨、神池、偏关、岢岚; 离石分区:临县、离石、中阳、方山; 雁北分区:朔县、山阴、怀仁、平鲁、左云、右玉、大同; 雁南分区:宁武、代县、静乐、崞县。兴县、岚县二直属县。
1949年9月1日,所属各县除雁北分区划归察哈尔省外,其余分别划归兴县、忻县、汾阳等专属领导。
抗战时期根据地所辖县
娄烦、阳曲、古交、广灵、灵丘、浑源、盂县、平定、泽州、阳城、高平、陵川、沁水、河曲、保德、偏关、五寨、岢岚、神池、宁武、静乐、原平、代县、繁峙、五台、定襄、忻州、兴县、临县、方山、岚县、柳林、离石、中阳,交口、石楼、孝义、汾阳、文水、交城、左权、榆社、和顺、昔阳、寿阳、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平顺、黎城、武乡、沁县、沁源、襄垣,屯留、壶关、长治、长子、潞城、临汾、霍州、翼城、曲沃、襄汾、洪洞、安泽、古县、浮山、乡宁、大宁、吉县、水和、隰县、蒲县、汾西、平鲁、右玉、应县、垣曲、夏县、平陆、阳高、天镇、左云、大同、候马、山阴、怀仁、运城、河津,临猗、万荣、稷山、新绛、绛县、闻喜、芮城、永济、朔城区、阳泉郊区、晋城郊区、长治郊区。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战争形势的进程部分县所属有所变动,其中有的县分为东、西县,尚有部分县为几个县属交叉地区合为一个县,后各归建制。
长治市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山西省政府(阎锡山政权)置第三、第五专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太行、太岳山为依托,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长治市(县级)建立,隶太行四专区。
长治县(上党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属太行区第四分区第四行政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属太行行署四专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日军侵占县城。
同年4月,八路军、县抗日武装将县城收复,进行区村改造:有4个区、79个编村政权由中国共产党和抗日进步人士掌握。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沿用县下设区规制,置4个抗日游击区公所。 即:一区(城北地区),区所潜于老顶山一带; 二区(苏店地区),区所潜于贾掌一带; 三区(荫城地区),区所潜于大掌一带; 四区(韩店地区),区所潜于团山一带。
民国三十年(1941年)5月,县抗日民主政府移驻平顺县寺头村,县下编5个游击区。县境内以长治通高平大路为界,划路东、路西两部分,县内“路西区”由太岳区长子县抗日民主政府代管,称长子县七区,区所隐蔽于西八、楼底、杨家山一带。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长治县解放,县政府下设6个区。城区辖城内和城郊6村。一区驻鹿家庄,辖43村。二区驻苏店,辖45村。三区驻韩店,辖37村。四区驻荫城,辖35村。五区驻八义,辖31村。
长子县 抗日战争期间,初属山西省第五专员公署(公署设在长治城)。
民国三十年(1941年)秋到新中国(1949年)9月,先后归太岳行署第一专员公署(公署设在沁县松交村)和第二专员公署(公署设在晋城西周村)领导。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7月日寇侵占长子城,我抗日县政府主动转移到本县西部山区,现石哲镇境内的张、李家庄,隶属太岳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全县解放。
抗日战争时期,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军侵占长子后,境内分为抗日根据地区、抗日游击区、敌占区、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均实行区村制。
民国三十年(1941年),全县共划分为5个区: 第一区在碾张一带; 第二区在石哲以西一带; 第三区在南苏村一带; 第四区在石哲以东至县城一带; 第五区在县城至鲍店公路以东、长(治)长(子)公路以北一带。 民国三十二年增设第六区,在长长公路以南至柳树、郭村一带;
同年5月,色头、地河、布村、琚村、南张等5个编村划归建宁县。民国三十四年6月。划归建宁县的5个编村和长治县的8个编村移交长子县管辖,本县又增设第七区,在色头、琚村一带。
至此全县共7个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全境解放后,由7个区整编为6个区:一区驻碾张;二区驻刁黄;三区驻张店;四区驻城关;五区驻鲍店;六区驻南漳。
屯留县 抗日战争时期属太岳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2月划分屯留、漳西两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3月改划分屯留、襄漳(漳西、襄西两县合并为襄漳县)两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全县解放,恢复屯留建制,属长治地区。
潞城县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5月,为适应抗日战争形势需要,以邯(郸)长(治)公路为界分设潞东县、潞西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5月合并,乃称潞城县。
黎城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山西确立专署,署黎城属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将三区偏城、宇庄等54村划出,设立偏城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9月1日,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太行行署四专署。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0月31日,为适应抗日斗争形势需要,为黎城为黎城,黎北两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5日, 复合为黎城县。
平顺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山西省分设5个专区,平顺县属第五专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平顺县成立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3月,国民党平顺县政府避驻花园村;6月,以老马岭一线为界析置平顺(南)县、平(顺)北县(因上级尚无统一的抗日政权,两县均在中共上级党委统一领导之下);8月,冀太联办成立,设太南专署,平顺(南)县、平北县属之。
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太行行署成立,平顺(南)县、平北县属太行四专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6月,平北县、平顺(南)县合并为平顺县,仍属太行四专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7月,国民党平顺县县长率残部投靠日伪上党道平公署,国民党平顺县政府垮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平顺县改属太行三专区。平顺县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唯一没有沦陷的县城。
武乡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阎锡山政府将山西划分为7个行政区,武乡县属第三行政区。中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6月,改属太行区第三专员公署;7月,由于对敌斗争需要,武乡县分为武乡县、武西县。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武乡、武西合并恢复原建制。八路军总部驻地王家峪村。
襄垣县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襄垣县曾分设襄垣县和襄西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至1957年辖区曾多次调整。
沁县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0月,在朱鹤岭以北地区分设绵上县,绵上县政府驻东村、赤石桥、水峪等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4月11日,沁源和绵上又合并为沁源县,县政府驻郭道镇。太岳区的岳北专署驻沁源城关。
1946年沁县解放。
沁源县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0月,在朱鹤岭以北地区分设绵上县,绵上县政府驻东村、赤石桥、水峪等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4月11日,沁源和绵上又合并为沁源县,县政府 驻郭道镇。太岳区的岳北专署驻沁源城关。
壶关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中共壶关县工委建立。同年6月壶关县中共固村支部成立。8月中旬,中共壶关县委在县工委的基础上正式成立。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7月13日,山西省第五专署路东办事处、中共太南地委机关、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等机构转移到崔家庄、树掌、神郊、河东、芳岱等村。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在盘马池村成立了壶关县政府(也称抗日民主政府),正式脱离了阎锡山旧政权。
为消除摩擦团结抗日,朱德总司令路经郭家驼村与国民党军进行了“大井划界”的谈判,并划分太行山南段军事分界线,以大井划界,从而确立了国共分区抗战,为壶关县党组织活动争取了立足之地(应隶属太行四地委)。
与此同时,受中央国民政府领导的壶关县政府在常行村成立(简称常行国民政府)成立,日军扶植的日伪壶关县政府在县城成立。这样形成了,两个阵营三权鼎立五种区域犬牙交错的局面。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7月,抗大一分校从屯留迁到壶关,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25日离开壶关。
晋城市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挺进晋东南,于晋冀鲁豫边区成立抗日民主政府,晋城、高平、阳城、沁水、陵川五县划归晋冀鲁豫边区太岳第二、四及太行第八区行署领导。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6月,今晋城地区全境陆续解放。辖泽州区、阳城、高平、陵川、沁水四县。
泽洲区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于晋冀鲁豫边区,成立了抗日革命根据地,分别隶属于太岳四专、太行八专抗日革命根据地领导。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4月28日,全境解放,恢复建制。
抗日战争时期,太岳、太行抗日据地在边缘地带分置晋(城)沁(阳)、晋(城)北、晋(城)东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4月28日晋城县全境解放,同年5月恢复晋城县建制。
阳城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中共晋豫特委在阳城县成立。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七月,分为阳南,阳北两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四月,合为阳城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6月,抗战时期,属太岳四专抗日根据地领导,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6月,阳城县解放。
陵川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山西实行专署建制,陵川属山西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该专署原为阎锡山所辖政权机构,不久变为共产党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政机构。
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爆发后,陵川成了国民党晋东南和豫北一带的活动中心,设立了军区设计委员会。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太行抗日根据地为适应抗战形势需要,在原陵川和高平两县边境划出一部分,设立陵高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陵川全境解放,太行解放区日益扩大,行政区划作了新的调整,废陵高县,恢复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以前的建置。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2月,属太行第四专区。辖7县1市(除陵川之外其余都在豫北),专区初驻沁阳紫陵镇,后移焦作。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人民解放军主动撤出焦作之后,一度迁至陵川盖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下半年,撤销边区建制,成立华北人民政府之后,陵川划归太行第三专区。
沁水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3日,沁水县城第一次沦陷于侵华日军。民国三十年(1941年),中条战役后,中共太岳区组建太岳南进支队挺进中条地区,先后在境内开辟出沁西、士敏、沁南三块抗日根据地,分别隶属太岳第四、第二专署。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8月,晋城北部抗日革命根据地开辟之后,成立了中共晋北县委和晋北办事处(1943年6月更名为晋北县抗日民主政府),机关开始设在沁水县郭庄,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6月迁在泽州县大阳镇赵庄村。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7月,沁水(西)县撤销。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4月,沁水全境解放。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沁南县改名为沁水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7月,士敏、沁水两县合并,恢复原沁水县建制。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山西全境解放,沁水县改属翼城临时专署。
高平市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高平县属山西省直辖,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高平属山西省第五行政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高平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归太岳区管辖。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高平东南部划归为陵高县,其余部分仍为高平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6月,高平解放,同年10月撤销陵高县,原划归陵高县的区域仍划归高平县,属太岳四专区。 运城市 民国三年至十九年(1914—1930年),运城、临汾及石楼、灵石、交口同属河东道。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4月,置运城,辖安邑、襄陵、汾城、万泉、荣河、临晋、猗氏、曲沃、翼城、解县、虞乡等20县。
运城市辖原运城地区的闻喜县、新绛县、平陆县、垣曲县、绛县、稷山县、芮城县、夏县、万荣县、临猗县和新设立的盐湖区。原运城地区的河津市和永济市由山西省直辖。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中共山西工委特派员阎子祥到河东晋南地区组建中国共产党河东工作委员会(中共河东工委),同时在各县恢复党组织,先后恢复和建立了5个支部、1个总支部、1个特别支部、1个市委和12个中共县委。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河东晋南地区沦陷以后,河东地区辖区内没有统一的中共地区级党组织,各县分为两个战略区党组织领导。
以同蒲铁路为界,以南以东地区,属中共晋豫特委和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0月成立的隶属中共晋豫区委(太岳山以南地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中条山地方委员会(中共中条地委)。
民国三十年(1941年)5月中条山战役之后中共中条地委后划分为中国共产党中条山东地方委员会(中共条东地委)、中国共产党中条山西地方委员会(中共条西地委)。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3月,中共条西地委改为中国共产党太岳区第五区地方委员会(中共太岳五地委)。
同蒲铁路以西以北地区,属中共乡吉特委领导,党组织主要有中共猗氏中心县委(后改称:中共汾南中心县委),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后划归中共太岳五地委。
民国三十年(1941年)5月,中条山战役后,中共晋豫区委决定开辟中条山,建立中条山抗日民主根据地。
中共条西地委成立后抓住有利时机,建立抗日武装和地方政权,先后组建了康俊仁游击支队、抗日游击队第九支队、第十支队、中条山抗日挺进纵队第四支队等2000多人的抗日武装,在条西地区建立了10个县委,成立了新绛县、闻喜县、夏县、平陆县和安邑县等9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
八路军太岳第五军分区和太岳区第五行政专员公署也分别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冬和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8月成立。
闻喜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划归第七行政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2月,东(镇)垣(曲)公路以南的石门、横榆和夏县、垣曲的部分村建立垣南县(次年改为康杰县)。
7月,同蒲铁路以北的一区、四区、五区和夏县、安邑部分地区建立稷麓县。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闻喜县辖同蒲铁路以南、垣南县之北境地。隶太岳区五专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撤销康杰县,原属闻喜地区复归闻喜。设绛南县,包括新绛县汾河以南各村和闻喜县的礼元、东镇、薛店、蹑底一带的28个村,与闻喜县、稷麓县同归晋冀鲁豫边区太岳三专署。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20日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分别撤销稷麓县和绛南县,闻喜恢复原境域,归晋绥边区第十一专署。
绛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山西省第七行政公署。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春,属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区第四行政公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2月,属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区第二行政公署。
垣曲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山西省第七行政公署。民国十六年(1927年)就建立了中共垣曲县委。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垣曲分会在城关文庙成立。民国十六年(1927年)就建立了中共垣曲县委,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成立抗日人民政府。
新绛县 民国年二十六(1937年)新绛县属山西省第九专员公署。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民国县政府移驻乡宁县下川村,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迁回。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5月,新绛县抗日民主政府公开(属晋冀豫边区太岳三专署),驻文侯村。同年8月,改称新绛县民主政府,仍驻文侯村,兼辖闻喜北垣28村。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新绛县城解放,成立新绛县人民政府。本年秋以汾河为界,南为绛南县,属太岳三专署,驻文侯村,仍辖闻喜北垣一带。北为新绛县,属晋绥吕梁十专署。
万荣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下旬至10月上旬,40多天的时间,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一二○师、总部机关、第一二九师先后从芝川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荣河县(今万荣县)境内,奔赴华北抗日前线。
平陆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山西省第七行政公署在运城成立,平陆从属之。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改行政主任公署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县仍属之。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平陆抗日民主县政府于6月5日在县东黄龙凹成立,属太岳区管辖。8月太岳区成立五专署,平陆归其管辖。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春,县东一部分划归康杰县。12月18日,康杰县撤销,仍划归平陆。9月太岳区调整为四个专署,平陆属三专署管辖。
稷山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属第八行政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复归第七行政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稷山解放。8月,县境汾北地区仍称稷山县,属晋绥十专署。汾南则与河津县汾河以南地区组成稷河县,属太岳三专署。
芮城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季,为适应抗战需要,依地形将山西划为7个大行政区,运城为第七行政区。芮城属之。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运城地区分属第七、九、十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七专署驻解县,芮城属之。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月,芮城县作为条西四县党的领导中心。虞乡、解县两县的牺盟会及县政府转移到芮城县境内,为加强党的领导,上级决定成立芮城、虞乡、解县联合县委。
当年2月,根据抗日斗争形势需要,经牺盟夏县中心区批准,成立牺盟芮城中心县办事处。
当年10月,永济条北地区沦入敌手,该区党组织遂转入芮城县。此时,芮城、永济、虞乡、解县四县党组织荟萃一地。
中共中条地委据此决定撤销中共芮城、虞乡、解县联合县委,成立了中共芮城中心县委,包括芮城、永济、虞乡、解县,下辖芮城各区区委、中共解(县)虞(乡)边委和中共永济条北县委。 临猗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6日,猗氏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张天珩带领县政府机关、公安局和牺盟会等组织,建立起以焦家营为中心的猗氏北坡抗日根据地。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猗氏、临晋相继解放。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15日,猗氏、临晋属晋南行署管辖。1954年与临晋县合并为临猗县。
夏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运城第七行政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成立夏县抗日民主县政府;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底,夏县同蒲铁路以北地区划为稷麓抗日民主县政府;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春,在中条山南河村成立康杰抗日民主县政府(简称康杰县),姚暹渠以南划为安夏办事处,翌年冬撤销康杰县、安夏办事处;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撤销稷麓县恢复原建置;属太岳行政区第三专署管辖。
夏县西沟村,自“河东群众领袖”嘉康杰将中共河东中心县委驻地迁至韩家岭,这里便成为中共河东中心县委、中共河东特委、中共夏县中心县委等领导机关驻地,中条地委、中条西地委、晋豫地委及太岳五地委、太岳三地委也在此活动,因而这里成为了晋南革命战争的指挥中心和活动中心,堪称“河东革命摇篮” “晋南革命心脏”“红色延安的大后方”。
河津市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下旬,正式成立中共河津县委员会。
永济市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山西省第七行政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中共永济条北县委在张营成立。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25日解放,9月同虞乡县合并,称永虞县。先后属太岳区第三专署。晋绥区临汾工委第十一分区,陕甘宁边区晋南行署运城分区,山西省晋南专区。 临汾市 民国三年(1914年),废府设道,以道辖县,临汾、洪洞、赵城、襄陵、汾城、曲沃、安泽、浮山、翼城、乡宁、吉县、霍县、汾西、隰县、蒲县、大宁、永和等17县属河东道管辖。
抗日战争初期,临汾为山西省7个行政区中的第6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8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也同时迁到临汾的刘村镇。八路军总部和一一五师也曾在临汾境内驻扎。尧都境内枕头村,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西省第六专署,临汾县抗日政府曾在这里驻扎,从而成为临汾抗日根据地。
抗战期间,临汾地区的抗日戏曲歌舞创作表演活动异常活跃。《抗日战歌》《汾城抗日游击队歌》《当兵立功劳》《送郎参军》《山西牺盟会二一三旅战歌》和《游击队歌》等抗日歌曲,被广大军民广泛传唱。贺绿汀在临汾创作著名的《游击队歌》。
曲沃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中共曲沃特委、中共曲沃地下县委先后成立。
石桥堡村是中共曲沃地下县委所在区、牺盟曲沃中心区、中共曲沃特别委员会和中共中央北方局联络总站所在地,曾经是通往中共中央北方局的联络总站;(石桥堡是翼城、垣曲、夏县、安邑、平陆、芮城、闻喜、万泉、新绛等九个县的传递站,也是晋南诸县联系北方局的重要线路。
从这里联系北方局的线路有两条:一条是石桥堡、襄陵、临汾、洪洞、沁源等地;另一条是石桥堡、浮山、安泽、沁源等地。),也是我党在晋南地区领导抗战斗争的中心之一。
襄汾县 抗战时期,襄汾是中共乡吉特委成立地、八路军独立游击支队驻扎地,也是山西新军政卫二支队成立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中共乡宁特委、西盟乡宁中心区,汾城县委县政府、八路军黄骅支队、汾城自卫总队、政治保卫支队和新四军二一三旅都在盘道村驻扎。
古县 抗日战争时期(1938—1941年),曾分设安泽、岳阳、冀氏三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移县城于和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于辛佛村设岳阳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4月,并三县为安泽县。(1971年8月,从安泽县划出七乡、浮山县划出三乡,并为古县)。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古县贾寨村为太岳区第一军分区司令部驻地。贾寨村成为太岳军区政治军事重心,陈赓等太岳区党政军领导,长期工作战斗在这里,指挥全区军民的对敌斗争。
安泽县 安泽是抗日战争时期太岳革命根据地的腹地,素有“太岳山上小延安”之称,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是太岳革命根据地党、军、政首脑机关驻地。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于安泽县西部重新设置岳阳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9月,太岳行署成立,安泽县和岳阳县同属晋冀鲁豫边区太岳行署二专署。
民国三十年(1941年)6月,又于安泽县南部设置冀氏县,隶属太岳行署四专署。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4月,岳阳县并入安泽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冀氏县并入安泽县,安泽县隶属太岳行署岳北专署。
浮山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浮山县属山西省第五行政督察专署。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浮山县属太岳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浮山县属第五专署。同年6月,浮山县分为青城、浮山2县,属太岳专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2月,青城、浮山2县合并为浮山县。
洪洞县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十二月事变”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各级政权相继成立。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洪洞县(河东)、赵城县(河东)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国民党九十三军在南垣设立了办事处,驻杨家掌,次年上半年即废。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9月,赵城归太岳一专署,洪洞归太岳二专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洪、赵两县铁路以西地区成立洪赵(河西)联合县政府,先后驻道觉、笔架庄、罗云、万安,上属吕梁九分区。
翼城县 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县东北隅设青城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先后属豫晋区、太岳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翼城县属太岳三专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2月,撤销青城县,二、五区回归翼城,改属太岳二专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翼城县解放,属太岳第二行政公署。
乡宁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年隶山西省第六行政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隶山西省第九行政区。1938年春天,在晋西南区党委、中共中央北方局的组织领导下,中共乡吉特委宣告成立。特委机关驻扎在双鹤乡章冠村。
乡吉特委当时管辖襄陵、汾城(襄汾)、乡宁、吉县、新绛、河津、稷山、万泉、荣河(万荣)、临晋、猗氏(临猗)、夏县、永济等13县,领导着晋南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解放,隶中共晋绥边区吕梁分区第十专员公署。
大宁县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东征红军转战大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大宁县属山西省第六专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大宁解放,大宁县属晋绥边区吕梁分区第九专区。
蒲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东征红军建立中共蒲县县委和蒲县人民政权,点燃了革命的火种。民国二十六年(1937),隶山西省第六行政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隶山西省第九行政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蒲县升中心县,隶山西省第十三行政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改隶山西省第十行政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11月27日,蒲县第一次解放,隶晋绥边区吕梁分区第九专区。
永和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属晋绥边区吕梁分区第十专区,后改属第九专区。山西一共有105个县。在抗日战争中,一共有104个县曾经沦陷敌手,只有平顺县免遭日寇占领。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八路军在永和县城设立第十八兵站,永和成为护送各地干部、爱国人士前往延安和从延安开赴各抗日 前线的重要中转站。
隰县 民国二十年(1931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山西特委的领导下,山西省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组建,建立了党的地方组织,成立了苏维埃政权。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毛泽东亲率红军总部在以隰县为中心的晋西地区转战。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八路军第115师在这里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决死二纵队司令部旧址(毛泽东、彭德怀路居地)位于隰县黄土镇义泉村。中共山西省委驻地遗址及林枫故居位于隰县黄土镇上庄村。
中共晋西南省委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14日在隰县第四区西宋庄成立,不久又移驻隰县第四区蟠龙庄。到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2月“晋西事变”时,先后驻隰县二区的上庄、三区的上蒿城、郑家岭、张家川和四区的高家条等村庄。
汾西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汾西县抗日游击队活动旧址位于汾西县对竹镇刘家庄村。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中共洪赵特委(后称地委)移驻汾西县暖泉头村,直接领导汾西县党的建设和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中共晋绥九地委、九专署移驻勍香镇,直接领导隰县、蒲县、石楼、永和、大宁等5个县的革命斗争。
吉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建立了中共吉县工委。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0月,八路军驻第二战区办事处在吉县成立,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办事处在吉县六易驻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吉县还是《黄河大合唱》歌词的诞生地。
霍州市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霍县沦陷后,改属六专区河东办事处。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霍县属山西第三行政专区第三小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0月,霍县属太岳行署一专区。
侯马市 抗战时期山西侯马还是一个镇。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中旬,按上级指示侯马组建地方抗日武装。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20日,八路军总部正式将景仙洲领导的游击队命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汾东游击支队”,游击队活动于临汾、洪洞、浮山交界的山区。
晋中市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战,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八路军挺进山西开辟抗日根据地,并建立革命政权。
由此,形成阎锡山领导的山西省政府划分的行政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行政区两种政权并存的局面。
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冀太联办撤销,太行区、太岳区为边区政府直辖区。同年9月,边区政府实行新的区划,昔(阳)东、和(顺)东改属边区政府太行区第一专区;原太行区的第一、第二办事处分别改为边区政府太行区第二、第三专区,各专区设督察专员公署,辖区未变。
与此同时,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太岳行署正式成立,按边区政府对各专区的统一排列,太岳区下辖第七、第八、第九专区,平遥、介休、灵(石)东县属第九专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9月,为了纪念左权将军,边区政府将辽县改为左权县。同年10月,太岳区辖区调整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专区,平遥、介休、灵(石)东及介灵县(1942年5月,介休同蒲铁路以南地区与灵石汾河以东地区合并成立介灵联合县至次年6月)改属太岳区第一专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7月,太行区重新调整行政区划,和(顺)东、昔(阳)东县属第一专区;和(顺)西、昔(阳)西、太谷、榆次(路东)、榆太祁(祁北县与榆太路西县合并)、寿阳(路南)、辽西县和榆(社)北办事处属第二专区;左权、榆社、祁县属第三专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投降后,昔阳、和顺、左权3县分隔的建置合并为原制。同年11月20日,太行行署成立,太行区调整为6个专区,各区设专员公署。榆次(路东)、寿阳(路南)、太谷、榆太祁、左权、榆社、昔阳、祁县、和顺县属第二专区。
榆次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17日,在上黄彩召开代表大会,榆次路东各村代表选举效先为榆次县抗日行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第三行政主任公署批示为榆次抗日县政府县长,开始在路东建立抗日根据地。
11月底,在庆城村组建中共榆次路东县委。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设置榆次专区。
太谷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阎锡山将山西省划分为7个行政区,太谷县属第三行政区。11月7日,日军侵占太谷,控制同蒲铁路,将太谷分割为东、西两部分。
12月1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县政府(路东)在东山郝家庄成立,隶山西省第三行政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阎锡山增设第八、第九行政区。
6月,太谷县同蒲铁路以西划归榆(次)太(谷)县(也称“路西县”),属晋绥根据地第八专区辖;9月,阎锡山派员接管路东抗日县政府政权,并划归第八行政区。
次年12月,阎锡山县政权倒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共产党领导的路东抗日县政府重建。同年8月,冀南、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行政联合办事处正式成立,太谷县路西属太行区第一办事处。
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太行区改边区政府直辖。同年9月,边区政府实行新的区划,太谷县路东属边区政府太行区第二专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5月,榆太(路西)县改榆太祁(县)联合县,改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行署第二专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13日,太谷全境解放,被分隔的太谷县恢复为原建置。
祁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底,属山西省第四行政区。民国十五年(1926年)中国共产党祁县支部成立,民国十六年(1927年)8月中共祁县县委成立,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1月,祁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北梁村成立。
平遥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13日,日军侵占平遥,县城沦陷。同年4月,在县内彭坡头村建立平遥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山西省第三行政公署领导。后属太岳区一专区管辖。
民国三十年(1941年),适应抗日战争需要,以同蒲铁路为界,实行南北分治,在铁路北境建立平介县抗日民主政府(辖同蒲铁路北平遥境及介休、汾阳、孝义三县部分地区年),属太岳专署管辖。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5月,划归晋西北行政公署八专区,实际由中共晋西南工委统一领导。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铁路南境的平遥县抗日民主政府改为平遥县民主政府,仍属太岳区一专区。平介县属吕梁行署七专区管辖。
介休市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成立介休抗日县政府,属山西省第四行政区。“十二月事变”后,属山西省第三行政区路西办事处。
民国三十年(1944年)2月,属太岳专署;5月属太岳专署第三办事处;8月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九专署。
是年4月,铁路北地区与平遥、孝义、汾阳县汾河地区合并成立平介县,属晋绥边区吕梁行署七专署。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5月,铁路南地区与灵石县河东地区合并成立介灵联合县,初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九专署,次年3月属太岳行署第一专署。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6月,介灵分置,介休抗日政府隶属未变。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阎锡山统治的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设立介休统委会,寄驻孝义县农村,属孝义县统委会(相当于专署)。
灵石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以汾河为界,分治东、西两县,灵石西县属晋绥边区,灵石东县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成立灵东抗日县政府,属太岳专区管辖。
榆社县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榆社县直属于省。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以北翟管村为中心分设榆北县,属太行二专署。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榆北县并入榆社县,属太行三专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太行区改归华北区,榆社县仍属太行区第二专区。
左权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辽县隶属山西省第三行政公署管辖。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7月,侵华日军占据县城,辽县抗日民主政府移驻西黄漳村,隶属太行第三专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9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以平辽公路为界,划县境西北部置辽西县,县抗日民主政府驻蒿沟村,隶属太行第三专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5月,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反“扫荡”战斗中于十字岭壮烈牺牲。为纪念左权将军,是年9月经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批准,辽县易名左权县。
八路军总部驻地麻田。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辽西县改属太行第二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4月,县城光复,辽西县政府迁回县城。同年11月,左权、辽西两县合并为左权县、撤销辽西县置,左权县隶属太行第二专区。
和顺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山西省第三行政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分为和东、和西两个县,统归冀太联合办事处,和东属冀西专区,和西属太古行第一办事处。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和顺县城解放,和东、和西县复并为和顺县,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专区。
昔阳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昔阳县属第三行政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以平辽公路为界,昔阳分为东西两部分,路东成立昔东县抗日民主政府,路西称昔阳路西抗日办事处。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路西正式成立昔西县抗日民主政府。同年8月,太行区分设专区、办事处,昔东归冀西专区,昔西属第一办事处。
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昔东改属第一专区,昔西属第二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昔阳县城解放。同年9月,昔东、昔西重新合并为昔阳县,属太行区第二专区。
寿阳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由于战争形势需要,以石太铁路为界,设路南、寿西和寿东三个抗日民主政府,分别为太行二专署和北岳二专署所辖。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全县解放,恢复原建置,后将松塔、落摩寺等地由平定县划入,归晋中行署第一专区所辖。
吕梁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吕梁各县均属晋绥边区(先称晋西北)行政公署。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至翌年春,全区建立了兴县、临县、岚县、方山、交城、文水、汾阳、孝义、石楼,离石、中阳等11个县牺盟分会和兴县、临县、方山、石楼、岚县、中阳、理石、汾阳8县动委会组织。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2月,先后建立了临县、兴县、离石、岚县、孝义、方山、石楼、文水、汾阳、中阳、中离等11个县委(工委),县委以下建立了中共区委和农村党支部,仅兴县建立41个基层党支部。
并在汾(阳)孝(义)、文(水)交(城)、兴(县)岚(县)、中(阳)理(石)、临(县)离(石)5个区域先后建立7个中心县委、特委或地委。 离石县 民国七年(1918年)三月分设离石、方山二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析置离东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并入离石。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孟门镇石安村成立。分设离东县后辖5个区政府。隶属第四专署(后为第三专署)领导。
根据晋西北行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4日关于划小行政区的法令,9月,离石县正式划分为离石县、离东县,组建了中共离东县工委(1941年11月改为县委),成立了离东县佐公署(1941年11月成立离东县抗日民主政府)。
方山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组建了方山县牺盟分会。县牺盟分会领导成立了县工、农、青、妇各救国团体。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中共方山县委在方山县城(今方山乡)成立。
县委建立了一区、二区、三区3个区委。晋西事变后,方山县建立抗日民主政府。方山县抗日民主政府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在方山县城成立,隶属第四专署(后改属第三 专属)领导。
中阳县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2月,山西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在柳林县三交镇成立。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成立中阳县牺盟分会。县牺盟分会在5个区建立了牺盟会组织,并成立了县、区农民、青年、妇抗日救国团体。10月建立了中阳县动委会。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季,为适应抗日战争需要,依地形将山西划为7个大行政区,翌年2月,改设为9个行政督察区,中阳县隶属第四区(驻石楼县)。
交口县 抗日战争期间,曾在双池镇西庄村设立灵西县抗日民主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原灵西县抗日民主政府改组为灵西县民主政府。
抗日战争时期,交口县是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共晋西南区党委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政权建设的中心。交口、柳林当时未设县(抗日民主政府)。
石楼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改属第六政治区(后改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改属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28日,县人民政府在李家寨村成立,石楼县属晋绥边区吕梁四专署。
岚县 岚县、保德县、兴县是晋西北根据地的腹心地带。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中共晋西北省委为了加强这一地区党的工作,决定建立兴(县)岚(县)保(德)中心县委,联系并指导3个县的工作。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岚县县委归属中共临县地委领导。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划岚县为5个区、67个行政村。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岚县抗日县政府于1月在岚县城成立,隶属第四专署(后改属第三专署),后属第一专署领导。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4月,岚县全境解放。
临县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临县解放,成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临县划为10个区。同年10月,为抗日战争所需,将临县分为临县、临南两个县,临县设7个区,临南设5个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临县,临南合并,仍称临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山西新军决死四纵队在吕梁地区临县组建。下辖决死第十总队、十一总队、十二总队、游击第六团、第七团、第十八团共6个团,连同纵队司令部、政治部、后勤卫生人员、随营学校、前线剧社。
年初,中共晋西北省委:为了加强对临县、方山两县党的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中共临县中心县委,机关驻临县城内,以牺盟临县中心区为掩护,以牺盟会名义开展工作。中心县委与临县县委是一套班子。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春,中共临县中心县委改建为中共临县地委。同年2月,中共兴岚保中心县委撤销后,中共兴县县委、中共岚县县委也归属临县地委领导。
晋西事变后,中共中离地委(原属中共晋西南区党委领导)并人中共临县地委,组成中共晋西四地委,下属临县、方山、岚县3个县委,兴县县委为中共晋西区党委直属县委。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临县抗日民主政府于在临县城内成立,隶属第四专署(后改为三专署)领导。
柳林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山西省划为七个行政区,离石、中阳属第四行政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全省下设四个行政公署,离石、中阳改属第二行政公署,今县境仍属离石、中阳两县。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蛤蟆塌(今孟门镇石安村)成立,属晋西北抗日民主政权之山西省第二游击区行政公署四专区;阎锡山政权之离石县政府则移驻冀家峪(即今贺家坡乡冀家峪村)。
同年4月,中共代表王若飞、肖劲光与阎锡山达成以太(原)军(渡)公路为界南北分治的协议,今县境北部遂属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县境南部遂属阎锡山政权之山西省第四行政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第二游击区行署改名为晋西北行政公署;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1月改名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离石、中阳属行署辖下的三分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投降,柳林、离石相继解放。
兴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中共晋西北省委为了加强这一地区党的工作,决定建立兴(县)岚(县)保(德)中心县委,联系并指导3个县的工作。中心县委与中共兴县县委为一套人员,机关驻兴县城内。
民国二十六年(1940年)“晋西事变”以后,建立了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兴县抗日民主政府于1月在兴县城内成立,直属晋西北行署领导,后属第一专署领导。兴县成为晋绥边区首府所在地,属晋绥边区一专署。
孝义市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邓小平、黄镇、傅钟、韦国清等率总政机关和随营学校来到孝义兑镇开展工作。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中共孝义县委通过牺盟会,要求阎锡山第六专署委派县长。六专署专员张文昂(中共党员)立即委任原洪洞牺盟特派员傅立民(不久加入共产党)到孝义任县长,建立了义县抗日民主政府。
中共孝义县委和抗日民主县政府及八路军第115师补充团驻在兑镇石像村,使该村成为党在孝义抗日初期的据点之一。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中共晋西南省委决定撤销中共汾孝特委,将中共孝义县委、汾阳(城南)县委合并,组成中共汾孝中心县委,领导汾阳城南二、三、五区和孝义一、二、三、四、五、六区党的工作。中心县委机关驻孝义县禅房头村。
汾阳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汾阳县被分割为南北两块,中共汾阳县委,县牺盟分会主要在南部二、三、五区活动。同年4月,汾阳县抗日政府成立,县政府机关驻头道川交口村。12月,中共汾北工委成立后,在汾阳县抗日政府内设中共党团(党组)。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夏,为了加强汾(阳)离(石)公路线以南5个县的领导,牺盟临县中心区,在石楼成立了牺盟南五县办事处。晋西事变后,汾阳成为晋西北(晋绥)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汾阳县抗日民主政府于在三道川王家社村成立,隶属第八专署领导。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并人中共汾孝中心县委的汾阳县委与汾北县委合并组成汾阳县委,统一了汾阳县党的领导。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晋西北行署第八专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属晋绥边区行署第八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属晋绥边区吕梁行署七专区。
文水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阎锡山当局批准由牺盟总会执行委员、工卫纵队营教导员顾永田(中共党员)担任文水县长。文水县抗日政府在交城米家庄成立。同年8月,在文水县信贤村成立了中共文水县委,并建立了二、三、四区3个中共区委。
晋西事变后,文水县成为共产党领导的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被誉为“山西中路的抗日模范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文水县抗日民主政府于在南齐村成立,隶属第八专署领导。
交城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在交城成立牺盟太原中心区。领导交城、文水、汾阳(北部)、孝义、阳曲、静乐、清源、太原、徐沟等9县牺盟分会工作。中心区设党团组织,接受当地党委的领导。
晋西事变后,牺盟中心区、县分会等机构撤销。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中共八地委、八军分区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以正规军为主力包括地方武装和民兵组成全民抗战的军事体制的部署,及中共晋西区党委和军区的决定,组建各县游击大队,组成交城县游击大队、交西县游击大队。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交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在交城县边山的双龙村成立,隶属第八专署领导。
阳泉市 抗日战争时期,平定分置平定(路北)县、平(定)东县和平(定)西县,盂县分置盂(县)平(山)县、盂(县)阳(曲)县、盂(县)寿(阳)县;正太铁路以南的平(定)东、平(定)西二县属晋冀鲁豫边区,以北各县属晋察冀边区。
解放战争时期,平定、盂县逐渐恢复原建置。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4日,以原平定县的一部分设阳泉市,以后一度改称阳泉工矿区。
平定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日军入侵平定,大好河山遭蹂躏。铁路、公路沿线驻有重兵。为抵抗日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抗日根据地,平定开始一分为三。
以正太铁路为界,路北建立了平定(路北)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晋察冀边区;路南以平辽公路为界,建成立了平东、平西两个抗日民主政府,属晋冀鲁豫边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平东、平西两县合并为平定(路南)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2日,平定县全境解放,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路南、路北两个县政府合并,成立了平定县人民政府,属榆次专区。
盂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末,盂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晋察冀边区四分区领导。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将盂县划分为盂平(山)、盂阳(曲)、寿(阳)东三个县,并将城东的二,三两个区划归平定县属晋察冀边区北岳区一专区二分区领导。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25日,盂县城解放,盂阳、盂平两县的原盂县地区复归盂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将原划给寿东县的地区仍划归盂县,属冀晋区二专区领导。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又将原划给平定县的两个区亦归回盂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属晋中一专区领导。 忻州市 属山西第一、第二专员公署。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忻口战役结束后,忻县以北同蒲铁路为界,划分为东、西两个战略区,路东称东忻县,属第一行政区;路西称西忻县,属第二行政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在下柏色村召开了忻县(西)动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动委会委员。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西忻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在下柏色村成立。民国三十年1941年后半年,西忻县建立了县、区、村战时指导部。
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忻州境内建立了3个地委(晋绥二、六地委和冀晋二地委)、16个县委、96个区委。
定襄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定襄县,属晋东北行政公署。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晋察冀边区政府调整行政区划,定襄县属北岳区第一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9月改属冀晋区第二专区。期间,定襄县级建置未变。
十月,定襄与忻(东)县合并为忻定县,仍属冀晋二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分置定襄县,肃属关系不变。1947年11月冀晋区改为北岳区,定襄属北岳区第二专区。
原平市(崞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崞县曾按太同(太原——大同)公路分为东西崞县,太同公路路西地区划归晋绥边区管辖,名崞县(西)。路东地区划归晋察冀边区管辖,名崞县(东)。
崞县东西两个地区分别建立了中共崞县(西)委员会和中共崞县(东)委员会两个党组织。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0月,为了加强抗日战争的统一领导,中共晋察冀二地委决定将代县的两个区,五台县的两个区同崞县(东)的五个区合并,组建一个新县——崞代县。
新成立的崞代县,隶属晋察冀边区二专署管辖。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2月,崞代县撤销,代县的两个区、五台县的两个区各归原建制,同时恢复崞县(东)政府。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崞县城与原平镇先后解放后,崞县(东)县政府与崞县(西)县政府合并成立崞县县政府,崞县正式结束东西分治的局面,合并回称崞县。
1949年至1958年12月崞县仍治于今原平崞阳,后因地震毁坏,县政府迁于今天山西原平,原平县后改称原平市。
代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代县属第一行政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15日,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成立,代县属晋东北。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代县属晋察冀第一行政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初,代县以滹沱河为界,与山阴县南山地区合并,称山阴县,南括五台县十三、十四区,称代县。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1月至三十四年秋,代县南山部分地区与东崞县合并为崞代县。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0月,撤销河北办事处,代县属晋察冀边区。
同年冬,山阴、代县合并为山代县,两月后复分。民国三十四(1945年)年秋,代县改属冀晋五专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8月,划归晋绥边区专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2月,属晋绥雁南专署。
繁峙县 抗日战争时期属晋察冀边区。解放战争时期属察哈尔省浑源专署。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成立了繁峙县抗日救国战地动员委员会,15日成立了繁峙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晋察冀边区一专署。
五台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五台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公署。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成立,五台县属二专署领导。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改属晋冀二专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23日,朱德率八路军总部到达南茹村,南茹村成为八路军总部东渡黄河后的第一个驻扎地,也是八路军总部由“北上”改为“南移”的折返地。
11月,晋察冀军区在五台山石咀普济寺成立,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分别设立在五台山的金岗库村和大甘河村。
静乐县 抗日战争初期,属山西省二战区第二行政公署。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晋西北行政公署三专署。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晋西北行政公署更名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后随属。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晋绥边区行署下设吕梁、雁门两专署,静乐县南娄烦一带属吕梁专署,县北地区属雁门专署,翌年撤销此两专署,全县属边区行署六专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撤销晋绥边区行署,属陕甘宁边区政府晋西北行署六专署。
岢岚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属山西省第二行政区政治主任公署。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冬,“晋西事变”后,岢岚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属晋西北行署第二专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6月,岢岚县城沦为日战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11月,日军退离岢岚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岢岚县属晋绥边区第二专署。
保德县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保德隶属第二行政区管辖。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保德解放,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属中共领导的晋西北行政公署二专署(岢岚区)领导。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1月,晋西北行政公署改名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保德属二专署领导。后行政区划多次改动,保德县一直属二专署领导。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初,保德县属陕甘宁边区晋西北行署五寨专署领导。
五寨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山西属第二战区,五寨为第二行政区管辖。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建立五寨县人民政府,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后,属晋西北行政公署第二专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解放后,五寨为晋绥二专署驻地。
河曲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省划为七个行政区,河曲属第二行政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解放,属第二游击区行署二专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属晋西北行署二专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1月,属晋绥边区行署二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属晋绥边区雁门行署二专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雁门行署撤后直属边区行署。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属陕甘宁边区晋西北行署二专区。
偏关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成立了中共晋绥边区特委,组建了中共偏关县委,是绥蒙首府所在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在尚峪乡前长安镇村成立了偏关县抗日民主政府。
八路军一二〇师警备六团、七一四团、塞北军分区司令部等在偏关驻防期间。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在偏关成立了中共绥蒙区党委、绥蒙行署、绥蒙军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属兴县专区。
神池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28日,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率部驻扎神池。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中共神池县委正式成立。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为强化抗日力量,中共晋西区党委决定合并神池、朔县、偏关3县委,组成神朔偏中心县委。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神池县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临时行政委员会),将神池县划分为5个区,59个行政村。
宁武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120师师部率领358旅奉命抵进宁武,以管涔山脉为依托,在晋西北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10月宁武县动委会、抗日义勇军和宁武县支部相继成立,同年12月底,宁武县委成立。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9月18日,山西抗日“牺牲救国同盟会”成立。
牺牲会总部下设10个中心区,宁武所属的岢岚中心区(第二专署区),管理岢岚、五寨、宁武、河曲、保德、偏关7个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底,第一届宁武县委员会成立。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23日,宁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24日,中共晋西北宁武地委在宁武县包掌弯村王存厚家成立,宁武地委在对外公开称六地委。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1号,宁武解放。
朔州市(朔县) 抗日战争时,以同蒲路为界,路西归晋绥边区,路东归晋察冀边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山西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署。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中共晋绥边特委从偏关移驻平鲁,进一步加强对朔州地区抗日斗争的领导。
右南、朔平、山朔、大怀左、左右凉等抗日根据地相继开辟和创建,洪涛山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右玉的南山,平鲁的东山,山阴的西山,还有朔县的北山,以山阴县的玉井镇为中心的一块根据地)。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朔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晋西北行政公署第十一专员公署,同年9月改属晋西北行政公署第二专署。次年朔县属第五专署。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朔县属晋绥分区第五专署,由绥察行署代管。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朔县解放,属晋绥边区行政公署第五专员公署。
平鲁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军入侵后,平鲁城、井坪镇沦陷,大部分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成为革命根据地。
在抗战期间,曾将本县和邻近县的部分村庄划片分县。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划为清平县、右平县、山朔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又改为平鲁县、右南县、山朔县,隶属也常有变更。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至二十九年(1940年)8月,属中共晋绥边特委清平云联合县成立后,平鲁归联合县。民国二十九年9月至三十年7月,改属晋西北十一专署管理,民国三十年8月至三十一年7月,改属塞北分区(即绥蒙区)辖,直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8日抗日战争胜利,恢复了平鲁县治。
山阴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山阴县属第一行政主任公署(驻五台县)。抗日民主政府行政区划,以北同蒲铁路为界,铁路以东属晋察冀边区,称东雁北。铁路以西属晋绥边区,称西雁北。并以相邻县日寇不常去的地区(村庄)划片立县,成立联合抗日政府。
如: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至二十九年(1940年)10月,右怀山县(右玉、山阴、怀仁);山阴与朔县部分地区组成山朔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8月至二十九年(1940年)10月的右南县(朔县、右玉、山阴)。
因山阴县城地处岱岳镇,且民国三十年初,当时的晋察冀边区以滹沱河为界,把代县与山阴县南山地区合并,称山阴县,所以当时的人们就把山阴县也称为“代县”,为了与原来的代县相区别,就取“岱岳”镇名,叫岱县。
抗战时期,朔县东部地区和山阴县部分地区组成山阴县,属晋绥边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24日,全县解放,属冀晋专署。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原晋绥边区西雁北地委、专属一级机构撤销,组成山阴中心县,作为东西雁北合并前过渡机构,管辖山阴、平鲁、朔县、左云、右玉、怀仁、大同各县。9月6日,东西雁北正式合并,划归察哈尔省雁北行署,山阴县为其所辖。
1952年11月15日,察哈尔省撤销,雁北专区重归山西,山阴县随属。
应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应县属第一行政主任公署(驻五台县)。1937年9月,县城和平川被日军占领。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南部山区由应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属山西省第一行政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11日成立了晋察冀第五军分区,在广灵、灵丘、浑源、应县、繁峙等县开展对敌斗争(基本上是游击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4月,根据晋察冀军区决定,撤销了五分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改为应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属晋察冀边区二专署(后改为五专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国民政府辖县城及周边地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人民民主政府从乡村迁入县城,属晋冀北岳区。
右玉县 抗日战争时期,山区由抗日民主政府管辖。和右清县抗日民主政府辖西北部山区,左右凉县抗日民主政府辖东北部山区,后合并为右玉县抗日民主政府,右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右山怀中心县抗日民主政府辖东南部山区,右平县抗日民主政府辖西南部山区。
这些县级政府初属晋绥边区十一专署,后改为五专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人民民主政府迁入右玉城,辖全境。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属察哈尔省雁北专区。
怀仁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成立了中共右山朔怀县委和中共大怀左县委。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建立怀仁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晋绥边区管辖。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0月成立中共怀仁县委。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怀仁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成立怀仁县人民民主政府。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怀仁全境解放。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改属雁北专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属山阴中心县,同年9月划归到察哈尔省,为雁北专署所辖。
大同市 抗日战争时期,大同地区行政区划为三种。日伪行政区划: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13日上午,日本关东军侵占大同城,10月15日成立伪“晋北自治政府”,隶属伪“蒙疆联合委员会”,统辖雁北13县;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9月改为伪“晋北政厅”,隶属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又改为伪“大同省公署”,隶属伪“蒙古自治邦政府”。
大同县划为2街、22个联合村。
国民党行政区划: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2月为山西省每一个行政区和第二行政区。
第一行政区治所五台,属县十攻,在大同地区有灵丘、广灵、浑源、应县、山阴、怀仁、大同、阳高、天镇9县。第二行政区治所岢岚,属县十三,在大同地区的有朔县,平鲁、左云、右玉4县。
共产党领导下的行政区划: 东雁北: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年底属晋东北十八县政治主任公署,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改为晋东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成立第二专员公署,属县有灵丘、繁峙、广灵、浑源、应山县。归晋察冀北岳区管辖。
西雁北(大同以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属晋西北根据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建立晋西北民主政权。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属晋西北行政公署,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1月,改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归晋绥边区管辖。共
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改东雁北二专署为第五专署,属县有灵丘、繁峙、浑源、应县、代县、山阴、大同、阳高、怀仁。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第五专署改为冀晋区第一专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撤销晋绥边区,西雁北划为晋西北区,设置晋西北行政公署雁北分署。
天镇县 民国属雁门道。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月,牺盟会天镇分会成立。抗日战争时期,天镇县南部山区为根据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成立天镇南山区抗日民主政权。属晋察冀边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建立中共天镇县委。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天镇县解放。
阳高县 抗日战争时期,阳高县南部山区建立了阳高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晋察冀边区。
左云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大怀左动委会成立。抗日战争时期,先后组建大怀左、左右凉、大丰凉左联合抗日县政府,隶晋绥边区第十一行政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
联合县撤消,复左云县建制,属晋西区第十一专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左云县解放,属晋绥五专署。
灵丘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九月阎锡山将山西划为7个行政区,灵丘属第一行政区(驻五台,领17县)。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将第一行政区中的8县划为,第十行政区,灵丘属之。民国三十一年至三十四年(1942年~1945年)灵丘又属第一行政区。
抗日战争期间,灵丘为重要抗日根据地之一,隶属晋察冀边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23日成立灵丘县抗日民主政府,并创建以灵丘、广灵、蔚县、涞源、易县五县行政委员会(驻上寨)。
11月中共晋东北特委划为一、二两个分区特委,灵丘属一特委领导。灵丘县抗日民主政府辖城关、三山、东河南、赵北4个区,不久王庄堡归属灵丘为5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月,中共五地委在下寨南成立,灵丘由一地委改属五地委领导。9月22日晋察冀边区察南雁北办事处在雁翅成立,灵丘属之。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察南雁北办事处撤销,灵丘属晋察冀边区第二专署。
民国三十年(1941年)2月,二专署重新划县界。灵丘县9、10、12区划归浑源县,2区划归广灵县。
灵丘县重编为6个区:1区龙玉池,2区银厂,3区冉庄,4区上寨,5区下关,6区招柏。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9月,晋察冀边区设冀晋、冀察、冀中、冀热辽4个行政公署,灵丘县属冀晋行政公署的第五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3月30日灵丘县全境解放。
大同县 抗日战争时期分置东、西大同县,分属晋察冀边区与晋绥边区。抗日战争胜利后复为一县。抗战时期,以京包铁路和北同蒲铁路为界线,成立了东西大同县,东大同县属晋察冀边区,西大同县(在今云冈区高山镇高山古城之内属大怀左县,解放战争时期属西大同县。)属晋绥边区。
“东·西大同县”,在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1日雁同地区解放以后,划归察哈尔省管辖,省会是张家口市。
1952年11月,察哈尔省撤销后,雁北十三县及大市又划归山西管辖。
广灵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广灵西南山区组建起广灵县政府(实际是山西省政府或晋东北第一行政区政治主任公署派到广灵县任县长)。县属山西省第一行政区。共产党领导的广灵县民主政府早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或11月初已经成立。
广灵县在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出现一个抗战初期很特殊的情况,三个县政府重叠设置。 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由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也就是八路军杨成武独立一师建立的广灵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先后是钟蛟蟠和曾雍雅; 一个是阎锡山山西省政府领导的广灵县抗日政府,县长是齐殿选; 还有一个稍后产生的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八路军三五九旅建立的广灵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是陈仁杰。
各县政府可能在行文上都是“广灵县政府”。在广灵县城还有日本侵略军建立的伪县公署(后改称县政府)。抗日战争初期,广灵县是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政治面局。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广灵县属晋察冀边区雁北察南办事处。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晋察冀边区调整区划,广灵县灵广公路以西,划归浑源县,赵家坪、莎泉以北包括整个梁庄地区划为大同县一区。
广灵县则只保留张岔周围,作为一区,二区将灵丘石家田区划入,三区、四区由蔚县南山划入,五区由涞源划入,广灵县由三省四县五个区构成,进入“小晋察冀”时期。4月25日,广灵县属晋察冀边区第二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9月广灵县属冀察区行政公署第十三专员公署。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广灵县发展到十个区,包括在原蔚县境内建立的七、八、九三个区,在阳原县揣骨疃建立的十区,六区为县城和平水城以北地区,面积比原来的广灵大得多,大家最熟悉的暖泉镇就是广灵县九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广灵县属冀晋区行政专员公署第一专署,原广灵县的辖地恢复,灵丘、蔚县、阳原的地方也全部归还。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属北岳区第一行政专员公署(民国山西省第十行政区辖广灵县)。
浑源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浑源县属第一行政主任公署(驻五台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1月,浑源县委于浑源县莱沟村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浑源战地动员委员会。
抗日战争时期,县境南北山区均为抗日根据地,属晋察冀边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成立浑源县人民政府,隶属我冀晋五分区察南办事处冀晋行署雁北专署。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先后属晋察冀边区政府二、五、一专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全县解放。
抗战时期关内沦陷区县级伪政权区划表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省一共有104个县曾经沦陷。山西省(1938年6月-1945年8月)辖4道1市68县。省会太原市。
1938年6月成立省政府。
雁门道 辖1市20县,道治太原市。1市太原市。1晋泉县。2阳曲县。3徐沟县。4清源县。5榆次县。6平定县。7昔阳县。8寿阳县。9盂县。10忻县。11定襄县。12静乐县。13五台县。14繁峙县。15代县。16崞县。17岚县。18宁武县。19神池县。20五寨县。
冀临道 辖17县,道治临汾县。1临汾县。2安泽县。3浮山县。4洪洞县。5赵城县。6霍县。7灵石县。8太谷县。9祁县。10介休县。11平遥县。12交城县。13文水县。14汾阳县。15离石县。16中阳县。17汾西县。
上党道 辖11县,道治长治县。1长治县。2襄恒县。3长子县。4屯甾县。5沁县。6辽县。7和顺县。8晋城县。9高平县。10壶关县。11潞城县。
河东道 辖20县,道治安邑县。1安邑县。2襄陵县。3猗氏县。4荣河县。5万泉县。6闻喜县。7夏县。8绛县。9曲沃县。10翼城县。11解县。12虞乡县。13永济县。14临晋县。15平陆县。16芮城县。17汾城县。18河津县。19新绛县。20稷山县。
晋北政厅辖 1市12县,驻地大同市。1937年10月成立晋北自治政府,1939年9月改为晋北政厅,1943年8月晋北政厅改为大同省。
1大同市。1阳高县。2天镇县。3广灵县。4灵丘县。5浑源县。6怀仁县。7右玉县。8山阴县。9左云县。10应县。11平鲁县。12朔县。
投稿方式:
邮箱:laojiashanxi@qq.com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老家山西V):山西省抗日战争时期各县隶属根据地(边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