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张平凯撕毁平反文件,黄克诚听说后嘱咐:拿过我的那颗大印来

1978年12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纪委恢复重建,陈云出任中纪委第一书记,黄克诚任中纪委常务书记。

少将张平凯撕毁平反文件,黄克诚听说后嘱咐:拿过我的那颗大印来图|黄克诚

请黄克诚再出山,其实是不大容易的,胡耀邦为此亲自跑了三趟南池子,也没能说服黄克诚,后来还是陈云上门劝说,黄克诚才答应下来。

“老同志要勇挑重担。”

作为开国大将,黄克诚素来便以刚正不阿而出名,也因为在党内的威望很高,所以被人尊称为“黄老。”

在中纪委恢复重建以后,首要面临的工作便是党风建设和平反冤假错案,没有一个足够分量的人坐镇是不行的。

除了谈了党风建设外,陈云还同黄克诚主要谈了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黄克诚问了一句:

“你认为第一个该平反的是谁?”

陈云毫不犹豫的回答:

“毫无疑问是彭老总。”

黄克诚十分动容,思绪也不自觉的飘到了二十多年前。

开国少将张平凯

1959年7月,中央在庐山召开会议,也就是在会议上,彭老总受到了批判。

也因为有不少人都为彭老总说话,以至于后来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就包括黄克诚、邓华、洪学智、罗舜初、钟伟等等将军,以至于时隔多年以后,许多当事人回忆起当时一幕,仍然感到难以忘怀。

少将张平凯撕毁平反文件,黄克诚听说后嘱咐:拿过我的那颗大印来图|彭德怀

万毅记得很清楚,后来还专门撰文回忆,当时在庐山会议上,他认为彭老总的看法符合实际,后来被迫在会议上做检讨,检讨文字还被写进了会议文件里。

在受影响的人中,还包括开国少将张平凯。

就在1959年初时,张平凯曾回过老家湖南平江,当时农村缺粮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不少人都因为饥饿而患了水肿,甚至还出现了有人饿死的情况。张平凯在老家调查了一段时间,掌握了不少一手的资料,于当年4月初向中央递交了一份材料。

经时任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签发,张平凯的这份材料被刊登在了《党内通讯》上。

到后来庐山会议时,张平凯自然也认为,彭老总所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以致于在后来十多年的时间里,受到此事影响颇深。

毕竟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张平凯就以个性耿直而闻名。

张平凯蒋军的老家是湖南平江,少年时便参加了当地的农会,积极投身革命洪流之中,1926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以后,平江的农民运动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彭老总率领独立第五师一团开进了平江地区。独立第五师很早就有党组织活动,特别是彭老总率领的第一团。

少将张平凯撕毁平反文件,黄克诚听说后嘱咐:拿过我的那颗大印来图|平江起义

1928年4月,彭老总便秘密加入了共产党。1928年6月,彭老总率一团进驻平江地区,当时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滕代远专程到平江,准备与彭老总一起领导起义。

尽管起义获得了成功,也公开打出了红五军的旗号,但国民党军集中了8个整团的兵力,企图将红五军消灭在平江地区,在敌众我寡的情形下,彭老总率军撤往平江东部山区修整,抵达平修边界的龙门镇以后,龙门区委根据县委指示,号召当地的百姓支援红五军。

时任区团委书记的张平凯也参加了支援红五军的行动,也就是在龙门镇,张平凯第一次见到了彭老总。

部队在龙门休整了5天后,当地干部在区委书记张勉之的率领下去见彭老总,彭老总一眼就瞥到了干部群中一个年轻的身影。

当了解到张平凯是区团委书记时,彭老总感觉很惊奇:

“还是一个细伢子哟!”

正说话间,彭老总回头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张平凯有些羞涩,但还是回答道:

“小名鸣伢子,大名张平凯。”

“好,光明正大,含义好。”彭老总显然是错听了名字,把“鸣”误认为是鸣,但大家那时都没在意。

“干革命就要在平常的岗位上,干出大事业。平凯吗,要奏出不平凡的凯歌哟!”

少将张平凯撕毁平反文件,黄克诚听说后嘱咐:拿过我的那颗大印来图|张平凯将军

这次见面张平凯给彭老总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部队在离开之前,特意给龙门区委留了10支枪,同时还给临近的修水县留了6支枪,要龙门区委代为转交,张平凯带着人道红五军军部去接收这批枪。

就在这时,张平凯突然被拍了一下,回过头一看,竟然是彭老总:

“鸣伢子,你想不想要一支枪?”

张平凯瞪大了眼睛:

“想要,想了两年了。”

彭老总吩咐身边的人拿过一支小马枪来交给他,还勉励他:

“给,这支枪专门发给你的,因为你早就是一名游击队员了。鸣伢子,喜欢吗?”

张平凯得了生平第一支枪,高兴的不得了,整日把枪抱在怀里,擦拭的锃光瓦亮。

红五军在龙门镇休整了一个礼拜,等到离开时,张平凯也背上了心爱的小马枪参加了红军,其后跟随彭老总转战各地,立下许多功绩。

1929年10月,红五军选举士兵委员会,滕代远被选为士兵委员会主任,而张平凯则是出任了副主任。

张平凯虽然没有接受过什么系统的文化教育,但在参加红军以后,深感自己知识严重不足,于是花了很大的力气专门学习文化,后来又被当做骨干调到了红五军教导队学习,张平凯为人很擅于表达,在充分掌握文化知识后,便开始将自己的想法诉至笔端,到后来写文写诗也都不在话下。

少将张平凯撕毁平反文件,黄克诚听说后嘱咐:拿过我的那颗大印来

抗战时期,张平凯还在晋察冀军区写过报道,反映敌后根据地的生产运动,毛主席后来看到这些报道后,还专门写了篇社论,并在文中引用了不少张平凯文章中的内容,后来登在《毛泽东选集》中,不仅如此,毛主席还特意给任新华社社长兼《解放日报》社的社长博古写信,要求新华社向全国播发张平凯的文章。

“平凯同志的稿子甚好,既生动,又有原则性,全文分数日在新华社播报。”

1955年9月,张平凯被授予少将军衔,

身处逆境的抗争

张平凯的个性耿直体现在他身处逆境时。

1933年夏,独立第10师被编入红十九军,张平凯任红十九军56师政委、师长,当时红军中深受“左”倾错误的影响,自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开始以后,红军接连失败,许多英勇的战士失去了年轻的生命,让张平凯十分难受。

作为一名从战士成长起来的高级将领,张平凯对这一时期红军的作战战略有很大的意见,随着战事的推进,张平凯也越来越难以忍受,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全部写在一篇文章之中,直接递交到了中央反映,信中阐明了他对红军现行的战略战术不满,反对“分兵把口”“六面出击”“短促突击”的战法,建议采用过去行之有效的打法。

要知道在当时,张平凯的举动无疑是非常危险的,甚至于随时随地可能会被扣上帽子,可他仍然不管不顾的上书言事。

只是很遗憾,张平凯的义正言辞并没有被采纳。中央“左”倾领导干部不仅撤了他的职务,还开除了张平凯的党籍。

少将张平凯撕毁平反文件,黄克诚听说后嘱咐:拿过我的那颗大印来图|黄克诚

1933年后半年,张平凯调工农红军大学、彭(湃)杨(殷)步兵学校任教员。

张平凯有一段日子过得是相当艰难,许多老战友在他们的回忆录中,都提到过张平凯的情况

黄克诚记得很清楚,有一次部队长征过草地,意外碰上了同样拄着拐杖,步履瞒珊的张平凯。

张平凯坦言:

“我因为有病,掉队了。”

黄克诚是1930年被调到彭老总率领的红五军的,因反对“左”倾冒险主义攻打中心城市,遭到了批评,对于张平凯的情况,黄克诚是心知肚明。

过草地时,红军的条件很艰苦,许多战士因为身体虚弱掉队,而一旦掉队,就意味着可能会牺牲,为了保护张平凯,黄克诚马上找来卫生院帮他治疗疾病,还告诉张平凯:

“今天已经这么晚了,你先在我这里住一晚上,明天再追赶队伍。”

黄克诚留张平凯在队伍里住了一个晚上,为了给他补身子,还把自己珍藏的一块舍不得吃的獾子肉拿出来,加了一点豆子,煮给了张平凯吃。张平凯心里很过意不去,因为在松潘草地上,根本就弄不到其他的粮食,黄克诚把肉让给他吃,就意味着自己要挨饿。

只是黄克诚却并不在意,为了宽慰张平凯,黄克诚还拉着他聊了许多往事,让张平凯十分动容。

时任红十一团特派员的裴周玉也记得,张平凯那时患病掉队在后面,因为遭到了撤职处分,他连骑马的资格也没有,许多行李也是自己背着,裴周玉不忍心看他这样,于是主动让自己的马夫过去帮忙替他拿着行李,把马也让给他骑,并把随身携带的干粮也让给他。

一直到抵达甘肃以后,张平凯才从裴周玉那儿拿回自己的行李。

少将张平凯撕毁平反文件,黄克诚听说后嘱咐:拿过我的那颗大印来图|裴周玉将军

裴周玉那时负责收容掉队的干部战士,身边也只有这样一匹马,但是他自己不骑,而是驮着那些受伤掉队的干部战士,许多人在解放后,都曾记得自己被裴周玉搭救过的经历,就连张平凯也对此事记忆深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张平凯备受打击,裴周玉上门探望,他还乐观的说:

“在草地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你帮我渡过来了,我现在还怕什么呢?”

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中央红军干部团与红四方面军彭(湃)杨(殷)步兵学校合并,成立了新的红军大学。

当时,干部团大多数都是原来受到过处分的红军干部,所以一直受到莫名的批评,时任红军大学教育长的李特就曾批评莫文骅:

“干部团散漫、精神不振,思想右倾。”

不凑巧的是,张平凯正巧路过,他刚走出草地,衣衫褴褛,身体虚弱,为了补身子,他打了一头獾子,左手提着羊头壳,步履瞒珊的走过来,李特指着他就批评:

“你看,这像个什么样子?整天找吃的,其艰苦性在哪里?这不是右倾机会主义的表现吗?”

少将张平凯撕毁平反文件,黄克诚听说后嘱咐:拿过我的那颗大印来

红军长征一路走过来,大多数人都饿得面黄肌瘦,少数人甚至因此而患病,就只是打一头獾子,吃得好一些补身子,就被说成是思想“右倾”。

时任红三军教导营政委的李志民与张平凯是同乡兼战友,他记得很清楚,中央红军(右路军)走出若尔盖草地后,他碰上了久未见面的张平凯,当时张平凯的身体更加虚弱了,还患了疟疾,步履瞒珊的跟着干部团行军,他感觉很心疼,就上去扶住张平凯回了营地。

刚巧的是,一个外出的战士打了一头獾子回来,李志民就把獾子肉煮了,分给张平凯以及其他几个伤病员吃。

其实,李志民自己身体也很虚弱,只能说他还算幸运,毕竟他身体没患病,也没受伤,相比于其他人来看,是一个“壮汉”,所以他经常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伤病员。

一口獾子肉,虽然起不到作用,却代表李志民对战友的那份关爱。

一直到许多年以后,张平凯仍然记得,当年李志民曾给过自己一口獾子肉的事儿。

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情谊,总是让人格外动容。

黄克诚的大印

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张平凯的处境益发艰难起来。

从革命经历来讲,张平凯与彭老总确实有着很深的交情,后来跟着他南征北战,立下很多战功,更重要的是,彭老总救过他的命。

少将张平凯撕毁平反文件,黄克诚听说后嘱咐:拿过我的那颗大印来图|彭老总

1931年第三次反“围剿”,张平凯率领炮兵团随红三军团行动,不凑巧的是,那时他正发着高烧,就连骑马也困难,只能让战士们用担架抬着走。

为了不拖累部队行动,张平凯主动提议自己脱离大部队,带着两个警卫员、一个卫生员和文书就地隐蔽,离开时,张平凯还特意写了封信,交到了彭德怀与时任红三军团参谋长的邓萍。

等到大部队离开以后,张平凯躲进了一个红薯窖里,当时敌人已经靠的很近,周围的老百姓大多数都躲了出去,只有张平凯静静地听着外面逐渐逼近的脚步声,眼见危险就要来临,张平凯正烧的迷糊之际,从外面闯进来三四个人,不由分说把他抬上担架带走了。

一直到脱离了危险,张平凯才知道,是彭老总、邓参谋长接到了他的信后,心急如焚,因为他所藏身的地方没有党组织基础,一旦遭到搜捕,那将必死无疑,情急之下立即派出了一队精干人员,火速将张平凯用担架抬出来。

张平凯心下很感动。

少将张平凯撕毁平反文件,黄克诚听说后嘱咐:拿过我的那颗大印来图|张平凯《忆彭大将军》

1946年9月,张平凯在热河赤峰北的林西城时,还想起当年这段往事,挥笔写了一首诗:

迅逝十五载,严寒一朝霜。

我踏塞外雪,恩人镇太行。

当年除蒋贼,今日逐东洋。

毛朱浮众望,彭总继红光。

张平凯一生受彭老总影响很深,但在庐山会议上,他之所以为彭老总说话,不仅仅是因为两人几十年的革命情谊,而是因为他确实认为,彭老总说的是事实。

一直到后来受处分以后,张平凯仍然致力于为彭老总写传。可惜的是,这部分完成的稿件,在那个特殊时期被毁于一旦。

获得平反以后,张平凯重新拿起笔,在没有秘书以及工作人员帮助下,自己动手写了20多万字的《忆彭大将军》,于1984年正式出版。

值得一提的是,黄克诚出任中纪委常务书记后,致力于为之前的错案平反。

少将张平凯撕毁平反文件,黄克诚听说后嘱咐:拿过我的那颗大印来图|张平凯与张令彬将军是兄弟关系

当时中纪委已经做出了为张平凯平反的决定,但工作人员拿着文件上门后,张平凯却不由分说,将平反的文件撕了个粉碎。

“我被关了十几年,一张纸就想把我打发了!”

两名工作人员也很无奈,只好回去向黄老报告:

“黄老,我们这平反工作是干不下去了!

黄克诚很熟悉张平凯,也知道他的脾气,在当时这样的情况也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个例,他耐心的劝说了工作人员,又聊起了张平凯的情况:

“张平凯这位同志,1959年跟着彭老总蒙了冤,这么多年下来,一纸平反文件确实不能安抚他内心的伤痛。跟他的经历相比,你们受点气没什么的。”

“那这件事情怎么处理呢?”

工作人员问道。

黄克诚略作沉吟,吩咐工作人员拿过来一份关于张平凯平反的文件,并拿着自己的狮子头印章,亲自盖了上去,递给工作人员:

“你告诉张平凯同志,就说这上面的印章是我亲手盖上去的。”

少将张平凯撕毁平反文件,黄克诚听说后嘱咐:拿过我的那颗大印来

工作人员勉为其难的上了门,没想到的是,张平凯将军一听说是黄老亲自盖的章,立马笑逐颜开:

“这不是黄老的印章吗?好,我签字,我签字。”

两名工作人员不明白为什么,连忙问了一句:

“您见了黄老的印章,为什么就改变了态度了呢?”

他们哪里知道,黄克诚与张平凯过去的交际,他们更不知道,黄克诚手里的这个狮子头印章,是从战争年代沿袭下来的习惯,只要这个印一出,他的那些个老部下都会一个个赴汤蹈火,坚决完成任务,非重要时刻,黄克诚的印不轻易动用。

望着这枚红彤彤的印,张平凯也有很深的感触:

“黄老的平反结论至今还没作,我已经平反了,还有什么资格计较那点待遇?”

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张平凯将军晚年也生活的十分安逸。

少将张平凯撕毁平反文件,黄克诚听说后嘱咐:拿过我的那颗大印来

1981年11月,张平凯与兄弟张令彬(开国中将)还相约一起到老家平江龙门枫树村去,走走看看,一路走来,如今已国泰民安,将军的心中感到很宽慰。

张平凯将军晚年仍致力于整理彭老总的生平,只是很遗憾,没能完成《庐山——彭总的晚年》。

1990年11月22日,张平凯将军不幸病逝,享年80岁。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漫步史书):少将张平凯撕毁平反文件,黄克诚听说后嘱咐:拿过我的那颗大印来

(浏览 296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