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英名耀太行
——辽县易名左权县暨左权县被撤销和恢复的历史追溯
1942.9.18-2023.9.18 纪念辽县易名左权县81周年
悲唱《左权将军》之歌 万余党政军民请愿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第90号通令批准: 辽县改名左权县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 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狼吃日本五月,扫荡咱路东,左权将军麻田附近光荣牺牲。”左权将军在十字岭牺牲的噩耗传来,全县迅速展开了宣传教育,辽县军政领导机关受到冲击,干部群众异常激愤。在六七月间,县长巩丕基要民教科长阎濂甫编写一个纪念左权将军的歌,他便召集民教科干部王恕先、县宣传队骨干二高校长皇甫束玉合作编创了《左权将军》之歌,由民教科通知各学校教唱,迅速在全县传唱开来。 “将星悲陨落,楷模千古垂。”左权将军殉国,辽县党政军民无不悲痛愤慨,辽县县委、政府向全县人民发出了开展“誓为左权将军报仇”活动的号召,很多村子的群众自发集会进行悼念。各区都先后向县委、县政府反映提出为纪念左权将军,要求改为左权县。 延安《解放日报》在1942年9月2日刊出了“纪念左权同志辽县将易名左权县”的一则消息:“辽县各区区干部,于该县的7日县干部大会上,要求县府转呈边区政府,将辽县改名左权县,以永久纪念在清漳河畔殉国的左参谋长。辽县小学教员训练班全体教职员也于日前向政府提出同样要求。左权将军历来转战华北,建立了丰功伟业,在华北人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太行区人民,关怀尤深。当地民众,听到改县名消息,莫不表示赞同,认为是辽县的光荣云。” 1942年8月26日(民国三十一年八月廿六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正式批准了“辽县改为左权县”的请求。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副主席薄一波、戎伍胜联署发出“边民行字第90号通令”。内文如下: 各行署、专署、县府: 主 席 杨秀峰 副主席 薄一波 戎伍胜 图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第90号”通令
主 席 杨秀峰 副主席 薄一波 戎伍胜
巩县长受印后,在碑前宣誓:我代表全县人民,接受左权县印,誓必奋起领导左权的民众为左权将军复仇。 接着会场沸动着潮水般的人群,以三路纵队行列,拖着里把地长,在锣鼓喧天、笙乐悠扬声中进行谒碑礼。每个人以正步注目礼在碑前走过。碑高八尺,刻有左权将军光荣史。碑亭是长砖砌成的,涂青灰色,顶着光辉灿烂的五角星。 下午是500余名民兵参加左权独立营入伍仪式。二区妇女民兵为他们献花,地方武装与正规军行亲密礼。人们高呼:“正规军、独立营、民兵要三兄弟一条心!誓死保卫左权县!”
“左权县”被撤销合并老革命结伴进京求援
国务院第96次全体会议批准:左权县重新设立
1958年9月,中共山西省委决定,撤销左权县行政建制,并归和顺县管辖。未几,党中央尊重老区人民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重设左权县。1959年6月,左权、和顺两县重新分开,左权县的名字得以保留并恢复县置,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以人名命名的行政县之一。
为了探秘这段短暂的“左和并县”始末,笔者深入档案馆查阅历史档案,寻找文件原本,仔细求证,认真研读,并辅之以亲历者的回忆,逐渐理清脉络,揭开了这一特殊时期的真容,还其以本来。
1958年9月,中共山西省委召开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研究了“各专区、市、县行政区划变更”的相关事宜,从即时起山西开启了较大范围的行政变革。随即,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在9月25日召开的会议上,正式通过了“各专、市、县行政区划变更”的决定。这个决定中包括榆次专区改置晋中专区,“专署驻榆次市,辖二市、七县”“和顺县将左权县并入”等条。当时,这一消息在《山西日报》进行了公布。
上个世纪60年代,偏踞太行一隅的左权县,能读到《山西日报》的人少之又少,群众获取信息依靠的是有线广播。其时“左权与和顺并县”的消息,在民间传播得并不确切,却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不小的议论。在乡下、在机关,大家谈论的话题更多的就是并县这件事。有说“左权曾经是彭德怀、罗瑞卿、刘少奇、刘伯承、邓小平、陈毅、刘华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也有说“左权县是以左权将军的名字易名的。”还有说“左权县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是晋冀豫边区的中心县、模范县。”更有说“左权县历史上曾建辽州,管辖着辽县、和顺县、榆社县。”总之大都是一个中心意思:“并县就该是和顺并到左权县,不能把左权并到和顺县。”
“从上述议论中,不难想象左权县并入和顺县在当时的民众之间是如何的反响激烈,怎样的不情不愿。但究竟是和顺县合并到左权县,还是左权县合并为和顺县,人们只是谈论、担心和不安,只是等待,静观情况的变化,得不到准确的消息。有的乡镇活动当地的老干部、老党员、老红军往中央写信,还有的直接到北京面见首长,要求把和顺县并到左权县。”左权县退休老干部魏向荣详细地叙述了当时的情景。
“1958年9月某天,中共左权县委召开各单位各部门会议,我也参加了。县委书记郝馥菁在会上宣布: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为了今后的大发展,中央决定左权县与和顺县合并为和顺县,县委、政府部门驻和顺县城,左权县城改名为左权镇。省委任命新并县的中共和顺县委书记是刘跃(原任和顺县委书记),和顺县政府县长是郝馥菁。
接着,郝书记在会上安排了并县前的几项工作:一、县委和政府各部门以及工会、青年团、妇联会各自整理文件、档案和书柜。该装箱的装箱,该打捆的打捆,不得丢失和损坏,准备运往和顺;二、各单位各部门整理好财产,不得损坏,更不得送人;三、各单位各部门的人员不得外出,不得请假,等待安排工作;四、希望各位领导和下属人员不要说不利于并县的话,不要做不利于并县的事,更不能搞小动作。最后还强调了一点,就是各单位各部门的款额一律不准乱动,从即日起要冻结起来,等待交接。
这五项工作,实际是五条纪律,谁也不敢违反。当时,所有的人听了面面相觑,真是谁也意想不到,但不敢质问,因为这是中央的决定,任何人都得执行。
会议后,各单位各部门就行动起来了,我是团县委的组织干事,主要是整理档案、经济账本装箱。后来,县委又决定各单位暂留一人,管理这里的工作,办公统一到政府大院。这就是说并县后的左权镇,实际成了左权的留守处。”在时任左权团县委组织干事的魏向荣前辈详细的讲说中,当时并县时的经过逐渐清晰起来。
左权县并入和顺县于1958年9月份开始实施,11月份完成并归手续。查阅1958年12月6日印发的第34号(总号:16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得知山西省变更行政区域的报告,是在1958年11月21日的国务院第82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公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变更的决定》首先就是山西省,其下共有37条,第22条赫然是“撤销左权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和顺县”。
左权县档案馆保存着一份和顺县人民委员会《关于并乡后县指定代理乡长职务的通知》,直观地反映了两县合并后的第一次人事安排。内容如下:
查阅山西省政府公开发行的唯一政策性期刊《山西政报》,在1959年第3期全文刊印了省长卫恒于1959年1月23日签发的晋办卫字第37号文件《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各专、市、县行政区划变更的通知》。通知开头写道:
“为了适应全省农村人民公社化后出现的新形势和带来的新情况,并便于加强领导和更合理地进行生产布局,以进一步扩大各市、县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协作范围,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经1958年9月25日省人民委员会第33次会议通过,并报请国务院批准,决定将我省的专、市、县行政区划加以适当调整合并。”
左权县并归和顺县后,原八路军总部驻地麻田一带群众失去了平静,牢骚满腹地议论纷纷。在县城红军幸福院里,45名老红军更是愤愤然,吃不下饭,睡不稳觉,有人竟至痛哭流泪。党组织得知情况后,晋中地委和县委的主要领导几次到麻田一带积极解释,耐心做思想工作,疏导群众情绪。
原左权县委书记杨蕴玉回忆说:“尤其是20余名左权将军的老部下思想不通一时难以转弯,萌发了上访的念头。赵水怀等五位老红军自带粮票、路费,先找到榆次晋中地委,地委支持他们去太原找山西省委,省委陶鲁笳书记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给他们说,合并县是经中央批准,省委无权更改。接着,丁启民、曹振声等四人又到北京,先找到曾在左权县担任过县委书记的我和翟英。我俩虽对左权有深厚的感情,却苦于爱莫能助。于是,丁、曹等又找到当年任太行区党委书记的李雪峰等领导,均婉言说明“不能解决此难题”。四位老红军无奈之下,只得提出要见毛泽东主席,然而,得到的答复是主席不在北京。”
“在走投无路之时,他们想起了一个人。在县民政局工作的席元华同志曾在朱德警卫团当过连长,和许多老首长都认识,请他到北京找人方便。”一封加急电报拍回左权幸福院,老红军席元华收报后,立即向县委请假,赶赴北京。
1959年3月19日下午,老首长彭德怀亲切接见了席元华等人。当谈话转入正题后,彭德怀很认真地说:“大家的心情我完全理解,你们说全县群众有意见,我看你们就最有意见了。可是,党中央做过反对个人崇拜,不以人名命地名的决定,许多县早已更改了。党的决定要执行,我是无权变更的。战争年代牺牲了多少人,牺牲一个就叫一个县名,那够不够……”面对昔日首长的明确态度,曾任一二九师四科科长的曹振声站了起来:“首长,那你当年为什么要批准叫左权县?你为什么给左权题字写碑文?朱总司令为什么给左权将军写太行浩气传千古?我们这些人还在世就传不下去了……”;席元华也插话说:“那时候万人签名,群情振奋,现在抹掉左权,群众意见大得很啊!战争年代的群众路线、群众观念、群众是母亲还要不要?”彭总陷入沉思好久才郑重地说:“我只能打个电话请山西慎重考虑,或者……”彭总没有说下去,后又语气平缓地劝解大家。彭总和大家合影留念,送他们走时说:“你们呀,出门就会大骂我彭德怀不肯帮忙了。”
杨蕴玉前辈回忆说:“席元华到北京后,找到了彭老总。彭总对他很热情,对左权县的事情也很关心,可他也不能改变不以领导的人名作地名的中央决定,耐心地做了解释工作。事情就没有下文了。”邢晓寿同志在文章中写道:“此事在京传得沸沸扬扬。部队里相当一批在左权县长期住过的指战员,当年任左权县领导的杨蕴玉、崔英、张树藩等对此也深切地关注着。”
“不久,张树藩同志告诉我说左权的县名问题解决了,是朱总司令向毛泽东主席反映了这个问题,说不让叫左权县,群众意见太大,上榆次,上太原,又来北京,坚决不同意去掉‘左权’。毛主席听了后说,既然群众不愿意改县名,那就还叫左权县吧。1959年6月,和顺、左权又分成两个县,左权县名得到了恢复。”杨蕴玉前辈将左权县得以恢复的来龙去脉讲得清清楚楚,一再叮嘱:“要珍惜毛主席首肯过的‘左权’,要将此看作是革命老区的光荣。”
1959年6月,左权、和顺分置,左权县重新恢复建制。七八个月后,1960年2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96次会议才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设立山西省左权县的决定》。决定内文只有25个字:“设立左权县,以和顺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左权县的行政区域。”
1942年8月26日,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政府第90号通令批准辽县改名左权县;1960年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体会议第96次会议批准重新设立左权县。第90号通令和第96次会议号数次数之差是6,两个批准月份之差是6。左权县1958年11月被和顺县全部接管,1959年6月重新恢复县置,时间跨度约为6个月,这也不能不说是个历史的巧合。
永远铭记左权将军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左权史志):辽县易名左权县暨左权县被撤销和恢复的历史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