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方毅的三大梦想 ——专访方毅副总理之子方小榕

口述人:方小榕
采访整理人:雷树虎  高博
采访时间:5月15日
采访地点:朝阳区广华新城

父亲方毅的三大梦想 ——专访方毅副总理之子方小榕

2010年,方小榕(原中国中旅集团
总经理、党委书记)于北京留影


父亲方毅离开我们已24年了,但是,父亲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对他的怀念却与日俱增。1916年2月26日,父亲诞生在海岛城市厦门。老家厦门碧海蓝天,云蒸霞蔚,酷夏海风送爽,严冬港湾不冻,四季常绿,风景旖旎,游人流连忘返,素有“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美誉。


1842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厦门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沦为半殖民地城市。为了反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具有光荣传统的厦门人民从此就没有停止过反帝爱国斗争。

 

一、父亲是“学霸”,也是关爱科学家的“后勤部长”

  

 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父亲的童年是苦难的。厦门市思明区梧桐埕15号院,是很早以前我们方家祖辈买下的,父亲就出生在这个地方。1929年秋,父亲以优良的成绩考入厦门省立十三中学(今厦门市第五中学)。当时,这所学校是省教育厅直接辖的,入学考分要求很高,但学杂费较低,每学期只要四五元就够了。多数家境贫寒的子弟都喜欢报考这所学校。因此,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学习刻苦,也较容易接受进步思想。在十三中学学习期间,父亲参加了学潮等革命活动。1934年6月,上海的中共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共产党员和爱国志士、进步青年遭到逮捕和镇压。9月上中旬的一天下午五点左右,父亲来到南市老西门附近的一条街上准备散发传单,突然从旁边蹿上来三四个便衣把他抓住,并从他身上搜出传单。然后,便衣就把父亲押到公安局后,带到楼上的一间审讯室进行严刑拷打。父亲遭受了各种酷刑,他都不屈不挠、坚决都不予理睬。后来,国民党军法官就以犯了“危害民国罪”,判处父亲八年徒刑。


父亲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在国民党监狱里面,父亲在坚持与敌人和疾病作斗争的同时,利用狱中数年时间,以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自学能力,勤奋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其他科学知识,还向其他难友学习英语和俄语,从此他养成了刻苦学习的习惯,走上了自学成才的道路。那时,国民党监狱对于共产党的政治书籍绝对查禁,政治犯要阅读报刊也是绝不允许的。但是,对于古旧书籍、外文书籍等查得到不严。因为大多数看守都是兵痞文盲,他们对那些古书、外文书籍根本就看不懂。这种情况下,父亲的难友们就可以通过邮寄或者探视的机会,把一些古书和外文书籍从外面带进监狱里来,难友间彼此交换阅读。对极少数政治书籍,就把墙砖抾开,把禁书藏匿在两层砖的阶层空隙里。倘若被监狱当局查获,不仅书被没收,有关人还要遭受毒打,父亲就曾因为看政治禁书挨过打。但这根本阻拦不了父亲等难友追求真理阅读学习的渴望。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的记忆力特好。在上海漕河泾监狱,父亲的同号子难友周心涣,是一位英语教师,被捕后他带进一本英汉词典自修。父亲就跟着他学习英语。周心涣难友出狱后,就把一部英汉词典留给了父亲。父亲也就是靠着这本词典,把一部英文版《资本论》巨著,从头到尾读了一遍,他不仅学了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大大提高了英语水平,也更加提升与坚定了他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共产主义信念。


 后来,父亲被转到苏州军人监狱。当时,有位叫周泉的难友懂俄语,父亲又向他学习俄语。那时,就有人问父亲:“你虽年轻,但毕竟是判了刑的人,还那么拼命读书有什么用?”

 父亲却说:“正是因为我年轻,原来读的书太少,只要能够活着出狱,在狱中学到的那些知识会有用处的。”

    1937年,根据国共两党共同抗日、无条件释放政治犯的协议,父亲提前结束了铁窗生涯,重新回到党的怀抱,来到湖北省工委负责农委和民运工作,开始了他新的革命生涯。


父亲方毅的三大梦想 ——专访方毅副总理之子方小榕

1949年,方毅于山东

父亲一生都是勤奋好学、锲而不舍、终生不辍。他生性聪慧,自幼酷爱读书学习。投身革命后,他服从党组织的决定、放弃了学业。但是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中,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始终没有放过任何机会,坚持刻苦学习。新中国建立后,不论在地方或中央财经、外事部门,还是奉派到越南工作,甚至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时,他把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了读书学习上,有空常去书店看书、购书。父亲曾把他自己的3000册藏书捐给了厦门图书馆;现在家中还珍藏着200多箱子他留下的书籍。


父亲是关爱科学家的“后勤部长”。正是他自己热爱读书,热爱学习,他也特别珍重知识和珍重知识分子,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说,父亲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典范。父亲自己也经常说:“小平同志经常告诫我们,要调动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光空讲不行,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切切实实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拜科学家为师,同科学家交朋友,为科学家办实事,是父亲始终都全心全意去做好的一件大事,他把党的温暖带给了科学家,科学家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献给了祖国。科学家们常说:“方毅是一位出色的科技领导人,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父亲的科学家朋友很多很多。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临终时,父亲就守在旁边;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心脏不太好,父亲经常慰问和探望;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吴仲华工作遇到困难,父亲第一时间给予帮助和解决,多次表扬他在飞机发动机上作出的杰出贡献,他不幸患了胃癌,父亲亲自过问他的手术方案等。父亲和当时我国绝大多数科学家都有着深厚的友谊。要是问数学家陈景润,有困难找谁,他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找方毅呀”。说起陈景润找对象,这是父亲很挂心的一件事。四十多岁了,还没有成家,孤身一人,生活无人关心照料。“踏破铁鞋无觅处”,经过一番周折,有情人终成眷属。湖北应城部队医院的一位名叫由昆的姑娘倾慕陈景润的成就、品德,经父亲和组织的撮合,便高高兴兴地当上了陈景润的新娘。新婚不久,她给陈景润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陈景润也乐得合不上嘴,常常趴在地上让儿子当马骑。老来得子,陈景润也深深地感激着党的关怀,和父亲成为无话不说的挚友。父亲也多次说:“我愿意像小平同志那样当科学家的‘后勤部长’”。


父亲方毅的三大梦想 ——专访方毅副总理之子方小榕

1978年3月,方毅同陈景润交谈


父亲对知识的热爱、对知识分子和科学家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源于他自己生性喜欢学习,源于他对“知识就是力量”的信仰,也更源于他的三大梦想和对党、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二、科技强国梦

   

春天是美丽的、中国科学的春天更是壮阔的。早在1977年8月,邓小平召开科教座谈会之后,科学春天的暖流就开始涌动,科技攻关的战斗号角已经吹响,广大科技人员以前所未有的热情重新汇聚起来,向着科学的险峰攀登。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叶剑英副主席给父亲送来了他写的一首题为《攻关》的诗,诗中写道:

“攻城不怕坚,功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帅,对现实四个现代化,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向科技技术进军的殷切希望。父亲看到这首诗,深受鼓舞,当即嘱《光明日报》尽快发表,并亲自写了一篇题为《读攻关》的文章,一并刊发。父亲也高度赞扬了叶帅的诗篇:“是诗人几十年学习、战斗经验的结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半个世纪革命历程的一个写照;诗篇表现出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激励着革命者勇往直前,以战斗去夺取胜利,迎接未来”。


主持全国科学大会。父亲是1977年1月12日走马上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1978年3月18日,我国科学史上的一次空前盛会——全国科学大会如期召开。这一天,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显得格外庄严,楼顶上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来自全国各地5586名代表,连同各有关方面负责人共七千人,济济一堂,共商未来。上午9点,在雄壮嘹亮的国歌声中大会正式开幕。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和父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依次在主席台就座,全场掌声雷动。父亲主持这次会议。许多代表是第一次到人民大会堂出席大会,第一次见到深受全国人民爱戴的邓小平同志,心情也格外激动,掌声经久不息。


父亲方毅的三大梦想 ——专访方毅副总理之子方小榕

1978年3月,方毅主持全国科学大会

春天是耕耘的季节,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而从泥土里长出的,是一个民族的成熟和对科技强国、伟大复兴的炽热渴望。全国科学大会后,父亲把工作的重点逐渐转移到改革、开放,出成果、出人才等方面来。为此,他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全身心地投入科技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之中。他重整科技队伍、恢复学部活动、恢复研究生制度、建立学位制度;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关心关爱科学家;关心支持中国科学的工作、努力把科协办成科技工作者之家;他特别重视和强调学术交流要注重实效、重视科学的普及工作、鼓励留学生走出国门等。


父亲经常说:“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父亲亲自过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筹划,并帮助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北京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建成,九寨沟的生态保护、珍稀动物白鳍豚的保护等等都凝聚着父亲和科学家的心血和梦想。


三、工业兴国梦

科技强国、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工业振兴的基础。全国科学大会上,攀枝花、包头、金川三大共生矿的综合利用问题,被列入重点攻关规划。这三大共生矿含有极为丰富的多种金属储量和一些我国稀缺的矿种和战略物资,被称为我们国家的三个聚宝盆。尤其是其中的稀土、钒、钛、镍、铌及铂族元素均为国家急需。当时由于提取技术不过关,每年需花费大量外汇从国外进口。


父亲方毅的三大梦想 ——专访方毅副总理之子方小榕

1984年10月,方毅陪同邓小平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亲切会见科学家

针对这种情况,父亲决心亲自挂帅,组织科技人员攻关,啃下这三块硬骨头。于是,从1978年到1986年,他持续九年八下攀枝花、七下包头、八下金川,为三大共生矿的综合利用,指挥了千军万马的科技“淮海战役”,为使我国由钒钛、稀土资源大国变成出口大国、科技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父亲常说:“过去世界是钢铁为主的时代,当前已开始了以铝为主要金属的时代,将来是面临以钛为主要金属的时代”。在三大共生矿综合利用的科技攻关取得突破后,父亲又大力抓发展底合金钢、合金钢生产和科技攻关,为我国冶金工业和材料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也是父亲晚年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浓墨重彩写下的光辉篇章。

 

四、珍酒国酒梦
“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让人民都能喝上茅台好酒”,这是毛主席、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朴实动情的夙愿和梦想。为了实现这个夙愿和梦想,1977年,国家正式启动了“茅台酒异地生产试验”。1981年4月,父亲是“茅台酒异地生产试验”直接领导人;他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科委主任,亲自到厂视察,指示茅台酒易地生产大有希望,研究工作要继续下去。并鉴于当时茅台酒的产品质量要求是从产酒到成品必须有三年以上的陈酿期,而且必须有老酒的精心勾调合格才能成为商品酒出售,他做出了将试验期限改延到1985年再提供鉴定的指示。

父亲方毅的三大梦想 ——专访方毅副总理之子方小榕

1964年6月30日,方毅陪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会见外宾

   1985年10月20日,国家开始对”贵州茅台酒异地生产试验(中试)”进行鉴定。这成为珍酒传奇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时刻,史称“85鉴定”。1986年元月,根据父亲的题词,将原“贵州茅台酒异地试验厂”所使用的“茅艺”和后来“贵州省遵义酿造研究试验基地”所使用的“三贵”等更换为“珍”字商标。同年6月11日,贵州省经委正式下文批准成立“贵州珍酒厂”,组织珍酒系列产品批量生产,以供应中央警卫局、钓鱼台国宾馆、北戴河疗养院等机关单位,并由贵州省进出口公司安排少量外销。今天,“酒中珍品”,贵州珍酒,是我国百强白酒品牌之列,是大品牌,仍然传承着几千年的国酒文化,为人民提供着优质的品鉴消费服务。


五、“方老的精神是永存的”

 

  1984年夏末,父亲出席了国家科委召开的全国第二次新材料科技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他说:“我国的通讯卫星上天了,意义重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新材料对这颗卫星起了重要作用……说到新材料,这个问题大了,从尖端武器到日常生活用品,大到万吨巨轮,小到手表、照相机,无不和材料有关”,“为了加强国防,实现我军的现代化,尖端武器和常规武器也都需要更新换代”,“将来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私人买车包括小汽车,一定会有相当数量,这就需要我们贡献优质材料,生产更多的高档产品……”。从父亲的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直接地领悟到他为什么在年过花甲,仍坚定不移、锲而不舍地奔波于深山峡谷、大漠荒滩之间的初心和梦想。


   曾任甘肃省省长的贾志杰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写道:“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当科教兴国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的时候,当知识经济已经叩开新世纪大门的时候,我常常惊叹于他对历史脉搏的精准把握,折服于他虽经坎坷而终生奋斗不息的精忠报国之心,醉心于他那治大国如烹制小鲜、理难题若悠然笑谈的卓立不群的人格魅力。方老的精神是永存的,因为他已经融入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父亲方毅的三大梦想 ——专访方毅副总理之子方小榕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再次证明了父亲当年的远见卓识。当长征捆绑式火箭载着十四亿中华儿女的重托,喷射出炎黄子孙久久被压抑的怒火和热望的一刹那,当我们遨游于苍穹的神州飞船非常顺利完成模拟载人飞行和所有科学实验重返祖国母亲怀抱,舱体与空气摩擦,飞船与大地拥抱的时候;当“奋斗者”号深海潜水器到达深海10909米,我们更加接近地球“心脏”的时候,全世界都瞪大了眼睛,全中国都为之惊叹喝彩:梦想变成了现实,中国人真是好样的!


父亲,这盛世正如您所愿!

  

参加采访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师生:

李媛媛、李天志、高博、李莹、雷树虎、

杨楚锋、郭一璇、李坚玮、高子健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联络人:张朝停


方小榕、雷树虎、高博授权“三野子弟”公众号、“总字部队子弟”公众号、“开国将士后代”公众号发表本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总字部队子弟):父亲方毅的三大梦想 ——专访方毅副总理之子方小榕

(浏览 3,071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