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平台传播知识,分享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原成都军区历任司令员及政委(名录)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P43T占山不为王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主管四川、云南、贵州、西藏(不含阿里地区)和重庆等三省一自治区一直辖市军事事务的大军区。成都军区所属的第13集团军是中国国内几个集团军中唯一一个从50年代到21世纪参与军事行动从未间断过的军级单位。曾先后参与了解放西南、西南“剿匪”、西藏平叛、中印战争、中越边境战争、海地维和、非洲维和行动。成都军区的战略使命是保护成都、重庆等特大城市、军工核心基地,维护西藏的统一,防卫印度来自喜马拉雅方向的进攻,并与广州军区协防越南。2016年2月,七大军区调整为五大战区,成都军区裁撤。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一】历任司令员

        从1955年到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成都军区共有16位司令员,他们分别是:贺炳炎(上将)、黄新廷(中将)、梁兴初(中将)、秦基伟(上将)、刘兴元(中将)、吴克华(中将)、尤太忠(上将)、王诚汉(少将)、傅全有(上将)、张太恒(上将)、李九龙(上将)、隗福临(上将)、廖锡龙(上将)、王建民(上将)、李世明(上将)、李作成(上将)。

01—第一任:贺炳炎

任职时间:(1955—1959.12)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贺炳炎(1913年2月5日 -—1960年7月1日),又名明言,原名向从炎,湖北省松滋市刘家场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1军军长兼青海军区司令员、四川省军区司令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02—第二任:黄新廷

任职时间:(1960.08-1967.03)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黄新廷(1913年—2006年5月12日),曾用名黄新亭,湖北省沔阳县黄家口镇宋家墩(今属洪湖市)人,中共党员。1949年至1952年先后任解放军第1野战军第1军1师师长、第1野战军第3军、陆军第3军军长、陆军第1军军长。1953年任志愿军第19兵团第1军军长。1957年9月至1960 年8月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1960年8月至1967年3月任成都军区司令员。1975年5月至1982年9月任装甲兵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03—第十任:梁兴初

任职时间:(1967.03-1973)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梁兴初(1913年—1985年),原名梁兴祚,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教五旅旅长、新四军独立旅旅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司令员、解放军第38军军长等职。建国后,曾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4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任解放军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04—第四任:秦基伟

任职时间(1973.07-1975.10)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秦基伟(1914年11月16日—1997年2月2日),湖北省红安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历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973年任成都军区司令员,1975年10月调入北京军区,先后任第二政委、第一政委,1980年任北京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被授予上将军衔。

05—第五任:刘兴元

任职时间(1975.10-1977.09)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刘兴元(1908年10月—1990年8月14日),山东莒南人。原名刘维芳。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12月至1972年3月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1972年3月至1975年10月任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75年10月至1977年9月任成都军区司令员。1977年9月至12月任解放军军政大学政治委员。1977年12月至1978年11月任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委员,1978年2月至1979年5月任院党委副书记。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06—第六任:吴克华

任职时间(1977.09-1979.01)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吴克华(1913年12月7日—1987年2月13日),江西省弋阳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任第15兵团副司令员、华南军区参谋长。1952年7月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兼第43军军长。1954年7月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57年任济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铁道兵司令员,1977年任成都军区、新疆军区司令员,1980年至1982年任广州军区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07—第七任:尤太忠

任职时间(1980.01-1982.10)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尤太忠(1918年12月—1998年7月24日),河南省光山县人砖桥镇陈岗村尤岗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专学历。建国后,历任副军长、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革委会主任,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政协主席,1980年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08—第八任:王诚汉

任职时间(1982.10-1985.06)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王诚汉(1917年12月—2009月11月20日),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建国后,1960年任陆军六十军军长。1964年-1968年12月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1969年3月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1982年10月-1985年6月任成都军区司令员。1982年12月-1986年3月任四川省委常委。1985年11月-1990年4月任军事科学院政委。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09—第九任:傅全有

任职时间(1985.06-1990.04)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傅全有(1930年11月—),汉族,山西原平人,1946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军事学院高级系毕业,大专学历。1978-198年陆军第一集团军步兵第三师师长;1980-1983年陆军第一集团军副参谋长、参谋长;1983-1985年陆军第一集团军军长;1985-1990年成都军区司令员;1990-1992年兰州军区司令员;1992-1993年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1993-1998年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副主任;2002年解放军总参谋长;2002—2003年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93年5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10—第十任:张太恒

任职时间(1990.04-1991.09)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张太恒(1931年3月5日-2005年1月29日),汉族。山东广饶县东张家庄(今属大王镇)人。1944年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建国后,1969年8月任28军83师248团团长,82师副参谋长,参谋长,83师副师长兼参谋长,84师师长。1981年1月任28军参谋长。1983年3月任28军军长。1985年6月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老山前线指挥员。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90年4月任成都军区任司令员。1992年10月-1996年11月任济南军区司令员。1994年6月8日晋升为上将军衔。

11—第十一任:李九龙

任职时间(1991.09-1994.10)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李九龙(1929年3月—2003年11月19日),汉族,河北丰润人。高中文化。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任陆军师长,1979率部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1980年任陆军军副军长、军长。1985年6月任济南军区司令员。1990年4月任总后勤部副部长(保留正大军区职待遇)、党委副书记。1991年9月-1994年10月任成都军区司令员。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年5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12—第十二任:隗福临

任职时间(1994.10-1995.07)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隗福临(1938年2月—),辽宁新宾人。满族。1956年入读解放军齐齐哈尔步兵学校。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毕业于解放军军军事学院。1984年任16军47师师长、16军参谋长。1985年1月任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1990年7月15日兼任全国防空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92年11月任总参谋长助理。1993年7月兼任国家禁毒委员会委员。1994年12月任成都军区司令员。1995年9月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0月任对台军事指挥部领导成员。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00年6月21日被授予上将军衔。

13—第十三任:廖锡龙

任职时间(1995.07-2002.11)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廖锡龙(1940年6月),汉族,贵州思南人,1963年2月入党,1959年1月入伍,解放军军事学院基本系毕业,大专学历,上将军衔。1985年6月―1995年7 月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1995年7月―2002年11月任成都军区司令员。2002年11月―2003年3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2003年3月―2007年12月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14—第十四任:王建民

任职时间(2002.11-2007.09)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王建民(1942年11月—),河北滦南人。62年6月参加工作,196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1987年12月任沈阳军区司令部作战部部长。1993年2月任陆军集团军副军长。1995年11月任陆军集团军军长。1999年4月任沈阳军区参谋长、军区党委常委。2000年12月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2002年11月接替廖锡龙任成都军区司令员。2002年11月–2007年9月任成都军区司令员。1994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2000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2006年6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15—第十五任:李世明

任职时间(2007.09-2013.7)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李世明(1948年12月),四川三台人。196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93年6月任189师师长;1994年4月任第二十四集团军参谋长、军长;北京军区副参谋长;沈阳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2006年12月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2007年9月任成都军区司令员。2007年10月当选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2010年7月19日晋升上将军衔。2013年7月10日退役,由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李作成中将接任。2010年7月授予上将军衔。

16—第十六任:李作成

任职时间(2013.7—)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李作成(1953年10月—),汉族,湖南安化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1970年12月入伍,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5年7月31日晋升上将军衔。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司令员。

【二】历任政委

        从1955年到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成都军区共有位17位政委,他们分别是:李井泉(兼)、张国华(中将)、陈仁麒(中将)、谢家祥(少将)、严 政(少将)、刘兴元(中将)、钟汉华(中将)、徐立清(中将)、万海峰(上将)、谷善庆(上将)、张 工(上将)、张志坚(上将)、杨德清(上将)、张海阳(上将)、田修思(上将)、朱福熙(上将)。

01—第一任:李井泉

任职时间(兼1955.03-1967.04)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李井泉(1909年11月1日—1989年4月24日),江西临川人,1926年,在江西省立第三师范读书时参加学生运动。1927年春,加入共青团。1930年夏进入中央苏区,同年转为中共党员。建国后,曾任中共川西区党委第一书记、川西行政公署主任兼军区政委,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第一书记兼成都军区第一政委。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02—第二任:张国华

任职时间(兼1967.05-1972.02)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张国华(1914.10.22—1972.2.21),曾用名张福桂、李亚霖,江西省永新县怀忠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解放军第18军军长。1955年5月至1968年12月任解放军西藏军区司令员。1959年6月任西藏平乱总指挥,指挥西藏平叛。1960年10月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员。1962年10月20日指挥对印自卫战。1967年5月至1972年2月任解放军成都军区政治委员。1971年8月至1972年2月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1969年4月至1972年2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03—第3任:陈仁麒

任职时间(1971.11-1973.02)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陈仁麒(1913年—1994年),原名陈景麟,曾用名陈仁祺,福建省龙岩县今(龙岩市)人。1929年参加农民暴动,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11月至1970年12月任解放军炮兵政治委员。1970年12月至1973年2月任解放军成都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第一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04—第四任:谢家祥

任职时间(1971.11-1975.08)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谢家祥(1914年5月—2010年8月6日),江西省瑞金市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7月至1970年12月任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军区党委常委。1970年12月至1971年11月任成都军区第三政治委员、军区党委常委。1971年11月至1975年8月任成都军区政治委员、军区党委常委。1977年12月后曾任福州军区顾问。1981年7月起按副大军区职待遇。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05—第五任:严 政

任职时间(1971.11-1977.09)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严政(1917年-2003年),原名严正禄。四川达县江陵溪乡大四坝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武汉军区政治委员、成都军区政治委员。中共第十、十一、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党的十三大上当选为中顾委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06—第六任:刘兴元

任职时间(1972.03-1975.10)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刘兴元(1908年10月—1990年8月14日),山东莒南人。原名刘维芳。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12月至1972年3月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1972年3月至1975年10月任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75年10月至1977年9月任成都军区司令员。1977年9月至12月任解放军军政大学政治委员。1977年12月至1978年11月任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委员,1978年2月至1979年5月任院党委副书记。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07—第七任:钟汉华

任职时间(1978.12-1982.10)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钟汉华(1909年—1987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建国后,历任川东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四川军区第二副政治委员,西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军事法院副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军事审判庭庭长。1963年起任武汉军区第二政治委员。1972年起任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装甲兵政治委员。1979年任成都军区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届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08—第八任:徐立清

任职时间(1973.11-1975.08)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徐立清(1910年4月5日-1983年1月6日),原名徐映清,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第一野战军1兵团政委、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副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1973年11月至1975年8月任济南军区政治委员。1975年8月至1980年1月复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77年8月至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80年1月至6月任成都军区第二政治委员,4月至8月任军区党委第二书记。同年6月至1982年10月任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09—第九任:万海峰

任职时间(1982.10-1990.04)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万海峰(1920.09—) ,汉族,河南省光山县槐店乡万河村人。1933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任解放军第二十四军七十师参谋长,七十一师副师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四军炮兵室主任,参加指挥了志愿军夏季反击作战,后任七十二师师长,1959年9月起,先后任二十四军七十二师师长,二十四军副军长、军长,1972年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75年任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1982年任成都军区政治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0—第十任:谷善庆

任职时间(1990.04-1992.11)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谷善庆,(1931年11月—),辽宁省瓦房店市人。1947年参加东北民主联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专学历。1947年参加东北民主联军。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后,历任团工程指挥部政委,湖南省军区分区副政委、省军区政委,广州军区副政委,1990年4月任成都军区政委,1992年任北京军区政委。九届全国人大常委。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晋为中将。1994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中共中央委员。

11—第十一任:张 工

任职时间(1992.11-1993.12)

  张工(1935年7月—),山西原平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4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任北京军区政治部副秘书长。1982年任北京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85年6月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1990年4月任北京军区政委。1992年11月任成都军区政委。1993年12月任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委、党委副书记。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共十三大代表、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1998年3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12—第十二任:张志坚

任职时间(1993.12-1999.05)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张志坚(1934年—),1934年5月生,山西闻喜人,195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7月参军,大专学历,在第31步兵学校学习。1980年12月任陆军师长。1983年5月任陆军67军军长。1985年6月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92年11月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1993年12月-1999年5月任成都军区政委。7、第8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15届中央委员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1998年3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13—第十三任:杨德清

任职时间(1999.05-2003.12)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杨德清(1942年9月—),湖北应城人,196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12月参加工作,解放军政治学院完成班毕业,大专学历,1989年10月至1990年6月任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政治部主任;1990年6月至1991年12月任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政治委员;1991年12月至1994年12月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1994年12月至1999年5月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1999年5月至2003年12月任成都军区政治委员;2003年12月任广州军区政治委员。1990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6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2004年6月晋升为上将军衔。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当选为中纪委委员。

14—第十四任:刘书田

任职时间(2003.12-2005.12)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刘书田(1940年12月—),山东滕州人,1958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任集团军政治部主任。1988年8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7月任集团军政治委员。1992年毕业于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1994年12月任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1996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1998年8月任广州军区政治委员。2002年6月晋升上将军衔。2003年12月任成都军区政治委员。中共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

15—第十五任:张海阳

任职时间(2005.12-2009.12)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张海阳(1949年7月—),汉族,湖南省平江人,1969年2月入伍,196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兰州军区排长、指导员、干事,军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团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军政治部宣传处处长,团政委,某师政委;总参谋部兵种部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北京军区某集团军政委,北京军区副政委,2005年任成都军区政委;第十七届中央委员。现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5年晋升少将军衔,2003年晋升中将军衔,2009年晋升上将军衔。

16—第十六任:田修思

任职时间(2009.12-2012.10)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田修思(1950年2月),汉族,河南孟州人,1968年6月入党,1968年3月入伍,西安政治学院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上将军衔。1999年7月至2000年5月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2000年5月至2002年6月兰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陆军第二十一集团军政委。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新疆军区政委。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新疆军区政委。2009年12月至2012年10月成都军区政委。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任空军党委书记、政委。

17—第十七任:朱福熙

任职时间(2012.10—)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朱福熙(1955年—),浙江临海人。中共党员。1974年12月应征入伍,服役于南京军区,2003年12月—2005年12月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秘书长;2005年12—2008年2月任解放军总政治部秘书长;2008年2月—2009年12月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部长;2009年12月—2012年10月任解放军空军政治部主任;2012年10月—2016月1月任解放军成都军区政治委员;2016年1月—2017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政治委员。2004年0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2009年12月,改授空军少将军衔2011年7月,晋升空军中将军衔2016年7月,晋升上将军衔。现任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成都军区政委。

新中国第一位去世的开国上将,42岁当司令,为何见毛主席不用敬礼

 来源: 小小的雨大大

1955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周年之际,为了嘉奖曾经在革命斗争中有卓越功勋的将士,在中南海举行了一场庄严的军衔授予仪式。此次仪式中,

共有1042名将军被嘉奖

,除了十大元帅之外,在授衔的55名上将当中,有一位特殊的上将,却有着和其他人不同的待遇。

这位上将从入伍时就开始南征北战,战功赫赫,被称为军中的孤胆英雄一把手,而且是唯一一个被毛主席特批不用敬军礼的人。

为何这位将军会有如此特殊的待遇?他又曾有过哪些战功?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孤胆英雄

这个从无名小卒成长为指挥千军万马的赫赫上将,有着勇猛虎将的凛凛威风,又有着普通农民的朴实本色,有着英雄的传奇色彩,又有着坎坷的峥嵘往事的人,就是开国上将贺炳炎。

1913年2月,贺炳炎出生在湖北省松滋县刘家场的一个雇农家庭里。他的童年经历是非常曲折和悲惨的,9岁时丧母,11岁就当起了放牛娃,先后学过篾匠、杀猪、打铁等多种手艺。

贺炳炎最喜欢的就是习武,特别是对祖辈传下来的那把锈迹斑斑的大刀爱不释手,所

以他经常是白天干活,晚上练刀。慢慢地,他的刀法和武艺对日臻纯熟起来

因为从小的生活环境,导致贺炳炎的性格也是十分嫉恶如仇,所以每次遇到贫家小孩受欺负的时候,他总要挥拳相助,打抱不平

。他还常常对玩伴说:“将来一定让那些地主恶霸倒过来走路,看他们还敢不敢欺负咱们!”

1929年春,贺龙率领红军来到了松滋县,号召工农们起来革命。当时16岁的贺炳炎得知后,在一天夜里悄悄瞒着父亲,毅然加入了红军的队伍。结果后来却在队伍里意外碰到了父亲,没想到父子二人都当了红军,这件事在当时也被传为了佳话。

一开始,贺炳炎只是在队伍里喂马,因为年纪小,个子又矮,所以经常会被身边的人劝说回家。结果在一天,贺龙碰巧路过了当时正在路边嚎啕大哭的贺炳炎,于是就将他调到宣传部贴标语。慢慢地,贺龙便发现了他的一身武艺,随即派他去当勤务兵、警卫兵。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第一次上战场,贺炳炎只握了一把菜刀,独身冲入敌阵,左砍右杀,没想到最后竟然连毙数人,敌人最后看到他都纷纷惧退了。这次之后,战友们都开始叫他“贺小龙”。入伍不到半年的时间,贺炳炎就先后担任了军部警卫中队中队长、骑兵连连长、手枪大队大队长。

随后贺龙部的红军不管怎么变动,贺炳炎都一直在贺龙的身边战斗着。因为在一次次作战中奋勇杀敌,又机智善战,所以在这年里,贺炳炎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2年6月,贺炳炎在洪湖湘鄂西军校学习,期间他奉命和学员们一起阻击进攻苏区的敌军。学员们人多枪少,贺炳炎毅然把枪让给战友,手握菜刀冲入敌阵,左砍右杀,用夺来的枪支与战友们一起将敌军击退。贺炳炎受命带领一支游击队,一路打一路走,突破了敌军的拦截,硬是将三四千名干部群众安全护送到了襄北,并把游击队扩大成了一个襄北独立团。

而这年贺炳炎才刚刚19岁,贺龙的老搭档关向应很少会直接称赞人,但他对贺炳炎却不吝啬夸赞褒奖:“贺炳炎是个英雄!”贺龙也称赞他:“烧火棍到他手上,也能当机关枪使!”经过一次次战场上的锤打锻炼,贺炳炎已经从刚开始那个稚气未脱的红小鬼,迅速成长为一员英勇善战的虎将,也在这一年里,他就当上了团长。贺炳炎打仗从不怕流血,每逢关键时刻,领导们都会把他派上去攻坚:让贺炳炎上,他只要上去了,战斗就一定胜利。而他的战斗精神也总是十分高昂旺盛。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在一次战争中,有一项重要的军情需要传递,领导们再次派出贺炳炎执行这一任务,这是红军国军之间一次比较激烈的战斗,当时贺龙希望可以早点结束,于是准备发起支援。因此传递这一情报的任务就显得十分重要,否则对他的部队来说,损失无法想象。

贺炳炎自信地向贺龙保证完成任务之后,就踏上了路程。最终在敌我双方的僵持之下,援军终于及时赶到。贺龙喜出望外,知道贺炳炎这次又不出意外地做到了。但就在将敌军击退,整顿队伍的时候,贺龙才发现,贺炳炎并没有在队伍中。他当时以为,贺炳炎可能只是在归队的过程中遇到了敌军,一直在进行个人战斗,便立即派人去寻找,但最后并没有找到他的踪迹。正当大家发愁时,贺炳炎居然回来了,并且他不是个人,身边还有几个俘虏。看到这一幕,战士们都不禁佩服他的胆量。

在贺炳炎一生革命的戎马岁月里,几乎每年都要负伤几次。但贺炳炎的身体素质很好,再重的伤都能很快痊愈,然后在战友们羡慕的眼神中,重新缠着绷带上战场。对此,他经常开玩笑地自夸说:“敌人的子弹没劲,打到身上软塌塌的,没什么了不起。”由此来看,贺炳炎确实是一位天生的将军。1933年春天,因为“左”倾错误路线,让苏区党和红军几乎到了毁灭的边缘。在痛别战死的父亲后不久,已经担任红军团长的贺炳炎,却突然被抓了起来。逮捕他的理由也十分荒谬,说他参加了国民党成立的一个组织。但实际上贺炳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过这些。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就在被抓的前一天,贺炳炎还曾想过,自己是否要继续在红军队伍里战斗下去。但最后他还是决定,自己是在红军队伍里长大的,所以就是死也要死在革命队伍里。打定主意后,贺炳炎大义凛然地回到了团部,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被捕。不仅如此,最后还判处了他死刑。就在即将行刑的时候,贺龙得知了这件事,直接气愤地问:“为什么要捆贺炳炎?他十几岁跑来投红军,是我把他捡回来的,是我亲眼看他长大的,如果不忠,打起敌人来会那样不要命吗?”就这样,贺炳炎才逃过一劫,在被捆了29天后,他终于被放了出来,但不能继续带兵了,而是分到了管理科打杂。1934年10月25日,贺龙担任军团长,统一指挥两军团,发起湘西攻势作战,开辟了以永顺、大庸、桑植为中心的湘鄂川黔苏区。而与此同时,在失掉党籍、军职,不被信任的情况下,贺炳炎只能跟随贺龙,在部队里忍辱负重,行军时背粮食、背物资,战斗时打冲锋、缴敌枪,胜利了再去喂军马、送给养,一声不吭地埋头苦干。直到1935年3月,在敌我双方一直对一处地区进行反复争夺的期间,一次敌军突然冲到了离贺龙指挥部几十米的地方,但当时部队都不在,贺龙急了,直接大喊一声:“贺炳炎,上!”于是贺炳炎临危受命,挺身而出,带领管理科的几个勤杂人员顶了上去。他再次孤身一人打冲锋,怀里揣着手榴弹,一颗颗向敌军投过去,为驰援争取了时间。在战斗中他的腰部也负了重伤,等到伤好后,他又一声不吭地回到了管理科。看着贺炳炎蹒跚的背影,贺龙的心被震撼了,于是在他的力主下,贺炳炎重新出来带兵,担任团长。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独臂悍将

1935年12月,年仅22岁的贺炳炎已经是红5师的师长了,率部队随红二、六军团长征。21日,红二、六军团到达湖南洞口瓦屋塘时,突然和国民党军队遭遇,于是贺炳炎便毫不犹豫地率部向敌人展开猛攻:“机枪掩护,都跟我冲!”他先是把敌人正面的火力吸引了过来。战斗中,贺炳炎作为师长,身先士卒,端着机枪再次冲到第一线。就在打得敌人开始撤退的时候,突然一发子弹击中了他的右臂,顿时血流不止,右手臂的整个衣袖上瞬间变得血淋淋。这已经是他第六次负伤,也是最重的一次。“快来抬师长!”警卫战士此时立即大喊道,卫生员闻讯后急速跑来给他包扎,但是贺炳炎说什么也不同意:“前面正在死人!”他还在担心前线战斗着的战友们,很快,他就昏迷了过去。战役最后赢得了胜利,贺炳炎却一直昏迷不醒。当时贺龙正在向西进军,一听说贺炳炎受了重伤,便急忙调转马头返回。等他到了临时救护所,军团卫生部部长告诉他:贺炳炎的整个右臂被炸成了肉泥状,骨头也碎了,只留下了一点皮连着肩膀,只能锯掉胳膊才能保住性命。贺龙听完之后,眼睛迅速红了,过了一会,他沉重地对卫生部部长说:“一定要尽全力保住贺师长的生命,你有什么要求,我一定全力配合。”不巧的是,此时仅有的一点医疗器械也都已经转移了,而且也没有继续等待的时间,需要立即开始手术。为了挽救这位猛将的性命,贺龙决定推迟部队的转移时间,命令立即手术抢救父亲。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没有医疗器械,卫生部部长只好找来一把老乡家木工用的锯子,经过消毒后准备用于手术。结果就在准备手术时,麻醉药却找不到了,医生只好在还在昏迷的贺炳炎的双眼上,蒙了一条毛巾,又让几个战士们摁着他,怕他醒来后害怕、乱动。就在手术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贺炳炎疼醒了,看到周围的场景,他直接扯下毛巾,对摁着他的战士说了句:“都靠边。”又对医生说:“接着做吧。”然后他一边用牙咬着毛巾,一边忍着疼痛做手术。

2小时16分钟的手术,贺炳炎始终一声不吭。手术结束时,他嘴里的毛巾却被咬得稀烂。手术完毕,他第一句话就是问贺龙:“总指挥,我以后还能打仗吗?”贺龙含着泪,激动地对他说:“怎么不能?你不是还有左手吗?只要有我贺龙在,就有你贺炳炎的仗打!”手术后的第7天,贺炳炎就重新回到了前线,指挥部队驰骋疆场了。在后来的抗战时期,贺炳炎依旧带兵冲杀在战场上,徒手持枪和敌人肉搏。1938年12月,部队挺进冀中后,贺炳炎担任120师第三支队支队长,在这里,他遇到了同样独臂的支队政委余秋里。两位独臂将军联手抗敌,书写了一段佳话。

二人一起率第三支队,首战告捷,又几次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同时部队也迅速由300余人发展到了2500余人,前后共歼敌军600余人。贺龙当时高兴地称赞道:“贺炳炎和余秋里两个人都只有一只胳膊,还能搞出个队伍来,队伍也很硬嘛,敌人听见‘一把手’队伍来了,离老远就吓得溜掉了!”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1939年春天,贺龙率部队到了冀中,冀中军区的几位领导人向他要干部,贺龙很阔气地说:“你要哪个,我就给你哪个。”对方故意回答:“我要三支队长贺炳炎。”贺龙笑着说:“你只要他一个人不行,得有一套:有人给你做政治工作,有人给你当参谋长。”随后,他便抽出50多名领导骨干去往冀中军区,却唯独没有把贺炳炎派在内。1944年11月,贺炳炎在延安潜修两年后,奉命率领第358旅百余名干部,和第359旅王震部南下,来到处于敌军包围着的大悟山地区,与新四军第五师胜利会合。这期间,他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避强击弱,很快便使部队得到迅速发展,扩展到一个独立旅四个独立团,并且受命出任司令员。“以后免礼了”

1945年4月,贺炳炎回到延安参加中共七大。会议休息的时候,毛泽东找到了贺炳炎,看到毛主席时,贺炳炎立即起立,急忙用左手敬了一个严肃庄重的军礼。看到贺炳炎空荡荡的衣袖,毛泽东握着他的左手,动情地说:“中国从古至今,有几个独臂将军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育出这样独特的人才!你是独臂将军,以后免礼了!”听到这句话,贺炳炎激动地留下了眼泪。1949年2月1日,第一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贺炳炎任军长,他也就此成为了第一军的首任军长,有人称第一军为“天下第一军”,自然就有人称贺炳炎为“天下第一军军长”。

9月5日,第一军进占西宁,随后青海迎来了全省解放,贺炳炎兼任青海军区司令员。但在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上,贺炳炎却因为重病缠身,不得不开始了长期治疗,错过了和中央领导人们一起欢庆的伟大的日子。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1954年,贺炳炎升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当时贺龙为司令员,因此他也直接成为了贺龙的副手。

1955年,42岁的贺炳炎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唯一的准兵团级上将。而在这次的授衔中,他的岳父、总后卫生部副部长姜齐贤也同时被授予了少将军衔。独臂将军屈指可数,而一家之中有两位将军,也更是罕见。

在获得上将军衔的贺炳炎,依然没有停下自己心系部队的习惯,时不时地还会忍着病痛去往军队考察探望。虽然赢得了数不清的伟大荣誉和奖章,但贺炳炎的身体却也被战争伤出了“千疮百孔”。

在战场上,他不仅失去了右臂,全身上下还留下了16处伤疤,并且积劳成疾,数病缠身。他的儿子贺陵生曾形容过父亲身上的伤:“我们小时候都不忍心看他洗澡,在他身上从头到脚没一个好地方。”在贺陵生的记忆中,家里的房子是瓦房,经常会漏雨,一到雨天警卫员就要拿盆来接雨水。成都军区为了照顾父亲的病体,曾拨专款为他新建住房,但贺炳炎却把钱拿去修建了军官宿舍,最后自己和家人仍旧住在简陋的旧房子里。

后来组织上只能趁贺炳炎外出开会的时候,偷偷给家里装了暖气片。但他回来发现后,又把暖气片送给了医院。到最后旧房子实在住不下去了,一家人才搬到了军区招待所,一直居住到贺炳炎去世那天。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贺炳炎性格光明磊落,心口如一,待人也直爽坦诚,在治军时也是刚柔相济。他对自己的下级和战士,既严格要求,又平等相待;打仗时是个威严的指挥官,生活中又是个可亲可敬的好兄长,所以深受士兵们的喜爱。

贺炳炎喜好摔跤,还没有失去手臂的时候,他经常会在战斗间隙,找大个子摔跤,在地上滚来滚去,每次都会引起战士们在一旁助威叫好。当他自己被摔倒时,经常不服气,马上抱上去再摔;有时候他把人家摔恼了,自己却轻松一笑,说道:“没事,玩呢!”自从少了一条手臂后,没法摔跤了,贺炳炎开始往管理科、警卫班跑,下棋、聊天、喂牲口,但他的性格却依然和以前一样。也正是因为他平易近人,和战士们打成一片,战士们有话都仍旧愿意对他说。后来成为了上将,贺炳炎却仍保持着农民的本性,在自家院子里种菜养猪。同时,他对身边的战士们依然特别好,军区大院里的花工、澡堂师傅、水电工、厨师等,都是他家里的座上宾。

贺炳炎也一直保持着艰苦俭朴的品性,一件旧棉衣补了又补,直到他逝世前的那个冬天还在穿。在儿子贺陵生的记忆中,当时已经是成都军区司令员的贺炳炎,经常爱穿便装出去溜达,和理发店、小卖部的人聊天。有一次毛泽东去到了成都,贺炳炎随意乘坐了一辆旧吉普车去见毛主席,结果车子就在门口被拦了下来。但当警卫员看到是贺炳炎从车上下来,都不敢相信地问:“军区司令员只坐吉普车?”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贺炳炎的家中配有勤务员和保姆,但他却让儿子贺陵生从小学开始就直接住读。“我很小就学会洗袜子,洗小衣服,自己安排学习和生活。”贺陵生后来回忆,“每个周末,父亲都会在家等我们吃晚饭,却很少派车去接。有一次天特别冷,妈妈就偷偷派车把我们接回家,最后车停到军区门口,我们再跑回家,没有被发觉。记忆中那是我唯一一次坐爸爸的车。”

贺炳炎经常要到北京开会,但却从不带孩子去,每次孩子们吵着父亲说要去北京的时候,贺炳炎都会告诉他们:“你们想去北京,长大了靠自己的本事去。”1960年6月下旬,贺炳炎病危。他从持续几天的昏迷中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下基层调查回来的军区后勤部长叫到了床前,听他做汇报,并督促他尽快解决基层住房困难问题。最后,他充满感情地说:“我是不行了。等我死去后,那些先走的老战友们问我:‘贺炳炎,革命成功了,你掌权了,你为大家做了些什么好事呀?’我说我的部下还没房子住哩!难道我就这样去见老战友吗?”这就是贺炳炎临终前的遗言。1960年7月1日,贺炳炎在成都病逝,年仅47岁,是开国上将中第一个去世的,也是去世时年纪最轻的一位。贺龙当时忍不住惋惜道:“炳炎真正是积劳成疾去世的。”受到父亲的影响,贺陵生在后来也经常回到老家,既是为了缅怀父辈们的不朽功勋,同时也是深切关注家乡的发展和变化,并且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他说:“自己身上流的血都是家乡父老乡亲的血。对于许多工作我们做得还不够,还有许多要做的。”

贺炳炎47年的光辉生涯,正如谭政大将书献的挽联:

身经百战常忘我,一片丹心为人民!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七大军区历任司令员的往事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灵寿发布

我国的七大军区设置确立于1985年。数十年来,七大军区和军区司令员中,既有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传奇、铁血硝烟的战绩,也有和平年代作为国之屏障、军之魂魄的英雄故事。
沈阳军区:邓华“最牛最野”,陈锡联被誉为“小钢炮”
沈阳军区守卫着祖国东北,一直是国防建设的重点。邓华、陈锡联、李德生、刘精松、王克、李新良、梁光烈、钱国梁、常万全、张又侠、王教成等先后担任军区司令员。
首任司令员邓华1910年出生于湖南郴州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博览群书。1928年,18岁的他参加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开始了军旅生涯。虽然是读书人出身,但邓华打起仗来很“野”。解放战争时期,他统率的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被公认为军中“最牛最野”的一支部队。
邓华的“野”,源于他领兵打仗的实力。他善于分析,敢于进言。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为预防不测,周恩来决定以第四野战军13兵团为主组建战略预备队,毛泽东批准由邓华出任司令员。当月,邓华便起草报告, 陈述对朝鲜战局看法:“鉴于朝鲜人民军战线南伸,美军凭借其海、空军优势,于朝鲜东、西海岸中腰部铤而走险的可能性大为增加。显然,如果以朝鲜人民军弱小的海、空军和后方留守的陆军,阻止美国从两侧的陆、海、空三位一体登陆的作战企图是很困难的。况且,朝鲜三面环海,东、西海岸线较长, 给人民军集中、重点防守带来不便。”毛泽东接见他时赞扬道:“你在给军委报告中(提出的)关于美军可能在朝鲜东西海岸中腰部实施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登陆作战,这个分析很有见地。”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邓华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陈锡联
8月31日,邓华进一步大胆预测了我军的参战时机,“待敌进到三八线以北最为有利……敌人拉长拉宽(我)更好打”。报告发出15天后,美军果然在仁川地区登陆。时至今日,研究朝鲜战争史的专家们仍然对邓华的战略眼光钦佩不已。
1951年8月,志愿军总部一度决定于9月间发动第六次战役,目标是打到三八线以南,收复三八线以北的敌控区。但邓华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发动这一战役对我军不利,不如待敌向我进攻时再予以歼灭。他随即向毛泽东、彭德怀发电,提出放弃发动第六次战役的建议,马上被采纳。果然,9月间,敌人发动了“秋季攻势”,志愿军把握战机,一举歼敌7.9万人,获得了重大胜利。各国军事评论家对这一战役计划的改变评价颇高。
朝鲜战争的中方总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也对邓华赞赏有加:“邓华作战勇敢、细心,出过不少好主意,是个好帮手。”1952年6月,邓华被任命为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此后,他指挥的1952年秋季反击作战、上甘岭战役和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都取得重大胜利。1955年3月,邓华被任命为沈阳军区司令员。
1959年,陈锡联从邓华手中接过沈阳军区司令员一职,从此在这个岗位上干了14年,是沈阳军区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任司令员。陈锡联1915年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 1929年在家乡参加游击队。他身经百战,善打硬仗、恶仗、苦仗,被誉为“小钢炮”。
1937年10月16日,时任八路军769团团长的陈锡联,率部进抵山西代县刘家庄地区。部队侦察发现了阳明堡镇南面的一个日军机场,有24架飞机白天起飞去忻口、太原轰炸,晚上全部返回。日军对进出机场的路口警戒严密,但对机场周边疏于戒备。陈锡联经过认真研究,决定以夜袭方式突入机场,炸毁日机。
10月19日夜,陈锡联指挥各营向预定地区进发。很快,各分队顺利进入机场,按计划各就各位。他们把几个手榴弹绑在一起,一捆捆地塞进飞机驾驶舱里。瞬间,爆炸声四起,火光冲天。从进入机场到战斗结束,仅用1个小时,24架日机被全部摧毁。日军援兵赶到时,被浓烟和烈火笼罩的机场上,只剩下一堆飞机残骸。
阳明堡战斗大捷很快传遍了太行山区,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万里长城万里长,雁门关下古战场,阳明堡里一把火,日寇飞机一扫光”的歌谣。
1969年3月2日,苏军侵犯珍宝岛地区,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受命组织领导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这场战斗不仅关乎军事,也关乎政治、外交, 尤其需要灵活的作战思路。陈锡联明确表示:“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要服从国家政治外交斗争的需要,打不打,什么时间打,打到什么程度,都要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号令。”他同时拟定了“示假隐真、后发制人”的作战方案,并特别强调:“我们一定要将战斗控制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把敌人消灭在中国境内。”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1974 年,陈锡联(中)接见阿尔巴尼亚人民军“游击队”女子排球运动员。
3月15日,珍宝岛的战斗打响后,陈锡联指挥部队与入侵的苏联军队展开坚决又不失灵活的军事、政治斗争,既打退了苏军的入侵,又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为陈锡联的军事生涯、也为沈阳军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北京军区:杨成武令美国人佩服,李德生经历“九一三”事件
在北京军区历史上,杨成武、杨勇、郑维山、李德生、陈锡联、秦基伟、周衣冰、王成斌、李来柱、李新良、朱启、房峰辉、张仕波等先后任军区司令员。
即使在星光灿烂的开国将帅中,北京军区首任司令员杨成武也是很突出的一位。杨成武1914年出生在福建省长汀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参加革命。他的戎马生涯,可谓有勇有谋、战功赫赫:长征时率部血战湘江、飞夺泸定桥;抗日战争期间指挥黄土岭战斗,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解放战争中指挥石家庄战役,被朱德称赞为“夺取大城市之创例”;朝鲜战场上,在金城地区指挥部队歼灭“联合国军”1.7万余人,金日成亲自为他佩戴勋章。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杨成武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兼副总参谋长、防空军司令等职。他每周一、三、五在防空军上班,二、四、六在北京军区上班,虽然公务繁忙,却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杨成武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李德生
杨成武还是当时国庆阅兵的总指挥。他指挥的阅兵式不仅受到国内的一致好评,就连苏联和美国的军官都赞不绝口。一名美国西点军校的队列教官曾钦佩地说:“中国的阅兵分列式世界一流。我不知道总指挥杨成武将军,是用什么办法把士兵训练成‘机器人’的。对此,我们只能望尘莫及。”
李德生是北京军区历史上另一位著名司令员。他是河南新县人,1916年出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经化名“李得胜”, 与李德生读音相似,所以每次听到这个名字都很敏感。1968年,在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扩大会议上,当周恩来念到“李德生”时, 毛泽东接话问道:“哪个是李德生?”周恩来介绍说: “李德生是十二军军长,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兼省革委会主任。”紧接着向李德生招手说:“请你站起来。”以便让毛泽东认识他。第二年,中共九大举行时,周恩来又一次念到“李德生”,毛泽东又一次接话:“我再看看李德生同志。”
1970年底,林彪要求设国家主席的风波尚未平息,党内斗争形势格外严峻。毛泽东亲自点将,安排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李德生兼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还明确要求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北京军区,把屁股坐在北京军区,兼管总政的工作。”李德生不负毛泽东所望,在1971年林彪等人乘飞机叛逃、制造“九一三”事件前后,坚定政治立场,稳住了北京的局势。20世纪7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华北战备形势极度紧张。李德生有针对性地加强“反空袭、反坦克、反空降,打飞机、打坦克、打伞兵”训练,做到了有备无患。
1973年8月24日到28日,中共十大在北京举行。会上,周恩来按毛泽东的意见,专门提名李德生作为“老中青三结合”里“中”的代表进入大会主席团。接着,李德生又被选为大会主席团5名副主席之一。8月30日召开的中共十届一中全会上,李德生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1973年底,各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时,李德生由北京军区司令员调任沈阳军区司令员。毛泽东专门对李德生说:“你家出了个李铁梅(《红灯记》里的主角),你就是‘李铁梅’,你是陪绑的。”毛泽东还连说了两遍:“李德生活到九十九,上帝请你喝烧酒。”这些风趣言辞的背后,是毛泽东对李德生在北京军区司令员任上表现的肯定。
兰州军区:张达志自费请炊事员,皮定均一年报废一辆吉普车
兰州军区地处西北,张达志、皮定均、韩先楚、杜义德、郑维山、赵先顺、傅全有、王克、刘精松、郭伯雄、李乾元、王国生、刘粤军等先后任军区司令员。张达志和皮定均是其中个性鲜明的两位司令 员。
张达志作为兰州军区的首任司令员,曾是陕北苏区的创建人之一,可谓功勋卓著。他1911年生于陕西葭县 (今佳县),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兰州军区司令员任上工作了14年,人称“布衣将军”。他生活简朴,平时吃的就是西北最常见的小米、土豆。节假日里,张达志最喜欢穿着布衣布鞋外出,没有一点架子,有时站岗的新兵居然认不出他就是司令员。按规定,军区首长可以配一名炊事员, 他为了给国家节省开支,有10年时间都是自己花钱聘请炊事员。
张达志不仅严于律己,对部队的作风要求也很严格。有一次军区党代会的饭桌上多加了一个肉菜,张达志很生气,决定谁“拍板”加菜谁出钱。
驻守在大西北的兰州军区条件比较艰苦,为了改善部队的训练和生活设施,张达志发动部队大搞农牧业生产。到1969年调离兰州军区时,他为军区积累了7000多万元资金。
张达志打起仗来一点也不手软。1958年至1959年,甘肃、青海两省与四川、西藏毗连的藏族地区发生了武装叛乱。张达志率领兰州军区部队在藏族人民的支持下进行了平叛作战,击败了发动叛乱的反动上层分子。在平叛过程中,张达志严格执行民族和宗教政策,尊重藏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使解放军得到了藏族人民的支持。1962年,张达志又积极组织兰州军区部队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在战斗中歼敌920多人,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
1969年3月,中苏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两国边境局势骤然紧张,兰州军区压力增大,而张达志在当年11月被调任军委炮兵司令员。兰州军区急需一位接任者。刘伯承向毛泽东推荐了皮定均。皮定均1914年出生,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解放军授衔时,皮定均原本被评为少将,但毛泽东认为他在中原突围时有功, 在授衔名单上特地批示“皮有功,少晋中”。
皮定均到兰州上任时,正是“四人帮”猖獗时期。在“政治可以冲击一切”的环境下,很多单位不敢大抓训练,皮定均对此十分反感。他明确地说: “军队就是要保家卫国,保家卫国就要有真本事。不训练,没有真本事,敌人来了只有失败。到那时,国将不国,家将不家,当了亡国奴,还有什么政治可谈!”基于这样的认识,皮定均一到兰州就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央政治局关于战备的指示。
为了推进训练,皮定均首先从身边抓起。他对军区领导机关几百名干部清晨不上早操非常不满。他说:“看起来只是立正稍息,左转右转,齐步正步跑步,可正是这些机械枯燥的动作,使百万大军步伐一致,齐心合力,形成整体,使他们能在统一的号令下冲锋陷阵。是军人就应该出操,军区机关应该做出样子来!”为此,皮定均每天早晨第一个出操。结果,早操制度在他到任的第三天就初步形成。皮定均“顶风作案”、大抓军事训练的做法引起了周围人的担忧,有人提醒要他小心,别让人家抓住辫子。皮定均却说:“我忠心为党为国,死而无愧,随他们怎么办!”
到达兰州的第二周,皮定均又率领军区各部门的负责人深入边防阵地,勘察地形,马不停蹄地跑了3个月。160万平方公里内的所有阵地以及大部分的团、县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兰州军区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交通条件很差。皮定均到兰州时,军区为他配备了一辆北京吉普和一辆上海牌轿车,全是崭新的。当皮定均离开兰州军区时,由于常年在条件恶劣的地区视察,他乘坐的北京吉普报废了4辆,平均一年坏一辆,那辆上海牌轿车却崭新如初。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皮定均
济南军区:杨得志下连队当兵,张太恒“犯过错误”
济南军区驻防山东、河南,杨得志、王新亭 (代司令员)、曾思玉、饶守坤、李九龙、张万年、张太恒、钱国梁、陈炳德、范长龙、赵宗岐等先后任军区司令员。
在济南军区,至今还流传着一段首任司令员杨得志下连队当兵的佳话。杨得志1911年出生,湖南醴陵人,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并随部队上井冈山。1958年9月,在济南军区第一届党代会第二次会议闭幕式上,司令员杨得志说,希望干部们响应毛主席号召,下连队当兵,自己愿意带头。随后,杨得志隐瞒身份,用了参加红军前的名字“杨韶起”, 下连队当兵去了。在连队里,杨得志早晨打背包,开饭时给战士盛菜分饭,训练课上敏捷地在铁丝网下练习匍匐前进……团里组织的考核,他得了两个优秀、一个良好。几天后,战士们开始猜测:这个“杨韶起”年纪大、参军久,不像是普通干部,应该是位高级首长,可言行举止又和普通战士一样,不像高级首长。此时,杨得志已经和战士打成一片,觉得可以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了。于是,他就在一次全营大会上做了自我介绍,军营里瞬间沸腾了。大家都感到司令员在自己营里当兵,是全营的光荣。一个月的士兵生活结束后,杨得志回到家中,发现自己的背包里多了个纸包。打开一看,里面是战士们偷偷放进去的一个苹果和三块糖。
张太恒也是济南军区一位很有特点的司令员,他是带“错”上任的。张太恒1931年出生,山东广饶人,家境贫寒,1944年参加革命。1991年5月,西藏举行了和平解放40周年庆典,时任成都军区司令员的张太恒送走中央代表团后,开始进行边防调查工作。6月16日,张太恒一行20多人准备乘两架直升机前往日喀则,不料,第二架直升机起飞后突遇复杂的气象条件,飞行员无法把握突变的气流,直升机碰到山崖坠毁。张太恒得知消息后紧急返回现场组织抢救,但飞机上的13名同志已经全部遇难。事故发生之后,张太恒明确表态,自己是带队的军区司令员,对事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张太恒
第二年3月,张太恒到北京开会。时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杨白冰找他谈话,通知他:“军委决定免去你成都军区司令员职务,任命你为南京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并问他有没有意见。张太恒说:“感谢军委对我的信任,这样处理我没意见。”他在南京军区的任职大会上说:“我是犯过错误的人,情况大家比较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军委让我到南京军区任副司令员,是对我的信任。”
1992年10月17日,张太恒突然接到总政治部的通知,要他到北京来。到达北京之后,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找他谈话,告诉他中央军委决定由他接替张万年,任济南军区司令员。10月23日,中央军委宣布了张太恒的任职命令,张太恒在任职大会上讲话时,第一句还是:“我是犯过错误的,山东是我的家乡,济南是我参加解放的城市,到这里工作后,决心不辜负中央军委的重托,要把济南军区建设好。”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1958 年 9 月,在野外射击训练休息时,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前 排左二)与战士席地而坐,谈笑风声。
回到家乡任职的张太恒以身作则,很好地完成了使命。1993年,他冒雨来到军区坦克乘员训练基地,当起了训练课的主考官。当军区兵种部干部驾驶坦克、装甲车顺利完成考试时,张太恒高兴得连伞都不打,走下主席台和大家握手。张太恒年轻时, 当过国庆10周年阅兵仪式的主旗手。在济南军区机关组织的一次队列会操后,他兴致勃勃地走下主席台,为参加会操的干部做起了参加阅兵式的标准动作示范,身姿不减当年。
经历过人生中的起起伏伏,张太恒对战士退伍之后的生活非常关心。1994年12月,部队当年的退伍工作开始后,张太恒冒着寒风下到部队,在某高炮旅逐个连队看望即将退伍的老战士。他很动情地对老战士们说:“高炮旅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凝结着你们的汗水,我代表军区向大家表示慰问,希望大家退伍不褪色,服好预备役,随时准备报效祖国。”张太恒再三嘱咐旅领导一定要帮助老战士解决实际困难。那天中午,张太恒听说有个连要为退伍老战士送行,就专程到连里和老战士一起吃午饭。在餐桌上,张太恒问同桌的几位班长都学了些什么技术,并幽默地对大家说:“有了技术也不能放松学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本领小了是游不动、游不远的哟!”
南京军区:许世友炒豆芽接待彭德怀,固辉指挥台海军演
南京军区镇守中国的东南门户,许世友、丁盛、聂凤智、向守志、固辉、陈炳德、梁光烈、朱文泉、赵克石、蔡英挺等先后任军区司令员。
南京军区的首任司令员许世友算得上声名显赫。他1905年出生在湖北麻城许家洼(今河南新县) 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许世友刚从朝鲜战场回国不久,就被任命为南京军区司令员,镇守东南。
许世友是老红军,当过敢死队队员,是一员猛将。但在南京军区司令员任上,他出了名的“小气”。他平时最爱穿一身军装、一双解放鞋,最中意的床铺是木板床。军区机关管理部门先后两次要给他更换高级轿车,许世友都拒绝了,北京吉普一直是他的座驾。有一次,彭德怀因公务路过南京,许世友设家宴招待,桌子上就摆了豆芽菜等4道家常菜,彭德怀对此很赞赏。当了司令员的许世友对家属的要求也很严格,从来不为他们的工作和升迁打招呼, 还常告诫他们:“你们当过几次敢死队?受过几次伤?为人民做了什么了不起的贡献?老实工作,干什么不是为人民服务?”
许世友自己也保持着普通战士的本色。当年, 在长征路上,他就常常在战斗间隙手舞大刀,为战士们表演武术。1958年9月21日,毛泽东接见了参加南京军区常委扩大会议的全体人员。毛泽东握着许世友的手说:“世友啊,现在地方上规定每个领导干部要有一段时间进工厂当工人,下乡当农民, 你们部队干部可不可以下连当兵?可不可以作个决议?”许世友立即不假思索地回答:“完全可以,坚决照办!”在毛泽东走后的第二天,南京军区常委就召开会议,许世友在会上第一个向常委报名,要求下连当兵。军区常委研究决定,批准许世友、张才千、肖望东、林维先、饶子健等30位将军首批下连当兵。1973年底,各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许世友结束了在南京军区18年的司令员生涯,前往广州军区担任司令员。
长期以来,台海局势都是南京军区关注的重点。1995年,美国突然允许李登辉访美,引发了一轮台海危机。为遏制“台独”势力,同时为了促进东南沿海战备建设,中央决定南京军区于当年举行大规模的陆海空军联合演习。此时,南京军区的司令员固辉早已准备充分。
固辉原名顾建业,辽宁盖平县(今盖州市)人。1947年,17岁的固辉参军,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豫西剿匪等。1950年,他随部队来到黑龙江北安地区开荒生产,是穿军装的第一代“北大荒人”。随后他又参加了抗美援朝。1990年,固辉升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当走进南京军区的机关大院时, 固辉深感责任重大,南京军区面对台湾地区,驻守在改革开放第一线。固辉一上任就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找出了重点———狠抓各级党委班子建设。他连续3次下部队,对团以上领导班子进行跟踪考核和指导。同时,他还重点勘察了辖区地形,初步掌握了军区整体情况。
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给海防管理和战备工作带来一些新问题,固辉重点对上海、浙江、福建进行了调研和思考。他要求军区积极争取地方的配合,把海防管理中的问题调查清楚,制定出完善的海防管理方案。调研中,他敏锐地意识到在沿海, 尤其是福建沿海,敌对势力的渗透已经对部队构成严重威胁。随后,南京军区专门制发文件,把防止敌对势力渗透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有了这些准备工作,固辉在指挥台海军演时游刃有余。演习结束后,时任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专门签署命令, 嘉奖了参加演习的部队。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许世友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固辉
除了在军事上不含糊,固辉对部队的作风要求也很严格。1991年冬季征兵时,驻南京某师私自扩招女兵45人。固辉得知情况后,认为这严重违反了部队纪律,责成有关部门认真调查、严肃处理。由于很多老首长来说情,有关部门的调查报告采取了宽容态度。但固辉顶住压力,不为所动。他在调查报告上批示:“我个人意见已经提出,如果其他同志都同意这个报告,一定要将我个人的批示转总部。”由于固辉坚持原则,该师最终把扩招的女兵全部退回。
广州军区:黄永胜为首任司令,张万年威震越军
广州军区负担着保卫祖国南大门的重任,黄永胜、李天佑、丁盛、许世友、吴克华、尤太忠、张万年、刘存智、朱敦法、李希林、陶伯钧、刘镇武、章沁生、徐粉林等先后任军区司令员,或代司令员。
广州军区首任司令员黄永胜是湖北咸宁人, 1910年生,早年参加秋收起义,随部队到井冈山,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中,黄永胜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等。在这之后,他来到华南,先后任第13兵团司令员、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文革中有错误,于1971年9月被撤职。1983年4月,在青岛病逝。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黄永胜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张万年
广州军区历经多次经典战役,走出了一大批优秀司令员。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万年就是其中之一。张万年1928年出生于山东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4年,16岁的张万年开始了军旅生涯。解放战争时期,张万年屡建奇功。
解放初期,粤东是台湾国民党军队破坏的重点地区。张万年随部队驻守粤东,先后参加了解放南澎岛战斗和东山岛战斗。1956年6月,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和总参谋长黄克诚、副总参谋长陈赓到粤东视察部队战备工作。张万年对粤东地形、兵力部署和作战方案了如指掌,因此首长点名由他随同视察。视察中,张万年有问必答,准确无误。彭德怀非常满意,表扬张万年说:“你是个活地图。”
1962年,张万年被任命为“塔山英雄团”团长。上任后,多数时间他都在连队蹲点。师长阳震后来回忆说:“他这个团长,你在机关里找不到他,要到连队去找。什么时候找到了,他也是和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满身是泥。”这种经历使得张万年摸索出一套带兵思路:班长对战士,一是要随时知道战士在哪里;二是要随时知道战士在干什么;三是要随时知道战士在想什么;四是要随时知道战士需要什么,然后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要跟上去。这是张万年“四个知道,一个跟上”带兵方法的最初实践。在严格管理和训练下,他率领的“塔山英雄团”在军区大比武中一路过关斩将,勇夺桂冠。
1968年6月,在援越抗美前线作战的张万年被任命为陆军第127师师长,从广西移防河南,担负战略预备队任务。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 127师在张万年的指挥下,五战五捷,进展神速。127师的战士曾在前线捡到越军的传单,上面用中文赫然写着“消灭127,活捉张万年”。
战场上的张万年令敌人闻风丧胆,生活中的他待战友亲如手足。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在望时,张万年的部队奉命即将撤回,他与师政委蔡春礼商定要晚些再走。“我想再到峙浪山烈士陵园去一趟,再跟他们告一次别。”张万年说。还没走进陵园,一眼望见新竖起来的墓碑,张万年就流下了眼泪。走进陵园后,已经泪流满面的他缓慢地走到每一块墓碑前,跟烈士们一一道别。直到天快亮了,张万年向最后一名烈士道了别,才返回。
1982年,张万年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1985年,武汉军区撤销,张万年调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1987年被任命为广州军区司令员。这时,中越边境大规模的作战行动已告一段落,但局部地区的战斗还没有结束。为巩固边防,张万年率领军区机关,深入边境地区勘察地形、视察部队。1988年10月,张万年组织广州军区各机关进行协同作战演习,分析研究了世界上围绕海洋争端爆发的局部战争战例, 并研究了岛礁争夺和海岸登陆抗登陆作战理论。
1990年4月,张万年调任济南军区司令员, 1995年9月,被增补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95年12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97年9月,张万年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成都军区:“独臂将军”贺炳炎,“一尘不染”李九龙
成都军区驻防祖国大西南,辖区内的国界线达7000多公里。贺炳炎、黄新廷、梁兴初、秦基伟、刘兴元、吴克华、尤太忠、王诚汉、傅全有、张太恒、李九龙、隗福临、廖锡龙、王建民、李世明、李作成等曾 先后任军区司令员。
首任司令员贺炳炎是位传奇将领。他1913年出生,湖北松滋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长征开始时,贺炳炎任红五师师长,在湖南省绥宁县瓦屋塘的东山遭到敌人的疯狂阻击。这场战斗决定着整个大部队的生死存亡,贺炳炎率领冲锋队一个弹坑一个弹坑地匍匐前进。距离敌人不到100米时,贺炳炎霍地站起大吼一声:“同志们,杀啊!”便挥舞大刀冲入敌人阵地,顷刻间砍翻了好几个敌人。贺炳炎的惊人胆魄,使部队士气大振,一举拿下了东山。战斗胜利了,贺炳炎却失去了右臂,从此被称为“独臂将军”。1945年4月,他到延安参加中共七大,抬起左臂向毛泽东敬礼,毛泽东紧紧握住他的左手说:“贺炳炎同志,你是独臂将军,今后就免掉这份礼吧。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
长年征战,贺炳炎先后11次负重伤,身患多种疾病。1954年2月,贺炳炎出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不久,他患上了严重哮喘并引发心力衰竭,但始终不肯休养治疗。贺炳炎说:“现在是条件好了,要是打仗时期,肯定病也没有了。过去我害疟疾,高烧40度,洗个冷水澡就好了。现在这些病有什么了不起!”
1955年2月11日,贺炳炎出任成都军区司令员。为了照顾他的身体,组织上拨款给他盖宿舍,他却用这笔钱盖了军官宿舍;组织上要给他的住房安装暖气,他又把暖气片送给了军区医院。1958年冬, 贺炳炎到北京开会,军区后勤部逮住这个机会,总算给他的房间安上了暖气。贺炳炎回家后狠狠地埋怨了后勤部一通。
1960年4月,贺炳炎带病坚持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和全国人大会议。6月26日,他病情加重,又突发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被紧急送到医院抢救。昏迷三天三夜后,贺炳炎清醒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军区后勤部前来汇报工作,他用微弱的语气对后勤部部长说:“找你来,是要你把这些工作尽快落实。我是不行了,等我死后,那些先见马克思的同志们会问我,革命成功了,你掌权了,你为大家做了什么好事呢?我能说,我的部下还没房子住吗?难道我能就这样去见我的战友们吗?”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贺炳炎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李九龙
不料,这番话竟真成了他的遗言。7月1日,贺炳炎的病情再度恶化,经多方抢救无效逝世,年仅47岁。他是开国上将中最早去世的,也是去世时最年轻的一位。
贺炳炎的刚毅与清廉,在成都军区如血脉般传承下来。第十一任司令员李九龙就是继承贺炳炎精神的典范。李九龙1929年出生,河北丰润县(今唐山市丰南区)人,16岁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衡宝战役,多次立功。在衡宝战役中,李九龙带领部队歼灭了白崇禧引以为傲的“钢七军”精锐300多人。1979年2月17日,时任师长的李九龙奉命率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五战五捷,战果辉煌。1985年6月, 李九龙任济南军区司令员,1990年4月,任总后勤部副部长,1991年9月,调任成都军区司令员。
李九龙为官清廉。他从济南军区司令员调任总后勤部副部长时,举家搬迁到北京,总后勤部派了几辆大卡车到北京火车站接运。可李九龙的家当就几个包裹,只装了小半车。一名农村来的小战士吃惊地说:“常言道,放鸭师傅的鸭棚里还有三挑哩。一个堂堂的大军区司令员,就这几样东西,不是我亲眼看见,根本不敢相信。”武警部队原副司令员朱成友后来回忆说:“李司令在成都军区工作时,我从没见过有人敢给他送礼物。他到成都军区报到那天,就带着一位秘书、两个提包。他离职回北京时, 还是原来带的那些东西,真是‘时苗留犊’,一尘不染啊!”1994年10月,李九龙达到最高服役年龄,卸任成都军区司令员。
来源:党史网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历任部长


19.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后勤部历任部长

1949.10-1955.04

段君毅

第一任1950.02-1950.0340岁上将(1955)1936.03入党1931.09参加革命1910.03.13-2004.03.08享年94岁河南范县人原二野后勤部部长调任西南军政委财经委副主任

陈希云

第二任

1950.04-1952.02

48-50岁

1929.10入党

1927年参加革命

1902-1957.02.06

享年55岁

湖南茶陵人

原西北军区后勤部部长

调任西南军政委财经委

副主任

余秋里

第三任

1952.02-1955.05

38-41岁

中将(1955)

抗日军政大学

1931.05入党

1929年参加革命

1914.11.15-1999.02.03

享年85岁

江西吉安人

原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

调任解放军总财务部第一副部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后勤部历任部长

1955.04-1998.11

冯丕成

第四任

1955.05-1965.05

47-57岁

少将(1961)

1934年入党

1933年参加革命

1908-1983.06.11

享年75岁

四川巴中人

原四川军区后勤部部长

鲁加汉

第五任

1965.05-1967.07

49-51岁

少将(1955)

1934年入党

1930.01参加革命

1916-1991.12.17

享年76岁

河南新县人

原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调任四川省军区政委

郑本炎

第六任

1967.09-1975.08

49-57岁

少将(1964)

1935年入党

1930年参加革命

1918-1997.07.30

享年79岁

湖北大悟人

原广州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调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杨以山

第七任

1975.08-1983.02

60-68岁

大校(1964)

1933年入党

1931年参加革命

1915-1995.04.05

享年80岁

安徽六安人

原西藏军区后勤部部长

郑  兴

第八任

1983.02-1985.08

56-58岁

解放军军事学院

1946.05入党

1946.02参加革命

1927-2010.05.23

享年83岁

黑龙江克山人

原成都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调任成都军区后勤部政委

马秉臣

第九任

1985.08-1986.05

57-58岁

中将(1988)

解放军军事学院

1937年入党

1946年参加革命

1928.06生

河北阜城人

原第11军副军长

调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王世麟

第十任

1986.05-1996.07

少将(1988)

51-61岁

1955.04入党

1951.08入伍

1935.10生

湖北沙市人

周文碧

第11任

1996.09-1998.11

54-56岁

少将(1988)

解放军军政大学

中共党员

1942年生

四川西充人

原西藏军区司令员

调任成都军区联勤部部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历任部长

1998.11-至今

周文碧

第11任

1998.11-2001.10

56-59岁

少将(1988)

解放军军政大学

中共党员

1942年生

四川西充人

原成都军区后勤部部长

曾建国

第12任

2001.12-2005.12

56-60岁

少将( )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中共党员

1969.08参加工作

1945.09生

四川蓬安人

原成都军区联勤部副部长

董德元

第13任

2005.12-2009.11

56-60岁

少将(2000)

中共党员

1949.09生

黑龙江密山人

原成都军区副参谋长

张  烨

第14任

2009.11-2014.03

56-61岁

少将(2004)

西南大学研究生

中共党员

1969.11入伍

1953.12生

山西沁县人

原重庆警备区司令员

朱和平

第15任

2014.03-2014.09

56岁

少将(2005)

军事学博士

中共党员

1976年参加工作

1958年生

江西宜春人

原重庆警备区司令员

2015.01移送军事司法机关

依法处理

赵金松

现  任

2014.09-至今

55-

少将(2010)

中共党员

1959年生

河南省平顶山人

原第14集团军副军长

原成都军区后勤部历任领导(1955–1985)

 原成都军区后勤部历任领导(1955–1985)

部长:

冯丕成61年少将(1955.6–1965.7)原四川军区后勤部部长

鲁加汉55年少将(1965.7–1966.5)原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后任四川省军区政委

郑本炎64年少将(1966.5–1978.8)原广州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杨以山64年少将(1975.11–1983.3)原西藏军区后勤部部长、昆明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郑兴(1983.3–1985.8)

政治委员:

杨志宏55年大校(1955.6–1957.5)原军委技术部三局副政委;后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顾问

金世柏55年少将(1957.5–1965.7)原西康军区参谋长

惠占荣55年大校(1965.7–1978.8)原康定军分区司令员

洪流55年大校(第二,1972.10–1979.11;第一1979.12–1983.3)原西藏军区后勤部政委

牛击60年大校(1978.8–1979.4)原军区政治部干部部部长;后任军区政治部主任

黄泽湘55年大校(1979.4–1979.11)原总后重庆办事处政治委

王教(1983.5–1985.8)原后勤37分部政委

副部长:

宋永珍55年上校(党委副书记,1955.6–1958.7)原四川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兼卫生部部长

周树槐55年大校(1955.6–1965.7)原西南军区后勤生产部政委

黄荣忠55年大校(1955.6–1966.5)原川西军区眉山军分区司令员

王耀显55年大校(1958.7–1963.10)原军区财政部部长

赖荣光60年大校(1958.7–1961.1)原18军驻川办事处主任;后任闽北指挥部后勤部长兼党委书记、陆军第31军后勤部部长

董家龙64年少将(1958.7–1966.5;1978.8–1983.4)原西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

何诚55年大校(1958.7–1976.10)

李佐55年大校(1962.7–)原50军副军长

侯泽远64年大校(1965.4–1966.5)

王焕忠60年大校(1967.1–1978.8)原陆军54军后勤副军长;后任顾问

李华安55年大校(1968.10–1978.8)原西藏公安总队第2政委

岳常文60年上校(1968.10–1978.8)原陆军14军后勤部部长;后任顾问

王子宜60年上校(1970.7–1978.8)原运输部部长

韩孝先(1970.7–1979.11)

周卓濂55年上校(1970.7–1979.11)原卫生部部长

李佐64年上校(1970.7–1983.11)原陆军第50军副军长

何雨农55年大校(1971.4–1976.10;1978.8–1983.9)原西藏军区副参谋长

王立峰64年上校(1971.9–1983.10)原西藏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强鸿吉64年大校(1971.10–1983.8)原西藏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秦卓然60年大校(1972.10–1976.10)原西藏军区生产部部长

杜昭62年大校(1976.10–1978.8)原广州军区后勤部营房部部长、司令部参谋长

阎季全64年上校(1979.12–1983.10)原总后渝办副主任

郑兴(1981.7–1983.3)

副政治委员:

崔殿臣(1955.6–1958.7)

徐纯55年大校(1958.7–1966.5)

牛击60年大校(1961.7–1965.7)

陈安海64年大校(1965.7–1978.8)原乐山军分区第2政委

胡俊人64年大校(1968.10–1983.10)原陆军第50军政治部主任

李文秀(1969.8–1978.8)原政治学院院务部政委;后任正军职顾问

杜昭(1970.7–1976.10)

张涛(1972.10–1983.10)

李文秀(1970.7–1976.10)

张涛(1970.10–1976.10)

王万荣(1972.9–1976.10)

薛兴邦(1972.10–1976.10)

李久盛64年大校(1972.10–1976.10)原塔工军分区政委、西藏干部学校政委;后任顾问

黄少勇64年上校(1979.12–1983.8)原西藏军区后勤部副政委

龚殿友(1981.7–1985.8)原13军副政委

胡石峰55年大校(1981.7–1983.10)原军区军事法院院长

刘世勋(1983.10–1985.8)

刘光斗(1983.10–1985.8)

参谋长:

黄荣忠55年大校(兼1955.6–1956.5)

侯泽远55年大校(1956.6–1965.4)

张同才64年大校(1965.4–1978.8)后任基建营房部部长

韩勇诚64年中校(1978.8–1983.10)原副参谋长;原中国非洲军事专家组组长

赵天平(1983.10–1985.8)原副参谋长

政治部主任:

梁培嵩55年大校(1958.7–1966.5)原预备一师政治部主任;后任南京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

王玉珉64年中校(1970.7–1978.8)

商玉震(1978.8–1983.5;兼1983.5–1983.10)

谢屏(1983.10–1985.8)后任后勤部副政委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 何雨农

何雨农,成都军区后勤部原副部长


  • 成都军区后勤部原副部长
  • 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羌族,1920年1月生,曾用名玉龙之义,四川茂县凤仪镇水西村人。1935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4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大学学员、红四方面军第31军93师师部测绘班长、见习参谋、团侦察参谋。参加了长征。1937年后,任八路军第129师司令部参谋、股长、队长、太行军区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豫北前线指挥官,起义部队军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10纵队团长,桐柏军区第二军分区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部军务处副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副参谋长兼后勤司令部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支援司令部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后方部队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后方勤务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学员兼班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院务部副部长,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83年被批准享受副兵团职待遇。1996年8月12日在成都逝世,终年76岁。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四川省第六届人大代表、常委。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故园怀旧):原成都军区往事(图/文)资料

(浏览 24,137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