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老兵回忆长津湖战役中的“中国英雄” 志愿军战士舍身炸坦克壮举震撼交战双方

吴东峰推荐:

这是一个湮没了七十年的长津湖战役中的遗漏故事。
这是一个被美国大兵称为“中国英雄”的惊悚故事。
这是一个至今仍震撼交战双方官兵灵魂的未完故事。
1950年11月,美军第七师,陆战一师,被志愿军第九兵团预设的部队包围于长津湖地区。为了突围,美军陆战一师组成了20多辆坦克的突围特遣营。12月1日下午,特遣营在一个叫乾磁开地名的山垭口遇到了志愿军的顽强阻击。
此时,一位抱着炸药包的中国士兵奋不顾身冲向坦克,一声巨响,坦克炸趴了。在气浪的冲击下,交战双方都看到了令人惊悚一幕:一个身影被气浪抛向空中,又重重摔下……
美军特遣营突围的道路因此被堵死。当天晚上,遵照美一师下达的投降命令,被围堵的特遣营250多名官兵全部投降,这是志愿军战史上俘获美军俘虏最多的一次战斗。
这个故事是四年前定居英国伦敦的一位美军特遣营老兵的访谈回忆。他亲眼目睹了“中国英雄”舍身炸坦克的真实情景。
?
两年前,两位中国老兵、前解放军报资深记者在杭州对二十军老兵的访谈中,佐证了美国老兵回忆的“中国英雄”的壮举。而且他们还证实了“中国英雄”当时没有牺牲,受了重伤,战斗结束后有人还去看望过他。据说后来,“中国英雄”被送到国内东北的一个野战医院疗伤。然后,关于“中国英雄”负伤后的下落七十年至今仍无音讯。
?
这篇文章并没有完,寻访还在继续中。这位“中国英雄”名字叫沈顺林。到目前为止,本文作者只知道如下信息:江苏苏北人,生前是志愿军20军59师179团一连4班战士。
读者朋友们,为了寻找“中国英雄”,期盼多多转发,希望知情者及时与本文采访组联系:13925078688(何先生)??? 18925041912(杨小姐)

美军老兵回忆长津湖战役中的“中国英雄”   志愿军战士舍身炸坦克壮举震撼交战双方

美军老兵回忆长津湖战役中的“中国英雄”   志愿军战士舍身炸坦克壮举震撼交战双方

中国英雄,你在哪儿?

——20军60师179团1连志愿军战士沈顺林追寻记

作者:何德来

这是迟到70年的呼唤。

这是迟到70年的追寻。

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60师179团1连战士沈顺林,您在哪儿?

那是一个令人惊悚恐惧的中国英雄。

英国,伦敦。时间:2016年的一个冬日,凛冽的寒风呼啸着,泰晤士河面的残冰随波漂荡。
定居英国伦敦的原美军陆战1师92岁的老兵迈克目光呆滞。他呷了一口咖啡,在自己的寓所接受美国历史学教授C先生的采访。
?
C教授问:那天很冷吗?
迈克说:那一天,很冷。冷得我心脏颤抖。
那一天,我记得,是1950年12月1日。地点是:朝鲜长津湖地区,一个地名叫Ke Zi Kan的地方。这个地名,我不会记错。它是我生命中令我恐惧令我终身难忘的一个地方。
?
C教授问:当时你隶属于美军哪个单位?
迈克回答:
我当时服役美军陆战一师。担任步兵装甲车机枪射手。我随北上的联合国军逼近中国边境。此时,中国军队介入朝鲜战争,开始反击,我们遇到了朝鲜战争开战以来最惨重的失败。1950年11月,美军第七师,陆战一师,被中国志愿军围困于长津湖地区,我们面临被歼的险恶环境。
突围!必须突围!否则,我们将葬身于长津湖的冰雪之中。
美军陆战一师师长命令:组成突围特遣营。由20多辆重型坦克及装甲车组成了250名的精锐力量,从一个叫Ke Zi Kan的地方突围。我就是美军陆战一师特遣营的一名机枪射手。我不知道能否冲出中国志愿军的重重包围,我也不知道我能否活着回家。我预感生命到了尽头。我恐惧,非常恐惧。
?
C教授问:特遣营冲出了包围?
迈克回答:
我们美军的装备,有重型坦克,装甲车,还有空中与远程火炮的支援;中国军队的装备,只有步枪,手榴弹。这种巨大的装备落差,胜利应属于美军。我记得,我们美军单兵防寒装备,更优于中国军队。我当时穿的是皮靴,羽绒裤子,皮革外衣,就这么的着装,在零下30至40多度的严寒天气里,我手脚麻木,行动不便;而中国军队士兵、长官,穿的是单衣,胶鞋。他们别说投入战斗,就是站着不动,一定会冻死,冻伤。我之前并不认识中国军队的士兵,可是在战斗中,我见证了一支由伟大士兵组成的伟大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那是一支难以战胜的铁军。
?
C教授问:你们突围了吗?
迈克回答:就是在Ke Zi Kan,这个地图上标明的一个山桠口,我们特遣营在突围中遇到了顽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抵抗。当时,我们不相信中国军队在没有重炮,没有航空兵支援,没有反坦克武器的前提下,能将美军陆战1师特遣营阻击在Ke Zi Kan。那一天,是1950年12月1日,下午3时多。
?
C教授问:美军特遣队为何被阻击?
迈克说:
这是非常恐怖的一次战斗。我们特遣营的装甲车队在行进至Ke Zi Kan这个山桠口,遇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顽强阻击。
中国军队没有重火力武器,只有拿步枪的士兵——这对我们来说,毫无威胁,因为,他们的步枪子弹,手榴弹,无法击穿我们的坦克,装甲车。
但我们没有预料到中国士兵的勇敢与不怕死。当我们特遣营的重型坦克驶进山桠口时,一名中国士兵从雪堆中冲向那辆坦克,特遣营长命令所有火力向他射击。几乎所有的机枪,包括火炮,瞄准那位冲向美军装甲车队的那名中国士兵。
这名中国士兵一会儿卧倒,一会儿飞跃,他一次又一次躲过了我们的火力网,冲向我特遣营第一辆坦克。那是一名不怕死的士兵,我们不知道他携带什么武器,如果仅仅是几颗手榴弹,炸不毁我们的坦克。
这位中国士兵,接近了坦克。我们火力全部集中向他扫射。他就是一块钢铁,也经不住我们的重机枪、榴弹炮连续猛烈射击。
但他贴近了坦克,随后,一声巨响。我们的坦克炸毁了。那位中国士兵,也被爆炸的力量抛向空中,掉下——那是中国的英雄,我们突围的唯一通道,被他用炸药包摧毁的坦克堵住了——我们的装甲车队无法前进。我们如果离开装甲车,离开坦克,无疑我们会死亡。我们会暴露在中国军队的轻武器射击杀伤范围,我们绝无胜算的可能。况且,当时气温零下30-40度,不战死,也会冻死。
我恐惧了。
那天晚上,特遣营下达了投降命令。我成为中国志愿军的一名俘虏。
我至今回忆那个战斗场景,我钦佩中国军人的勇敢。我与之相比,我是懦弱的。向这支勇敢的军队投降,我并不感到耻辱。我向中国英雄致敬。
?

美军老兵回忆长津湖战役中的“中国英雄”   志愿军战士舍身炸坦克壮举震撼交战双方

阻击并俘获美军陆战1师特遣营250多名战俘的英雄部队,在哪儿?那个英雄战士还在吗?
中国,香港。时间:2018年1月,维多利亚港湾的海面平静而蔚蓝。海鸥在波谷中自由翻飞。
?
历史学C教授离开伦敦,来到香港中文大学,他求助该校新闻学院平面媒体研究室主任钱钢先生,希望协助调查1950年12月1日朝鲜长津湖战役中与美军陆战1师特遣营血刃决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隶属于哪支部队并寻访那位英雄的志愿军战士。
钱钢主任原是《解放军报》记者,他是我的同事,后任该报记者部主任。他对中国近代战争史,有相当的了解。他对C教授说:
长津湖战役,是由中国人民志愿军九兵团所辖的26军,20军,27军在该地区围歼美军第七师、陆战1师。至于92岁的美国老兵所讲述的长津湖Ke Zi Kan这个地名,中文翻译过来应当是乾磁开。而在长津湖战役乾磁开地区阻击美军特遣营突围的部队是20军60师。
钱钢对C教授说:进一步了解长津湖战役,进一步寻找在乾磁开阻击战中那位英勇的志愿军战士,必须要寻找到至今尚还健在的,当年曾参加过这次战斗的人,通过他们的回忆,尽可能还原当年当月当日(1950年12月1日)战斗实况。
?
C教授与钱钢决定展开一次专访——这无论是对战争史料的填补,还是寻找那位中国英雄,都十分迫切与需要。
钱钢在电话中向我陈述了采访20军60师志愿军老兵的计划,希望我加入这个采访组。我作为曾在这支英雄部队服役过的一名军人,欣然允诺参与。?
不过,我虽然在60师179团入伍当兵并工作过6年时间,对于60师179团在长津湖战役中的历史情况了解不多。对于92岁美国老兵讲述的中国英雄的故事,一无所知。我曾有点怀疑:92岁的美军士兵迈克,是否记忆有误?或老年痴呆产生的幻觉?我曾推测:如果真有一位志愿军战士舍身炸坦克,并阻击了美军陆战1师的特遣营的突围,俘敌250余人,这位战士一定被我们记者、作家宣扬并授予称号或记功。
惊人的线索发现:英雄战士确定存在……
杭州。浙江省军区机关会议室。时间:2018年12月4日。西子湖畔水天一色。
我与C教授、钱钢组成的采访组拜访省军区原副政委范匡夫少将。向他汇报了我们的采访计划,请他协助我们,尽可能寻找到尚存健在的参加了长津湖战役的志愿军老兵。范将军对志愿军二次战役中9兵团的20军、26军、27军围歼美军第七师、陆战1师的长津湖战役的历史比较熟悉。他说:20军中的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兵尚存的,没有几个了。你们来的迟了。有些老兵已亡故,有的已重病入院,不能言语。健在的,可以谈话的,人数不多,但我尽可能通过浙江省范围内的各个干休所或各地的民政部门,寻找他们,把采访名单确定后,提供给你们。
几天后,我们收到范匡夫将军送来的一张采访名单,并附上逐个的简历介绍:
项远,92岁,重病,抗美援朝任58师司令部作战科参谋。
潘鼎荣,91岁,抗美援朝任20军后勤部卫生处处长。
汪孝贤,92岁,耳聋,抗美援朝任20军59师司令部参谋。
丁星,女,88岁,抗美援朝任20军59师文工团员,长津湖战役中任伤烈组成员。
贾志浩,92岁,抗美援朝任20军60师179团一连指导员。回国先后任179团副政委、60师政治部副主任等职。离休定居于嘉兴。
方明,92岁,重病,抗美援朝任20军60师180团宣传股干事。
李士渝,91岁,抗美援朝任60军89师党委秘书。
陈煜轩,93岁,抗美援朝任20军59师176团卫生队卫生员。
……
?
范匡夫将军不仅给我们提供了采访名单,还指示省军区第10干休所派一辆车,保障我们在杭州、嘉兴、湖州等地的采访活动。
随后的几天,我们逐一采访了这些抗美援朝的老军人,他们每一个人,都给我们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战斗经历。尤其是采访志愿军20军60师179团一连指导员贾志浩时,他说:长津湖战役,我们一连在乾磁开阻击美军陆战一师特遣营,最最重要的是:我连战士沈顺林,携带全连仅有的一包5公斤的炸药包,炸毁了美军打头的重型坦克,使得美军陆战1师逃跑的部队全部堵塞在长津湖地区。我连战士沈顺林,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
令美军胆寒心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沈顺林,确实存在——历史学C教授及我们全体采访组感到兴奋。尤其是我曾为179团一营机枪连的一个兵,为有如此伟大的战士而感到荣幸与骄傲——尽管我离开这支英雄部队已有40余年,此刻,我仿佛回到了这支英雄部队的队伍里。
英勇的战士沈顺林,抱着炸药包冲向敌坦克
浙江嘉兴市。时间:2019年1月6日。这是一个北风呼啸寒冷的日子。
92岁的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179团一连指导员的贾志浩老人,在他极其简陋与朴素的家里接受了我们的专访。他身体健康,记忆力极好。他详细讲述了长津湖战役中连队的战斗经过:
这是一场挑战人类生命极限的战斗。我们部队1950年秋天从山东北上,加入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当时我是179团一连的指导员。我们11月进入朝鲜。当时天气已非常寒冷,气温降到零下20多度。我们部队穿的,还是秋衣,有的是单衣单裤。到达长津湖地区,气温降到零下30至40度。部队开始有非战冻伤的士兵。我们在往后的27天的长津湖战役的战斗中,几乎没有后勤保障,连队每人只带了3天的炒面炒米,坚持战斗了27天。没有硬骨头大无畏殊死不屈的战斗意志,我们不可能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贾志浩指导员回忆了1950年12月1日在长津湖乾磁开阻击战的全部经历。他说:
我们179团一连奉命要阻击美陆1师特遣营从乾磁开这个山口突围,堵住美军逃窜的通道。当时,由于连长在行军途中受伤,没有随连队参加阻击战。一连战斗的组织指挥,由我负责实施。我们连队是通宵行军,赶往乾磁开。由于山高路滑雪深,部队行进的速度很慢,一小时只能走2、3公里。由于整夜连续行军,部队在行动中避免了冻伤冻亡的事故。12月1日早上,我们终于到达了阻击地点——乾磁开。
战斗是在下午3点多打响的。守在山桠口两侧高地上的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美军的坦克、装甲车缓缓向伏击区开进——美军的坦克、装甲车行进的速度也很缓慢,因为雪深,公路结冰。但要抵挡这支由钢铁组成的突围装甲,我们没有大炮、反坦克武器与空军支援,双方力量悬殊,要完成阻击任务,十分艰难。
当时,连队仅有一包5公斤的炸药包。为了拟定爆破计划,我主持了连队干部会议,决定派一名军事爆破技术优秀的士兵执行这一任务。当美军第一辆打头的坦克到达山桠口公路最狭窄处将其炸毁。全连战士中,只有4班战士沈顺林具备执行这个战斗方案的人选。沈顺林是江苏苏北人,个子不大,小巧灵活,无论射击,爆破,还是战术动作,都十分优秀。而且,他胆大心细,勇敢果断,每次执行任务,都能圆满完成。
我交待沈顺林:这次执行爆破坦克的任务,关系到这次战斗的胜负,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要采取无延时爆破方法,将雷管直接插入炸药包,不用导火索,拉响即爆。你要作出牺牲,你能行吗?
沈顺林回答:坚决完成任务!
……
贾志浩指导员目击了英雄的壮举。只见沈顺林反复捆绑炸药包,仔细检查几遍之后,他就跃出战壕,利用山坡与公路两侧的厚厚的雪堆,迅速隐蔽在山桠口一侧。等待美军坦克进入伏击区。
下午3时多,天空昏黄。当美军第一辆坦克缓缓驶向伏击区时,美军后续的装甲步兵车,轻重机枪、大炮等火力齐开,他们向山桠口公路两侧猛烈扫射,组成火力网以保障第一辆坦克通过山桠口。
此时,沈顺林突然从公路一侧奋力跃起,冲向坦克。而美军后续跟进的装甲步兵的火力,一齐瞄准飞跃前进的沈顺林。子弹雨点般地在他身边飞溅。贾指导员指挥全连用手榴弹、步枪、机枪进行反击,但对于具有钢铁包裹的坦克与装甲车,轻武器的射击未有多少效果。全连急盼沈顺林的爆破。只听一声巨响,在爆炸的冲击气浪中,一个身影飞升到空中,后又重重掉下——那是沈顺林,他在冲上缓缓前行的坦克并拉响了雷管,巨大的爆炸将坦克的履带炸断,而他,也被强大的气浪冲向空中。
贾指导员回忆说:看到这一幕,我心中感到震撼与欣慰。我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有如此勇敢的战士感到自豪。沈顺林,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战士……
?

美军老兵回忆长津湖战役中的“中国英雄”   志愿军战士舍身炸坦克壮举震撼交战双方

?
被围堵的美陆战1师特遣营250多名官兵,全部投降,但沈顺林没有牺牲……
前进的路被堵死,特遣营250多名官兵,成了瓮中之鳖。
在气温零下近40度严寒的这个冬夜,美军陆战1师最高长官命令,特遣营全体官兵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投降——这是我军历史上俘获美军最多的一次战斗。
贾志浩指导员说:在与美军特遣营受降的谈判中,中方派出的是179团1营通信班班长杨锡林,浙江余姚人,他胆大,不会说英文,但他能用手势比划,他穿上营长的棉大衣,很像一个指挥官,他一会儿指着对方,让对方谈判人员举起双手,一会儿指对方谈判官员的武器,放到地上,就这么比划,乖乖地让全世界大名鼎鼎的美军陆1师250多名特遣营官兵举手投降。
贾指导员在采访中特别指出:沈顺林战士没有牺牲。他受了重伤。我在战斗结束后看望了他。他能张开眼睛,呼吸,心跳,都有,可能是内脏震伤。2天后,送到团卫生队,后又送回国内东北的一个野战医院。当我们回国,去寻找他的时候却没有得到任何音讯。至今失联。
我们采访20军后勤部卫生处长潘鼎荣时,他说:当时伤员后送,都有登记。但年代久远,六、七十年了,当时20军志愿军伤烈员的名单早已找不到了。对于沈顺林这样的伤员,有2种可能:一是治愈,留下残疾;二是未治愈,已病亡。
当时担任59师伤烈组的女战士丁星,她也认为:当时的伤员烈士很多很多,一些人名字登记有漏写的,也有写错的。因为伤员后送,是接力的,一段一段后送,随伤员的登记资料,也有可能在后送途中丢失……
英雄的战士沈顺林,你还活着吗?你在哪儿呢?我们一直在寻找你!
沈顺林战士的英雄事迹为什么当时没有及时宣传?
采访中,我们感到中国人民志愿军长津湖战役中涌现出来的英模事迹宣传得还不够充分,甚至有很大的缺失与遗漏。为什么呢?
179团一连指导员贾志浩说:当时战斗激烈,连队伤亡很大,除了牺牲的以外,几乎每个干部战士不是有战伤,就是冻伤。再说,连队干部的文化不高,总结不够。当时,连钢笔墨水也冻住了,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但沈顺林战士的英雄事迹,我几次口头向上级作了汇报。
浙江省区副政委范匡夫将军认为:当时,国内派遣的新华社记者与作家,关注其他的战斗,没有及时到长津湖地区采访。这使得9兵团长津湖战役中的英雄事迹没有较大的宣传。20军的宣传力量,也没有足够的能力与条件推出较大规模的宣传。至于牺牲的许多英烈事迹没有及时整理与挖掘出来,这些都不会影响与减弱20军在抗美援朝中的伟大功绩,也不会影响20军是一支骁勇能战、歼敌最多的史实。?
朱德元帅曾说:什么是英雄部队?红军初创时期,你有没有参加五次反围剿,有没有参加长征;抗战时,你有没有与日本主力正面作战。解放战争时,你有没有歼灭蒋军的五大主力;抗美援朝战争,你有没有与美军主力决战。
20军最早是由红军创建的一支部队,抗日战争时期,是新四军的主力,与日本18师团进行过决战;解放战争时期,20军曾为华东野战军1纵队,歼灭了蒋军王牌部队74师,新5军;20军在长津湖战役中,与美军第七师、陆战1师决战,取得了胜利。20军,是一支英雄的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王牌!沈顺林与战友们在长津湖战役创造的辉煌战果,彪炳史册!
采访组的调查并未结束。我们将继续寻找沈顺林及有关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事迹。我们将用文字、图片、影像作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长津湖战役,展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完成我们宏大的写作计划。
在长津湖战役70周年的今天,我谨以此文缅怀在这次伟大战役中牺牲、战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干部战士。向所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及他们的亲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再次呼唤:中国英雄沈顺林,你在哪儿?

???end???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军事书庐):美军老兵回忆长津湖战役中的“中国英雄” 志愿军战士舍身炸坦克壮举震撼交战双方

(浏览 2,526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