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上甘岭——记志愿军第12军34师106团在朝鲜上甘岭537.7高地上的英雄们

温馨提示:美篇中小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大部分图片由美篇制作者家中珍藏的照片,也有34师军史中的照片,有106团武效贤团长女儿武燕平、权银刚女儿权伟、权彬、王银虎儿子王卫丰提供的照片。




12军34师抗美援朝出征誓师大会。


1951年三兵团12军34师跨过鸭绿江。



摘选:他们共同走上人生最艰难的路

作者:武效贤 1957年亲笔文章《上甘岭战役537.7北山战斗回忆记》和原志愿军第3兵团12军34师106团干部股干事杜念沪口述,女儿武燕平整理。

3.上甘岭阵地战况

从10月30,换防进驻597.9高地(美方称三角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91团用7个连的兵力,浴血奋战夺取了597.7高地。

此后五天,他们顽强粉碎了美军第9军韩9师30团的一次又一次反攻。这一次,成功地在白天守住了阵地。鉴于连日苦战,猛烈的炮火使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11月5日当晚,美下令停止对597.9高地的争夺,597.9高地争夺战以志愿军的获胜告终。

537.7高地(美方称狙击兵岭)是两个南北相对形同驼峰的山岭,南山被美军占领,北山则在我军手中。高地上面有九个阵地,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十字形。从西到东依次是9号、3号、4号、5号和6号阵地;由北到南依次是1号、2号、7号和8号阵地。其中8号阵地是南端最前沿的突出部,与占据南山主峰的敌军只有50米的距离,敌军居高临下,一个小跑就能冲上8号阵地。

有几个阵地,是我军和敌人的抢夺焦点。这几个阵地易攻难守,暴露在炮火之下。占有火力优势的敌人还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志愿军战士是从山下往山上攻,战斗异常艰苦。 我们106团的兵力由四个营、每个营由四个连约2000人组成。11月17日夜我们从92、93团手中接防537.7高地。

18日凌晨,在敌人大口径大炮、机枪和坦克火炮的猛烈射击以及飞机的轮番轰炸下,艰苦卓绝的北山拉锯战开始了。 第一日:11月18日8连主力 敌军火力把成吨的炸弹倾泻在阵地上,整个山头弹片、石头到处乱飞,阵地上一片焦土。这一天,敌方向我不到100平方公尺的4、5、6号高地发炮两万余发。敌人以两个班、三个排、两个连,乃至一个营的递增兵力,向4、5、6号阵地及3、2、9号阵地一波接一波地进攻。战士们利用弹坑、山棱线奋勇抗击。此日我们打退了敌人19次的进攻。但6号阵地上坑道被炸塌,进出口被堵死,8连3排和连指挥所全部被埋在里面,连长文法礼等20余名同志光荣牺牲。

第二日:11月19日7连接替伤亡较大的8连 坚守6号阵地的拉锯战异常惨烈而艰苦,敌人冲锋至少13次。战至傍晚,由于伤亡巨大、补给增援困难,6号高地失守,我伤亡196人。入夜,我又以两个班的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向立足未稳之敌,发起反击,经一小时激战,全歼守敌一个排,并击退敌人连续五次冲锋,我7连夺回4、5、6号高地。7连又伤亡53人,牺牲惨烈,无法再战。阵地交9连接替。

第三日11月20日9连接替7连防御 战斗中,1班长刘保成率领五位战士向突入阵地的敌人反击,四位战士牺牲,他也胸部中弹,最后时刻,他握着爆破筒奋身扑向敌群,壮烈牺牲。战士高守余一个人顽强坚守阵地,左冲右杀,打退敌人6次进攻,歼敌120余名。但9连终因伤亡过大,4、5、6号阵地失守。

第四日凌晨11月21日凌晨2时,我们组建5连一个排,再次反击4、5、6号阵地,当我炮火准备时,敌人却向我进行炮火反击,並在我冲击道路上构成拦阻火力,造成部队接近阵地时,已遭敌炮杀伤近半,二梯队一个排在冲击出发地区,即遭到敌炮袭击,因此无力发展,6号阵地主锋仍为敌所控制。天近佛晓,我5连又以两个班,不怕炮火轰击,秘密接近6号阵地,当距山顶30公尺时,与敌交战,激战十余分钟,控制高地一角,连续打退敌人两个排的反扑后,最终全部夺回4、5、6阵地。为了减少伤亡,决定只坚守6号高地,以火力控制4、5号阵地。 三天三夜的拉锯战至此,我们已经投入了四个连的兵力,伤亡720多人!

4.一定要让每位英烈魂归故里

106团的营连级干部和老兵中,有抗战时期129师386旅的山西老兵,有更多来自解放战争时武效贤的52团老战士。闻名全军的“王克勤连”就属于52团。

1949年成都战役后,有许多解放战士和学生兵加入其中。全团官兵几乎都是对武效贤敬仰有加的老战士。在106团工作的日子里,我组织战士们的业余活动,拔河、打篮球,教战士们唱歌,帮他们写家信,作战士们的思想工作和战前动员。战士们对我这个团长夫人很敬重,我和战士们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 在团留守处的坑道里,我们紧张地工作着。面对一份份“阵亡名单”,任何人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面对名单上一个个熟悉的姓名,我悲痛万分。

鲁迅的名句:“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此时此刻,我面对的何止是淋漓的鲜血啊?这些牺牲的战友,他们曾经是父亲、丈夫、儿子。刚刚,他们还是英俊勇猛的战士,浑身散发着鲜活生命的温暖光芒。现在却化为阵亡名单上一个个冰冷的姓名。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们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为国捐躯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亲爱的战友,我再也见不到你们可爱的笑容,再听不道你们快乐的声音了。我欲哭无泪,但愿我能把你们的英魂带回你们的家乡。 团部通信员从阵地下来,将当天牺牲战友的名单送到我手里的时候,是我内心最难熬的一刻。我表面平静,可内心充满难以抑制的悲愤!牺牲的战友太多了,阵亡花名册上的人数每天都在增加。一天,武效贤的老警卫员蒋铭生也出现在牺牲战友名单上,我再也无法抑制自己,大哭了一场。小蒋的音容笑貌不断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耳边响着他在宽甸接我们时,我们一路的笑声。 作为一个军人,我渴望着战争取得胜利;作为一个妻子,我无时无刻不在牵挂自己的丈夫和他的士兵。每天,我渴望着通信员从前方带来阵地的消息,想知道前方的战况、武效贤和战友们的安危。通信员无意的一句:团长很好!带着我们打仗,就能让我心上的大石头落地而释怀。虽然我和武效贤彼此不能相见,但我们心心相映,我们夫妻在上甘岭并肩战斗在一起。 我熟悉的通信员们伤亡特别大,一旦通信员换了人,我就知道他们又牺牲了。我的眼泪已经流干,我整日茶饭不思、夜不能寐,通讯员们的容颜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我抄写着他们的名字,心如刀绞。随着牺牲的将士越来越多,我的心也慢慢坚硬了起来,打仗就会有牺牲,军人战死沙场、为国捐躯是光荣的。不知不觉地我也做好了自己和丈夫牺牲的准备。

为了运送补充新兵和做好统计工作,我跟着团政治部负责运输的宁体元干事,冲过封锁区,去了一次离作战阵地只有800米的前沿指挥所。武效贤见到我以后大发脾气,把我臭骂了一顿:“这是战场不是儿戏!你上来干什么?”我小心翼翼地对他说,我想知道统计表上牺牲的战友为什么沒有全运下去?武效贤的脸上出现了非常无奈的表情。他把我拉到坑道口,让我目视前方硝烟迷漫的阵地。 与远方白雪覆盖的山头相比,被炮火反复轰炸的阵地上布满了硝烟和战火。阵地象被推土机反复耕耘过一样,黑秃秃一片。黑色松土上满是焦黑残缺的尸体和人体的残块以及破损的枪支碎片。顿时,我好像突然掉进了冰窟窿,从心里凉到了脚尖凉了个透,喉咙哽咽说不出话来。武效贤沉重地说:“那些支离破碎的残肢断臂,一会儿又会被飞机大炮炸翻了起来,它们已经浇筑在土中,成了血肉阵地的组成部分。我们如何将他们全带回来?”被炸塌陷的战壕和坑道里,还埋着几十个牺牲的战士。战友们哭着整整扒了一夜战友们的遗体。这就是战争!


武效贤团长和杜念沪阿姨



5.改变战术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我军长期以来的战略战术原则。

具体做法是集中六倍、五倍、四倍于敌,至少也是三倍于敌的兵力和炮火,寻找其较弱的一点(不是两点),猛烈地攻击之,务期必克。得手后,迅速扩张战果,再各个歼灭该敌。俗称“人海战术”。我军作战作风一贯顽强而不怕牺牲,攻必克,战必果,寸土不让以及“人在阵地在”的打法成了无可争辩的传统。

对于这种无形的思维惯性,任何人稍微有些其他的思考,就会担忧怕被人诟病为军人最大的耻辱“怕死”! 无论什么时代,“政治正确”的妄念无时不刻地盘据着人们的大脑。

106团的开场激战持续了三天三夜。此时,阵地山头被削低了2米,阵地表面的土石被炸松厚达1米。一片焦土之上,我方的许多坑道被打得坍塌、断裂、暴露。上甘岭两个高地加起来不过3.7平方公里,无法展开大量用兵。敌人的炮火十倍于我,有的阵地情况是地域狭窄,敌居高位,我方几乎无任何工事可以藏身,如果机械地大量用兵反击抢占,无异于飞蛾扑火。激战至此,我军的行动“规律”也为敌方所熟悉,所以多处于被动应战状态,而我军的擅长近战、夜战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声东击西的特长却未能得到尽情发挥。

其二,我方阵地上原有的坑道已剧烈轰炸几乎损坏殆尽。我2号坑道在飞机轮番轰炸下塌毁,40多人被埋,前往相救的一个排兵力又在作业中被炮火击中而牺牲。由于缺少屯兵的坑道无法屯兵,必须加强往阵地输送兵力,然而增援部队大半被制空火力阻挡于途中。

其三,敌人凭借位居537.7高地的主峰,以其两侧高地工事为依托,居高临下。而我们的坑道都在斜坡的半山腰以下,向阵地增援时,必须向山顶攀高,一切行动又都暴露在敌方炮火之下。往往是我步兵没能同敌人见面,就被敌方飞机大炮杀伤过半。 由此可见,106团面临的难题是:在装备上和后勤供给上敌优我劣、在战场地势上敌人居高临下、在作战行动上敌攻我守。

头三天的战斗106团沿用了“处处放兵,坚决固守,歼敌于阵前,不让其夺我一地”的作战原则,打了三天寸土必争的消耗战。武效贤作为前沿阵地最高指挥官,他深刻地认识到:“照这样打下去,我106团就光个球了。不行!要改变战术!”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经历过无数的大小的战役、身经百战的武效贤再次做起了《想定》作业。要在这严寒地冻、一片焦土的阵地上与敌人争夺阵地,要完成任务,首先必须保存我军战士的战斗力量。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既是战争的目的,也是战争的基本原则。武效贤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里学到的军事理论,此时派上了用场。 武效贤立即下令在主要阵地上沿途挖单兵掩体,洞小挖得快,便利藏身,减少伤亡。请炮兵兄弟用炮火占领阵地,同时掩护我们挖单兵掩体和坑道。 武效贤向战士们解释道:单兵掩体猫耳洞,形状就像我家乡面食中的猫耳朵一样,体积小,可以藏2到3个人;藏身其中,可以躲开横向火力,保护战士生命。遇到爆炸泥土覆盖,单兵易于自救和被救。在零下30度的冰冻的岩石上,挖出一个小掩体比挖出一个坑道要快的多。多人多个同时开工,又快又多。这些猫耳洞分布在反斜面的各个高度之上,成阶梯式分布,从而减少了进攻时的爬山高度。从一个猫耳洞跳跃到另一个猫耳洞,使后方与前沿阵地得到连接,便于补给。此外,在与敌人争夺阵地战中,我军战士有猫耳洞做掩护,可以出其不意地突然跳出猫耳洞出现在敌人面前,发挥我军擅长的近战优势,消灭敌人。

团党委立即召集营干部开会决定:

(1)集中全力抢修工事,彻底解决屯兵和作战坑道的难题,改善作战、生活条件。团里进行挖掩体猫耳洞立功活动,凡在一昼夜里挖好一公尺以上猫耳洞掩体的给予记功。

(2)针对敌情灵活地适量用兵,适时增兵,不急不燥争取时间,保存力量。使用小兵力出击,避免大批伤亡。

(3)集中兵力控制要点,不分兵把口,不死打硬拼。只固守要点如2号、6号阵地,歼敌为主,其余阵地白天以火力控制,晚上为游击战为主,摸掉敌人火力点,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4)保障通信畅通,向炮兵提供敌方位置坐标,积极以猛烈炮火歼敌。

(5)改变作战规律,扩大有利战机,让敌人无规律可循,变被动为主动。 改变战术,现在看起来是情理之中的自然之举,但那时在战场上临时更变战法可是个非同小可的大事。没有任何一个军人可以承受“怕死”的污名。虽然团、营干部们内心无一不举双手赞同,但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了团长武效贤身上。这些团干部和营长们与武效贤一起,经历了抗日战争的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平汉战役、陇海战役、鲁西南战役、跃进大别山、襄樊战役、淮海战役、进军大西南、成都战役。望着手下的这些出身入死、情同手足的战友,武效贤坚定地说道:我是团长我来顶!战况紧急,你们大家先行动起来,只有保护我们的战斗力,我们才有胜利的机会,一切后果由我这个团长一人负责。 随即武效贤打电话报告给师参谋长蒋科,师部立即将106团改变战术的意向向军指挥部汇报。

果然,军指挥部并不是很赞同改变战术。但改变战术必须得到上级的批准,武效贤万不得已只好决定亲自去军指挥部,当面向军首长汇报,解释改变战术的原因和意义。 武效贤从前沿指挥部下来,经过团留守处,我们见了一面。我看他心理压力很大,双眼通红、布满了血丝,嘴唇上也起出了火泡。

从团留守处到军部指挥部开车大约两个小时,中间还要通过封锁线。那天封锁线轰炸特别密集、时间特别长,天都黑了,留守处的战友们和我都焦急的在坑道口等待,眺望封锁线方向,盼望着武效贤安全回来,也盼着军指挥部同意我团改变的新战术。 张明祥股长对我说:军首长不同意改变战术,团长就同他们干上了!我们要做好团长被处分的思想准备。我站在坑道口心里七上八下很是担心,直到我们看到一辆吉普车向我们奔驰过来,大家都兴奋的喊团长回来了!我看到武效贤从车上下来激动地对大家说:“军里同意了我们改变战术的方案!我马上回阵地指挥所。”我的心总算落了下来。 分别的时候,我悄悄地问他:“你先斩后奏,军长熊你了吧?”他决然地说道:“少牺牲几个战士,打胜仗,就算给我处分我也心甘情愿。不拿下上甘岭,就把我自己埋在上面!你去上北京人民大学。”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心里念着:我等你凯旋归来。

6.新战术的战果

首先我们紧缩兵力,坚决固守6号和2号两个核心支撑点阵地,其余高地有利则守,无利则收,白天以火力控制,夜间以小兵群相机控制,避免分兵把口、冒险暴露,造成无谓的伤亡。 其次,在兵力运用上,采取“适量用兵,适时增兵”的原则,决不被动应付,不死打硬拼。敌火猛烈,则寡兵坚守;反击追杀,则及时增兵。

再次,在火力组建和指挥上,106团采取远射程炮与迫击炮火力相结合,大胆发挥了团属炮兵配合步兵作战。充分利用了团属迫击炮兵火力,以小博大。我方炮火既能高度集中袭击,又能实行拦阻反扑之敌。 此外,我们采用了部队换班,指挥员留下的作法,养精蓄锐,减少了疲劳作战。 在作战手段上,我们力求避免形成规律,采取了大小反击相结合,偷袭强攻相结合,有利就攻,无利则返。反击时可行炮火准备,也可秘密接近;准备好了就打,准备不好就不打。如此攻防自如,真真假假,充分发挥了战术上的主动性、灵活性,也发挥了我军善于近战、夜战的特长,掌握了战斗的主动权。敌人被我军搞得无可适从,疲于奔命。为了防我夜间向其突然袭击,敌方通夜点起了火把。在步谈机里听到敌人骂我们说:“106团狡滑极了!”。

为了彻底改变拉锯式争夺的局面,确保阵地防御的稳定性,在改变作战手段的同时,106团在随后的一周里,一面坚守高地打击敌人,一面在坚守分队的掩护下,冒着敌人炮火,全团上下一齐动手,不畏艰苦,忍受了极大的困难,日以继夜地展开了艰苦卓绝的修建工事的工程作业。就在这样边打边挖的情况下,战士们艰苦奋战了一个星期,在6号和1、3号阵地上基本完成了坑道与堑壕、猫耳洞相结合的防御工事。此时6号阵地的坑道已可屯乓一个连,3号高地亦可屯兵一个加强排,彻底解决了屯兵与作战依托困难的难题。

作战工事的优势和重要性显而易见:

例1:7连黄启均排在6号高地,利用点滴的战斗空隙,组建人力抢修工事,以小兵群巧妙动作在一日之内击退敌人连续16次冲击,歼敌340余名,巩固了阵地,以少胜多。正是由于他们重视了防御工事的构筑,才得以储备了足够的弹药,保存有生力量,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例2:战斗英雄高守余只身坚守5号高地8小时,打退敌人6次冲击,毙伤敌人120余名。正是因为他能够在激烈的战斗中,以坚强的毅力,战胜了困难和疲劳,边打边挖,机智地利用弹坑,改造地形,巧妙地隐蔽自己,才创造了单兵防御的典型范例。 在枪淋弹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战士们利用猫耳洞活跃在阵地上。猫耳洞也保障了通信联络、生活供给。我军伤亡大减,战士们情绪高长,仗越打越灵活,轮换休息时,谁也不愿意下阵地。

从改变战法的那一天起,我每天收到的阵亡名单上牺牲战友越来越少。内心深处,我深深地松了一口气。我真为我的丈夫而骄傲,为他而自豪!他也真会想,把家乡面食的“猫耳朵”都用到战场上来了,他真不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培养出来的高级指挥员。

12月3日这天的战斗,充分显现出106团“新战法”的妙处。天刚亮,敌人出动飞机200余架次,对106团防守阵地、团营指挥所、炮兵阵地、后方地域进行了长达两小时之久的猛烈轰炸。敌方还释放大量的烟雾弹,企图阻止我前沿指挥部的瞭望和指挥。

14时,敌人集中了100多门火炮对537.7高地北山1、6、9号阵地进行轰击,暴雨般落在阵地上的炮弹把阵地炸成一片火海,地面工事大部分又被摧毁。但是,106团战士在冰冻三尺的阵地上,以惊人的力量挖出的防空洞、猫耳洞以及坑道的延长和分支段起了作用。当敌机和大炮轰炸时,战士们藏身隐蔽在掩体中,只留少数人监视敌情。当***军第9师以两个营的兵力,分梯队以密集队形向我阵地冲锋时,我团的防守分队在我纵深炮火的支援下,利用猫耳洞为依托掩护,战士们穿梭跳跃在阵地上,采用“小兵群”近战战术,奋勇杀敌。战斗至黄昏,打退敌人十一次冲锋,歼敌200余人,我方仅伤亡8人。

7.战斗胜利,阵地慰问

历史上把上甘岭战役按联军摊牌行动的起止,即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算为43天。106团从11月18日投入573.7高地北山激战,到12月15日把高地交还给15军29师133团,经历了整整28天的浴血奋战式的残酷厮杀,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全团战斗减员达1300多人。



8.再见上甘岭——难忘的28个日夜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我们一起再次回到上甘岭阵地,再次亲临了曾经战斗过的坑道、猫耳洞和那一片被飞机大炮轰炸平了的阵地。

战场已经被打扫过了,我们默默地凝视着这块在烈火中被千百遍煅烧过的焦土。牺牲了的战友们的音容笑貌在我的眼前浮现,由近及远、从清晰、模糊到消失于远方。战后的上甘岭,这块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随手抓把土都可以数出几十颗弹片,甚至骨头。寥寥无几的树木残根也嵌入了无数的弹头和弹片。

志愿军官兵们用自己生命和鲜血浸透了这块土地、无数的战斗英雄谱写了上甘岭的辉煌历史,造就了伟大的上甘岭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高地。 我和我的丈夫、106团的战友们并肩战斗在上甘岭上,经历了这28天的残酷、难忘的日子。丈夫带领着他的106团浴血奋战,我每天书写着106团牺牲在这里的战友们的名字。脚下这片小小的山头、这片天寒地冻的异国他乡的土地,是战友们的血肉筑成的战地和长眠之处。

再见了,再见了上甘岭!

再见了,亲爱的战友,我永远也忘不了你们。



原志愿军12军34师106团3营营长 权银刚 口述 权伟 权彬 整理

打上甘岭战役时,我在志愿军第12军34师步兵106团3营当营长。我们营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担任团左翼方向的防御,坚守537.7高地北山4、5、6号阵地。由于我先是指挥本营作战,继而根据团首长的指示又留下指挥2营,因此,从11月17日晚上上阵地到12月15日下阵地,在前沿呆了28个昼夜。这是终身难忘的28昼夜。战斗的激烈,残酷,前沿阵地的艰辛,危险,干部战士的英勇顽强等等,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现摘取其中几个主要的片段,作一追忆回顾。

?初战的感受

12军34师106团是志愿军三兵团投入上甘岭战役的最后一个团。

1952年11月17日在夜幕的掩护下我3营奉命完成了537.7高地的交接。

从此,拉开了上甘岭537.7高地上长达28天悲壮战斗的序幕。

我们营首先投入战斗的是8连。那是11月17日晚,为了配合93团打反击,夺回被敌占领的537.7高地北山4,5,6号阵地,便派出一个连的兵力向刚失去的4、5,6号阵地发起进攻!

我们营八连加入了战斗,1个排参加反击6号阵地,另一个排参加反击4,5号阵地。由于准备充分,协同严密,锐气较足,当夜在米连长和闻指导员的带领下不到30分钟的时间里便全扦敌人一个排的守军,三个阵地全部被我军攻克。

18日晚,天才蒙蒙亮,敌人就开始行动了。先是4架轰炸机进行轮番轰炸。攻击中,敌人主要盯着6号阵地打,像是不炸平6号阵地不甘心似的,成吨的炸弹泻到了6号阵地上,只见整个山头上弹片,石头到处飞,焦土一片,敌人何以盯着6号打呢?这是因为6号阵地是537.7高地中最突出的一个阵地,地势较高,距后方补给距离最近,是左翼防守的屏障。敌人若控制,则对我右翼的1、2、3号诸阵地和浅近纵深伤亡448高地构成直接威胁。我若控制,则可以6号阵地为依托稳住左翼,同时控制4、5号阵地,还可以直接支援右有1、2、3号阵地作战,对保障537.7高地北山防御的稳定有重大作用。因此,6号阵地一直是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 由于天寒地冻,几十人挤在窄小的坑道里。洞里热,人们呼出的热气从坑道里冒出去,像一股烟柱子,敌人的炮火和飞机炸弹很容易找到轰炸目标,一整天就炸个不停,敌人的狂轰乱炸,我6号阵地上唯一的一条半截子坑道被炸塌,进出口被堵死,8连3排和连指挥所全被埋在里面。8连长等20余名同志光荣牺牲。这还没完,敌人空中威风耍完之后,接着就是炮击,持续时间达15分钟,1天当中,在我4,5,6号阵地先后落下2万多发炮弹。8连同志没有被敌人的气势汹汹所吓倒,他们以为连长报仇,为牺牲战友报仇的无比悲壮愤慨的心情,奋勇杀敌,这一天我营8连先后打退敌人班至营以上的进攻19次,歼敌400多人,我方伤亡166人。战至黄昏,6号阵地一度失守,8连包括炊事员马夫在内仅剩20余人。根据这一情况,我叫该连指导员组织余下人员,从两翼采取夜摸的办法,对敌实施反击,歼敌一个班,6号阵地又回到我们手中。



8连一昼夜激战,打得很艰苦,伤亡很大。

第二天我决定派7连上去接替8连,7连上去后,打的较出色,一天中打退敌人近20次进攻,歼敌560余人。尤其是该连1排,坚6号阵地,在没有工事依托,承受敌各种火力重点攻击的情况下,采取适时用兵,逐个增兵的战术手段,在上级炮兵的配合下,与敌激战10个多小时,击退敌人一个营13次进攻,歼敌340余人。我7连1排仅伤亡27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成功范例。

7连1排的打法不仅给我们营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对全团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团长武效贤当时对我说:7连1排,打的巧,打的好。他们以少胜多逐个增兵的战法,其他阵地都要借鉴。 说起7连1排打的好,这里面还有段插曲。这个排是我营的主力排,或者说是我这个营长的“拳头”。他们素质强,作风硬,战术精,特别能战斗,常被用在关键时节和关键的方向上。这次投入上甘岭战斗,我从一开始就把他们带到营指挥所,让他们及早的熟悉和适应一些情况。19日,当决定该排上去时,我亲自给他们动员,为他们鼓劲。1排从排长,班长到每个战士,人人写了血书或决心书。有的战士向我表示:“营长,请你放心,有我们一排在,就有阵地在。我们要和敌人斗智斗勇,打出3营的威风来。”上阵地前,1排长黄启均把口袋中的钱掏出来交给我,表示如果“光荣”了,就是最后一次党费。其他战士也纷纷留下身上的前交党费和团费。不管他们怎么说,他们都充满了一腔热血,一腔忠诚。

有几个战士知道我打仗时爱抽烟,主动把自己身上的几根烟卷留下来,说是让我留到关键时候用,指挥他们好好打。战士们的纯朴,赤诚使我感动不已。我说:“烟,你们带上,战斗间隙抽两口,可以有劲地消灭敌人。”临行前,我又专门叮嘱一句:“哎,叫你们上去,不是让你们去死!你们要安全地去,胜利的回来,我等待你们的好消息!”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战斗中,7连1排打得勇敢,更打得机智。他们根据阵地内地幅小、工事少,敌炮火力猛,攻击频繁的特点,采取分散配置的方法,将1、2班配置在6号阵地山腰的半截坑道内,将3班配置在距山顶约20米的一个连的残存观察所里。尔后,每次以1至2个战斗小组占领阵地,实行近距离开火,猛烈杀伤敌人,逐步“添油”的战术。19日的6时05分,敌人经过20多分钟的炮火准备后,一个排的兵力分3路向我6号阵地扑来。此时,排长指挥一个3人小组利用有利地形,打中有藏,藏中有打。经10分钟激战,歼灭两个班,余敌逃窜,我无一伤亡。就这样,他们逐个增兵,随打随补的方法,充分利用弹坑等有利地形对敌作战,每次均在30公尺以内发挥手榴弹、手雷、爆破筒的威力,消灭敌人,较好地守住了阵地。

19日晚,9连接管7连防御,夜里敌人除了向阵地上打炮,未有大的行动。20日这天敌人又先后发动了6次进攻,均被我9连击退,共毙伤敌人350余名,一次次的攻击失利,敌人像输红了眼的赌徒一样试图报复。20日下午4时许,敌集中多管火箭炮(平时一般不用)向我4、5、6号阵地进行了长时间的毁灭性轰击,工事再次被毁,9连伤亡过半,被迫撤下阵地。2营上来接替我们营的防御。这时我想我们3个连都先后下去了,我这个营长也该下阵地了,我向团长武效贤报告了这个事,可是团长明确答复我,“你不能下!你的情况熟悉,要留在448(营指挥所)继续指挥2营战斗”。我说“人家2营的领导都在我3营营长指挥2营打,这样不顺吧?”团长说,“这不要紧,为了多打胜仗,多消灭敌人嘛!我已经 和2营的同志讲好了,他们会支持你的。”这不,团的首长定了,我还有什么说的,干呗。还好,在后来的25个昼夜中,我和2营的同志一直合作地很好。 3个昼夜的激战,我们营在4、5、6号阵地上,先后打败敌班至营规模的进攻30余次,大量地歼灭了敌人。但是战士们打的很艰苦,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当时我们感受有三点:一是炮伤多。从伤亡人员的统计中,80%的是炮击所致,只有10%左右为枪打,防炮成了能否生存的关键一环。二是战术需要改进。4、5、6号阵地处在敌人的三面包围之中,且孤立突出,是敌人火力和兵力重点控制的地区,我一味分兵把口,处处守死,和敌人明打明的对着干比较多,吃了不少亏。三是阵地条件有待改善。由于仅有的一点工事都被摧毁殆尽,虚土都有1米多深,无法构筑工事,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战士硬是凭借几个弹坑和为数甚少的几处石缝藏身隐蔽。作战无依托,阵地无工事,敌人打得很,攻得猛,要固守阵地困难很大。作为前沿阵地的指挥员面临这些困难,我心里就像吃了铅块一样的沉重,苦苦思索着解决的办法。 就这3个昼夜,我在营指挥所看到敌人的疯狂进攻被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打下去。但是,我营的战士,亲密的战友也在4、5、6号阵地上英勇顽强,前仆后继地一个个倒下去。战斗紧张时,我专心一致地思考着怎样打退敌人的进攻;战斗间隙,我仍然在考虑着用什么办法能够多消灭敌人,用什么办法能减少我们的伤亡,用什么办法能有效地坚守阵地。就这3个昼夜,脑子一刻也没有休息,思考的问题太多,总想理出一个头绪。除了接受上级指示,向前沿坚守分队下达命令之外,对谁也不多说一句话。炊事班送来的干粮,一口也吃不下去。然而。3条“大生产”香烟,却在不知不觉中一口一口地吸完燃尽。我望着地上的烟灰,丢掉了燃烧着的最后一个烟头,在昏暗的半截坑道里,似乎看到了“灰麝”中的“亮点”——那就是:3天的战斗实践,迫切地需要我们指挥员在用兵的方法上作出大胆的改变……。



可喜的转机

2营5连20日夜开始接替9连夺取6号阵地,开始上去的两个排,我们还是按常规先炮火准备后强攻的办法,结果都未成功,且连长、副连长在敌人的炮火反击中都不幸牺牲。

我们在448高地营指挥所的几个人都心急如焚,一致认为不能这样搞下去了,必须改变攻击方法。遂决定冲击前不行炮火准备,利用夜暗以偷袭的战术手段惩治敌人。

11月21日20时,5连3排长胡高升带领全排利用夜暗从488高地向6号阵地运动,通过敌人约1000米的冷炮封锁地段,仅伤1人。继后7、8班均按预定计划隐蔽地进行至冲击出发位置。排长以步谈机向营指发出到位信号。此时,7班已经摸到6号阵地主峰下端40米处,敌人尚未发觉。21时10分,我们得知各班均已到位,并完成了一切准备,遂发出出击信号。激战不到10分钟,歼敌一个半班,并缴获自动步枪两支我仅伤4人,6号阵地又回到了我们手中。为防敌人炮火杀伤,该排只留7班一个小组在阵地主峰警戒值班,其余人员分散配置到主峰山脊北坡和两侧稍后的斜面上,每人找一良好地形挖避弹坑隐蔽身体,随时作好投入主峰作战的准备。之后,敌人的一次偷袭和二次试探性攻击均被我警戒小组及时发现并打退。5连3排在6号阵地上坚守了30小时30分钟,击退敌班至两个连的12次攻击,毙伤敌人250余名,创造了争夺战中敌我伤亡8.6:1的以少胜多战例。

7连1排逐个增兵,近反、快反、小兵群作战的经验,5连3排不行炮火准备夜间偷袭的成功,使我们从困境中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使我们几天了一直为之苦苦思索的难题有了解答。我和2营的几个同志商定后,向团里领导提出改变战法,灵活用兵的建议。具体是:改变前几天在狭窄的阵地上进行多点争夺,分散用兵的死打硬拼战法,集中兵力固守与争夺6号阵地,其他两个阵地有利则守,无利则收,白昼以火力控制完全有可能性。夜间以少量兵力相机控制,避免在暴露的阵地上分兵把口,增大伤亡。可好,团长他们也正在琢磨这个事,上下不谋而合了。团部请示李德生首长后,很快作出了改变战法的有关部署。至此,我们心里感到踏实多了,指挥部队坚守阵地的信心更足了。



仗给打活了

根据团的指示,我们及时调整了有关部署,将4、5号阵地上的兵力撤回,重点守6号阵地,以营属82迫击炮和高射机枪对4、5号阵地控制,一旦发现敌人接近或占领构筑工事,立即按规定信号召唤炮兵将敌人消灭,夜间则以3、5人至1个班不等的兵力,进行无规律、不定点的“游击”袭扰,搅得敌人占也不是,放也不是。与此同时,在6号阵地这样的要点上,白天我们只留少数人观察、警戒,大多数人则抓紧时机,构筑隐蔽工事,改善阵地条件。为对付敌人夜间的攻击,我们要求分队借鉴7连1排的打法,以适量用兵,逐次增兵,小群作战的战法与敌人争夺,并研究了以1、2个组对付敌人1个排,以1、2个班打敌人一个连得具体打法。与此同时给每个屯兵、避弹点配备了步谈机,保持不间断联络,做到随打随补。一到夜晚,敌人龟缩不出,我小分队则大显身手,四处活动,有重点地袭,有计划地扰,打一阵就走,抓一把就撤。使敌人摸不着规律,找不到目标,经常挨打,搅得敌人晕头转向,气的直骂。从537.7高地敌人架设的高音喇叭里,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106团太狡猾了!狡猾的106团!”战士们听得乐了。有的说:“龟孙子,你也有这一天。你们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由于战术得当,指挥正确,前沿的战士们也越打越出色。战士高守余担任6号阵地观察、警戒,他利用阵地上的岩石缝隙和改造的弹坑、掩体,单个与敌人巧妙周旋8小时,时而在东,时而在西,远距离用机枪扫射,近距离用手榴弹、爆破筒打,在炮兵火力支援下,只身先后打退敌人排以上兵力6次冲击,歼敌120多名,守住了阵地,创造了单个战士防御的成功范例,高守余同志被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二级英雄”的荣誉称号。


给炮兵安上眼睛

说到炮兵,那可真叫绝!在前沿阵地,我记得守卫在一线的同志们多次提出要给炮兵请功。何故呢?那就是炮兵打得快,打得准。

记得11月19日那天,在我7连1排坚守的6号阵地上,敌人的第8次连规模的冲击给打下去了。阵地上很难得地出现了两个小时的相对平静。突然,观察员报告,在6号阵地的左前方约300米处敌人约2个连的兵力分3路正在往上攻。我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把目标告诉了身边的炮兵参谋,炮兵参谋很快在地图上确定了方格坐标,随即营、团炮兵一起进行射击。从步谈机里只听得6号阵地上的同志不断地喊好。

实际上,这次行动,由于观察员发现目标快,报告情况快,并在炮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修正,约2个连的进攻之敌未要我步兵打一枪一弹,就被炮火给干下去了。那炮来得真快,打得真准。为了搞好步炮协同,及时为炮兵指示目标,无论战斗怎样激烈、残酷,我们在几个便于观察的位置上始终放上观察组和观察员。 我们的战士在零下30多度的严寒条件下,冒着敌人炮火钻在那石头缝里一呆就是几个小时,有的战士下来告诉我,他们汗湿的衣服和石头冻在一起。

战场上的艰苦环境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战士们在高山阵地上作战,喝不上水,吃不到饭,潮湿的坑道和猫耳洞内又不通风,加上同伤员、烈士在一起,血腥味、汗臭味和大小便的气味混合在一起,不要说吃冷馒头、啃冻咸菜,就是真有好吃的饭菜也难以下咽。最大的问题就是休息不好,穿着一天作战汗湿的衣服坐在那里,大雪过后,气温降到零下三十多度,根本无法睡觉,而且每位战士身心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所以战士体力消耗很大。为了保存力量,稳定阵地,尽量改善阵地上的生存条件,达到长期坚守的目的,加强工事的修筑。



摘选:时任103团一营教导员王银虎。 106团王银虎的回忆:关于我营在上甘岭二十昼夜的基本情况: 我在上甘岭二十八天,直接参战二十个昼夜。当时我是第二野战军三兵团十二军34师106团营教导员,我们106团是在上甘岭战斗的最后一个团。 有一部电影片《上甘岭》,各位同志可能都看过。那部片子反映了上甘岭战役的基本情况,但他和实际情况不完全一样,实际情况比电影反映的情况还残酷得多。战士也勇敢的多。例如坑道里一个女同志,实际上我们根本不让女同志上前线,再如他唱的那首歌,听起来轻松愉快,实际上不是那回事。 上甘岭战役,它与我军历次的作战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一是:作战对象特殊。是装备优势的美军为首的“联军”。二是作战的地点特殊。是异国他乡的山地战。三是:作战的规模特殊。地小(3.7平方公里的面积)。兵多:敌我双方有十万多人参战。四是:作战的样式特殊。是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阵地。抗击敌人,空地密集火力支援下轮番进攻。攻守结合,反复争夺。敌我双方消耗大,伤亡大等特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战役。



1951年11月21日志愿军第12军第34师106团一营对科湖里地区572.4高地进行反击战斗宣誓。 我营在上甘岭28天,直接参战二十个昼夜。 第一、接受任务准备战斗。我营在金城前线防御,完成任务后,正在后移的途中又接受了支援十五军的作战任务,我十二军长曾绍山的指示:敌人一旦夺取了上甘岭的地区,五圣山万一失守,敌人即居高临下,使我军在辽阔的平原地区无法立足。整个朝鲜战局斗争发生重大变化。因此,你们到上甘岭参战的任务十分艰巨。你们到阵地上去作战,要特别注意接受十五军的经验教训,要灵活的运用战术,一定要打好仗,当好十二军的代表。 我营接受任务时,上甘岭战役已经打了二十余天,战斗异常激烈、残酷。我英勇的兄弟部队,同仇敌忾,英勇杀敌,顽强坚守阵地,但由于伤亡过大,急需支援,我营在这种情况下奉命投入战斗的。 为了粉碎敌人的发动攻势,我军普遍进行了动员,讲清这次战役的目的意义。这次战役的胜利,不仅是军事问题,而且是重要的政治问题。一定要打好这一仗。为十二军争光,为我国争光为朝鲜人民争光,一定要打出军威、国威。我营各单位表了态,并展开了军事民主,拟定了积极防御的作战方案,进行了战术演习等。



十一月的朝鲜,正进入冬季,风雪弥漫,气温达零下30度。吃的常常是冻得象铁一样的馒头。条件极为艰苦。但部队斗志高昂,情绪高涨。

我们十五日晨从高岩里出发,冒着敌人的空袭,趁夜车行军,顺利地到在了前线集结地一梅会里。 团营领导立即到兄弟指挥所,去了解情况接受任务,堪察地形。

我们看到即将攻击和坚守的是537.7高地的北山,位于597.9高地以东。阵地狭窄,敌高我低,地形对敌有利。 我营主要夺取和巩固的是537.7高地的北山。这个阵地反击难度之大,远远超过了领导的预料。九十二团打了三天,从十一日发起反击,到十四日部队基本被打光了,不得不把九十三团拉上来,三天打掉一个主力团,这个仗够残酷了。

537.7高地北山,不同于597.9高地。597.9高地是易守难攻。北山处于537.7高地主峰火力控制之下,又受597.9高地和注守洞南山敌阵地的火力侧射。夺取防守极为困难。何况敌人已占领表面阵地多天,防御工事长时间的修筑和加强,又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因此,九十二团打了三天,不得不把九十三团拉上去。 从审查俘虏得知,原守597.9高地的是美7师,因伤亡过大而撤离,将防守任务交给伪二师。这次被我十二军九十一团一举夺取,对伪二师来说,放弃597.9高地,他并不是丢面子,因为你美七师都守不住,我伪二师一定要守吗?可北山就不同了。北山一开始就是伪二师攻占和防守,岂能轻易放弃呢?所以三天打了一个团,打的很残酷。所以下决心命令一○六团增援,一○六团是上甘岭战役最后一个团,也是二野的一个主力团。李德生副军长讲:十二军上来四个团了,你们一○六团上去就不让别的部队上了。你们要歼灭敌人巩固阵地后交给十五军。武效贤团长、于永贤政委根据党委的共同意见,要求改变打法:说如不改变打法,我一○六团和前几个团一样打三天收摊子,李德生副军长接受了武效贤团长的意见。 第二、反击敌实施战斗。经过堪察和认真的研究,团里决定1952年11月17日夜间投入战斗。我营负责接替九十三团二营北山1、2、3、7、8、9号阵地的任务,三营负责接替九十三团三管的北山4、5、6号阵地的任务。当时我营营长是宜文光、教导员是王银虎,营参谋李治。



1952年初冬志愿军12军106团1营在上甘岭537.7高地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 我营是17号下午5时,天气已逐渐昏暗下来,部队在夜幕掩护下,从集结地向537.7高地北山出发了。

突破敌人的层层封锁,于18日拂晓前到1号阵地前铁匠炉附近未能前进。部队停止运动,就地隐蔽。令一连去抓一个俘虏了解情况,也未抓紧到。

19日晚,我们在炮兵支援下,向2、3、7、8、9号阵地发起反击。一连打得很勇敢。经过20分钟的激烈战斗。占领了全部阵了。指导员陈大章同志牺牲,正副连长负重伤,在连续打退敌人两次反击后,1-3排长又负伤下去了。部队伤亡很大。特别二号阵地,打的只剩下新战士李小民和冯希孔。他们子弹打光了,就到牺牲的人身上去收集弹药,冯希孔收集弹药时遇到负重伤的副连长,想把他背下去,被副连长拒绝了,说不能下去,一定要坚守住阵地。他们又打退了敌人一次反击,战士李小明又牺牲了,冯与副连长两人一致坚持到部队上来,才下阵地。 部队上来后,我二连三连及机枪连一部扼守阵地,其余的为营二梯队。我营控制1、2、3、9号阵地,用火力控制七,八号阵地,我左邻是本团三营,坚守4、5、6号阵地。右邻是91团坚守597.9高地。 我们进入阵地时,看到表面阵地全部被摧毁,山头打成粉沫,坑道小的被打塌了,大的被打短了几米、十几米,537.7高地北山共有坑道十条,4条被打塌,3条被打短。例如我营部448坑道,是个比较大的坑道,有三个口,前边两个口被堵塞,后边一个口被打成了天井式的口。人员只能爬进爬出。几百人挤到一个坑道里,坑道里不用说吃粮吃水问题,连空气都很少,呼吸都困难,带进的蜡烛都点不着。在坑道外不能生存,在坑道内也很难忍受,怎么办?不得不尽快的把三个口都重新挖开。



1952年12月初志愿军第12军106团1营向上甘岭537.7高地北山之敌反击。 我们上阵地后,第一个任务是:尽快的改造和重建攻防工事阵地。我们针对当时敌我地形的情况和兄弟部队的经验教训,在敌火下展开了艰苦的以坑道骨干的阵地坚守。保存自己消灭的敌人。

一是我营部的指挥坑道。

(一)448坑道三个口要打开,清理坑道口时,看到被压在坑道口部一排一排的指战员,活活的被埋在里边,为坑道通风,不得不把他们移出去,放到适当地方,我们看到被埋在坑道的指战员的残酷牺牲,一很痛心,二恨敌人,更激起我对敌仇恨心。

(二)是整顿坑道内的人员,阵地上经过了几十天的战斗,我们448坑道内有十二个连队的伤病人员,我们分类编组:1是党团员,2是有战斗力的人员,3是伤病员,4是尸体,5是各种食物,6是武器弹药,7是被服。各组都指定负责人。

(三)是组织学习技术准备战斗 二是要求各连队改造和重建攻防阵地:一个连要有一条主坑道,3-5条支撑点式的坑道和马蹄坑道,猫儿洞等。 边打边建攻防阵地,敌人来了就打,打退敌人再建。阵地逐步加强,总之,我们是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经过努力:一号阵地挖了三条坑道:各27米,二号阵地挖了一条20米,九号阵地挖了一条坑19米长,还有15个避弹坑等。 总之各连队根据地形,挖了不少的避弹坑,猫儿洞,交通壕沟。还有把坑道门外向下挖个沟,待敌人打来炸弹往山下滚,炸不坏坑道口等等。 第二个任务是,坚守坑道,拖住敌人,消灭敌人,与敌人展开积极的斗争。 我们都明白,坚守住坑道就能消灭敌人,就能拖住敌人,就能依托坑道反击敌人。恢复阵地,就能赢得战斗的最后胜利。全体指战员,自觉的忍受困难,克服急躁情绪,齐心合力的粉碎敌人的破坏和进攻。



敌人也明白,只要我军有人坚守着坑道,他就不能前进一步,并且最后连占领的表面阵地,也不得不重新退出来。因此,他不惜一切,用各种毒辣的手段,对我坑道进行疯狂的破坏和进攻。敌人破坏我坑道的手段是:围攻、轰炸、放毒、堵塞、断水、熏烧、封锁等,但斗争的焦点是坑道口。

我二号坑道是一个口,人多气体大,被敌机发觉,几十架飞机来把坑道炸毁。我二连二排以排长范得志为首的40余人全部牺牲,都活活的埋在坑道里。 特别是敌人把柴草倒上汽油,顺风用烟熏,使坑道里的人员,被烟熏得透不过气来,有的人愤怒的叫:“出去与敌人拼了”,党支部提醒大家,不能拼,说:“现在我们一个人就是能拼敌人一百个人,也不能拼。我们的任务是:坚守坑道到最后胜利。 敌人的破坏一一的失败后,转入围困,断粮,敌人在我坑道上面,两侧修筑掩蔽部,想切断我坑道对外联系的办法,达到其占领我坑道的目的。

我坚守坑道的部队,在敌人围困的情况下,在最困难的时候,像牙膏类的一切含水分的可以润舌的东西早就用光了。战士干渴难忍,只能用舌头去舔潮湿的岩石,或伏在地上吸几口凉气。祖国慰问团带来的糖果,朝鲜人民送来的苹果,二线部队送来的萝卜,都被当成甲等物品。在那些日子里,各条电话和报话机里,叫的最多的是水、苹果、萝卜等。 运输部队,不顾牺牲,通过敌人的封锁线,爬着向前移动。把粮弹送到坑道,尽管有限,但是“雪中送炭”给守坑道的部队是很大的鼓舞,使他们更团结,坚持与敌人斗争。 在那时,部队看到运输部队的牺牲,在内心的感到:并不是说我们坚守坑道,你们应该给我们送粮弹,而是很同情运输人员的困难和牺牲。很珍惜一点水,一颗弹,更加痛恨敌人,在那时有这么一件事,在部队广泛传播着,一个坑道里十几人,接到运输员从牺牲同志身边拣来的一个苹果,交给连长吃,连长看到报话员讲话多,嘴都干裂了,交给报话员吃,报话员看到伤员没水喝,交给卫生员给伤员吃。伤员讲:我们没用了,把苹果交给作战的战士吃吧。战士讲连长最辛苦,交给连长吃吧。苹果转了一圈又转回来了,连长只好轻轻的咬一口,又转下去,才把苹果吃完。我们坚守坑道的人员,有这种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呀。再凶的敌人,也能战胜他。



我们有的坑道与上级与友邻失掉了联系,几天联系不上,处于楼上楼下,(敌人在坑道顶上,我军在坑道内)敌人在坑道顶上又打又拉,叫我们坑道人员投降。我们的指战员,在坑道内又饿又渴,十分困难的情况,坚信我们的部队一定会来反击的,决不屈服于敌人打拉活动,坚定的坚守着坑道毫无动摇。

我们坚守坑道的人员,既要克服困难,又要和敌人斗争。既反对简单急躁用事与敌人拼了算了的思想。又要反对消极躲避坐等呆板的悲观情绪。在退居坑道后,必须坚守住坑道。积极开展与敌人斗争,以冷战杀伤敌人。变被动为主动。例如我二连二排长范德志同志,他利用夜间派四班长带领全班主动出击。打掉敌人三个地堡,歼敌20余人,激获轻机枪三挺,卡斌枪、半自动步枪十多支,我无一伤亡胜利地返回坑道。

再如,我三连刘两全小组,他们摸到敌人每次进攻的路线,他们利用地形侧击敌人,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歼敌100余人,打退敌人一次进攻。我们给刘两全全组记一等功。 克服困难和敌人斗争的本身,就是考验和锻炼全体指战员的实际行动。我们当时的口号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只有消灭敌人,才能保存自己。我们越打敌人,敌人就越怕我们,敢于斗争就是胜利。我们在坑道里,敌人在表面阵地上,敌人比我更害怕。敌人在坑道顶上,我们在坑道内部,敌人怕的要命。特别是晚上,外边一有动静,敌人就开枪,他们好象坐在火山上,不知什么时候,火山爆发被烧死。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坚守坑道的部队,不断组织小型活动,主动出击20多次,歼敌300余人,为部队反击和巩固阵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上甘岭基本情况和打法。上甘岭战斗的激烈成度是世界上少有的,敌人为了争夺三点七平方公里两个连的阵地,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一切现代化武器,每天平均向阵地发射炮、炸弹二万余发。出动飞机一百余架次,出动坦克170余辆,火炮400余门,把成百吨的钢铁向阵地上倾斜。山头上的工事化为焦土。表面阵地全部被摧毁。敌人在大飞机、火炮、坦克的掩护下,经常以4-5个营的兵力,反复进集团冲击,我营直接打了20个昼夜,攻打反击40多次,前沿阵地形成了楼上楼下犬牙交错拉锯式的反复争夺的局面。阵地失而复得,情况变化迅速。

一是:我们的主要打法是夜战歼敌,因为敌人空地装备优势,我们夜间打击敌人,可以避长击短,敌人是机械化,自动化,不利于夜间行动,我们装备轻便,善于夜间行动。这是我劣敌优特点决定的。 劣敌优特点决定的。

二是以坑道为骨干,重点坚守1、2、3、9号阵地,火力控制坚守,7、8号阵地,因为7、8号阵地在敌鼻子底下,硬坚守伤亡大,守不住。敌人上有制空权,下有炮兵、坦克的优势。我如没有以坑道为骨干的攻防阵地,很难战胜敌人。特别是七、八号阵地,不仅在敌鼻子下,而且是三面受敌,没有以坑道骨干的阵地重点坚守,是守不住阵地的。

三是步炮协同充分发挥炮兵火力的作用。集中火力杀伤敌人。82迫击炮,60炮靠前,打敌人的死角,60炮打长弹,打炸药,打的敌人不知道是什么新式武器,我们发现驻守洞南山有敌人屯兵处和敌人的炮阵地。我们要求炮兵火力极时的摧毁。我们要了三门无后坐力的炮到九号阵地,利用拂晓时从翼侧对敌人的屯兵洞,进行破坏射击。充分发挥了炮兵的作用。

四孤胆作战与敌人寸土必争。

1是一兵多用,要求每个指战员,人在阵地在,干部伤亡自动代理。即当官又当兵。既当兵又当官,不仅熟练手中武器和我军各种武器也要学会敌人的武器。要有多面手才能适应作战情况。

2、英勇与敌斗争,我二连八班长黄记保带领战士杨发、张有中向敌人进攻,距敌人30米处被敌人发觉,敌人轻机枪向我们扫射过来,杨发中弹牺牲。黄记保毫无犹豫地向敌人冲去,进到敌机枪工事右侧,用爆破筒塞进敌堡,将敌人火力点炸毁。歼灭了敌人恢复了阵地。战士张有忠,坚守阵地,身负重伤,肚皮被炮弹划破肠子露在外边,他一手托着肠子一手拿着武器和敌人斗争,以顽强的毅力坚守着阵地,直到最后牺牲。步谈机员李文杨,三次负伤不下火线,始终保持上下联络畅通。当他停止呼吸时,还抢着步谈机。十一月二十一日,我三连一个组全天歼敌170余人,我仅伤亡两人。

五是我们运用小、近、快、狠的战术与敌人展开了斗争。 “小”就是兵力要小。多数人在坑道里,少数人坚持表面阵地。以少胜多。用添油的办法,一人、一组的上阵地。 “近”是:和敌人打近战,把敌人放在距40米、30米时再打,不打便罢,一开枪不虚发,把敌人打倒,不浪费弹药。12月3日那一天,敌人出动飞机200多架次,向我二号阵地轮番轰炸,。坑道被毁,伪二师以两个营的兵力向我营发动了进攻,我以近战打退敌人11次冲击,敌人伤亡200余人,我仅伤亡8人。 “快”是:在防御时,反击要快,要快打快收,即出坑道要快,打击敌人要快,收回部队要快。 “狠”是,要狠狠打击敌人,往死处打,打歼灭战。叫他有来无回,将敌人歼灭在我阵地前,不让敌人跑掉。



106团米玉岗 摘自网络: 一天一夜,打退敌人23次疯狂进攻,连队162人几乎伤亡殆尽。回忆上甘岭537.7高地北山一昼夜血战,94岁高龄的原志愿军老战士米玉岗68年后在南京和平暖阳中的讲述,依然让人喘不过气来。去的时候,大家都做好了牺牲准备。 21岁参军,22岁入党,先后参加襄樊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米玉岗在解放战争中磨炼、成长,1949年12月,进军大西南中他还参与了一个多排俘虏国民党军一个保安团的传奇战斗。 1950年,米玉岗随12军回河北休整,准备赴朝参战。“乱七八糟打了个包袱寄回家,我知道回来的可能性不大,去的时候大家都有牺牲的思想准备。”这时已是连队指导员的米玉岗给战士们作出国作战动员,“你不去支援朝鲜,美国就会把朝鲜占了、就会进一步侵犯中国,保卫朝鲜也是保卫中国。”



1951年3月底,米玉岗随12军入朝参战。行军时不仅很少看到朝鲜群众,连完好的房子也很少见,战士们在国内能借住老百姓房子,此时只能锯树挖土自己盖房住。 12军急赴前线,是参加1951年4月的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很顺利,12军打垮土耳其旅,突破三八线,进逼汉江。由于后勤达到极限,我军开始第二阶段后撤。米玉岗回忆,美军在飞机坦克掩护下紧紧追击,他所在连队撤过汉江时损失较大,12军甚至遇到了美军187空降团的穿插包抄,但阻截被我军顽强打破。 由于“联合国军”摸到了志愿军“礼拜攻势”的特点,第五次战役意图没能完全实现,但志愿军很快就找到了对付美军的新办法。



上甘岭537.7高地。 坑道防御, 削减敌飞机大炮优势 这个新办法,就是后来著名的依托坑道“小兵群”作战。1951年11月,12军参加金城防御作战,进行大小战斗400余次,圆满完成防御作战任务,坑道就起了很大作用。 “人工用铁钎子和锤子打,有时用炸药,把山打个洞,防御很有效果。你有飞机大炮,我钻到山里都不怕;你来少了我不理,来多了我出来跟你打。”米玉岗说,依托坑道防御,兄弟部队31师92团一个班曾在敌占领表面阵地后坚守9天,直到我军反攻山头成功。

1952年10月,敌我围绕上甘岭展开了空前激烈的阵地攻防,每个山头每天都有激烈争夺。前期20多天作战,志愿军许多步兵连队往往上去很短时间就伤亡殆尽,15军元气大伤,刚完成1年防御任务的12军奉命取消休整、紧急支援。由于阵地面积有限,12军以“小兵群”逐次投入展开。“争夺是拉锯式的,白天美国鬼子依靠飞机大炮把志愿军打下来,到晚上志愿军又把敌人打下去。”11月17日,米玉岗所在的34师106团奉命出战,接替伤亡很大的兄弟部队92、93团投入537.7高地北山拉锯战



当时,表面阵地在敌手中。18日凌晨,106团3营8连162人分3个梯队展开反攻,时任8连指导员的米玉岗率第三梯队。夜晚是属于志愿军的,米玉岗带梯队到阵地上时,连长文法礼已率第一梯队收复阵地并展开防御。 8连负责537.7高地北山左翼4、5、6号阵地。“上去看到阵地上很惨了。”米老给记者比划说,“有这一掐这么粗的树都打没有了,地下的石头都打成了一层土。”这样的地形很难修工事,当时主要靠坑道防御和不断派出小股兵力反击的方式抵消敌火力优势。

清晨5点,106团接防不到3个小时就遇敌进攻。敌人先以4架飞机轰炸,继以长达1个小时的炮击。战史记载,整个537.7高地落弹两万余发。随后,双方围绕离金化公路最近的6号阵地展开激烈争夺。 米玉岗在6号阵地上看到,敌人坐卡车沿路进抵山脚,下车后展开仰攻。“说起来也好笑,你在山上隐蔽着,只要听到‘啪啪’一打枪,你就知道敌人要上来了。你出来一打,他就跑回去了。”米玉岗回忆,敌人说好打也好打,“步兵威胁不大,就是飞机大炮厉害。” 战斗关键是人, 人靠的是精神



“我们打了一个白天一个黑夜,敌人从一个排到一个加强营,一共23次攻击,我们都守下来了。”米玉岗说,撤下阵地时,全连162人有151人伤亡,却牢牢守住了阵地。 米老至今清楚记得许多战友的牺牲情形,“我看到3班的战士林树勋两个膀子都打没了,精神状态还很好,说‘你们不要管我,去守住阵地’;还有7班班长朱金元,在猫耳洞里也说‘你们不要管我’。后来时间长了,他们都流血过多牺牲了。” 这样的牺牲每天都在发生,106团9个步兵连几乎全部打光,连级干部也几乎全部伤亡,其中就有米玉岗的老战友文法礼。“连长和我最要好了,用老话说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亲兄弟一样。”米老回忆,当天由于6号阵地坑道口被炸塌,隐蔽其中的文法礼等20多位战友全部牺牲。 米老在战斗中脚被弹片击伤,导致三等残废。他轻描淡写说是“轻伤”,他更愿意谈牺牲的连里战友。烈士中最小的年仅19岁,最年长的也不过30岁。19岁的卫生员钟兴全是四川南充人,在米老记忆中有点结巴。这个被米玉岗形容为“可调皮了”的年轻人,在敌人冲上阵地的危急时刻,毅然拉响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 “这样的精神不简单。战斗关键还是人,人还是靠精神。靠不怕死的这种精神,才能战胜敌人。”这种精神甚至连敌人都会畏惧。有段时间大家远远望着4号山头沉寂下来,以为我军已全部牺牲,“但是敌人始终没敢占那个地方,到了天黑发现阵地上还有一个我们的人,是9班副班长王安民。”米老声音激昂地说,“只要山上有一个人,敌人就不敢去!” 这场激烈防御战的最危急时刻,是在天快黑时敌人一个加强营规模的进攻。“反正坚决不能丢阵地,战斗口号就是人在阵地在,只要我活着就不会丢阵地。”敌人这次进攻当然也失败了。下撤后,8连共被评出一等功臣3名、二等功臣4名、三等功臣34名,连队被评为上甘岭战役集体二等功臣连。 上去前,米玉岗和战友们都清楚地知道兄弟部队伤亡很大,“根本不怕,没有怕这些想法!谁都争着先、都是抢着去。”米老说,那时谁有钱就掏出来留给留守的战友,“‘不回来就算缴纳党费,回来你还我’,那时就是想得这么简单。”

68年后回首,米玉岗坦承敌人确实装备极为强大。“我们的步谈机只有连里有,整天‘呜啦呜啦’响听不清。敌人排长都有611步谈机,暖瓶一样很小挂在身前,(通话)质量也比我们好。”米玉岗说的步谈机是美制BC611步话机,有效通信距离1-1.5公里,用法和手机雏形“大哥大”差不多,虽然有些粗笨,比我军还是强得多。由于通信不灵,我军无法实时掌握前沿态势,“我们只能用添油战术,估计打了一阵前头的人伤亡差不多了再派一拨,所以打得比较惨烈。” 不过,装备终归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穷国打败了富国、劣势装备打败了优势装备,打出了国威军威。没有朝鲜战争,就不可能有后来几十年和平。”米玉岗斩钉截铁地说。


106团孤胆英雄高守余


106团施政委


106团的施政委、肖爽、武绪昌、林体元等战友


106团的战友们


前排右二为战斗英雄黄家富。


一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刘保成。


战斗在上甘岭537.7高地的106团战友们。


战斗在上甘岭537.7高地的106团战友们。


战斗在上甘岭537.7高地的106团战友们,(照片第二排右二为106团武效贤团长的爱人杜念沪)。杜念沪右手后面的是美篇作者的父亲武绪昌。


战斗在上甘岭537.7高地的106团战友们。


106团的战友们


武绪昌、张明祥。


武绪昌、谢光照、郭广森等战友


106团撤出上甘岭阵前欢呼胜利时的情景,该图片陈列于原十二军军史馆。



106团武绪昌 从五圣山回望上甘岭并忆战友

作者 :武绪昌

我所在的志愿军 一0六 团在上甘岭战役中,与敌人拼杀了28个昼夜,许多战友在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最后都牢固地守住了阵地,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战士们既带着胜利的喜悦,又怀着对牺牲战友的思念心情,离开了这血与火的阵地。 当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踏上五圣山的主峰,并从五圣山回望上甘岭村,537。7高山北山的几个山头尽收眼底。

大雪过后的朝鲜,大地一片银白,唯独上甘岭左右那个高地,被双方的炮火轰的黑呼呼的。现在不行了,也没有相互争夺的激战,整个战场步入寂静。我面对这银色的世界,静的喘不过气来的氛围,呆呆地眺望。如果不是上甘岭那片轰翻的黑土,谁能相信这是敌人用无数枪弹削低了2尺,付出了数万人的代价,结果还是寸土不得,震惊世界的上甘岭呢? 从阵地上撤下来的部队战士徐徐而过,没有歌声笑语,只是默默地向后走。

我站在部队的一边,竭力想寻找我所认识熟悉的干部和战士,但我的这个愿望很难实现,除了几个似乎面熟的人外,我所熟悉的同志却很难找到。望着走过的队伍,我的眼前模糊起来,他们怎么都不在队伍中了呢?尽管他们牺牲的消息早已传来,我却不愿相信那是真的。我多么希望在队伍里找到那熟悉的身影啊!

一连指导员陈大章,他身材不高,长方脸,说起话来总是笑盈盈的,只要你和他一接触便会立刻感到他是一个有才干有头脑,对人忠厚诚恳,是一个称职的政治工作者。一连亲密的官兵关系,领导班子的坚强团结,和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都灌注了他大量的心血,全团干部都知道陈大章是一个优秀的指导员。可如今,他却永远留在阵地上,永远回不来了。战士们再也听不到他那铿锵有力的政治动员和信心十足,慷慨激昂的誓言,党员们再也听不到他那深入浅出,娓娓动听的党课和革命道理,班排干部和骨干再也没有机会和他一起分析战想,研究如何做好工作,这一切都不可能了。他曾说,”在必要时要用自己的热血去换取革命的胜利,这就是为人民服务。”他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的血没有白流。

队伍继续走着,我的视线跟着队伍的移动而寻觅。四连过去了,仍不见指导员宿茂生,对他我特别熟悉。他当战士、班长、排长一直到担任指导员,我们都在一个营。宿茂生同志中等身材,文化不高,头脑反应却很机灵,作战勇敢,当班长时曾在一次战斗中率领全班冲入敌阵左突右杀,把敌人打得稀里哗啦,为我全部歼敌 创造了条件,后来领导上叫他担任指导员.他说:”咱这号人咋能干这个,冲冲杀杀还差不多。”是的,从表面看来他似乎不合适做政治工作,但从本质上看,他担任指导员是最恰当,最合适不过的。他虽不爱多说话,但处处以身作责,为战士作表率,对战士要求严格,十分关心战士的疾苦,战士有什么过失去,他会狠狠批评,可在战斗中他对每个战士该如何动作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尤其他自己身先是卒的模范行动,使战士们十分钦佩。上阵地时,阵地上只有一条很短的坑道,为了避免伤亡,叫战士们都进坑道,自己却守在坑道口,不幸的是一发枪弹落在了坑道口,战士们都安然无恙,宿茂生同志却中弹倒下了。战士们拥到他身边喊着”指导员,指导员”他却再也不能回答了。他常说,”我不会讲话,当不了指导员。”可他的实践却证明他是一个在战斗中威望很高的称职的指导员。

队伍将要走完,八连走了过来。可我却不敢认这个连队了,这是八连吗?走在前面的连干部都不是原来的人了,原先的连干呢?连长文法礼、米玉岗,怎么一个都不见呢?通常连干部是走在队伍的前面的啊!一个连队能不能打仗,一看连长、指导员就知道个八九不离十。八连连长文法礼是一个英峻青年,高高个头,方方的脸蛋,衣服总是整正齐齐,干干净净,精神抖擞地走在队伍最前头,一看就知道是一位精精干干能打仗的连长。事实也是如此,他平时不拘言笑,遇事沉着,尤其是在战斗中临危不乱,善于动脑筋,善观察,肯分析,是一位无私的英勇善战的连长。然而,在11月18日他率领突出排打退了数倍于我的敌人进攻后,为避开敌人猛烈炮火坑道而把突出排撤进了坑道,敌机一颗重磅炸弹投在坑道口,文法礼和全排战士被埋在坑道里,全部壮烈牺牲。指导员米玉岗也在组织反击中身负重伤,被送回了后方。

一队队凯旋的战士们走完了,我所认识的干部和战士许多没有见到。他们都到哪儿去了?他们有许多人虽伤后被送回了国内,还有许多同志壮烈牺牲了。但是,他们在九泉下的英灵可以自豪地告慰亲爱的母亲祖国。因为他们是为保家为国而献出生命的! 我的眼眶湿润了,视线模糊了,仿佛看见了一个个熟悉的面容,他们戴着红花,成队成队的从我面前走过,走向远方,走向未来!


朝鲜上甘岭烈士陵园。


朝鲜上甘岭烈士陵园



上甘岭陵园祭文

作者:武将

长眠上甘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们我们来了!你们的战友、你们的亲人和你们战友的后人带着祖国人民的深切怀念,带着战友对你们的思念,你们的后人带着对你们的崇敬,我们终于来了!

敬爱的上甘岭的英烈们,六十六年了,祖国人民,你们的战友和后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记挂着你们,怀念着你们!还有多少你们的亲人还在寻找着你们。希望能在你的坟前为你填把黄土,敬香祭拜!希望你们能魂归故里啊! 上甘岭的英雄们,六十八年前你们怀着对祖国和朝鲜人民的热爱。响应祖国的号召,毅然别离了自己的双亲、妻儿,踏上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血与火的征程!你们与朝鲜人民一道,狠狠打击了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侵略军。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你们发扬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以人在阵地在,誓死捍卫着上甘岭的每一个阵地,以劣势的装备彻底打垮了以美国为首武装到牙齿的所谓联合国军。就在这不到四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敌人投下了数千万吨的钢铁炸弹,也没将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吓倒和炸垮!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了一道打不烂、炸不垮的钢铁长城!为祖国和朝鲜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让敌人在你们面前唉叹认输! 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们,你们打出了国威军威!打掉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百年屈辱!为祖国的建设打出了和平和安宁的环境,你们的功绩祖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可以告慰英雄们:现在的祖国建设的日益强盛。在国防、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也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放心吧!英烈们,我们将继承你们的遗志,把祖国建设的更好。 今天在中朝两国政府的努力下,在战友和亲人的奔走呼吁下,我们终于来到你们的坟前,来告慰你们不朽的英灵! 朵朵白花寄托战友和亲人的哀思!三柱清香祭奠你们的在天之灵! 安息吧,战友们!安息吧,亲人们! 伟大的中朝友谊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 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和亲属代表团

?????????????????????????????????????????????2018年10月



向在上甘岭战役537.7高地鏖战28天的106团将士们致敬!❤️❤️❤️向杜念沪阿姨致敬!🌹🌹🌹537.7高地的106团烈士们永垂不朽! 106团的牺牲的英雄刘保成、一连指导员陈大章、指导员宿茂生,八连长文法礼,林树勋、朱金元、钟兴全……你们让我永远记住了!

“跨过鸭绿江”微信公众号是志愿军烈士后代,为宣传抗美援朝精神、传播志愿军各部队战史和宣扬志愿军英烈事迹而开设的。

欢迎志愿军前辈、志愿军后代、志愿军烈士后代和关注抗美援朝战争的人士赐稿。

投稿邮箱是:lieshihoudai@163.com

志愿军烈士寻亲联系人:邓玉明

联系电话:13990828653,18581201853

浴血上甘岭——记志愿军第12军34师106团在朝鲜上甘岭537.7高地上的英雄们

扫码关注我们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跨过鸭绿江):浴血上甘岭——记志愿军第12军34师106团在朝鲜上甘岭537.7高地上的英雄们

(浏览 5,884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