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明 祭

清 明 祭

清 明 祭

清 明 祭

湘水河富家郎,

少年投笔披戎装。[1]

军阀混战世乱透,

高低泾渭各主张。[2]

受党派遣入黄埔,[3]

学生冒死救校长。[4]

攻书习武为革命,

革命只做共产党。

[1]陈赓14岁弃笔从戎,入湘军鲁涤平部,由二等兵依次升至上士。

[2] 毛泽东曾于1927年留宿陈家。陈赓的父亲陈道良对毛泽东说:“这个世道乱透了才能分出个高低!” 毛泽东日后回忆此事时说:“他说得痛快!”此二句即源于此故。

[3] 陈赓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底受中共湘区委员会派遣投考黄埔军校,次年5月入黄埔一期。

[4] 1925年蒋介石率部东征讨伐陈炯明,战斗中部队溃败,叛军直逼蒋的指挥部。此时担任警卫连长的陈赓背起受到过度惊吓的蒋介石后撤,一直把他送至安全地带。

清 明 祭

上海敌垒黑雾障,

英狮法鹫逞凶狂。

特科剑插敌心脏,[5]

金陵霹雳斩罗网。[6]

苏区血战负重伤,[7]

巨匠勇士谈相畅。[8]

身陷囹圄爵禄诱,[9]

睥睨蜩鸠鲲鹏翔。[10]

[5] 192711月周恩来在上海领导组建了中共中央直属特科,负责搜集情报并保卫党中央的安全。

[6] 19314月,特科负责人之一顾顺章叛变投敌。潜伏敌营的钱壮飞在南京截获此情报后迅速传递给陈赓,再由陈赓报告中央,并按周恩来指示,立即安排转移,避免了党组织蒙受更大损失。

[7] 19319月底,陈赓秘密返回鄂豫皖苏区,任红四方面军十二师师长,翌年5月,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负伤。当时组织上已决定让他出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但因伤势渐重且无药可医,组织上遂批准他赴沪疗伤。陈赓化装为商人,拖着伤腿离开部队,一路上几度遇险,但都机智摆脱,最终抵达上海。

[8] 在沪疗伤时,陈赓常向地下党的同志讲述红军战斗故事。他说,"红军表现出的忠诚与勇敢比起那些描写战争的作品不知道要超过多少倍,我很希望人民能知道红军所经受过的这一切,即使将来革命成功了,也永远不要忘记"。地下党的同志把这些故事整理出来后交给鲁迅,鲁迅看过激动不已,希望能见到陈赓。此后,陈赓两次密访鲁迅并作长谈。鲁迅事后对地下党的同志说:"可以写部中篇小说"。由于环境所限,鲁迅未能完成这部作品。陈赓在与鲁迅谈话中随手所画的地图,一直被鲁迅珍藏,至今仍陈列在鲁迅博物馆。

[9] 19333月陈赓被叛徒出卖被捕。敌人先对陈赓严刑拷打,之后又将他押解南昌见蒋介石以图软化。在南昌期间,还特意安排昔日黄埔同学设宴劝降。

[10] 睥睨(qi ni):斜视。蜩(tiao):蝉的总称。  

清 明 祭

万里长征办军庠,[11]

青杠恶战血浸壤。[12]

飞兵智取皎平渡,[13]

中央红军过险江。

雪山啸咤激越扬,[14]

草地舁周任队长。[15]

红军小兵冻馁殇,[16]

虎将终老怯啼郞。[17]

[11] 庠(xiang):学校,学堂。长征开始时,为保存和储备干部,军委决定将红军大学、彭杨步兵学校、公略步兵学校合并为直属干部团,陈赓任团长,宋任穷任政委。在长征路上,干部团一边行军、作战,一边开展行军、警戒、伏击、阵地进攻与防御等科目的教学和训练。苏联莫斯科高级步校校长梅列茨科夫大将在1957年我军院校代表团访苏时曾感慨地说:“卫国战中苏联红军的军事院校都停办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连一些没有参战的国家都中断了院校的正规教育,只有美国的西点军校自始至终坚持了下来,但战火并没有烧到美国。中国红军在长征路上办教育,了不起,毛泽东高瞻远瞩,战略思想真伟大”。

[12] 19351月,中央红军在北进贵州习水途中,遭遇川军4个旅兵力的阻截,战场形势恶化,敌军逼近军委指挥所前沿。陈赓临危受命,组织干部团在青杠坡与敌激战。时任干部团政委的宋任穷日后回忆说:“敌人打过来,我们打过去,有时同敌人进行肉搏战,打得十分激烈和艰苦。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13] 19355月红军抢渡金沙江,干部团奉命抢占皎平渡口。陈赓率部伪装成国民党军队,急行军100多公里,控制了渡口,夺取两只小船强行渡江,进而占领了对岸的渡口,再获四只小船。近三万人的中央红军靠这六只小船,用了九天的时间传奇般地渡过了金沙江。

[14]啸(xiao)咤(zha):高声呼唤。19356月,中央红军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夹金山。山上终年积雪,红军官兵仅着单衣,饥饿疲惫,又追兵紧随。陈赓拖着受过重伤的双腿,不断高声动员部队:“千万不要坐下,坚持就是胜利!” 宋任穷后来写道:“已经过去50多年了,每当忆起红军长征过雪山的情景时,仿佛重新听到这喊声在耳边回响,心里总是热乎乎的。”

[15](yu):抬,扛。中央红军过草地之前,周恩来患肝脓疡。陈赓派人找来冰块为周恩来冷敷,最终便出半盆脓汁,竟然脱险。随后,陈赓自告奋勇,出任担架队长,组织部队轮流抬着周恩来和被敌机炸穿肠子的王稼祥进入草地。周恩来对陈赓谈道:“陈赓你是一员虎将,又是一员福将,谁遇到你准保都有好运。东征时你把蒋介石从战场上背下来,救了他一条命,如今你又救了我一条命。”

[16](nei):饥饿。殇(shang):未成年而死。

[17] 在长征途中一个名叫“九斤半”的小红军战士饿死在他怀中,陈赓极度伤心,此后再也听不得小孩子的哭声。每逢有孩子打针哭闹时,父亲总是让人关上几道房门,不让哭声传过来。

清 明 祭

三八六旅弱战强,[18]

巧布疑阵七亘旁。[19]

偃伏待寇神头岭,[20]

速战速决矛换枪。

响堂长乐敌胆丧,[21]

太岳克艰反扫荡。[22]

坚壁清野困沁源,

人民战争似汪洋。[23]

[18] 1937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洛川会议”,确定了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的战略方针。按照国共两党协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下辖115师、120师、129师三个师,陈赓任129386旅旅长,王新亭任政委。9月陈赓率部渡过黄河进入山西,至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

19381月,美国驻华武官卡尔逊上校到太行根据地访问386旅。这次访问亲眼所见,使他不无感慨:“八路军有一套正确而灵活的战略战术,这是在旧的军事典籍里无法学到的东西。”日本侵略军步兵第十联队史刊也出现了这样的记载:“当面之敌为共产党八路军(系129386旅),完全运用游击战斗……在某种意义上是日日夜夜与最难对付的敌人交手。”

[19]19371026日,陈赓率386771团在太行山地区名为七亘村的地方设伏,歼灭日军300余人。两天之后,陈赓率部在同一地点再设埋伏,又消灭日军100余人。对七亘村连续设伏之役,陈赓总结说:“我们充分利用敌人骄傲麻痹及指挥机械呆板的弱点,正确选择伏击地形,部队隐蔽得巧妙、沉着、严守纪律,所以三天之内,在同一地点两次伏击敌人,取得了抗战战争初期在晋东南前线的一次较大胜利。”

[20]1938315日,陈赓部在邯郸至长治线上的神头岭设伏。部队埋伏在距公路只有几十米的废弃工事中,在完全出乎日军意料的情况下突然发起攻击,不足四个小时,就歼敌1500余人。当天,陈赓在日记中写道:“当时神头附近日寇死尸满沟满野满屋,胜利品遍地皆是,纸张书画随风临空飞舞,似为天女散花,庆祝我们的胜利一般。”

[21] 同年331日陈赓率部参加响堂铺伏击战,毙敌400余人,击毁敌运输车辆180余台。 416日陈赓部再战长乐村,猛攻日军苫米地旅团。陈赓写道:“战斗之激烈,实为抗战以来第一次”。长乐一役歼敌2200余人,成为出师华北战场后罕见的一仗,蒋介石也发电“嘉奖”。

[22] 19406月,军委电令陈赓兼任太岳军区司令员。这时386旅加上地方部队总数已达3万余人。在此期间,敌后抗战也进入了最为艰苦的阶段,仅1941年,全年作战1200余次。如陈赓在日记中所写:“没有一天没有战斗,我那时简直打起劲了。”

[23] 194210月陈赓率太岳军民对驻沁源日军展开围困战,坚壁清野,撤离群众,使敌陷入一片“没有人民的世界”。沁源围城两年之久,歼敌4400余人。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贺捷,称沁源围困战“是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太岳抗日根据地的一面旗帜”。

清 明 祭 

逐鹿中原摆战场,

黄埔同窗斗刀枪。

围歼天下第一旅,[24]

攻坚夺城古洛阳。

淮海决战功卓彰,

窆尸救伤感俘将。[25]

四进南昌多感慨,[26]

横扫余冦定南疆。[27]

[24] 解放战争初期,陈赓率部在三个月内歼敌5个旅,其中包括19469月发起的临浮战役,全歼胡宗南部“天下第一旅”,俘获中将旅长黄正诚。  胡宗南与陈赓同为黄埔军校一期生,当时两人政治上势不两立,分别担任“孙文主义学会”和“青年军人联合会”的负责人。在鄂豫皖反“围剿”以及陕北山城堡战役中,陈赓多次与胡宗南交锋。

[25] 窆(bian):落葬。194811月围歼黄维兵团过程中,敌14军军长熊绶春是黄埔军校三期生,陈赓亲笔写信劝其放下武器。熊读信后,泪流满面,但终因犹豫不决,错过了投降时机,在我军发起总攻后被击毙。打扫战场时,陈赓令人找到其尸体,将其下葬并立墓碑。解放军的人道主义精神感动了被俘官兵。

[26] 19496月陈赓部攻克南昌。他在日记中写道:“今日冒雨到南昌,是我历史上第四次至此,第一次1927年,蒋介石南昌叛变,我险遭不测,逃入武汉,同年8月南昌起义,从起义至退出南昌止,我和李立三担肃反工作,是为第二次;1932年冬,在红军中负重伤,返沪医治,至次年春不幸被捕,押解南昌,蒋介石曾亲自见我劝降,我始终不屈,是为第三次。这次则以胜利者姿态来此。前三次入城,或为亡命客,或者站不住,或为阶下囚,但均表现了我党之艰苦奋斗。无有前三次,则无今日人民之光荣,特志之,以纪此行。”

[27]194912月,陈赓率四兵团进军云南,19502月解放昆明,至此完成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部作战。陈赓部转战13个省,征程15万公里,解放306座城市,歼敌70余万。

清 明 祭

援越抗法入林莽,[28]

运筹谟猷茅草房。

阿东指挥卫国军,[29]

高士英雄打胜仗。[30]

[28] 1950年毛泽东应越共主席胡志明之请求,派遣陈赓赴越,以中共中央代表的名义帮助越共中央组织实施边界战役。早在黄埔时期,胡志明化名李瑞,担任苏联顾问鲍罗廷的秘书兼翻译。陈赓常随周恩来前往苏联顾问处,由此二人极为熟悉。谟猷(mo you):谋略。

[29] 中国援越抗法时,胡志明主席为了保密决定陈赓化名为“阿东”。陈赓对越军总司令武元甲开玩笑说:“你知道胡主席为何给我取名阿东吗?还是在黄埔军校时期,我非常调皮。陈字一边是耳部,去掉耳部就是东字。到越南后我被胡主席揪掉了耳朵”。越南卫国军是胡志明领导的越南民族解放同盟的部队,其主力部队的三个师在中国境内接受训练,由陈赓担任司令员的云南军区承担对越盟部队的训练任务。

[30] 胡志明宴请陈赓时吟出两句汉诗:“乱石山中高士卧,茂密林中美人来”。陈赓答道:“胡主席过誉了,我这模样怎能称得上美人!”胡主席说:“那就改两个字吧,茂密林中英雄来。高士与英雄合作,我们定能打赢这一仗。”

清 明 祭

请缨入朝战意昂,[31]

零敲美帝牛皮糖。[32]

能打能守克狂敌,

牛仔低头停战商。

[31] 陈赓从越南返京途中,在广西省委书记张云逸处得知中央决定派兵赴朝参战。他在日记中写道:“闻悉我出兵朝鲜,我认为是斯(大林)、毛(泽东)最明智之举。战争始终不可避免,迟打不如早打,早打可以打一个美国无准备,也许还可求得有利于我之和平。我甚兴奋,昨晚为之失眠。”翌日,他在日记中又写道:“昨晚失眠,总是思考着朝鲜战事……工作是艰苦与残酷的,我准备贡献我的一切。”他于11月底回京汇报了越南的情况后,接着便向中央请缨赴朝。日后,毛泽东在与金日成的谈话中提及此事:“陈赓从越南回到北京,向我汇报援越抗法的事情。他提出要求,想去朝鲜。我说,你陈赓就是好战,刚听说和美帝打,他就有了精神,病也好了一半。我说,那你要感谢杜鲁门喽!”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陈赓历任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志愿军代司令员。

[32] 在朝鲜战场的第5次战役期间,陈赓参加了毛泽东在京亲自主持的作战会议。当时毛泽东了解到实施大歼灭战的困难时,肯定了打小歼灭战的方式,并用湖南话将之称为“零敲牛皮糖。”

清 明 祭

创建军工宵旰忙,[33]

专家教授聚学堂。

两老办校育英才,[34]

猛虎军队添翅膀。

两弹重任抱疴扛,

殚精竭虑建国防。

武备精良非事戎,[35]

兵强国泰民安康。

[33] 宵旰(xiao gan):从早到晚。  1952616日陈赓从朝鲜归国,23日奉召入中南海,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当面向陈赓下达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必要组建一所高等军事技术院校(即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中央决定由陈赓出任院长兼政委。

[34] 陈赓在组建哈军工时提出“两老办校”,即:老专家、老干部,并把“两老”称为办校的两根柱子。

[35] 事戎:从事战争。

清 明 祭

宿将骁武德高尚,

名利无求坦荡荡。

执戈百战弭兵燹,[36]

魂归九垓魄沧沧。[37]

百年逡巡新气象,[38]

物华天宝起苍黄。

遥祭家翁问如何?

清风明月映山岗。[39]

[36] 弭(mi) 兵:制止战争;息兵。燹(xian): 火,兵火。

[37] 垓(gai): 九垓指极为遥远的地方。沧沧:寒凉高远。

[38] 逡(qun)巡:徘徊,游荡。

[39] 百年之后,遥问家父,他对今日人间的变化做何感想?父亲笑而未语。此刻梦醒,依稀可见父亲故居后山上,青松在月光下摇曳,似乎是说:"我们这代人,该做已做,大好河山,风清气廉就好。

清 明 祭

陈赓与傅涯

清 明 祭

和孩子们在一起

清 明 祭

全家福

(文稿草拟于2013年清明,为纪念父亲诞辰120周年,此次整理后重新发表。陈赓子女敬献 欣国代笔)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八路军研究会):清 明 祭

(浏览 156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