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开国上将邓华1980年7月3日在上海病逝,追悼会于1980年7月10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邓华:湖南省郴州市人。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参加湘南起义,后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干事,军教导队政委,红一军团师政委等职。参加古田会议,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历任八路军第115师685团副团长(政训处主任),晋察冀军区独立一师政委,晋察冀军区第1分区政委,平西支队司令员兼政委,晋察冀军区第5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晋察冀军区第4分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2旅政委等职。先后参加了平型关战斗、百团大战等,参与领导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解放战争,先后任辽宁保安副司令员兼沈阳市卫戍司令、辽西(后改辽吉)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15兵团司令员等职。参加了辽沈、平津、湘赣、广东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海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第13兵团司令员,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直接组织指挥了海南岛战役,协助彭德怀元帅指挥抗美援朝。

  1954年回国后,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东北军区党委书记,1955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沈阳军区司令员。

    1959年受彭德怀错案牵连,被安排到四川省任副省长。

    1977年8月,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十一届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1955年邓华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邓华  和战友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岔路口上的抉择–邓华

………………..

遂川没有打下,部队只好撤回十都。

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井冈山时,只有两个营七个连,不到一千人,经过一年的边界割据,已经发展到一千多人,还有袁文才、王佐的队伍各有三百人;朱德率两千余人,湘南农军达八千余人,在井冈山地区的部队一下子猛增到一万两千余人。而他们立足的地方,只是周围五百五十华里的井冈山。这里人口不满五千,产谷不足万担。这就发生了一个问题;这么多人吃什么?因此,红军决定:除编在十师的二十九团外,由永兴、资兴、郴县、耒 阳来的农军,全部返回湘南,要求他们依托井冈山山脉,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造革命根据地。湘男特委当时在桂东一带活动,三十三团便奉命前往桂东山区打游击。三十三团从十都出发,朝南向桂东方向前进,到达水口了。出了水口小街,大路两边分岔路口,决定的时候到了。

原来,主要由农民组成的这支部队,由于远离家乡,加之生活极其困苦,部队又是新组建不久,在这个时刻,一些人便产生动摇情绪,想回家乡去。有的干部也吵吵嚷嚷说,到桂东打游击,不如回郴县打游击。一位副团长一声吼,拉着他家乡来的两个连,径往西南道上走,谁也止不住,其他连也纷纷自由行动,形成一个各散五方的局面。

是往西南,还是继续往东南呢?邓华面临着当时他也未意识到的决定他今后一生去向的抉择。此时此刻,他的父亲邓养源正蹲在县城监狱里。湘南起义部队刚刚撤离,反动派的魔爪跟着伸进各个乡村。在陂副邓家,一伙人闯进邓华家,将邓养源五花大绑解到县城——他在一次被捕入狱了。家中一切值钱的东西被洗劫一空,本来要放火烧房子的,只是有人说留下做学堂,才免于一难。邓羊源呆望着禁闭的铁窗连一个探监的亲人也盼不到:大儿子多英流亡在外,二女婿不知去向,小儿子上了井冈山。

他的妈妈首金莲,眼泪都哭干了,日复一日,盼望着爱子的归来,然而,她什么也没有盼到。万念俱灰,只好转而信封佛教,每日念诵“阿弥陀佛”,幻想摆脱眼前情感系念的痛苦,进入那个极乐世界。

他的妻子邱清娥,不得不回娘家避难,豆油灯下,望着摇篮里熟睡的儿子——出生半年多的瘦弱的贤诗,她盼呀盼,盼望着奇迹的发生:亲爱的人突然推开房门,走了进来、、、

这一切,站在酃县水口小街口岔路上的邓华,当然是不知道的,但是,敌人决不会放过他的家,他是预计到了的。“马日事变”后,他离开长沙回到郴县,在县大狱铁窗前看望父亲憔悴面容的情景,仿佛在眼前再现了、、、、、、

和他一道参军的内兄邱继业(岳伯父的儿子),撤离郴州时,随七师一道行动,出发两三天后,就不见人影了。他俩曾同在长沙求学,邓华是了解他的,兴许是经受不了严酷生活的考验,而跑回家去了。与邓华同在政治部工作的何   、杨喜祥夫妻,过了资兴也不知去向。此刻要是都还在一起,商量着办事,该有多好呵。说真的他是想念父母妻儿的,离开他们不过三个来月,却好像漫长时日似的。

何去何从呢,时间在催促他作出最后的抉择。

这时,在三十三团宣传队工作的表弟首培之急匆匆来到邓华身边,说道:“走,一起走吧!回家乡打游击,群众条件好,情况熟悉,能干出名堂哩!”

“三发呀,回不得呀!”邓华还习惯地直呼他的别号,“农民同志家乡观念重,回去会散伙的。”

呵,邓华早就思索过了,早就作出抉择了!

“我们有枪有人有组织,还怕吗?还能散伙吗?”首培之回答说。

“湘南暴动时,我们的人枪还少了吗?党的组织还不够强大吗?要不是跟着朱毛往东撤到井冈山,恐怕是全军覆没了呵!”邓华毫不含糊。

“不见得吧。”首培之找不到有利的论据,“打回老家去,总会有办法的。”

“再说,你我都在反动派那里挂了号的,他们赌咒发誓要抓我们,着一回去敌人会放过我们吗?”话说到低了,“我看还是跟朱毛走吧!”

邓华未能说服表弟,他跟着大队人马往西南方向去了。

邓华回头一看,岔路口上空荡荡的,除了朱德派来的军事干部和少数地方上派来的政工干部,一千把人的队伍一下子走光了。

大伙一商议,桂动东去不成了,还是回井冈山去。

不久,从湘南方面传来消息,散回家乡的农军,大部分走散,一部分同志也确实组织了一些斗争,冲了一些“挨户团‘”取得了一些零星的胜利,当时称之为“四月(古历)冲团”。但是很快被敌人打散。许多共产党员和干部,不是遇害就是被关押,或者流落他乡。首培之和那位副团长则被抓住残酷杀害,陈尸街头示众。

邓华他们从水口回到井冈山的十都,毛泽东得知后,不但没有批评他们,反而派出三十一团三营八连连长了李天柱前来欢迎他们,并且立即编队,军事干部回二十八团,政治干部则到三十一团,邓华被编入三十一团的一营,任营委组织干事。

三十一团的前身是秋收起义部队,两军会师后隶属于红四军十一师,而十一师的师长又是由军党代表毛泽东代理。

抉择,是需要智慧、力量和勇气的。

邓华是幸运的,他的这一抉择,使得他从这个时候起,就一直在毛泽东的直接指挥下,在广阔的军事舞台上纵横驰骋。

长按以下二维码并识别,进入《北京瞧办主任》公众号,可以放心审阅精彩内容

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瞧办主任):向将军告别(11)–邓华上将1980年7月10日在上海病逝

(浏览 159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