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晋中

人物选介

箕 子

箕子(约公元前11世纪),名胥余,商纣王的叔父(一说是商纣王庶兄),因封于箕地(今榆社县讲堂镇一带)而称箕子。纣王即位,以王叔身份参与国政,官至太师。纣王骄奢淫逸,屡加规谏,建议废酷刑,减糜费,消战事,与比干、微子并受朝野敬重,号称“三贤元良”。纣王日益荒淫无道,大臣刚直劝谏者皆被杀被贬。于是装疯以避祸,仍被囚禁。经常一人鼓琴自歌,发泄心中的愤怨 ,人称其歌为《箕子操》。西周攻克殷商都城朝歌,得以获释。周武王姬发敬重箕子是一位贤臣,请教治理天下的道理,并封地到高丽(今朝鲜半岛),立为国王。后来回国见周天子,路过殷墟,看到宫室毁坏,遍生禾 黍,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紴狡童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僮,即指纣王,当地人听了莫不涕泣。史载其在封邑兴办农桑,鼓励农耕,在百姓中声望极高,历代祭祀。

介子推

介子推(?~前636),本名推,后世又称介之推、介推,春秋时晋文公重耳侍臣。晋献公在位,听信谗言,猜忌诸子。太子申生自杀,公子重耳出逃。为从臣之一,随重耳流亡于外,危困饥饿之际,皆采薇而食,“公子不能咽,推割股以进”,即“割股啖君”,足见其忠。历尽千辛万苦,为时长达十九年。

周襄王十六年(前636)春,重耳得国人内应和秦国帮助,返国即位,即是号称“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文公即位后,乐享富贵,忘却先前困苦之忧。其他从臣则竞相邀功请赏,牟取封官晋爵。推对母亲说:“献公九个儿子只留下一个,惠公和怀公专权不得人心,被诸侯百姓摒弃。晋国没有绝灭,由文公回国承嗣,这是上天的安排。那几个从亡者口口声声说是他们的功劳,这不是捏造事实吗?偷人之财尚且叫贼,何况是贪天之功?下行不义是一种罪过,在上者反而加以赏赐,上下之间竟欺蒙到这种地步,我实在难以与他们共处,不如隐去。”

母亲很赞同儿子“不言禄”的精神,愿与相偕而隐,母子俩离开国都辗转隐居绵上山中。之后,有人悬书宫门为介子推鸣不平,歌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晋文公看后,感慨说:“这指的是介子推呀!我为王室安定而思虑,没有考虑到他的功劳。”派人四处寻找,后知其隐居绵上山中已死。为表明自身过失,旌表功臣,晋文公下令将绵上一带封为介推田,号为介山(今介休市东南)。

另据史书记载,介子推隐居绵上。晋文公亲率随从去见,屡屡躲避,遂下令放火逼其出山。母子俩抱着一棵大树被活活烧死。晋文公为悼念,令人于清明节前二日不得烧火做饭,进行冷餐。“寒食节”风俗自此而始,流传全国。并将被烧的树干做成木屐,常对之感叹“悲乎足下”。“足下”之称由此而来。

祁 奚

祁奚(前620~前545),本姓姬,字黄羊,又作祁奚,春秋时晋国人。父高梁伯是晋献侯的四世孙,因食邑于祁(今祁县),遂为祁姓。

晋悼公元年(前572),任中军尉。晋悼公三年(前570),以年老告退。悼公征询:“誰可以接替你任中军尉一职?”力荐与自己有仇的解狐。解狐未及上任就死去。悼公再次问他谁还可以接替中军尉一职,祁奚遂回答说:“我的儿子祁午可以胜任。”正值此时,祁奚的副手中军佐羊舌职死了。悼公再问接替之人,祁奚推荐羊舌职的儿子羊舌赤。悼公问:“你为何即举荐你的仇人,又推荐与你关系密切的人呢?”答道:“公问是何人能胜任,并非问及与我的关系呀!”悼公认为有理,即任命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为中军佐。晋平公时,任公族大夫。告老还乡十几年后,晋国发生内乱,贤臣叔向因其弟叔虎犯罪而被无辜株连入狱。有人劝叔向求告国君的宠臣大夫乐王鲋,说情免罪。叔向直言:“惟祁大夫能救我。”祁奚得知叔向入狱后,不顾年老体弱,急速驱车面见执掌晋国政务的大臣范宣子。指出:因叔向与叔虎是同亲必同谋的罪名是不能成立的。从前鲧被处死,其子禹却得到重用;伊尹放逐太甲而后相之,太甲面无怨色;管叔、蔡叔被杀戮,而他们的兄弟周公却能继续辅佐天子。叔向是国家栋梁之材,怎么可以因叔虎之罪而置国家社稷于不顾呢?范宣子很受感动,两人一起面见平公,说服平公赦免叔向。事后,不见叔向,悄然而归。叔向也知其出于公心,不登门拜谢。人们盛赞,两位贤人不居功、不言谢,心系国事,志同道合。这种以国家社稷为重,不谋私情的“尚公”精神,被传为千古佳话。

士 会

士会,(约前660~前583),字季,春秋时晋国上卿。食邑先封在随(今山西介休市东南),后封在范(今地不详),故亦称随会、随季、范会、范季。

祖父士蔿于晋献公时期,屡参大政。士会在晋楚城濮大战时,随军出征,凯旋之日被擢升为晋文公的代理戎右(古代与国君同乘一辆战车,在右边位置上的武将官名叫戎右)。

晋襄公死后,执政大臣派士会等人到秦国迎接公子雍回国即位。秦国派兵护送公子雍回国,途中晋国内部发生变故,改立公子夷皋为君(即晋灵公),并发兵阻击秦国的护送队伍。一行人无法回国,流亡在秦。其后秦晋交战,秦国即用士会为谋士,给晋国造成很大威胁。晋国执政的六卿秘议商讨对策,认为士会品德高尚,足智多谋,得请回来。设计派魏寿余诈降于秦。魏寿余谎称欲回晋国招降旧部,骗过秦康公,把士会带回晋国。

晋景公三年(前597),任上军将。晋国出兵地救郑,行至途中,得知郑国与攻伐它的楚国讲和。商讨军机大事时,将领们意见不一,士会坚决主张退兵。认为善用兵者“观衅而动”,抓住有利时机,才能克敌制胜。郑楚已经罢兵,郑国成为楚国的同盟,显然没有可乘之机。楚国的内政修明,军务整束,已立于不败之地,晋军理应“知难而退”。争论没有结果,中军佐先榖率部众进发,牵动三军,导致晋楚邲之战的爆发。交战前,楚国派使臣到晋军中,士会负责接待,说明晋军并不愿与楚开战,只是向背晋靠楚的郑国问罪,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避免两军交锋。但主战的晋国将领求功心切,战端终于触发,晋军大败。作战时,命令部将巩朔、韩穿设置七处伏兵接应,故上军不至大败。

晋景公七年(前593),率军灭赤狄之甲氏、留吁、铎辰三部,升中军元帅,兼太傅,执掌国政。第二年,国卿卻克出使齐国,受到侮辱。卻克大怒,回国后决意伐齐,以报此仇,被晋景公制止。士会则预感到:“卻子之怒甚矣,不逞于齐,必发诸晋国。”认为卻克整军向齐国报复,可以把怨气发泄在齐国,对维护晋国的霸主地位不无益处,同时可避免晋国发生内乱。遂主动提出,告老致仕,把执政之位让给卻克,使其一逞。卻克主政以后,晋国伐齐大胜。士会之子士燮也在大战中立功。卒谥“武”,又称随武子、范武子。

廉 颇

廉颇,生卒年不详,战国末期赵国名将。据新考证,一说出生地为平遥县廉村。另据旧方志记载,榆社县廉村有廉颇墓。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率军攻齐,取昔阳(今河北晋州西北),因功封为上卿。曾自居功大,不服蔺相如位居其上,后感其顾全大局,负荆请罪,结成生死之交,合力抗秦。三十九年十二月,攻取魏之畿(今大名东南),次年,又攻魏之防陵(今河南安阳西南)、安阳(今安阳西南)。五十四年,率军驻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抗秦,虽初战失利,但很快摸清秦军弱点,转而采取坚壁避战的方针,欲拖垮远道而来的秦军。次年,赵王中秦离间计而以赵括取代为将,赵军随即因错误的作战指导而惨败。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受封尉文之地,号信平君,摄行相国职。同年,率军8万大败40万燕军于鄗(今河北高邑东南),杀其将栗腹,遂与赵将乐乘进围燕都,逼其割5城求和,后又助魏攻燕。二十一年(前245),攻取魏繁阳(今河南内黄西北)。赵悼襄王时,因不满乐乘取代其位而攻走乐乘,自己亦逃至魏都大梁(今开封),但不被重用,欲返赵效力。赵王困于秦之攻伐,欲复用廉颇,然其使者受权臣郭开贿赂而毁之。廉颇终不被赵复用。后又至楚为将,郁郁不得志,卒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盖 聂

盖聂,生卒年不详。战国末期榆次(今榆次区)人。以剑术闻名于时。卫国人荆轲酷爱读书和击剑,不远千里前来拜访。彼此坦诚相待,结为挚友。盖聂认为荆轲志向远大,绝非等闲之辈,剑术则不甚精通,尚需安心来继续深造。遂竭尽全力,悉心传授。荆轲则志在效法苏秦、张仪以求富贵,做通过游说诸侯佩带相印的纵横家,求成过急。后荆轲不辞而别,驾车夜去。

秦王政二十年(前227),燕太子丹患秦军逼境,重金招聘荆轲刺杀秦王政。荆轲建议寻访盖聂同往,适逢外出,久等不至。燕太子怀疑荆轲借故拖延,多次暗讽催促。荆轲只得怅然仓促西去。原计划偕秦舞阳献上燕国地图(内藏匕首)与秦叛将樊於期人头,接近秦王图谋行刺。但一到秦王宫的大殿,献图的秦舞阳即胆怯发抖、神色仓皇,遂引起怀疑,被阻不得上前。荆轲坦然自若,献上人头又独自近前献图,“图穷匕首见”,持刀与秦王政相持搏斗,因剑术不精被杀。今榆次东聂村存有盖聂遗墟。

温 序

温序(?~30),字次房,汉朝太原祁(今祁县)人。先任州从事,有谋略胆识。东汉建武二年(26),经领兵平定北州的骑都尉弓里戌上疏推荐,得光武帝越级提拔,授官侍御史。后改任武陵郡(今湖南淑浦)都尉,因病免官。建武五年(29),任护羌校尉。巡视至襄武(今甘肃漳县),被凉州割据者隗嚣部下将领苟宇劫持,并劝其投降,共图天下。温序反驳说:“我受国家重任,万死不辞,怎能贪生背德?”苟宇仍不死心,反复劝说。温序顿生怒火,以所持铜节击杀数人。隗嚣部下遂授之以剑,令其自裁。温序接剑后,对左右的人厉声说:“既然为贼所逼杀,不能让我的胡须被贼土玷污。”口衔胡须,自刎而死。

温序的遗体由他的部下运回洛阳。光武帝为表彰他的节义,特赐京城边地葬之。并给家属厚恤,任命三个儿子为郎中等官。长子温寿,后任邹平侯国相,夜梦其父言:“久客思乡里。”立即要求退休,将父尸骨运回故里,葬于祁县祖坟。

王 允

王允(137~192),东汉末人,故里在今祁县修善村。王允出生于官宦世家,少有大志,勤于习诵经诗,朝夕不忘骑射。名士郭林宗称赞:“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并结为知交。

永寿元年(155),为郡吏。时宦官专权,朝政黑暗,晋阳小宦官赵津倚仗权势,骄横恣意,为非作歹,百姓人人侧目。王允奉太守令将其捕杀,大得民心,则与宦官结怨。后三年,太守王球任用亲信路佛为郡吏,路佛以少无品行得不到民众信任,遂犯颜直谏,提出反对意见,惹怒王球,欲将王允斩首杀害。刺史邓盛闻讯赶往解救,聘为别驾从事。后受朝廷征召,任侍御史。

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天下响应,京师震动。王允升为豫州刺史,与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等极力镇压,“受降黄巾军数十万众”。并查获宦官张让门客与黄巾军的来往信札,据实上奏,要求惩治张让。宦官更加恨之入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翌年,被宦官诬陷中伤,逮捕下狱。适遇赦,出狱复官,仅十余日又再遭诬陷入狱。司徒杨赐不忍心让其再受屈辱,劝以自杀表示反抗。周围的人也都流涕相劝,并拿来药酒。王允厉声大呼:“我为人臣,获罪于君,当引颈就死以谢天下,为什么要自尽呢?”说完,推杯而起,出就槛车,面不改色,周围的人莫不为之叹息。后经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司徒杨赐等联名上疏,被免除死罪。之后,三公再次上疏,被释放。时逢宦官当道,气焰十分嚣张,恐再蹈前辙,改名换姓,隐居河南陈留一带。

中平六年(189)汉灵帝病死,赴京师奔丧,被大将军何进辟为从事中郎,参与诛杀宦官的计划,转任河南尹,参与朝政。献帝即位,擢为太仆,迁守尚书令。次年,代杨彪为司徒、兼守尚书令。是时,董卓专断朝政,自为太师,胁迫献帝迁都。被迫随驾入关,历尽艰辛将宫中所藏图书经籍全部运往长安。于颠沛离乱之际,表面上奉承董卓,被委处理大小政务,但实际上竭力扶持王室于危乱之中,尽量减少董卓造成的祸患。董卓篡位之心越来越暴露,王允遂与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等密谋除奸。计划委派杨瓒为左将军,士孙瑞为南阳太守,以征讨袁术为名,率师出关,分兵进攻尚留在洛阳的董卓,保护献帝还都洛阳。事被董卓察觉,未能成行。董卓为拉拢其心,加封王允为温侯,食邑五千户,固让不受。士孙瑞劝说不可坚拒,引起董卓疑心,于是受封二千户。初平三年(192),复与杨瓒、士孙瑞密谋,巧施美人计,将侍女貂蝉明许董卓,暗许其部将吕布。以吕布为内应,趁董卓入朝之机,由吕布将董卓刺死。

董卓死后,主持朝政,颇自独断,未能及时采取妥善措施分化瓦解或安抚董卓的旧部。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率兵合围都城。吕布突围时劝其同行,王允站在城头上大声吼叫“上安国家、吾之愿也,不然则奉身以死。朝廷君主年幼,全赖我们辅佐,临难逃避苟免,我不做这种事,请你代为致谢关东诸位,以国家为念。”遂在长安遇害,年56岁。两个儿子及宗室十余人也被诛杀。死讯传出,皇帝百官、民间百姓皆为之悲哀。

王 凌

王凌(171~251),字彦云,太原祁(今祁县)人。少年时随父居住于京城。叔父司徒王允设计诛杀董卓之后,王氏一门被董卓部将李催、郭汜诛杀,只有王凌与兄王晨逃脱,回到家乡。建安初,举孝廉,出任县令,不久即因公得罪而被罚5年苦役。服役期间,遇到曹操巡部,得知系王允之侄,又系因公犯罪,下令解除劳役,任骁骑校尉之参谋。曹操灭袁绍后自任冀州刺史,擢拔王凌为郡守。后任丞相府主簿,与杨修、贾逵共掌丞相府日常事务,时称“三主簿”。

魏文帝即位后,拜散骑常侍,出任兖州刺史,与张辽等在广陵讨伐孙权有功,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魏文帝黄初六年至魏明帝太和元年(225~227),任青州刺史。北方战乱刚刚平息,社会秩序极不稳定,政令往往不能得到推行,官吏多不奉公守法,乘机骚扰百姓。到任后,布政施教,赏善罚恶,整顿社会秩序,整饬吏治。

魏文帝太和元年至景初三年(227~237),先后任扬、豫两州刺史。在豫州任上,按照儒教的礼治观念,集中精力恢复这一地区的封建秩序和伦理道德。旌表前代士人之后裔,访求那些有社会名望的“隐士”,争取他们与曹魏政权合作,以儒家的忠孝节义来教诲百姓。

魏齐王正始元年(240),转任征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成为曹魏镇守东南的最高将领。正始二年(241)夏历四月,吴国派大将全琮统军数万略地芍陂,企图切断曹魏东南粮食供给。遂率士卒与吴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连战数日,击退吴军进攻。加官车骑将军,进封南乡侯。

因屡受曹氏的擢拔,对曹魏政权矢志不移。发现司马氏集团篡魏活动日益紧迫,决心利用手握重兵之势,起兵入都城,武力反对司马氏集团。外甥令狐愚时为兖州刺史,也积极为王凌出谋献策,欲推翻司马氏卵翼下的傀儡皇帝曹芳,拥立楚王曹彪做皇帝,并准备在事成之后,将京城移至许昌。

嘉平元年(249)夏历九月,派舍人劳精返回洛阳,与儿子王广商议起兵大事。王广认为不可轻举妄动。但王凌计议已决。嘉平三年(251)春,吴国派10万大军于涂水(今安徽滁河)下游筑堤,以淹没魏国淮南之地。王凌乘此机会,声言讨伐吴国,集合诸军向洛阳进发。令狐愚已病死,黄华为兖州刺史。便派大将杨弘去联络黄华。杨弘、黄华却联名将王凌起兵的消息报告司马懿。司马懿率中军从颍水顺流而下,并于军中下令赦免王凌的“反罪”,写信劝王凌归诚;而后出其不意,以大军掩击寿春(扬州治所,今安徽寿阳东南)。司马懿大军进至颍河上游的百尺(今河南项城县西北)时,王凌自感穷困无救,遂交出统军的印绶、节钺。司马懿将其扣留,遣骑兵600人押送京都,途经豫州时,受司马懿逼迫,不得不服毒自杀。

司马懿进入寿春,将随王凌起兵的人士全部捕杀,夷其三族,并将王凌、令狐愚的坟墓掘开,剖棺暴尸三日,焚其朝服,路人为之侧目。王凌之子王广亦同时遇害。

孙 楚

孙楚(220~293),字子荆,太原中都(今平遥县)人。西晋文学家。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孙资,魏骠骑将军。父孙宏,南阳太守。

年少即才华出众,超凡不俗。时欲隐居,对好友王济(晋阳人,官至侍中)道:“我要漱石枕流(原意为漱流枕石,口误)。”王济大笑,讥讽道:“流可以作枕,石头怎么可以用来漱口呢?”回答说:“水流作枕可以清耳,石头漱口可使牙齿锋利。”时人赞誉孙楚机智敏捷。因行事作派与世族官僚集团的风尚不合,常受压制。直到四十余岁时,方出任石苞镇东将军府参军事。生性刚毅,谈吐直爽,不畏权势,一到任见到石苞,便昂首说“天子命我来参卿军事”。卿在当时不为敬语,只能上官对下官使用。从此,二人心存芥蒂,彼此不和。尽管曾为石苞代作《遗孙皓书》,成为流转千古的名文,最后仍被石苞弹劾,诬称其“讪毁时政”,被迫弃官家居十余载。后迁卫将军府司马。

时传有两“龙”在武库井中被发现,群臣认为是祥瑞之兆,向晋武帝奉表致贺。孙楚独上言:“闻武库井中有两条龙出现,群臣认为是吉祥征兆而上贺。臣以为,龙应该或驾云雾游于太空,或俯爪鳞潜居深潭之中,而今却在井中屈蟠,如同青蛙鱼虾一般,是否管库之中有贤人屈居,智能之士落于行伍之中?所以龙在井中出现,不由使臣有所感悟。望陛下能赦免小过,擢拔有才之士,像商朝武丁梦中得到傅说、周文王亲到渭水河滨去请姜尚一样。再是整修学校,起用长期得不到重用的人才,任他们为公卿。只有选用有君子品质的人为官,才能以此来淳朴社会风尚。不要再使世家大族的势力扩展,必须优先考虑出身寒门的人才。”孙楚的主张虽未被采纳,但直言敢谏精神,赢得时人好评。

孙楚在外多年,对家乡仍十分热爱。一次与王济谈起家乡时,赞美“其山崔嵬而嵯峨,其水涯泄而扬波,其人磊珂而英多”。晋惠帝初,为冯翊太守。元康三年(293)卒。能诗赋,有集,但已散佚。明人辑有《孙冯翊集》传世。

石 勒

石勒(274~333),字世龙,原名匐勒,羯族。三国时,部族迁居于上党郡武乡(今榆社县北)。父为羯族部落小头目。

少时壮武有力,善骑射,常代父亲处理部落事务。家境贫寒,务农亦行商。因争夺沤麻池,与邻居李阳常相殴斗。雄才奇略,胆识过人。少年时,负贩洛阳,一声长嘯,惊动王衍,视为乱世之雄。西晋惠帝年间,外戚宗室迭相争权,“八王之乱”起,诸王相残,征战不休。太安二年(303),山西境内发生大饥荒,并州刺史司马腾竟派兵抓百姓贩卖到山东(太行山以东)等地为奴,得钱以充实军费。时称“胡人”的少数民族为主要贩卖对象,石勒也被抓,两人一枷,由官兵押送卖与山东茌平人师欢为奴。永兴二年(305),与汲桑等起兵投奔公师藩,改名石勒。

永嘉元年(307),汲桑部攻邺城(今河北境内),杀已改任车骑将军、新蔡王的司马腾,后为西晋军击败。遂与汲桑分手,逃往乐平(今昔阳)躲避,依胡人(匈奴)首领张※督,相携投汉国王匈奴人刘渊,封辅汉将军、平晋王。后又诈投乌桓部伏利度,缚其首领,领其部众,得兵两千余人。刘渊命督山东征讨诸军事,向太行山以东攻城掠地,数年时间即拥兵十万余人,并将所俘儒生文士编为君子营加以保护。其间,晋升安东大将军。永嘉四年(310),汉王刘聪再晋升为镇东大将军,与王弥合兵攻掠徐、豫各州。十月,数路汉军进攻洛阳,合围西晋都城。次年四月,率军追歼晋军主力于宁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杀十万余人,并坑杀西晋诸王四十余人及司徒王衍以下大臣官员。永嘉五年(311)十月,灭王弥,夺其军,实力更雄厚。后因南攻受挫,遂率众北还。次年再攻邺城,招引各地羯族人众,用张宾为谋士,占襄国(今河北邢台)一带为根据地,整军聚粮,雄霸一方。刘聪任其为都督,领冀、幽、营、并四州诸军事,兼冀州牧,封上党公。

建兴二年(314,汉嘉平四年),袭杀西晋幽州刺史王浚,升骠骑大将军、大都督、东单于。建兴四年(316),山西境内发生饥荒,派兵两万余人驻并州,招附流民二十万余户。刘聪惧其势力过大,连加斥责。石勒不但不加收敛,反于十一月攻刘琨集团,驱其逃奔于蓟州(今北京市一带),摧毁了西晋王朝残留在北方地区的最后一支中坚力量。

东晋大兴初年(318),汉国君刘聪死,子刘粲继位,不久被靳准杀死。见天下大乱,立志以力夺天下,鄙弃曹操父子与司马氏依靠权谋从小孩子手中篡权夺国之做法。并自认为若遇汉高祖刘邦,当甘为将领驰骋疆场立功;若遇汉光武帝刘秀,当一争高低,共竞天下。东晋大兴二年(319),遂于襄国自号大将军、大单于,领冀州牧,称赵王(刘曜已改汉为赵,称前赵,石勒建国后称后赵),建立后赵。咸和三年(328),定年号为太和,十二月,与前赵大战获胜,俘刘曜。次年,派中山公石虎(字季龙)攻灭刘曜子刘熙,灭前赵,基本占据中原及以北地区。

咸和五年(330),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改元建平。开始重视处理民族关系,缓和民族矛盾,尤其在用人上,注重挑选汉人中的有识之士管理国事。亦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于郡国设立数十所学校,还组织文人学士编纂《上党图记》、《大将军起居注》等史书。对文臣谋士张宾等信用不疑,对冲撞过自已的人也不计前嫌。立国后,召见乡亲故旧,李阳惧逃。后被召见,拜官赐物。有一文士因遭其部下抢掠,衣着褴褛见石勒。问何故如此?文士愤怒地回答:“羯贼无道,掠夺至此。”石勒虽为羯人,怒犯忌讳,仍笑答曰:“羯贼令先生如此,我今向你赔偿。”其大度由此可见一斑。

建平四年(333)死。侄儿石虎杀其子石弘篡位。后赵立国三十余年,继石虎后,即位称帝者有石遵、石祗等。

温 峤

温峤(286~329),字太真,太原郡人,故里在今祁县会善村。少年时聪颖敏捷,博学多才,风仪秀美,又以孝悌闻名于乡。

西晋太安二年(303),应司隶校尉征聘,出任都官从事,专劾贪鄙不法之官。将横聚暴敛、屡犯法纪、无人敢惹的散骑常侍庾敳据实上奏,予以处分,京师为之震动。平北大将军刘琨重其才,聘为参军。建兴二年(314),升任从事中郎、上党太守,加建威将军、督护前锋军事,将兵讨石勒,屡立战功。建兴四年(316),刘曜攻破长安,灭西晋。翌年三月,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晋王,改元建武。六月,受刘琨委派,南下建康,奉表劝司马睿称帝。临行之时,其母崔氏牵裾挽留。以国事为重,扯断衣襟,毅然而去。会善村旧有“温峤绝裾处”石碑记其事。

东晋初创,百事待兴,无力顾及北方战事,遂屡求还乡。朝廷不许,大臣朋友力劝共辅元帝,成就大业。历任散骑侍郎、王导骠骑将军府长史、太子中庶子等职,甚得太子司马绍信任。太宁元年(323),司马绍(明帝)即位,倚为股肱,委以重任,官拜侍中,转中书令,涉足中枢,“机密大谋,诏命文翰,皆所参综”。

太宁二年(324),王敦造反。受命任中垒将军,掌管朝廷禁军大权,参与指挥平息叛乱,封建宁县公。次年,明帝司马绍病故,与王导、郗鉴、庾亮、陆晔、卞壶等人受命辅政。咸和二年(327)十一月,历阳内史苏峻联合豫州刺史祖约作乱,攻陷京师。时任平南将军、江州刺史,闻警前往援救 ,屯兵寻阳(今九江),与中书令庾亮共推征西大将军陶侃为盟主,檄告四方,兴兵讨伐。初战不利,陶侃欲中途悔盟,盟军几至瓦解。危急存亡之际,面见陶侃,陈述进退利弊,终于说服陶侃,稳住了阵营,为平定叛乱奠定基础。平叛中,陶侃虽为盟主,但组织谋划的中坚却是温峤。收复都城后,论功众推第一,加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始安郡公。朝廷上下欲其留京辅政,坚辞不就,决意回镇江州。途经武昌时,中风病死。初葬于豫章(今南昌),后迁葬于元帝、明帝二陵之北,以示恩宠。

主要活动在西晋末东晋 初的动乱年代,历侍东晋元、明、成三帝,出将入相,在两次平叛中屡建功勋,显示了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卓越才能。博学善文,著有文集十卷。和表妹成婚的故事,曲折动人。元代关汉卿据此编有《玉镜台》杂剧,明人也写有《玉镜台传奇》传世。

石 虎

石虎(295~349),字季龙,上党武乡(今榆社县北)人,十六国时后赵皇帝石勒之侄。因父早逝,从小随母亲生活,由石勒的父亲抚养,故有人称石虎系石勒之弟。石勒被拐卖到山东,石虎随母仍留在山西。永嘉五年(311),二人才得以团聚。

作战英勇,弓马娴熟,深得石勒赞赏,初拜征虏将军。石勒称赵王,加封单于元辅,都督禁卫诸军事,加侍中、开府,进封中山公。石勒称帝,任太尉,守尚书令,进封中山王,食邑万户。后赵延熙元年(333),石勒死,利用执掌兵权之势,尽杀石勒所用重臣,派儿子石邃捉拿石勒太子大雅,扶其为傀儡皇帝。自任丞相、魏王。任用亲信担任要职,不久即将石勒的子孙残杀殆尽。

东晋咸康元年(335),遂自立为主,称大赵王,年号建武,将国都从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迁到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咸康三年(337),改称大赵天王,永和五年(349)改称赵皇帝。

称帝后,一度采取巩固统治的措施。加强农业生产,组织屯田、屯粮,使北方趋于崩溃的农业得到恢复。整顿吏治,惩治腐败,实行九品选官制。进一步推广儒家教育思想,重新设置国子学博士、助教等官职,下诏令郡国立《五经》博士;又遣国子博士到洛阳写经,于秘书省校中经,命国子祭酒聂熊注《谷梁春秋》做为学校读本,使儒家思想成为统治的思想基础。

处理政务时,让太子石邃处理尚书上奏之类的一般事务,自己负责选派牧守、祀郊庙、决定征战、刑断等大事。坐镇邺城,北线进攻辽西鲜卑段氏势力,南线进攻东晋的荆州扬州。经过南征北战,后赵的疆域不断扩大。石邃掌管政务,整日沉溺于酒色,骄横无道,游荡田猎。连续受到石虎的责骂、杖捶,一月之内即有3次。石邃非常愤恨,谋刺石虎,事发被杀,全家26人及宫臣200余人同时被杀。改立石宣为太子。

石虎强壮剽悍,生性残忍,先后用残酷的手段杀死两位妻子,在军队中遇到与他一样强健的战士,也会以打猎戏斗为由,借机将对手杀死,以解心头之快。战斗中,对俘获的俘虏,不分好坏,不分男女,一律坑杀,很少有俘虏生还。称帝后,在邺城大兴土木,营建宫殿,百姓的劳役、兵役负担超过任何一代。征发服役的百姓,动辄遭到杀身之祸,史籍称当时道路上“死者相望”。后宫滥增女官二十四等,东宫设女官十二等,封公侯诸国70有余,均设女官九等。民间20岁以下,13岁以上的3万多女子被征,分为三等之第配给官吏。郡县官吏又仗御旨,强夺人之妻9000余人,一些不甘受欺的妇女被逼自杀亡身。纵容武夫悍将欺压汉族人士,国内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太子石宣采纳右仆射张离建议,削减诸侯兵员收归自己统领,引起诸王的不满,内讧由此萌生。先是,石虎下令,石宣与弟石韬可以轮流审阅尚书奏事、审决生杀之事和任免官吏事项,不必启奏。司徒申钟认为任免官吏、决定刑罚是国家的重大决策,不该委托他人,太子虽为皇储,也不应干涉政治,二政分权,祸必从中来。又以石邃之事劝谏,指出宠任不道之人,必害国害民。石虎不予置理,仍用石宣、石韬轮流视政。石宣自以为身为太子,不愿石韬与己地位等同,加之石韬自建宣光殿,规模宏大,梁长9丈,异常愤怒,认为石韬借建殿欺人,遂令人杀死工匠,截去大梁。石韬又将梁加长到10丈,石宣得知,气愤异常,以石韬的国邑作酬报派人杀石韬,并阴谋侍机杀石虎夺权。事泄败露,石虎诛杀死石宣及妻室子弟29人,部卒300人和宦者50人全部被车裂支解。东宫卫士大批谪配梁州,这批人行至雍城(今陕西凤翔县南),高力督梁犊率众起兵,队伍直入长安,人员增到10万。石虎急派李农领军镇压又被打败,只得起用羌族姚弋仲和氐族苻洪部予以镇压。

晋穆帝永和五年(349),愁恐而死,终年54岁,谥号武帝。死后儿子们为争夺皇位相互杀戮。8个儿子中,5个被家里人杀死,汉语中“自相残杀”就是由石虎家族“创造”的。次年,石闵(原姓冉)乘机夺取后赵政权,改国号魏,史称冉魏。

孙 盛

孙盛(约308~379,一说约320~391),字安国,太原中都(今平遥县)人,西晋文学家孙楚之孙。十岁随家族渡江,客居江东。从小嗜学,博学善思。初任著作佐郎、浏阳县令,后为安西将军府咨议参军。东晋永和元年(345),随桓温伐蜀,以功赐爵怀安县侯。后以平洛阳功,晋封吴昌县侯,擢长沙太守。衡山原有“神槎”,人传“向神灵祈祷,无不应验”。上任后,立即下命将神槎砍掉。累迁秘书监、给事中。为著名史学家,著有《魏氏春秋》20卷,《晋阳秋》2卷,文集10卷。世评《晋阳秋》为“良史”,“词直而理正”。其中,太和四年(369)桓温兵败枋头事被如实记录。桓温读后大怒,威胁其子:“枋头战役的确是失败了,但也不至于像你父亲说的那样严重吧!如果这部史书传开去,你们家族可有后患了!”诸子闻言大惧,泣于父前请求改史稿,拒不改稿,坚持如实书史。其子只得私自做删改。然其先已将原稿寄与前燕主慕容俊,使《晋阳秋》得如实流传。

当时佛教盛行,孙盛不畏压力,坚持同“神不灭论”进行论战。有一佛徒著《更生论》,宣扬形神一元论。孙盛撰文驳斥道:“人体既已像粉一样散开,人的知觉也就随之消灭”,“变化为其他物体,其他物体也都会是这样”(《广弘明集答罗君章书》)。据《晋书·孙盛传》和《世说新语》载:著《易象妙于见形论》与医卜等书。擅长辩论,殷浩为东晋名盛一时的清谈家,一次双方辩论,饭冷复热四次,直到天黑,殷浩都无法取胜。孙盛遂以善辩名扬天下。

孙 绰

孙绰(314~371),字兴公,东晋玄言诗著名代表人物,太原中都(今平遥县)人,孙楚之孙。博学善作文,初隐居会稽(今浙江绍兴),放游山水十余年,作《遂初赋》以抒己意。后作《天台山赋》,辞采甚高,名冠一时。赋初成,对友人范云期言:“你试扔在地下,它能发出金石一样的声音。”云期道:“此非金石,怎么能发出金石般的声音?”后来每读至佳句处,往往不由赞叹道:“应是我等说的话!”授著作佐郎,袭爵长乐侯,被征西将军庾亮辟为参军,补章安令。又征拜太学博士,迁尚书郎。历任殷浩建威将军府长史、王羲之右军将军府长史、永嘉太守。迁散骑常侍,领著作郎。

隆和元年(362),大司马桓温北伐收复洛阳,欲通过迁都扩充势力,图谋篡位。朝廷大臣及众官皆惧怕桓温权势,无人敢提异议,孙绰遂挺身上《谏移都洛阳疏》。疏中写道:迁都乃“舍安乐之国,适习乱之乡;出必安之地,就累卵之危”。疏上,迁都之议才得停止,由此名播史册。不久,转廷尉卿,仍领著作郎。

时为文士冠,与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交好,朝中重臣名士如殷浩、桓温、庾亮等的墓志碑文都出其手。王公大臣也把能得到文章作为荣耀。明人辑有《孙廷尉集》传世。

郭 祚

郭祚(449~515),字季祐,北魏榆次县(今晋中市榆次区)人。祖父为榆次侯郭逸。父亲郭洪之,因受崔浩案株连被杀。少时孤贫苦读,通经史。魏孝文帝(471~499)初,举秀才,拜中书博士,转中书侍郎,迁尚书左丞兼给事黄门侍郎。在任期间,清正廉明,日夜劳作。孝文帝颇赏识其才干,亲赐御酒道:“郭祚忧勤庶事,独不欺我。”太和二十年(496),在孝文帝大宴群臣及国老、庶老时,奏言:“《诗经》中有‘高山仰止’一语,即人要有崇高的德性,才能受到别人的仰慕。”孝文帝听了很高兴,答道:“下句不就是‘景行行止’吗!即有明行者就效仿他,我和你共勉。”宣武帝继位后,兼吏部尚书。对宣武帝颁布的关于奸吏如“获罪潜逃,发配远戍;若永避不出,兄弟代之”的新法令,觉得不妥,于是上奏皇帝,阐明不执行法令的是奸吏,如果奸吏逃刑,无故株连其兄弟、妻子,是法不及犯罪者本身而却祸及两家,岂不是以无罪代有罪?宣武帝听后感到有道理,采纳他的意见。又针对宣武帝继位后嬉戏无度、不亲视朝、在执行考察官吏升迁退黜的制度上多有松懈等现象,再次上书.提出考察官吏必须依据公正清廉、德行实绩、才干大小、过失多寡而衡量,同时也要对任期内业绩卓显者准予缩短期限升迁,使敷衍塞责的世风有所改变。在吏部持身廉洁,铨选官吏审慎,然而办理迟缓,被讥讽为“稽滞”,遭人怨恨。但量才录用,所选者均称职,有“得人”美誉。出外任镇北将军、瀛州刺史。转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州发旱灾,及时赈恤。入朝为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兼并州大中正。宣武帝末年,迁任尚书右仆射、左仆射。延昌二年(513),出京任雍州刺史,都督雍、岐、华三州诸军事,加号征西将军。侍中、领军将军于忠总管禁卫军,权倾一时,骄横跋扈,目空一切。兼之刚即位的孝明帝年幼,由荒淫残暴的胡太后执政,士族文官与贵族武将间矛盾严重激化。面对混乱局势,忧心国事,遣子景尚劝说太尉、高阳王元雍找机会把于忠调出京城,重用文士参与朝政。秘密泄露,于忠大怒,矫诏加以“结党”罪名,与裴植等人被杀。朝野以“非罪见杀”,惋惜愤慨,士人们更纷纷鸣怨。正光年间赠车骑将军、仪同三司,谥“文贞”。

王 懿

王懿(367~438),字仲德,太原祁(今祁县)人。为东汉末司徒王允弟幽州刺史王懋七世孙。祖父王宏仕于后赵石虎,父王苗仕于前秦苻坚,皆官至刺史。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沉审有意略”,精通阴阳,妙解声律。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前秦统治者苻坚大举进攻东晋,淝水之战大败而回,前秦统治由此动摇。原来在苻坚控制下的北方各族首领纷纷举兵反秦,割据自立。实力雄厚的前燕贵族鲜卑族首领慕容垂建立政权,自称燕王,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县),史称后燕。在前秦对后燕的讨伐中,王懿17岁,与兄王睿受命组织武装,与慕容垂作战。双方力量悬殊,加之经验不足,前秦军队很快溃败。身负重伤,渡过黄河,在滑台(今河南滑县)与兄王睿会合。南投东晋王朝,途中被丁零族势力翟辽截留,任为将领。一年多后,寻机逃离滑台。

入东晋后,因兄弟俩的名字同晋宣帝司马懿、晋元帝司马睿讳,故以字相称而不称名。初以乡里同宗之各义投靠“在江南贵盛”的太原人王愉,因遭冷遇,转而投入镇守姑孰(今安徽当涂)的桓玄门下。通过冷静观察,认为桓玄很难成功,不能依赖,开始与东晋另一实力派北府兵将领刘裕暗中往来。

东晋安帝元兴元年(402),东晋皇族权臣司马元显对桓玄发动进攻,桓玄趁势举兵东下,攻占建康(今南京市),杀司马元显及其父会稽王司马道子,掌握东晋政权,并于次年底代晋自立,改国号楚。对此,王懿预言桓玄“恐不足以成大事”。

元兴三年,刘裕趁桓玄派其征讨卢循的机会调兵遣将,以反桓复晋为旗号,进攻建康。王懿兄弟受刘裕之命在建康城内做内应,密谋杀桓玄。因走漏消息,王睿被杀,王懿侥幸逃脱。刘裕讨桓军进占建康,桓玄退回江陵,兵败被杀。刘裕掌握东晋大权,追赠王睿为给事中,封安复县侯。任命王懿为中兵参军。

东晋安帝义熙五年(409)四月,急于建功立威的刘裕亲率大军征伐南燕,王懿被委以前锋重任。长于谋划,临战勇猛,前后“大小二十余战,每战辄克”。五斗米教领袖卢循趁东晋后方空虚,在广州率领农民起义军兵分两路,北伐进逼建康。前往镇压的晋军几次大败,建康城内陷于一片混乱,朝中大臣多主张迁都让城,以暂避兵锋。灭亡南燕班师回援的王懿对迁都之说坚决反对,随即被刘裕派驻越城(今广西兴安越城岭西南),截断起义军归路,以功封新淦县侯。

义熙十二年(416),刘裕再度兴兵,征讨后秦。被晋升为征虏将军,加冀州刺史,督前锋诸军事。率龙骧将军朱牧、宁远将军竺秀灵、严纲等开钜野泽入黄河,进逼潼关,攻克长安,俘虏后秦皇帝姚泓。升任刘裕太尉府咨议参军。刘裕想趁机迁都洛阳,进而收复整个北方,朝中文臣武将纷纷附和,唯有王懿提醒刘裕应以安顿后方为重,免为政敌所乘。留守京城的刘裕心腹刘穆之病逝,刘裕恐后方有变,故采纳王懿建议,除留一支偏师镇守关中外,率大军班师南还。

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刘裕废恭帝司马德文为零陵王,自立为帝,改国号宋,为宋武帝。因随刘裕屡立战功,遂改任徐州刺史,加都督职衔。

刘裕即位仅两年即病逝,北魏趁机举兵南侵。刘宋王朝正忙于皇位的继承,只派王懿和南兖刺史檀道济率所部军队抵御。在北魏倾国之兵的压力下,王、檀军队无力抵抗,滑台、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等黄河南岸军事重镇相继落入北魏之手。

宋文帝元嘉七年(430),为重振国威收复失地再举北伐。以花甲之年随军出征,参与谋划。北魏军为暂避锋芒,撤回黄河以北。王懿认为其中必定有诈。当年十月,北魏军大举反攻,迅速围攻洛阳、虎牢等地。主帅到彦之大惊失色,忙命焚舟南撤。王懿再次献计,认为魏军距大本营尚远,不必急于焚舟弃甲,而应入济水另做打算。否则,军心动摇,容易溃散。到彦之执意南撤,退守彭城(今江苏徐州)。北伐失败,到彦之因罪下狱,王懿也受到降职处分。随后,又受命协助檀道济救援滑台,因粮尽而被迫撤军,刘宋王朝尽失河南之地。

宋文帝元嘉九年(432),任徐州刺史,加号镇北将军。次年,加领兖州刺史。元嘉十三年(436)进号镇北大将军。

王玄谟

王玄谟(388~468),字彦德,太原祁(今祁县)人。祖父王牢仕南燕,为上谷太守,随慕容德居青州。父早卒,自幼随祖父生活,性格孤傲。东晋义熙四年(408),刘裕率师北伐,在青州辟为从事史。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中期,出任镇军将军参军,兼领汝阴太守。多次在文帝面前力陈北伐大计,受到赞赏,称“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后任兴安侯刘义宾辅国将军司马、彭城太守。

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宋大举北伐,任宁朔将军,随辅国将军萧斌率军为前锋北攻。宋军主力围攻滑台(今河南滑县东南)。初围滑台,城内多茅屋,众将士请求用火箭烧之,王玄谟恐怕损失实力,不从。等到北魏救兵将至,众将士又请用车连营为战,又不从。作战中服役军士私营货利,一匹布值八百个梨,将士多怨恨,大失人心。不久,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带大军救滑台,宋军大败。战后,萧斌将处之以军法,大将沈庆之固谏,认为杀戮大将引起军心混乱,方得以保全性命。

滑台战后,宋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内讧,宋文帝被其子刘劭杀死。文帝第三子武陵王刘骏起兵,王玄谟派兵助其击败刘劭,被升任徐州刺史。孝建元年(454)刘骏即帝位,是为宋孝武帝。其后南郡王刘义宣与江州刺史臧质起兵谋反,王玄谟被朝廷加任为辅国将军、督前锋南讨,带兵挫败叛军,因功封曲江县侯。中军司马刘冲之上奏孝武帝,言其曾与刘义宣勾结,虽查无实证仍以“偷藏叛军物资”的罪名免官。复官任豫州刺史,淮上豪强司马黑推立夏侯方进为主改姓李名弘,以迷惑百姓,奉命征讨并斩之,升任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当时,雍州境内有许多从北方来的侨寓户,由于宋政权对侨置郡县无严格规定,造成许多侨寓户流落各地,并不在侨置郡县注籍,官府对侨民的租课征收又无定时,由此损失大量赋税收入。遂上书请求整顿侨置郡县,得到孝武帝准许。针对各郡县辖境杂乱无章的的状况,整顿合并侨置郡县,并加强管理;针对百姓不愿注籍、想借此逃税纳税的情况,实行九品混通的租调制,使官府的赋税收入大增。这种措施是东晋桓温土断政策的继续。

生性严直,不迎合当权者。大明八年(464),宋孝武帝死后,与柳元景等为顾命大臣,辅佐孝武帝子刘子业即位,是为前废帝。当时宋政权内政出多门,以严直不阿为所不容,外放为青、冀二州刺史,加都督。前废帝即位,大杀宗室大臣以巩固帝位,征其回朝任领军将军。亲属都劝他不可入朝,以保全性命。认为受先帝厚恩,岂可害怕大祸临头,坚决赴朝中接任。任内屡次犯颜诤谏,请求缓刑戒杀,以安民心。宋明帝刘彧即位后,受到特殊礼遇。当时四方反叛,领水军南讨,拜车骑将军、江州刺史。后又被加官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领护军将军,南豫州刺史,加都督。病死于任内,谥“庄”公。

王思政

王思政,生卒年不详,以字行,太原祁(今祁县东南古县村)人。

北魏正光年间(520~525),为员外散骑侍郎。正光六年(525),北海王元颢奉命率兵前往镇压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县东北)镇民破六韩拔陵和敕勒酋长胡琛的兵变,随军出征。貌魁伟,又善筹策,很受元颢器重,常常参与计议战略部署。

北魏镇东将军、平阳王元修素闻王思政的才略,元颢大军东还后,即召纳入府,视为座上客。魏太昌元年(532),高欢拥立元修(魏孝武帝),加王思政为安东将军,封祁县侯。其时元修备受高欢凌逼,处境危急。劝孝武帝避开高欢兵锋,前往关中依附宇文泰。元修不久携王思政西入关中,投附宇文泰。

西魏大统四年(538),随宇文泰进攻洛阳,在河桥被高欢打败,遂下马迎战,手执长戟,左右横击,冲锋陷阵,但终因寡不敌众,受创昏倒阵前。当晚,部下在尸体堆里找到他,以功迁并州刺史。受命镇守玉璧(今山西稷山县西南)。玉璧座落于汾河下游与涑水河分水岭峨嵋原北缘。占据峨嵋原,东南可控制涑水河谷的南北孔道,西北则可控制汾河谷东西孔道,进可长驱突击,退可守险无虞,构成西南拱卫长安、东北屏障晋阳的地理优势。西魏大统八年(542),东魏高欢亲自率军围攻玉璧,连攻9日不下,天逢大雪,士卒饥冻,死伤惨重,无奈撤军。因功进骠骑大将军,戍守弘农(今河南灵宝北),在函谷关要冲修城郭、起楼橹、营农田、积粮粟。

大统十二年(546),为荆州刺史。次年,东魏大将侯景叛离高欢的儿子高澄,向西魏请援。但侯景首鼠两端,又谋投梁。西魏遂以救援为名,趁机分路攻占侯景所据的7州12镇。西魏执政者宇文泰以原授侯景的大将军、中书令、河南大行台、河南诸军事等职位回授王思政,皆不受。宇文泰频使加授,不得已以都督河南诸军事一衔入守颍川(今河南禹县)。

大统十四年(548),东魏派太尉高岳、行台慕容绍宗、大都督刘丰生等率步骑10万进攻颍川之长社城(今河南长葛),王思政带领八千子弟兵死守。东魏大将军高澄见颍川数攻不克,乃派兵增援,并决洧水灌城。东魏军队趁势进攻。东魏将帅慕容绍宗、刘丰生、慕容永珍乘楼船观察城中情况,忽然大风骤起,所乘楼船顺风漂泊城下,西魏守城将士从城上用长钩牵船,弓弩乱发,慕容绍宗赴水溺死,刘丰生中矢而死,慕容永珍被生擒斩首。东魏损失三将,士气大丧,不敢再逼进长社。大将军高澄闻悉,又率步骑11万来攻。高澄亲临前沿阵地,督造土堰,重新聚水攻城。时西风突起,河水随风入城,北面工事被冲毁,东魏将士趁势入城。王思政欲自杀,为左右所阻。高澄遂派常侍赵彦赴土山接纳王思政,礼遇甚厚。

为人豪爽,与士卒同苦、不治家产。一次工匠修城郭挖出黄金30斤,密送回府。次晨悉数将黄金上缴,说:“人臣不宜有私。”屡建大功,不受显职,宇文泰曾赐给他一处田园,出征后。家人在园地上种上桑果,回来后大怒,命左右拔而弃之。对部下悉加抚慰,因而在长社城以八千人抗击东魏20多万大军长达一年的进攻,期间无一人叛离。

王僧辩

王僧辩(?~557),字君才,太原祁(今祁县)人。初在北魏任职。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随父王神念投奔南朝,初任梁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中兵参军、府司马等职,继任竟陵太守、雄信将军。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东魏降梁大将侯景与梁宗室萧正德勾结,举兵反叛,进攻梁都城建康(今南京市)。由湘东王委为大都督统领一万军队自汉川(今汉水)赴救建康之危。救援军到建康时,京城已陷落,梁武帝蒙难而死。援军军资尽为侯景所有。遂与少数几个将领回到湘东王驻地江陵(今江陵县)。

梁武帝死后,其尚存的子弟,一个是侯景控制的皇帝萧纲,一个是在侯景起兵时被任命为北讨大都督的萧纶,此外即是占据上流重镇的湘东王萧绎。萧绎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欲争皇位,但必须除去已逃到郢州(治武昌)被推为中流盟主的六兄萧纶,遂派王僧辩带军即日进逼郢州。因部下未全部集中,建议等军队齐集后再发兵,引起湘东王的忌恨,用刀砍伤王僧辩,并交付廷尉准备判刑。当进攻萧纶的军队不能攻克长沙时,才从狱中放出,派去指挥大军。很快击溃萧纶军队。

侯景带军沿江西进,攻取江州、郢州,准备西上攻萧绎。其水军“号二十万,联旗千里,江左以来,水军之盛未有也”。受命屯居巴陵城与侯景军对峙,以静对动,坚城固守。侯景不断派军轮番攻城,被王僧辩采用火阵、围长栅、列舸舰等办法击退,敌大将任约被擒。侯景见巴陵城久攻不下,大将被擒,烧营夜遁。王僧辩在取得巴陵城守卫胜利后,乘胜沿江东下,收复江州和郢州,直指建康。在建康城外,与陈霸先军队汇合进逼侯景。侯景带军出战,与王陈联军大战于建康城北。联军兵分两路,派强弩2000张进攻石头城西,很快攻入石头城,并入居台城。侯景战败东奔,被部下杀死,侯景之乱被平息。但军纪松弛,官兵乱抢,甚至剥人衣服,得知后也不严加整治,大失人心。战后,萧绎即帝位,是为梁元帝,王僧辩作为其第一功臣,加官司徒、侍中、尚书令,封永宁郡公,食邑5000户。

侯景之乱被平定不久,湘州境内又发生叛乱。王琳部将陆纳等攻破衡州刺史丁道贵,尽收其军资,李洪雅等也率众响应陆纳,梁内乱又起。萧绎急派王僧辩、陈霸先分任东西都督,带军平叛。最初畏于叛军士卒骁猛,不敢轻进,后乘叛军无防备之机,指挥水陆两路军进攻,将叛军逼到长沙城内,湘州叛乱很快被平息。加任太尉、车骑大将军,后又为大都督、荆州刺史。

在平定侯景之乱前,梁元帝萧绎曾向西魏称臣,称帝后便不再称臣,并要求西魏归还侵占去的梁、益等州和襄阳等地。当时,西魏的实权掌握在大臣宇文泰手中,在据襄阳的萧 的请求下,派军进袭江陵。梁元帝写信“忍死待君”,命其赴援,但为时已晚。城破后,梁元帝被执处死。遂与陈霸先在建康拥立梁元帝子萧方智为帝,是为梁敬帝。因拥立之功,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中书监、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江陵陷落后,郢州(治武昌)刺史投降北齐,北齐又捎信给王僧辩,提出废萧方智,改立萧渊明为帝,北齐即可停止进攻江南。从个人利益出发,屈从威胁利诱,迎立北齐扶植的梁贞阳侯萧渊明过江,即位为帝,自己任大司马,领太子太傅、扬州牧。其屈事北齐的行动遭到南徐州刺史陈霸先等将领的反对,陈霸先借机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起兵,率军10万,水陆齐发,进袭建康,擒杀王僧辩。废黜萧渊明,复敬帝萧方智皇位。

郭 衍

郭衍(554~611),字彦文,北周介休县(今介休市)人。出身于官僚家庭。少骁武,善骑射,在隋朝统一以及防御外族入侵的战事中,功劳卓著,留名于世。同时,又惯于卑躬谄媚、阿谀逢迎,相继得宠于几代帝王,特别是诱导和协助隋炀帝为虐,又使其成为一代奸佞。

北周时,为陈王宇文纯的随从,迁任大都督。建德年间(572~577),随周武帝与北齐作战,屡立战功,任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又以功授上仪同大将军。周灭齐,功加开府,封武强县公,赐姓叱罗氏。宣政元年(578),为右中军熊渠中大夫。杨坚执政,参与平定尉迟迥军事活动,助杨坚篡夺帝位,授上柱国,封武山郡公。复旧姓郭氏,奉旨为行军总管,屯兵平凉,抵御突厥犯边。开皇四年(584),隋文帝杨坚因关中产粮不足以供京都,诏开广通渠,命为开漕渠大监,凿引渭水至潼关接黄河,运程四百余华里。

隋开皇五年(585),任瀛州刺史,功绩显著,深得隋文帝赞赏,授朔州总管。开皇十年(590),隋文帝为灭陈出师南征,以行军总管随晋王杨广出镇扬州,在贵州击败陈军,生擒陈军魁帅,大获舟楫粮储。相继转战东阳、永嘉、宣城等地,均获胜,以功授蒋州刺史。

为人奸滑,对下骄横、对上奸谄,“能揣上意,阿谀顺旨”(《隋书》),以此取得宠信。当新主得势时,又立刻依附并对旧主进行反戈。在隋炀帝杀父自立的活动中,受命领兵居守,控制宫迁禁卫,对政变的成功起了很大作用。大业元年(605),炀帝登基,授左武卫大将军。后从炀帝出巡江都,统帅左军,改授光禄大夫。劝炀帝及时行乐,五天中只要一天时间处理朝事,不必效仿文帝空自劬劳。炀帝言听计从,深为中意,并付之以行动,称其为“敦孝之臣”。且对人说:“惟有郭衍,心与朕同。”在隋炀帝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祸国殃民、倒行逆施的暴政中,出了不小力气。大业六年(610),朝廷革改原封爵,以战功和得宠封真定侯。大业七年(611)正月,卒于江都(今江苏扬州市),赠左卫大将军,谥“襄”。

王 珪

王珪(570~638),字叔玠,隋祁县人。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性沉澹,志量隐正” ,才略深得当时著名学者王頍的器重。

隋开皇十三年(593),奉召入秘书省,校订图书,转任太常治礼郎。仁寿四年(604),王頍与汉王谅谋废杨广,事败被杀。受到牵连,弃官隐匿于南山中。大业十三年(617),李渊占据长安,经丞相府司录李纲引荐,为李渊世子李建成的咨议参军。

唐武德元年(618)李渊称帝,建成为太子,转授东宫舍人,迁中允,“礼遇良厚”。未几,李渊的几个儿子为争夺皇位继承权,形成了以秦王李世民为一方,以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为一方的两大派别,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王珪始终站在建成一边。武德七年(624)六月,建成乘李世民陪父外出巡幸之机,遣人送铠甲给其同伙“募健儿,欲以为变”。事被揭发,王珪涉嫌流放嶲州(今四川西昌)。武德九年(626)六月,“玄武门之变”发生,李世民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李渊让位于李世民。李世民即位,捐弃前嫌,召回授以谏议大夫职,留做身边顾问。从此知恩图报,“推诚纳善,每存规益”,深受信任。贞观二年(628)任守侍中,贞观四年(630)实授侍中,行宰相之职,负责纠弹审驳之重任。七年,因事贬任同州刺史。八年召授礼部尚书。贞观十一年(637),受命与诸儒修订《五礼》。书成之后,获赏甚丰,赐一子为县男封爵。同年,兼任魏王李泰之师。

一生崇尚儒学,以儒家忠孝仁义礼等自励,是唐初有名的诤臣之一,与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温彦博、戴胄、魏征等人同为“贞观名臣”。太宗女南平公主下嫁子敬直,按皇制,公主下嫁臣民,并不拜见翁婆。王珪坚持以“礼”行事,唐代公主下嫁拜见公婆,从此开始。

贞观十三年(639),病卒于长安。唐太宗素服吊唁,又命魏王率百官前往送葬。赠吏部尚书,谥“懿”。

温大雅

温大雅(572~629),字彦弘,隋朝至唐初人,故里在今祁县会善村。为北齐文林馆学士温君悠长子,温彦博之兄,兄弟均以文学知名。隋初任东宫学士、长安尉。因父去世,解职归家奔丧。隋末天下大乱,不再出仕。

大业十三年(617)五月,李渊从太原起兵反隋,聘为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专门典掌机要。次年(618)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命为黄门侍郎,后弟彦博为中书侍郎,兄弟同列朝堂,供职中枢。李渊感叹说:“我起晋阳,为卿一门耳。”深感兄弟共掌机要虽为“时人荣之”,但亦会遭人非议,力辞黄门侍郎,于唐武德二年(619)四月调任工部侍郎。后迁陕东道大行台尚书。在李世民与其兄李建成争夺皇位的斗争中,支持李世民,出镇洛阳,以为外应。李世民即位后,升任礼部尚书,封黎国公。翌年病卒,谥“孝”。高宗永徽五年(654),追赠尚书右仆射。

亲身经历李唐王朝的建立,遂以所见所闻撰成《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记述李渊从太原起兵至正式称帝的三百五十七天中的史事。

温彦博

温彦博(574~637),字大临,隋朝至唐初人,故里在今祁县会善村,温大雅之弟。青年时代即与兄大雅、弟大有皆以品行、学识、文章闻名于世,时号“三温”。

隋开皇末年,授文林郎,直内史省。隋末,义军蜂起,幽州总管罗艺亦举兵反隋,重礼聘为司马。时兄大雅已加入李渊幕府,任大将军府记室参军,弟大有亦追随李渊父子。唐武德元年(618),李渊攻占长安。遂建议罗艺归顺唐朝。事后升授幽州总管府长史。奉召入长安,初任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封西河郡公。

武德八年(625),东突厥举兵南下,任并州道行军长史,与并州道行军总管、右卫大将军张瑾率兵抵抗,于太谷(今太谷县)失利被俘。突厥颉利可汗知其为朝廷近臣,逼问唐朝兵马粮草虚实。坚贞不屈,拒不回答。可汗大怒,将其囚禁在阴山苦寒之地。贞观元年(627),突厥再次南下,唐太宗与颉利在渭水桥下订立互不攻战盟约,并赠予突厥兵大量物品。突厥撤军后,得以放回。因文章气节,再次受到太宗器重,初官雍州治中,后升中书侍郎、御史大夫。贞观四年(630年)任中书令,贞观十年(630)升尚书右仆射,封虞国公。

贞观年间,唐朝战胜东突厥,颉利被俘,余众请求归顺唐朝,朝廷会议如何安置突厥部族。魏征等大臣主张强令突厥迁居河套以南,严加监视,以防反叛。独认为宜采取汉武帝对待匈奴内附的办法,将突厥迁置河套以内,全其部落,保持其风俗习惯,实行安抚政策。太宗采纳,妥善安抚降众,和缓民族关系,解除了为害几十年的东突厥边患。

位居宰相,恪尽职守,全力效劳国事,太宗每问及四方各地风俗民情,无不对答如流,深得信任。贞观十一年(637)卒。唐太宗惋惜的感叹,温彦博“忧国之劳,劳精竭神”,恨不早使安逸,致使其病逝,谥“恭”,诏命陪葬昭陵。生前著有《温彦博集》二十卷。

王 通

王通(584~617),字仲淹,祖籍祁县。祖上于北魏孝文帝时适居河汾。隋朝著名哲学家。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受到儒学熏陶,隋初举秀才高第,官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读。向隋文帝所陈十二策,编成四卷。

隋炀帝即位,自长安归里,专心著述《续六经》。大业九年(613),杨玄感谋反,遣使召聘,严词拒绝。《续六经》编成后,于通化白牛溪聚徒讲学,门人环堂成列,常达数百人。优秀者有河南董恒、南阳程元、中山贾琼、河南薛收、太山姚义、太原温彦博、京兆杜淹等十余人。一些有志之士也常与其探究王道之由。其中有任郡通守(官名)的陈叔达、隰城尉房玄龄、巨鹿道士魏征、马邑郡丞李靖、太原士人温大雅、京兆士人杜如晦等。在其门徒和友人中,不少人成为唐初名臣。

著有《续书》一百二十篇,《续诗》三百六十篇,《礼论》二十五篇,《乐论》二十篇,《易赞》七十篇,《元经》三十一篇,合称《王氏六经》,共百余卷。年久散佚,传世著作仅《中说》一书,记载与门人交游对答之语。由门人薛收、姚义搜集整理,经弟王凝及子孙三代相继整理成书,共五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录其书。北宋初,正议大夫龚鼎臣在齐州李冠家得到唐本《中说》,以天干冠篇,从甲至癸,分为十篇。龚氏加注,改为十卷刊行。但此书后失传。与龚鼎臣同时的屯田员外郎阮逸得家藏《中说》古编,共十卷,文多残缺。由阮逸增补、注释刊行于世,即今传本之《文中子中说》。学说上承孔孟,下接韩愈、李翱以达宋代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政治上,以恢复王道政治为目标,倡导施行“仁政”,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哲学上,致力于探究“天人之事”,围绕“天人”这个核心,阐述其自然观、发展观、认识论思想,主流是唯物主义的;在文学上,论文主理,论诗主政教之用,论文辞主约、达、典、则,提倡改革文风,具有历史价值和进步意义。

田志超

田志超(571~641),法号“空王佛”,榆次(今晋中市榆次区)人,祖籍陕州冯翊,唐代高僧。

出生于农民家庭,卓尔不群,聪慧过人,孩提时代即喜欢拜佛。父母顾念其为家中独子,十七岁时为他择娶妻室。新婚不久,即削发为僧,赴五台山游历礼佛。后返回家乡,在本村施霖洞修行,广结善缘,被乡亲称为“田善友”。二十七岁时,田志超至太原开化寺,随从慈瓒禅师学经。勤劳肯干,不避苦役被派至定州寻采律藏,完竣后,返回家乡,继续潜心研习,后至太原西北山中,创立禅林。

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登基称帝,率弟子二十余人,赴长安庆贺。李渊素仰田志超之名,待之若仙,引登太级殿,相叙甚欢。尚书左仆射、魏国公裴寂辟第中别宅,供其下榻。次年应蓝田山化成寺僧人灵润、智信、智光等邀请,前往讲经说法。武德五年(622)返乡,至汾州介山抱腹岩禅定,终日念经习佛,传授弟子。介休县为其建光严寺,规模宏大,极其壮观。贞观十五(641),唐太宗诏邀其入长安弘法讲经,接到诏书后,来不及起身圆寂。唐太宗赐与法号“空王佛”。唐代道宣撰《续高僧传》称:田志超历隋、唐两代,经其手亲自剃度出家的僧人近千人。僧界称其“奉敬戒法,罕见其俦;护慎威仪,终始无替”。

王 绩

王绩(586~644),字无功,自号东皋子、五斗先生,祖籍祁县,后迁绛州龙门通化(今万荣县)。唐朝著名诗人。出身官宦世家,大儒王通之弟。自幼好学,博闻强记。隋开皇二十年(600),游历京都长安(即今西安),拜见权倾朝野的大臣杨素,被在座公卿称为“神童仙子”。大业元年(605),应孝廉举,中高第,授秘书正字。生性简傲,不愿在朝供职,改授扬州六合县丞。性情旷达,嗜酒如命,因嗜酒误事,受人弹劾,被解职。感叹道:“网罗在天,吾且安之。”时逢大乱,和隐士仲长子光在一起饮酒赋诗,对耕作、酿酒、养鸟等均有研究。唐武德八年(625),朝廷征召前朝官员,以原官待诏门下省。按照门下省例,日给良酒三升。其弟王静问:“待诏快乐否?”回答说:“待诏俸禄低,又寂寞,只有良酒三升使人留恋。”侍中陈叔达闻之,由三升加到一斗,人称“斗酒学士”。贞观初,知太乐署史焦革善酿酒,遂自求任太乐丞。该职历来为人视鄙,由工匠和吏役出身者担任,从此改由文士出任。后焦氏夫妇相继去世,无人供应好酒,即弃官还乡。回到东皋后,把焦革制酒的方法撰为《酒经》一卷;又收集杜康、仪狄等善于酿酒者的经验,编成《酒谱》一卷。在所居之东皋,为杜康建造祠庙,并把馈赠过美酒的焦革也供进庙中,尊之为师,撰《祭杜康新庙文》以记之。但有人以酒邀者,无不乐往。其《醉乡记》、《五斗先生传》、《酒赋》、《独酌》、《醉后》等诗文,均被太史令李淳风誉为“酒家之南董”。

除好酒外,还好弹琴,精于占卜算卦,兼长射覆,最大成就在于诗歌,有《王无功文集》五卷本行世,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扭转了齐梁余风,为开创唐诗做出重要贡献,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贞观十八年(644),病卒于家中。生前仿陶潜的《自祭文》自撰墓志铭,并嘱家人薄葬。

王方翼

王方翼(622~684),字仲翔,唐并州祁(今祁县)人。父早卒,随母迁居于凤泉别墅。幼时与佣人齐力勤作,垦田植树,修建房舍,深知民间疾苦。

永徽元年(650),高宗即位,堂妹册封为皇后,全家回到长安。王方翼被授为安定县(今甘肃泾川)县令。任职期间,诛灭地方土豪皇甫氏,发展生产,政绩显著。调任瀚海都护司马,后因犯事被降为朔州尚德府果毅都尉。一年 后,其母病故,回到长安服丧。友人赵持满犯法被杀,暴尸城西,无人敢收,毅然前往收尸,并依礼下葬。执金吾以王方翼渺视国法为由提出纠劾,唐高宗赞赏他重视友情,没有追究,由此知名。服丧期满后,被任命为肃州(今甘肃酒泉)刺史。州城荒毁,又无壕堑,常为突厥骚扰。到任后,发动士卒修筑城垣,引多乐水环城为壕,加强防备。又出私财在水边建造水碾、水磨,百姓加工米面,只收取很少的工费。唐高宗仪凤年间,河西走廊发生严重蝗灾,其他州县饥民因流离冻饿多死,而肃州却很少有人死于蝗灾。其间不少饥民逃荒到肃州。王方翼在肃州大力赈济,修房数百间供饥民居住,从而挽救了不少灾民性命,肃州百姓立碑颂其德政。

仪凤二年(677),李遮匐勾结西突厥贵族进攻安西都护府(今新疆库车)。高宗诏裴行俭举兵平乱,王方翼为副手,兼检校安西都护为副,负责修筑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坦境内)。“立四面十二门,皆屈曲作隐伏出没之状,胡人纵观,莫测其方略,悉献珍货。”李遮匐陷入孤立,后来终于被擒。

永淳元年(682),调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刺史。西突厥贵族阿史那车簿啜起兵反唐,围攻弓月城。王方翼率军与突厥军在伊犁河激战,大获全胜,“斩敌首级千余”。另一贵族三姓咽面发兵十万与阿史那合伙作乱。王方翼又屯兵热海(今俄国伊塞克湖),与阿史那交战,带伤冲锋陷阵,士卒备受鼓舞,一举歼敌七千余。接着派遣骑兵分道袭击咽面部,生擒其头目突骑施等,唐军全胜,平定了西域之乱,因功升任夏州(今陕西横山)都督。夏州发生牛疫,畜力缺乏,创新式耕地农具,“施关键,使人推之,力省而见功多”,称“耦耕法”,推广各县,促进了农业生产,受封太原郡公。高宗死后,武则天临朝执政,以王皇后氏族受株连,被捕下狱,流放崖州(今海南),忧愤而逝于途。神龙初年(705)中宗复位,下诏恢复王方翼官爵。

王方翼书法颇有名,与魏叔琬齐名。其子王玙、王珣、王瑨,均以文学著称,时人称为“三王”。

王皇后

王皇后(?~655),唐并州祁(今祁县)人。王思政之后裔,父王仁佑,母柳氏。王、柳氏为显赫世家,与唐皇室有姻亲关系,唐高祖李渊妹为其从祖母,即同安大长公主。贞观年间,同安大长公主与唐太宗李世民商议,册封王仁佑女为晋王李治妃。贞观十七年(643),废太子承乾,立李治,册封为太子妃。长相俊美,性格和顺,唐太宗很满意,临终前对顾命大臣长孙无忌等说“朕佳儿佳妇,托付卿等”。李治即帝位,次年(650)册封为皇后。

王氏无子,淑妃萧氏生一子,得宠爱,成为威胁。为牵制萧淑妃,引武氏即以后的武则天为助,劝高宗李治接入宫。武氏“卑辞屈体”博取信任,又深受高宗宠,被册封昭仪,连生皇子,暗中图谋皇后位置,又变成强大的竞争者。但王氏在宫外得到政治上的大力支持,舅父柳奭为宰相任中书令,以元舅身份辅政的太尉长孙无忌和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禇遂良、侍中韩瑗等宰相联合向高宗李治施加压力压制武氏,维护其皇后地位。永徽三年(652),大臣们奏请,立燕王忠为太子,堵塞萧淑妃、武昭仪借母以子贵夺取皇后的途径。

在复杂的宫闱斗争中,王皇后绝非既有政治才能而又工于心计、手段毒辣的武氏对手,日渐失势。于是联合萧淑妃使用说坏话等低劣方法搬弄是非,离间高宗对武昭仪的宠信,结果适得其反。又与母柳氏使用宫廷最忌讳的巫术“厌胜”手段对付武氏。事被武氏收买的宫人揭发,高宗立意废后,遭执政大臣们的坚决反对,暂时中止。武氏趁机进一步动摇其摇摇欲坠的皇后地位,以歹毒的手段嫁祸于人。永徽四年(653)末、五年初,武氏生一女,唐高宗欣喜异常。为达野心不择手段的武氏,趁其探视走后无人,竟将女儿扼杀。唐高宗回宫,武氏假装不知,照常欢笑。待揭开被发现尸体,则大哭大闹,咬定皇后怀恨加害。真假难辨,高宗决心废后。

废后之举,又遭遇强大阻力,受到朝廷大臣的反对,懦弱的唐高宗难以决断。武氏即寻求官员的政治支持,先拉拢举足轻重的长孙无忌,遭拒绝。永徽六年(655)十月,武氏指使人品卑劣的李义府、许敬宗等人上表请承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后。于是高宗下诏,将王皇后与萧淑妃一起被贬为庶人,囚禁冷宫。以王皇后被废为标志,高宗册立武昭仪为皇后,开始了朝廷后宫干政的新阶段,唐太宗任命的辅政大臣相继被杀被贬,史称有“贞观遗风”的永徽初政宣告终结。武氏得势后,提防朝臣拥立和高宗念旧情,得知皇帝曾私下探视,为绝后患,决心置之死地,截去二人手足,折磨至死。并下令改姓“蟒”氏,萧淑妃姓“枭”氏。唐中宗即位后,下诏恢复王皇后与萧淑妃的本来姓氏。

王 勃

王勃(650~676),字子安,祖籍祁县,后迁绛州龙门通化(今万荣县)。“初唐四杰”之一。

祖父“文中子”王通,为隋末大儒,曾任蜀郡司户书佐;父亲王福畤,精于撰述,曾任太常博士、齐州长史。兄弟都有才名,被其父友人杜易简誉为“王氏三珠树”。

王勃六岁能文辞,九岁读颜注《汉书》,作《指瑕》指正其失误。唐麟德元年(664),太常伯(尚书)刘祥道巡行关内,王勃上书自荐。刘上表于朝,誉之为神童,应试幽素科及第,授朝散郎。乾封初年(666),献《宸游东岳颂》、《乾元殿颂》,被沛王李贤召署府修撰。时诸王以斗鸡争胜,戏作《檄英王鸡文》,为高宗所闻,认为王勃有意挑拨诸王子不和,当即将其逐出王府,流落蜀中。后闻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多药草,求为虢州参军。

才华出众,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后世称为“初唐四杰”。对以上官仪为代表的浮艳诗风非常反感,并批评汉赋、两晋六朝的颓靡文风,对盛唐的诗歌文学影响很大。诗文多登临山水、怀乡别友之作,其中五律成就最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句,脍炙人口,成为古今赠别名句。骈文《滕王阁序》成为千古名篇。据传因探父道出洪州(今江西南昌),恰逢九月九日都督阎伯欤宴客于滕王阁。阎欲以其婿作序以夸客,又假意拿出纸笔,遍请座上人士作文,都谢“莫敢当”。至王勃处,竟不让,欣然承应。阎怒其不恭,拂袖入室,遣吏伺其旁。王勃挥笔疾书,吏屡入报,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时,阎矍然起,叹为天才。因恃才傲物,“为僚吏共嫉”,受曹达案牵连,被判死罪。幸得赦,免官。在离开洪州去交趾探父途中渡海溺水,惊病而死。杨炯辑其诗文编为《王子安集》二十卷,并作序。今仅存十六卷。

王 维

王维(?~761),字摩诘,祖籍祁县。唐代著名田园派诗人、文人派画家、音乐家。父官汾州司马,徙家于蒲州(今永济县),遂为河东人。母博陵崔氏,虔诚奉佛,对其影响很深。

自幼聪颖,九岁能诗文,十九岁赴京兆府应试,获第一。二十一岁进士及第,调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事不合定制,受牵连贬为济州(今山东长清县)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二年(734),张九龄执政,引荐任右拾遗。2年后,张九龄贬任荆州长史,王维失去政治依托。佞人李林甫上台,玄宗纵情声色。王维感于仕途蹉跎,心灰意冷。先是出使塞上,在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作判官。二十六年(738)回到长安,在京中长期供职,累迁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吏部郎中、给事中等职。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涯,在兰田辋川得三间别墅,筑“辋川别业”,绘“辋川图”,日与朋友裴迪等浮舟往来,弹琴赋诗。“性娴音律,妙能琵琶”,“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颇得附庸风雅的“诸贵”看重。弟王缙为侍御史,“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

天宝十五年(756),安禄山叛军陷潼关,继攻入长安。玄宗仓皇逃往四川。王维未及逃脱被俘,因其诗名大,被委以伪职。无奈充任安禄山的给事中,心中极度苦闷。一次,安禄山在凝碧池宴请百官,当众做诗以表其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至德二年(757)十月,唐军相继收复长安、洛阳。与其他陷贼之官均被收系狱中,按律当死。有人提出,《凝碧池》诗可证其忠,加之弟王缙参加平定安史之乱有大功,泣请削己官爵为兄赎罪。因而得免,贬为太子中允,不久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思想愈加消沉,每“退朝之后,焚香独坐 ,以禅诵为事”,成为饱尝官场滋味而皈依佛教的居士,开始了“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生活。乾元二年(759),升尚书右丞,故世人称王右丞。上元二年(761)病卒。死后赠秘书监。

王维作为一个诗人,以优秀诗篇为盛唐诗坛大增光辉。遗存的四百多首作品中,可依其经历和思想发展分为两个时期:前期诗歌富于进取精神,讽刺贵戚宦官,谴责纨绔子弟,反映边塞生活,抒写游侠意气,情调慷慨激昂,充满浪漫主义豪情;后期诗歌,因仕途险恶,崇奉佛教,而以描写田园山水景物、表达闲情逸致、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为主。所写山水田园诗,数量多,艺术成就高,最能代表其艺术风格。除诗外,还兼通乐理,精绘画,自称“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所写泼墨山水松石,“山谷郁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唐朝名画录》)。所画平远之景,“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认为画技与做诗同,“意在笔先”,重在创造意境,以萧疏清淡为特色。时画坛盛行李思训父子的古典画派,追求典丽的画院气息。王维则师法吴道子又加以变化,以水墨画对抗之。后世董源、米芾、倪瓒、黄公望、董其昌等大师皆其画风继承人。董其昌更奉王维为“文人画南宗之祖”。宋代苏轼评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著述有《辋川集》、《王右丞集》、《王摩诘文集》等传世。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土。祖籍太原阳邑(今太谷县),白建之后裔。曾祖白温移居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东北)。祖父白鍠、父白季庚都是明经出身,宦游各地,做过县令、州别驾一类小官。白鍠长于五言诗,有诗集传世;白季庚为官清廉,多有政绩。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属河南省)。母陈夫人粗通诗书,”亲执诗书,昼夜教导”。白居易和弟弟白行简、从祖弟白敏中均及进士第。
  幼年跟随父亲在中原一带度过,正遇上叛军作乱,十一、二岁以后避居越中。十六岁北返长安,曾以诗文投谒当时名土顾况,很受赞扬。十七、八岁时,写出名篇《赋得古原草送别》。二十九岁在长安进士及第,三十岁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试,及第后授周至(今陕西)县尉。撰写《长恨歌》和《观刈麦》等名作。三十六岁入朝为翰林学士,拜左拾遗。这一时期,意气风发,赋诗撰文,上书献策,积极参与朝廷的政治活动。《新乐府》五十首和十首《秦中吟》中的某些诗篇作于此时。积极参与朝政,直言不讳,得罪了一批权贵。元和十年(815),被贬为江州司马。次年秋写出著名的《琵琶行》。后又相继出任忠州(四川)、杭州刺史。长庆四年(824),被授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洛阳。同年冬,自己编定《白氏长庆集》五十卷,凡2191首作品(诗与文),并制序。敬宗宝历元年(825),被任命为苏州刺史。体弱多病,遂告假休官,56岁回到洛阳。此后虽一度入朝作秘书监,一因年老多病,二因当时牛、李党争激烈,不愿介入,请求退休。大和三年(829),以太子宾客(闲官)分司东都,回到洛阳。七十一岁,以刑部尚书致仕。七十五岁病逝于洛阳,追赠尚书左仆射。
  生前多次编集自己的诗文。会昌五年(845),即逝世前一年,他作《白氏长庆集序》云:”白氏前集《长庆集》五十卷,元微之为序;后集二十卷,自为序;今又续后集五卷,自为记。前后七十五卷,诗笔大小凡三千八百四十首。集有五本:一本在庐山东林寺经藏院,一本在苏州南禅寺经藏内;一本在东都圣善寺钵塔院律库楼;一本付侄龟郎;一本付外孙谈阁童。”由于五本分藏,诗文基本得以保存。今存白诗二千八百多首,文八百多篇。南宋绍兴年间刻印的七十一卷本《白香山诗集》是现存最早的白集刻本。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是近年来较重要的笺校本。
  白居易的思想杂糅儒、道、释。四十二岁贬江州前,以儒家为主导,积极入世,有”兼善天下”之志;此后,以道、释为主导,”知足”,“信命”,求适意,”独善其身”成为生活信条。后半生做官信奉两条原则:不作京官(不介入朝廷党争);无为而治(半官半隐)。最终皈依佛门。前半生的文学主张很著名。《与元九书》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寄唐生》诗云:”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另一方面,也主张文学要吟咏性情,愉悦心意。第一次编《白氏长庆集》时,把自己的作品分为四类: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等)、闲适诗(如)、感伤诗(如《长恨歌》、《琵琶行》等)、杂律诗。前三类皆古体,近体皆入第四类。

王忠嗣

王忠嗣(705~749),初名训,祖籍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唐朝名将。父王海宾,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封太原县男。唐开元二年(714)反击吐蕃的战斗中英勇献身。九岁时由唐太宗养于宫中,赐名忠嗣。长大后,“雄毅寡言,有谋略”,玄宗与之论兵,应对纵横。玄宗十分器重,对人说:“此子尔后必为良将。” 开元二十一年(733)起,历任左领军卫郎将、河西讨击副使、左威卫将军、左金吾卫将军、左羽林卫上将军、河东节度副使、代州都督、朔方节度使、灵州都督、河东节度使、河西节度使、陇右节度使等军政要职。

开元二十六年(738)秋,吐蕃叛乱,进犯边境。率部属前往平叛,左右驰突,当者辟易,出而复合,杀数百人,吐蕃大败。后又北伐奚族,平定吐谷浑,利用西突厥各部贵族之间的矛盾,削弱其实力。开元二十九年(741),又任朔方节度使,注意改善同少数民族的关系,与突厥等西北各族互市,以高价购买马匹,“诸蕃闻之,竞来求市”,同时,内地的丝绸、铁器、粮食等也输入突厥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的生产发展,物质、文化也得到交流。

主张各民族和平相处,尽量避免冲突和战乱的发生。玄宗欲兴兵攻打吐蕃石堡城,诏问攻取之计。王忠嗣奏云:“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若屯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玄宗不以为然,董延光请攻石堡城,玄宗诏出兵接应。但王忠嗣按兵不动,并对李光弼说:“今争一城,得之未制于敌,不得未害于国,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哉!假如明主见责,岂失一金吾、羽林将军?”延光出师无功,终罢兵。

天宝五年(746),王忠嗣身兼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四节度使,认为国家升平之时,为将者要爱护士卒,不应为了自己追求功名而轻易征战,但是并不等于麻痹大意,丧失警惕。注意军事训练,妥善保养军械,充实边防,扩充戎马九千多匹,修筑大同、静边等城,加强防务,使得万里边塞安然,是唐代边境最安定的年代。

天宝六年(747),拒绝安禄山的拉拢引诱,上书揭露其阴谋,反遭李林甫、安禄山“欲奉太子”的诬陷,被贬汉阳太守。天宝八年(749),又贬至汉乐郡。同年暴卒。唐肃宗宝应元年(762),追赠兵部尚书。

王忠嗣

王忠嗣(705~749),初名训,祖籍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唐朝名将。父王海宾,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封太原县男。唐开元二年(714)反击吐蕃的战斗中英勇献身。九岁时由唐太宗养于宫中,赐名忠嗣。长大后,“雄毅寡言,有谋略”,玄宗与之论兵,应对纵横。玄宗十分器重,对人说:“此子尔后必为良将。” 开元二十一年(733)起,历任左领军卫郎将、河西讨击副使、左威卫将军、左金吾卫将军、左羽林卫上将军、河东节度副使、代州都督、朔方节度使、灵州都督、河东节度使、河西节度使、陇右节度使等军政要职。

开元二十六年(738)秋,吐蕃叛乱,进犯边境。率部属前往平叛,左右驰突,当者辟易,出而复合,杀数百人,吐蕃大败。后又北伐奚族,平定吐谷浑,利用西突厥各部贵族之间的矛盾,削弱其实力。开元二十九年(741),又任朔方节度使,注意改善同少数民族的关系,与突厥等西北各族互市,以高价购买马匹,“诸蕃闻之,竞来求市”,同时,内地的丝绸、铁器、粮食等也输入突厥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的生产发展,物质、文化也得到交流。

主张各民族和平相处,尽量避免冲突和战乱的发生。玄宗欲兴兵攻打吐蕃石堡城,诏问攻取之计。王忠嗣奏云:“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若屯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玄宗不以为然,董延光请攻石堡城,玄宗诏出兵接应。但王忠嗣按兵不动,并对李光弼说:“今争一城,得之未制于敌,不得未害于国,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哉!假如明主见责,岂失一金吾、羽林将军?”延光出师无功,终罢兵。

天宝五年(746),王忠嗣身兼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四节度使,认为国家升平之时,为将者要爱护士卒,不应为了自己追求功名而轻易征战,但是并不等于麻痹大意,丧失警惕。注意军事训练,妥善保养军械,充实边防,扩充戎马九千多匹,修筑大同、静边等城,加强防务,使得万里边塞安然,是唐代边境最安定的年代。

天宝六年(747),拒绝安禄山的拉拢引诱,上书揭露其阴谋,反遭李林甫、安禄山“欲奉太子”的诬陷,被贬汉阳太守。天宝八年(749),又贬至汉乐郡。同年暴卒。唐肃宗宝应元年(762),追赠兵部尚书。

白行简

白行简(约776~826),唐代文学家。字知退,白居易之弟。元和二年(807)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累迁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又曾任度支郎中,膳部郎中等职。著有文集10卷,文辞简易,有其兄风格。辞赋尤称精密,文士皆师法之。著述以传奇著称,代表作《李娃传》。写荥阳大族郑生热恋长安娼女李娃,屡经波折,几经丧生,终获美好结局(见《太平广记》)。《李娃传》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对李娃、郑生的描写,能恰如其分,人物形象较有个性;对某些具体场景的描绘也颇为细致逼真,表现了唐代传奇创作中写实手法的高度成就。还撰有《三梦记》,三事皆篇幅短小,文辞简质,而情节颇为离奇。《聊斋志异》中《凤阳士人》一篇,即受其影响。

温 造

温造(765~835),字简舆,唐并州祁(今祁县)人。五世祖温大雅,官礼部尚书;祖父温景倩,官南郑县令;父亲温辅国,官太常丞。博览群书,英俊潇洒,隐居王屋山中。寿州刺史张建封闻其名声,派人持书信及钱币致意,请出山相助。认为张建封礼贤下士,举家投奔。虽被待若上宾,常相顾问,但不敢给其安排具体职责。贞元四年(788),张建封改任徐州节度使,不愿随同前往,辞归下邳。张建封始终认为温造是个人才,将其侄女许配。

后李希烈发动叛乱,侵犯邻藩,各藩镇领兵将领蠢蠢欲动,纷纷驱逐节度使,拥兵自立。时逢范阳节度使刘济向朝廷上表效忠,朝廷乃密诏张建封挑选有胆有识、能言会道之士前往范阳,表达朝廷倚赖之意。张建封经过反复考虑,决定派温造担负这一使命,并强行任命温造为节度参谋。温造见到刘济后,转达皇帝对他的关怀和倚重,话未说完,刘济就己俯伏流涕,声称随时准备带头为朝廷效命,圆满完成任务。皇帝特予召见,对其才能大为欣赏。温造离开京师后,隐居东都洛阳。乌重胤表奏其为幕僚。

穆宗长庆元年(821),任京兆府司录参军。卢龙(治所在幽州)节度使刘縂口称率所部九州归附朝廷,但当朝廷宣旨令其入朝觐谒,却又装聋作哑,不予理睬。穆宗拜温造为起居舍人,赐绯鱼袋,充太原、镇州、幽州宣谕使,出使河朔。至范阳,向刘縂分析祸福利害,刘縂诚惶诚恐,以所辖九州献给朝廷,因功升为殿中侍御史。不久,刘縂携家人入京觐见,朝廷以张弘靖取代刘縂,任节度使。后朱克融驱逐张弘靖、镇州杀害听命朝廷的田弘正,朝议决定用兵,奉旨出任河东、泽潞、横海、深冀、易定等道宣慰使。

不久,谏议大夫李景俭在史馆饮酒,因醉谒宰相而获罪。温造因与同饮,受到牵连,被贬出京城,任朗州刺史。开通后乡渠道九十七里,浇灌良田二千顷。为纪念其功绩,当地人将渠更名为“右史渠”。居官四年,召任侍御史,改任左司郎中,知杂事,拜御史中丞。弹劾无所回避,对朝中大小事情提出批评和劝谏。任尚书右丞,加太中大夫,封祁县开国子。

大和四年(830),兴元军发动叛乱,杀死节度使李绛。唐文宗授温造为检校右散骑常侍、山南西道节度使,授密诏,相机行事。并派神策将董重质、河中都将温德彝、河阳都将刘士和随同前往。行至褒城,与征讨蛮回的兴元都将卫志忠相遇,密商后卫志忠领军入城,乘兴元军大开宴席之机,派兵团团围住,将叛乱首领丘铸以下官兵八百余人全部斩首,血流满地。其中,亲手杀害李绛的被剁为肉酱,下号令的被斩为三截。监军杨叔文为激起兵乱的祸首,奏请文宗下诏处罚,流放康州。因平叛有功,加检校礼部尚书。

大和五年(831)四月,入朝。拜兵部侍郎,因患耳疾请求辞职。七月,任检校户部尚书、东都留守,判东都尚书省事,东畿汝州防御使。九月,改任河阳、怀州节度观察等使。征调四万劳力,开浚怀州古秦渠枋口堰。工竣后,灌溉济源、河内、温、武陟四县良田五千余顷。

大和七年(833)十一月,入朝任御史大夫。大和九年五月,调任礼部尚书。六月,病逝。赠尚书右仆射。有文集八十卷。晚年积聚财物,一无散施,死后遭到舆论议论与讥讽。

子温璋,以父荫入仕,历任婺州刺史、卢州刺史、宋州刺史、武宁节度使,京兆尹、加检校吏部尚书。同昌公主去世后,懿宗悲痛之余,迁怒于医官,下令诛杀医官,拘押其家属三百多人。温璋认为刑罚太重,上书力谏,触怒懿宗,下诏贬为振州司马。温璋叹道:生不逢时,死何足惜?当夜,自缢身亡。

王 质

王质(769~836),字华卿,唐并州祁(今祁县)人。五代祖王通,号文中子,为隋末大儒。父亲王潜,官至扬州天长县丞。王质为王潜第五子。少年丧父,寓居寿春。稍长,一边躬耕奉养慈母,一边开堂讲学,门生众多。年逾四十,已无进取之意,由于亲友苦苦相劝方参加科举。

唐宪宗元和六年(811),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正字。后又历任淮蔡、许昌、梓橦、兴元四府幕佐、检校监察御史。入朝为殿中侍御史、户部员外郎。外任山南西道节度副使,转谏议大夫。唐文宗大和(827~835)年间,宦官王守澄陷害宰相宋申锡。文宗听信谗言,欲杀宋申锡。王质与常侍崔玄亮在雨中哭谏,请求先交付有司审讯,再予决断。文宗稍有醒悟,宋申锡得免一死。因此得罪宦官,被贬为虢州刺史。

应进士科时,制策深得李吉甫赏识,其子李德裕为相后,对王质礼遇颇厚。遇事常向王质咨询。召为给事中、河南尹。居官清廉,颇有政声。虽然受李吉甫、李德裕等权臣礼遇,但“行已有素”(《旧唐书·王质列传》),不卷入朋党之争。大和八年(834),升宣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宣(州)歙(州)团练观察使。文宗开成元年(836)十二月,暴卒,享年六十七岁。追赠左散骑常侍,谥曰“定”。

温庭筠

温庭筠(?~866),字飞卿,本名岐,唐祁县人,晚唐著名词人,词坛“花间派”之鼻祖。出身世族,温彦博的六世裔孙。自幼好学,苦心研席,尤长于诗词,屡举进士不第。开成四年(839),去长安应试,不第。大中九年(855)再赴长安应试,由于帮助其他考生,和主考官发生纠纷,又因讥讽权贵得罪宰相,被加以“搅扰场屋”罪名,再次落第且贬隋县尉。后去襄阳依附徐商,为节度使署巡官。常与段成式、余知古、徐商等往来唱和。唐懿宗咸通初年,解职离开襄阳,游历江东。咸通六年(865),徐商任宰相,召用为国子助教。次年,徐商罢相,由于在国子监考试中将所判的高等次文章榜示与众,其中有指斥时政、揭露腐败的内容,遭到大官僚杨收的排挤,再贬方城尉,终落魄抑郁而亡。

温庭筠长期生活在下层社会,大量吸收民歌的长处和民间语言的营养,将长期以来诗、词不分的形式一举扭转,使词成为一种正式的文学体裁,格律渐臻完善,开创了宋词发展的先河。但其“香而柔”的浓艳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被五代时出现的“花间派”称为“鼻祖”。遗作六十余首,大多收入《花间集》。诗作也很出色,在晚唐诗人中,与李商隐齐名,号称“温李”。存诗300余首,辑入《温庭筠诗集》。除诗词外,还是一位小说家、学者。《新唐书·艺文志》中载其著有《乾馔子》三卷、《采茶录》一卷,编纂类书《学海》十卷,惜全部亡佚。相传其貌奇丑,或称“温钟馗”。历代都以其有“微行”而受到鄙薄,然才思敏捷,每为诗文,交叉双手于胸前,顷刻可得,故号“八叉”。

王建立

王建立(871~940),字绩,五代时榆社县人。生于北王村,长于韩村。幼年好武强健,成年后投军,为李嗣源随身侍卫。性悍刚直,不惧权豪。后唐庄宗派所宠爱的伶倌、女奴等到代州祭墓,仗势欺民,骚扰官府,立捕杖杀数人。庄宗大怒,下令处死,得李嗣源极力庇护幸免。

后唐同光四年(926)三月,李嗣源奉命平叛,反被叛军拥戴为主,进犯京师。王建立时留真定保护李嗣源家属,闻讯后即先发制人,杀死朝廷派来的监军,带领李嗣源的亲兵会合李从珂(原姓王,嗣源养子)部星夜兼程追赶大军。李嗣源登上帝位,改元天成(即后唐明宗),赏功授以镇州兵马留后职,加升检校官阶为司徒。不久,又升检校太尉,充成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是明宗宠信的大将。

天成三年(928)二月,因与另一权臣安重诲有矛盾,进京朝拜时,奏明安擅权专横情形。明宗大怒,欲罢免安重诲枢密使职,夺其军政实权。但经人谏言,依旧重用安重诲。遂力请辞行还镇,未被批准,任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居宰相职并判三司事务,主管财政。其间,明宗曾将榆社故里改名“将相坊”以示荣宠。因识字不多,无力理财,屡辞判三司之职。十一月罢京职,出任平卢军节度使,后调昭义节度使。

长兴元年(930),路经魏州时发牢骚,传入安重诲耳,奏告其乱言动摇人心,明宗下诏免除其军职,以太傅职闲居。

应顺元年(934),亦即潞王清泰元年,明宗子李从厚即位,与潞王李从珂猜忌不和,终于兵戎相见。李从珂获胜登上帝位,因早与之有交情且同受安重诲排挤,起用为天平军节度使兼中书令。

石敬瑭(唐明宗女婿)起兵争夺天下,勾结契丹灭李从珂建立后晋(即后晋高祖),改元天福(936)。对拥戴的节度使加官笼络,命领兵巡抚青州,改任平卢军节度使。天福二年(937)封临淄王。天福三年(938)改封东平王。

天福五年(940),赴京朝见,以年老力求辞官。高祖不许,下诏优遇老臣,派任昭义节度使,并将辽、沁二州划归其辖区,示荣乡里,晋封韩王。不久病死,赠尚书令。任节度使时,严刑峻法,吏民苦之。晚年笃信佛教,立誓戒杀生,为政宽弛,州人得安。

王建立

王建立(871~940),字绩,五代时榆社县人。生于北王村,长于韩村。幼年好武强健,成年后投军,为李嗣源随身侍卫。性悍刚直,不惧权豪。后唐庄宗派所宠爱的伶倌、女奴等到代州祭墓,仗势欺民,骚扰官府,立捕杖杀数人。庄宗大怒,下令处死,得李嗣源极力庇护幸免。

后唐同光四年(926)三月,李嗣源奉命平叛,反被叛军拥戴为主,进犯京师。王建立时留真定保护李嗣源家属,闻讯后即先发制人,杀死朝廷派来的监军,带领李嗣源的亲兵会合李从珂(原姓王,嗣源养子)部星夜兼程追赶大军。李嗣源登上帝位,改元天成(即后唐明宗),赏功授以镇州兵马留后职,加升检校官阶为司徒。不久,又升检校太尉,充成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是明宗宠信的大将。

天成三年(928)二月,因与另一权臣安重诲有矛盾,进京朝拜时,奏明安擅权专横情形。明宗大怒,欲罢免安重诲枢密使职,夺其军政实权。但经人谏言,依旧重用安重诲。遂力请辞行还镇,未被批准,任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居宰相职并判三司事务,主管财政。其间,明宗曾将榆社故里改名“将相坊”以示荣宠。因识字不多,无力理财,屡辞判三司之职。十一月罢京职,出任平卢军节度使,后调昭义节度使。

长兴元年(930),路经魏州时发牢骚,传入安重诲耳,奏告其乱言动摇人心,明宗下诏免除其军职,以太傅职闲居。

应顺元年(934),亦即潞王清泰元年,明宗子李从厚即位,与潞王李从珂猜忌不和,终于兵戎相见。李从珂获胜登上帝位,因早与之有交情且同受安重诲排挤,起用为天平军节度使兼中书令。

石敬瑭(唐明宗女婿)起兵争夺天下,勾结契丹灭李从珂建立后晋(即后晋高祖),改元天福(936)。对拥戴的节度使加官笼络,命领兵巡抚青州,改任平卢军节度使。天福二年(937)封临淄王。天福三年(938)改封东平王。

天福五年(940),赴京朝见,以年老力求辞官。高祖不许,下诏优遇老臣,派任昭义节度使,并将辽、沁二州划归其辖区,示荣乡里,晋封韩王。不久病死,赠尚书令。任节度使时,严刑峻法,吏民苦之。晚年笃信佛教,立誓戒杀生,为政宽弛,州人得安。

薛 融

薛融(约880~941),汾州平遥人。初以儒学为业,后投云州节度使李存璋为幕僚。后唐庄宗平河南,任郓、徐二镇从事。唐明宗初,授华州节度判官。长兴四年(933),入朝任右补阙,直弘文馆。一年后,改河东观察判官。时石敬瑭镇守太原,遂入其幕府。后唐清泰(934~936)末,石敬瑭酝酿起兵反后唐,延请众幕僚问计,及至薛融,对道:“融本儒生,只会读三五卷书,至于军旅之事,进退存亡之机,从未学过。”座中人听罢无不惊骇。石敬瑭登帝位,授吏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处理御史台内日常事务。后晋天福二年(937),朝廷将其由左谏议大夫提升为中书舍人。自以为文学非已长,不敢拜授,仍为谏议之职。天福四年,河南留守奏修洛阳宫,后晋高祖石敬瑭欲下诏从之。极力劝谏,上书道:“天下叛乱未平,大军数次出征,国家财力不足,民间征调疲困,实在不是陛下兴土木、修宫殿的时候。陛下应效法尧王居茅茨之屋、汉文帝罢修露台之俭德,待四海平定之时,再修缮被焚毁之宫殿未为晚也。”后晋高祖听从劝谏,并下诏表彰其劝谏之功。不久,转御史中丞,改尚书右丞、分司西都。天福六年(941)病卒,年六十余。

侯 益

侯益(885~965),五代时平遥县人。农家出身。

唐光化年间(898~901),李克用占据太原,侯益以拳勇被收入麾下。后梁时,跟随李存勖攻梁大名,征幽州,破洺州,无不冒矢石先登。负伤后,庄宗亲为其敷药,以军功迁升为马前卫指挥。与梁军在河上作战时,梁小将李立、李健骁勇异常,诸将无不惊恐。侯益挺身出斗,生擒两将。后唐庄宗时,随李嗣源讨赵在礼,众将拥戴李嗣源为君,独脱身回归洛阳,庄宗抚背流涕。明宗李嗣源即位,侯益自缚请罪。明宗道:“你是为了尽忠,我又怎么能怪罪你呢!”

后晋立,为奉国军都校,领光州防御使。天福三年(938),范延光在大名、张从宾在河阳树起反旗,晋主石敬瑭急召:“宗社危急,卿能为朕拼死一战么?”回答道:“给精兵五千,必能破贼!”率精兵屯驻虎牢,从宾率万众在汜水两岸列阵。侯益率军击杀,大破从宾军,汜水几为断流。从宾亦落水身亡。晋高祖闻报大喜,即拜河阳三城节度使,并筑高台,刻石记功。

后汉高祖刘知远即位,加兼侍中。但闻后汉兵攻入洛阳,遂筑城挖池以做防备。时后汉主病危,闻知筑城之事,立召客省使王景崇至卧榻道:“侯益表面上顺从朝廷,实际早有贰心。你去,如果侯益来,就不必再问;如果他迟疑不决,你就随便处理好了!”景崇率禁军数千,日夜兼程赶至凤翔。景崇欲诛杀,忽闻汉祖崩,考虑到继位的隐帝不知密旨,故未及时动手。侯益趁机派遣从事程渥对景崇说:“你的地位已经很高了,也应该有所知足,何必要存害人之心,做过分之事?何况侯公亲戚爪牙甚众,事端若发,你的祸端亦就不远了!”景崇怒道:“你快滚,别为侯益游说,再说连你全家也杀掉!”闻言恐惧,急率数十骑入朝,通过行贿诬陷王景崇脱免己罪,被隐帝任为开封尹兼中书令,加封鲁国公。王景崇遂据凤翔反,杀死其留城中的亲属七十余口。郭威起兵反汉,隐帝欲出师,侯益献计道:“王者无敌于天下,兵不宜轻出,何况大名城中士卒的家属都在京城,不如闭关挫锋,让各自的家人发信招引,不战就可平定了这场叛乱。”隐帝不听,遂与焦继勋当夜投奔郭威。

后周太祖郭威广顺元年(951),侯益被封为楚国公,改太子太师。不久又被封齐国公。显德元年(954)冬,年老致仕。

宋太祖即位,以老臣厚待,每年仅上朝一次。乾德初,郊祀,诏以中书门下礼节,与宰相同。

刘知远

刘知远(895~948),五代后汉高祖。先祖为沙陀部人,父名王典。唐僖宗(881~884)中和初年,迁居太原(今晋中市榆次区)左付村。少言寡语,面紫色,目多向睛,有气度。弱冠投军,牧马晋阳郊外,遇李三娘(女),榆次县鸣李村人,出身贫苦农家) 汲水沤麻秸,遂夜入李家劫娶为妻。附石敬瑭,在晋王李克用部下服役。后梁龙德二年(922),李嗣源军与梁将戴思远战于德胜,石敬瑭马甲断,急忙把自己的乘骑让与石敬瑭,并亲自护送。长兴三年(932),石敬瑭为北都(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兼大同、振武、威塞等军番汉马步总管,遂以刘知远为都押衙。应顺元年(934),潞王李从珂反,闵帝李从厚出奔,至卫州,遇石敬瑭,问平叛之计,石敬瑭长叹不语。闵帝伏甲士欲杀石敬瑭,经刘知远率兵相救,得以保全。

是年,潞王夺位称帝(史称末帝),疑石敬瑭有异志,调其任天平节度使。石敬瑭称病不赴,刘知远劝道:“明公久将兵,得士卒心,今据形胜之地,士马精强,若称兵传檄,帝业可成。”石敬瑭遂向契丹乞求兵援,并许以称臣称父及割燕云十六州地。力谏:“称臣可,以父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许以土地,恐异日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石敬瑭不从。末帝闻石敬瑭叛,派兵围晋阳,被石敬瑭任命为马步军都指挥使,抵御唐兵。契丹援兵至,唐兵溃败走。

清泰三年(936),石敬瑭称帝,升任侍卫亲军都虞侯,领保义军节度使。李三娘封魏国夫人。后晋天福二年(937),迁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天福六年(941),任北京(晋阳)留守、河东节度使。开运二年(945),封北平王。次年,契丹举兵入汴,晋亡。开运四年(947),起兵晋阳称帝,改名暠,立李三娘为皇后,仍用天福年号,称天福十二年。建国号汉(史称后汉),次年(948),改号乾佑元年。 称帝后,欲向百姓搜括钱财、奖赏将士。因三娘规劝:“陛下因河东创大业,未有以惠泽其民而先夺其生之资,殆非新天子所以救民之意也。今宫中所有,请悉出以劳军,虽复不厚,人无怨言。”遂倾内府积蓄赏赐将士,远近争相附之。次年正月卒,子刘承祐继位。

李皇后

李皇后(?~954),人称李三娘,五代时太原晋阳(今榆次区鸣李村)人,出身贫苦农家,及长,助父母耕织。时刘知远为军卒,牧马晋阳郊外,遇李氏,夜晚入其家劫娶为妻。刘知远领藩镇后,累封魏国夫人。生隐帝刘承祐。

后晋末年,刘知远乘辽兵南下,中原军民奋起反抗的有利时机,在太原起兵称帝。为鼓舞士气,欲下令犒军,苦于府库不足,便向百姓搜敛。李皇后闻知后,劝谏道:晋高祖当年起兵称帝,后来国家兴盛,虽则出于天意,但也是百姓同心协力的结果。不给百姓好处,反而要夺取他们的财物,这根本不是新天子救民之理。凡后宫所有,今日都请拿出。虽然数目不大,士兵们却不会有怨言。“中外闻者,无不感悦”。(《旧五代史》卷一百四)

刘承祐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当时北有契丹威胁,内有将相倾轧,后汉政权危如累卵。隐帝时年十八,不问朝政,常与郭允明、李业在宫中游戏,太后屡次责备,督其务正。乾祐三年(950),隐帝欲诛杀三名顾命老臣,太后力阻不听,并株连枢密使郭威的家属。郭威从邺城举兵反,隐帝欲与战,太后极力劝阻,认为郭威起兵有因,如果朝廷按兵不动,诏谕郭威,郭威必陈明理由,这样就很可能保持君臣关系。道:“郭威本吾家人,非其危疑,何肯至此!今若按兵不动,以诏谕威,威必有说,则君臣之际,庶几尚全。”隐帝不从,带兵出城。终致兵败被杀。

郭威入汴都,事之如母。请以皇太后身份临朝听政,议立新主。乾祐四年(951),又以皇太后名义下诰禅让,推戴郭威称帝。郭威即位后,迁居于太平宫,上尊号曰德圣皇太后。后周显德元年(954)春去世。

张公铎

张公铎(?~945),五代时乐平县(今昔阳县)人。早年追随孟知祥效力于晋王李克用父子,骁勇善战,军纪严明,深得孟知祥信任。

后唐同光三年(925),孟知祥由北都留守调任西川节度使,张公铎领军从行。天成元年(926)后,孟知祥因己为李克用侄婿,瞧不起身为养子的皇帝李嗣源,图谋独霸一方,割据称雄,多次扩充军队。被任为义胜、定远都知兵马使,成为孟知祥的重要将领。孟知祥勾结东川节度使董璋分别割据东、西两川,共同抗御朝廷,但都有吞并对方独霸两川的野心,矛盾日趋尖锐。长兴三年(932),董璋率其精锐部队偷袭成都,兵势甚盛,西川形势危急。五月初三,董璋军发起攻击,孟知祥竭力抵御,双方在弥牟镇、鸡纵桥一带展开决战。西川军被挫败,面临会战崩溃的危险。张公铎急率军迎敌,当先冲阵。董军措手不及,遭西川军反攻溃不成军,死者数千人,主要将领八十余人被俘,董璋仅带数骑逃走,残部七千多人投降。后董璋被部下所杀,两川尽归孟知祥所有。

清泰元年(934)闰正月,孟知祥称帝,建国号蜀,史称后蜀。迁捧圣控鹤都指挥使,统领禁兵。同年六月,孟知祥死,与其他六人同为顾命大臣,接受遗诏,分别掌握军队,共同处理朝政,拥戴孟知祥之子孟仁赞改名孟昶即位。九月,卫圣诸军都指挥使、武信节度使李仁罕自恃是遗诏辅政大臣之一,功大资深,逼孟昶封他为判六军事务兼中书令,集军权于一人之手。张公铎素与李仁罕不和,在孟昶授意下,与医官韩继勋、首相司空同平章事赵季良、保宁节度使赵廷隐等商谋,乘李仁罕上朝时将其捕杀,以谋反罪名诏告天下。孟昶的统治地位得以稳定,张公铎成为其心腹大臣,进授保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仍兼捧圣控鹤都指挥使。

后蜀广政四年(941),因各节度使长期领禁兵驻在成都,所辖地区由副职僚佐理事,政令不通,弊端重重。孟昶即罢诸人所领节度使,加授官衔。张公铎授检校太尉,免保宁节度使,统领禁兵如故,驻守成都。广政八年(945)张公铎病故。孟昶临丧哭祭称:“严而不猛,清而不隘,惟张公而已。” 

武行德

武行德(908~979),五代至宋初榆次县(今晋中市榆次区)人。从小家境贫寒,以打柴为生。后唐时石敬瑭领镇河东,入榆次境内游猎,见身材伟岸,负柴近千斤而不费力,留用帐下。

后晋元福元年(936),石敬瑭建晋,授武行德奉国军都头,改控鹤指挥使、宁国军都虞候。后晋开运三年(946),契丹兵攻占晋都汴梁,掳走皇帝石重贵,晋臣大多数投降契丹。契丹监军迫令武行德率众护送数十只大船将抢掠的财物铠甲运往契丹国。行至河阳,武行德与故旧暗中谋划:“我辈深受国恩,岂能背德!人总有一死,岂能离乡投边塞与契丹为伍!何不倒戈据河阳与契丹对垒,诸位以为如何?”故旧一致赞同,愿与共生死。当夜杀死契丹监军,披甲执戈,往袭河阳城。诱杀投降契丹的武定节度使方太,并将河阳城中府库存物赏给部下将士,赈济城乡百姓。受军民拥戴,武行德领知州事。

后汉天福十二年(947)二月,刘知远在晋阳称汉帝,武行德遣弟武行友奉表臣服,被授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后汉乾祐二年(949)加同平章事。后周广顺元年(951),更兼侍中,由成德军改忠武军,迁河南尹、西京留守。是时,西京洛阳一带盐禁很严,凡有贩私盐倒卖者一定严处,官吏多借此受褒奖。有和尚故意将私盐偷放在卖菜的老妇菜筐下,关吏在关前查获,将老妇送府衙,以求受赏。武行德经仔细察访,查明和尚与关吏勾结欲领厚赏。当场将老妇释放,把嫁祸于人的僧侣和关吏处斩。武行德任西京留守期间,奉旨修缮洛阳城,治理泗水,功效显著。北宋初年,加中书令封韩国公,改节度忠武军,后进魏国公。乾德二年(964)冬,移镇安州,加开府仪同三司。开宝二年(969),入为太子太傅。太平兴国三年,致仕。次年卒,赠太师。

王 溥

王溥(922~982),字齐物,五代祁县人。历后汉、后周、北宋三朝,是五代至宋的享有盛誉的政治家和史学家。

自幼好学,手不释卷。后汉乾祐二年(949)举进士甲科为状元,授秘书郎。周太祖郭威时任枢密副使、枢密使,率军平河中叛乱,辟为幕僚。平乱中,从敌方缴获的资料里面发现朝臣与藩镇等与之相交结的文书。郭威要按名稽查,王溥劝说:“鬼怪只能在阴暗的角落兴风作浪,现已天下大白,不如烧掉,以安其心。”

郭威称帝,建立后周。广顺四年(954),升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同年,柴荣即位,改元显德。北汉军乘危出兵攻后周,王溥不顾大官僚冯道等的反对,积极支持周世宗亲自率军迎战北汉,取得大捷。显德四年(957),世宗南征胜利,挥师西征,选择将帅,王溥举荐向拱,再次取得胜利。庆功宴上,世宗亲赐御酒,并高兴地说:“为朕择帅成边功者,卿也!”加授王溥礼部尚书监修国史,与宰相范质并参知枢密院事。王溥平易近人,事亲极孝,从不以宰相自傲。父亲王祚的宾客每至家中,总是首先拜谒,并躬身趋侍左右。众宾客深感不安,欲引避。王祚说:“这是应该的,勿烦诸君起。”王溥提携后进,所荐至显位者甚众,颇受时人称赞。

宋朝开国,进位司空。乾德二年(964)罢相,改太子太保。乾德五年(967)加太子太傅。开宝二年(969)迁太子太师。太平兴国元年(976)封祁国公。皇帝赵匡胤对左右说:“王溥十年做相,三迁一品,福履之盛,近世未见其比。”太平兴国七年(982)八月病逝,赠侍中,谥“文献”。

王溥酷好学,手不释卷,学识渊博,是五代至宋初的著名史学家。主持修成《唐会要》一百卷,编成《五代会要》三十卷,是记述唐和五代时期国家典章制度、田徭赋税以及有关天文、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料汇编,为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发展了“会要”这一史书的新体例,其他著述收入《王溥集》二十卷和《翰林酬唱集》一卷,均散佚。

薛 超

薛超(939~995),宋辽州平城县(今和顺县仪城)人。少年有勇有力,机智果敢。乾德初,应募入虎捷军。太平兴国初,跟随宋太宗出征太原,带领游骑兵千人在镇、定两州(今河北正定、定县)边境防御。太宗归驾还朝后,契丹族屡屡入侵,骚扰境内百姓,又带兵抗击。徐河之战中,毙敌将数名,加步军都军头,擢神卫军都校兼叙州刺史。

雍熙三年(986),随从大将潘美北征,在雁门关附近与辽军激战,奋力斩敌五百余人。敌军溃退,追至寰州,迫敌将赵彦辛献城投降。紧接着率军直指应州,应州归降,升任马步军都军头。淳化初,屯兵镇州,升任天武指挥使、澄州团练使。

侯延广

侯延广(947~996),宋汾州平遥人,侯益之孙。幼时,王景崇在凤翔树旗反后汉,将侯益一家七十余人全部杀害。延广因乳母刘氏以亲子替换始得幸免,抱至京师,得与祖父侯益和父亲侯仁矩相聚。北宋初期,出仕任官,历升通、祁、雄三州刺史。

在雄州时,正饮宴中,有敌骑数十白日入城中。领引亲信数骑驰出,射杀首领,斩杀数人,其余皆被擒获。仁矩拊其背叹道:“后振兴家门者,必为汝!”朝廷降诏书予以褒扬,赏赐锦袍银带等。太平兴国初,任护军兼巡检。善于抚爱士卒,部下都愿冲锋陷阵。后迁阁门祗候。西北之敌入侵,出任同、鄜、坊、延、丹诸州缘边都巡检使,延广以患病推辞。太宗赐名方名药,并遣太医随侍。

叛卒刘渥纠结亡命之徒千余人四处劫掠,并扬言要攻取京师,气焰十分嚣张。延广率兵数百,抄近路迎击。刘渥道:“我草间求活,看待一死犹如鸿毛。你家世富贵,如何不思保守,反与我一亡命之卒在此拼命?”大怒,与刘渥大战于一大树下,劈其右臂。刘渥避居山谷中,后为追兵所杀。自此,群盗丧气,关右安定。被提升为崇仪使。

淳化二年(991),李继迁侵扰夏台,受命以奖州刺史守灵州,继迁不敢与之交锋。至道二年(996),病军中,太宗遣御医诊视,病已危,对中使李知信说:“延广自度必不起,家世受国恩,今日得死所矣。但恨未立尺寸功以报上耳!”言讫而卒。

阎守恭

阎守恭(962~约1033),宋并州榆次人。父亲阎荣,为人豪爽,胸有志略。北汉英武帝刘继元欲加任用,辞以母老不就。阎守恭从小体格魁民、梧,相貌堂堂,很有抱负。刘继元平,徒太原民于大名府,举家迁移。应募从军,起初隶属于禁军拱圣军,不久又被选拔为殿前押班。咸平二年(999),真宗为抵御辽军侵扰,亲临澶州、大名府等地视察。随从护驾,以功升为捧日副指挥使。以后,历任拱圣、龙卫、捧日指挥使,累迁为左第二军指挥使、乾州刺史。明道二年(1033),以德州刺史出为永兴军路兵马钤辖,此后又调往并代路。

为人沉着勇武,治军以严著称。要求自己很严格,日常家居也像面对宾客一样注重仪容礼节。他非常崇拜郭进,经常向人们访求郭进的事迹,以作为自己行事的楷模。像郭进一样轻财好施,所得俸禄几乎全部散予众人。

高若讷

高若讷(997~1055),字敏之,生于宋太宗至道三年。宋并州榆次县人,后迁家河南卫州。强学善记,精于天文,博览自秦汉以来的各类书籍,尤其喜爱申韩管子一类的政事书籍。中进士后,补彰德军节度推官。改著作佐郎、太常博士。出知商河县,县内旧有职分田,历任官员均役使百姓劳作,牛和种子也要百姓负担,独高若讷放弃耕种。政绩优异,荐升监察御史。累官起居舍人,知谏院。景祐三年(1036),范仲淹言事,得罪宰相吕夷简,被陷害夺职,余靖、尹洙论救,均遭贬斥。一次赴宴会,高若讷谈笑中露出对范仲淹不满之意。本来,高居官清廉谨慎,人望很高,由于对范仲淹等得罪之事即不极力申救,反而加以指责,因而名誉大损。欧阳修曾移书谴责,痛斥他作为言官,附和大臣,不为正直人士申冤,是渎职丧德。信中有“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和“今而后决知足下非君子”等激烈言辞。若纳大忿,将信奏明皇上,欧阳修被贬为夷陵令。之后,高若讷历任内外重要职务,官至工部侍郎、参知政事,进为枢密使。对不符嘉奖规章,由皇帝和内宫施恩封赏的官员,多次进谏阻止。宦官王守忠任入内都知,欲加官节度使,坚持不奉旨,并奏贬贪横不法的宠臣阎文应。为人畏惕少过,但出行时前驱卫士殴赶路人,竟致百姓受伤至死,遭御史弹劾,罢为尚书左丞、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判尚书都省事同群牧制置使。

高若讷,事母极孝。因母病苦心研通医学,系统整理张仲景《伤寒论》、孙思邈《方书》及《外台秘要》等书,考校讹误,编册印行,使世人才得以了解各类久而失传的医术。宋史称:其医术,虽国医皆屈服,名医多出卫州,皆本高氏学焉。后世直至现代,也充分认定和高度赞誉其对中华医术的发展和传播所作的杰出贡献。卒于仁宗至和二年,年五十九岁,赠尚书左仆射,谥“文庄”。著有文集二十卷。

文彦博

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号伊叟,先祖本姓敬,因避晋高祖石敬瑭名讳,改姓文。宋汾州介休文家庄人。出身于中小官吏家庭,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

宋天圣五年(1027),中进士,先后任榆次、翼城知县,绛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针对国家“拥兵数十万,而将权不专,兵法不肃”等军事弊端,提出加强边防建设的积极措施,被仁宗广为采纳。在审理刘平被诬投敌一案中,秉公执法,荡平冤狱。以直史馆任河东转运副使,为便利军粮运转,将银城(今陕西神木县南)唐时故道修复,并在城内蓄积大批粮草,做好战备。以功拜天章阁待制、都转运使,进枢密直学士,出知秦城(天水)、益州(成都)。庆历七年(1047)召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镇压王则起义之功,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提出裁军八万的主张,实施后,安置妥善,社会安定。推荐王安石、韩维等人才华。至和二年(1055)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封潞国公。次年皇帝突病,群臣惶惶,与富弼主持大局,有人诬告殿前都虞候谋乱、有人请皇后听政,均镇静处理,人心得安。后以使相职衔出判河南府。

英宗即位,深感其议立储之功,亲言“朕之立,卿之功也”,极力推逊不敢当。加官侍中,改镇淮南、判永兴军。召入京任枢密使,加剑南西川节度使。英宗下诏:彦博朝廷宗臣,位宰相陈升之上。力辞不敢乱制度朝纲,朝班时立位宰相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提出“祖宗法未必皆不可行”的异议。熙宁六年(1073),以司空衔出任地方官。元丰六年(1083)以太师致仕,居住洛阳。

哲宗元祐初年(1086),宣仁皇后垂帘听政,由司马光举荐复召入朝,并特设平章军国重事一职。元祐五年(1090)第二次致仕。绍圣四年(1097)五月病逝洛阳,谥“忠烈”。著有《大飨明堂纪要》二卷、《潞公集》四十卷,后者今存。

薛 傲

薛傲(约1092~1152),宋榆次县(今晋中市榆次区)人。从小随父客居汴京。

北宋靖康元年(1126),金兵南侵,包围宋都汴京。宋钦宗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土地给金国,屈辱议和。闻讯后,悲愤欲绝,上状太宰兼门下侍郎李邦彦等,力言不可,义正辞严地谴责执政者误国。曰:“夫国家有三镇,犹室有垣墉,人有股肱也,安有自去其股肱垣墉而尚能存全者哉!”当权的李邦彦、徐处仁等阅后大怒,令开封尹逐出京畿。

离开汴京,路经河东,投奔陕西六路军马节制官王庶。时金将完颜娄室已攻陷河东大多数州县,兵进陕西。南宋建炎元年(1127)冬,金兵破潼关,陷华州、同州等地,向王庶献计未被采纳,即交结当地志士,屯聚山谷,保护延安府。屡次挫败完颜娄室的围剿,又结集当地团练乡勇至数万人,收复附近州县归宋。

建炎四年(1130),金将完颜宗弼(兀术)率兵大举攻陕西,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及王庶兵败,自知孤军无倚,收复陕西无望,率骑三千入川,投宋川陕宣抚副使吴玠。屡进言献计,备说陕西山川曲折及金兵可破的策略,得吴玠赏识,上奏朝廷授以官职。绍兴十二年(1142),宋与金订立屈辱和约。闻讯后,义愤填膺,弃官入青城山不出。

梁天翔

梁天翔,生卒年不详,字飞卿,元时平遥县梁官村人。梁瑛之幼子。善骑射,读书略通大义。中统五年(1264)授怀孟路奥鲁总管。至元九年(1272)授从仕郎,迁介休县尹。重视耕织,与民无扰。南方刚得平定,选迁郢州知州。州中不法之徒互相纠结盗窃劫夺,捕捉首恶以棍杖击毙,境内很快安定下来。升岭南广西道按察司佥事,勇于揭露贪官,严惩歹徒,属下及百姓莫不敬服。迁广东道提刑按察副使,旋又改任四川按察副使。

省府发生饥荒,执事主官上奏朝廷请求开仓赈济。议事时力言:“圣旨下达,老百姓就都死光了。朝廷怪罪下来,我来承当!”遂迅即开仓发放谷米四万斛,救济存活一大批灾民。桑哥执政时,核实天下钱粮谷物,官员多趁机从中贪污中饱。坚持不敛财,宽猛适中,清廉理事。朝廷以安八番功授奉政大夫、浙东海右按察副使、云南行御史台侍御史。上任遍访民间疾苦,向世祖忽必烈上奏安民治国建议二十条,被采纳嘉奖。升任吏部侍郎。后授少中大夫,成都路总管,旋改四川道肃政廉访使。不久去世。赠嘉议大夫,追封安定郡侯。

梁天翔

梁天翔,生卒年不详,字飞卿,元时平遥县梁官村人。梁瑛之幼子。善骑射,读书略通大义。中统五年(1264)授怀孟路奥鲁总管。至元九年(1272)授从仕郎,迁介休县尹。重视耕织,与民无扰。南方刚得平定,选迁郢州知州。州中不法之徒互相纠结盗窃劫夺,捕捉首恶以棍杖击毙,境内很快安定下来。升岭南广西道按察司佥事,勇于揭露贪官,严惩歹徒,属下及百姓莫不敬服。迁广东道提刑按察副使,旋又改任四川按察副使。

省府发生饥荒,执事主官上奏朝廷请求开仓赈济。议事时力言:“圣旨下达,老百姓就都死光了。朝廷怪罪下来,我来承当!”遂迅即开仓发放谷米四万斛,救济存活一大批灾民。桑哥执政时,核实天下钱粮谷物,官员多趁机从中贪污中饱。坚持不敛财,宽猛适中,清廉理事。朝廷以安八番功授奉政大夫、浙东海右按察副使、云南行御史台侍御史。上任遍访民间疾苦,向世祖忽必烈上奏安民治国建议二十条,被采纳嘉奖。升任吏部侍郎。后授少中大夫,成都路总管,旋改四川道肃政廉访使。不久去世。赠嘉议大夫,追封安定郡侯。

叶伯巨

叶伯巨,生卒年不详,字居升,元末明初浙江宁海人。明洪武初年,以通经学入国子监深造。洪武八年(1375),明太祖朱元璋下诏,选国子监学生分赴北方从事宣政教化。分发山西,任平遥县儒学训导。洪武九年(1376),天象出现异常情况,人们认为这是上天示警,暗示国家将有大难或不太平之事。朱元璋遂下诏,要天下人士上书朝廷,指出朝廷在政治措施上的弊政与得失。接到诏书后,遂起草《奉诏陈言疏》。

疏中写道:“当今之事,所犯严重过失的有三件事,分封诸王太多,施用刑罚太滥,安定天下要求太急。”文中批评朱元璋急于安定天下,以至错误地对待天下有才之士,不以礼敦请,反而“迫其上道,如捕重囚”。“所学或非其所闻,所用或非其所学”。一旦不胜任或出差错,“苟免诛戮,则必在屯田工役之科”。结果造成风气大坏。他认为“古之为士者,以登仕为荣,以罢职为耻;今之登仕者,以混迹无闻为福,以受玷不录为幸”。指责朱元璋言而无信,滥用刑罚。在奏疏中,他特别提醒朱元璋:“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上下等差,各有定分。”而今“秦、晋、燕、齐、梁、楚、吴、蜀诸国,无不连邑数十,城郭宫室亚于天子之都,优之以甲兵卫士之盛。臣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然后削其地而夺之权,则必生觖望,甚则缘间而起,防之无及矣”。

朱元璋接到奏疏后十分恼怒,气得大叫:“这小子是在离间我的骨肉,快给我抓来,我要亲手将他射死。”随之捕入京城,关押在刑部监狱,受尽虐待,死于狱中。

罗贯中

罗贯中(约1320~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明祁县河湾村人。一说清源人(今清除县)。据河湾村发现的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修撰的《罗氏家谱》记载,罗贯中为河湾罗氏第十三代人,即罗本。当朝新科举人罗应宿在《罗氏家谱》序言中提到:“本朝初,吾祖讳本,字贯中,流他乡,有巨著。”

青年时期离家出走,由北而南,足迹遍及晋、冀、鲁、豫和浙、皖、赣等省,先在晋阳平川和冀、鲁、豫交界的太行山一带活动,从民间取得许多小说创作素材,后又南下杭州,接触了不少从事戏曲创作和说话艺术的文人,由此创作了《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练》和《三平章死哭蜚虎子》三个剧本。由于与当地流行的“戏文”体例不合,于是对说话艺术产生兴趣,转而创作长篇章回小说。

元至正年间(1341~1368),一度参加泰州(今江苏泰县)盐民张士诚领导的农民起义,后离开张部经杭州到淳安等地,考察了北宋方腊起义遗址。又游历浙、皖、赣等地,考察了地理、历史和风土人情,为创作积累了大量资料。晚年,隐居大名府浚县许家沟村(今河南省鹤壁市),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创作。

作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中国白话长篇章回小说开山鼻祖,除《三国志通俗演义》,还撰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粉妆楼》、《残唐五代史演义》等长篇小说和杂剧剧本《风云会》等。《三国演义》是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所作的注释,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有关话本、传奇、民间传说等,经过综合熔炼和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反映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封建统治集团的矛盾和斗争,描绘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著名战役,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该书文字浅近通俗,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是中国历史小说中的精品,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被翻译成英、法、德、俄等十多种语言文字流传世界各国。

另据高儒《百川书志》所载,《水浒全传》为施耐庵著、罗贯中编,王圻《文献通考》则考证为罗贯中著。

终年约八十岁左右。今河湾村存有其家谱、神祇、砚台、祠堂、墓葬等。

高 巍

高巍(1354~1402),字不危,明辽州(今左权县)五指里桃园村人。尚气节,能文章,与潞州(今长治)暴昭、泽州(今晋城)张暠并称“上党三杰”。

十五岁时,老母痼疾,奉汤药不懈。母谢世,素食庐墓三年。洪武十五年(1382),因品学皆优,被荐京城国子监读书。两年后,举孝行,授官前军都督府断事。以“在家当为孝子,在国不可不为忠臣”自励,屡上疏于朝廷,提出《垦荒田》、《抑末技》、《开铁冶》、《慎选举惜名器》诸建议,受到明太祖的赏识。因事违背朝廷旨意,被撤职贬到贵州关索岭。惠帝即位后,经上疏乞求赦还原籍。后又由知州王钦应诏辟荐赴朝。

时分藩诸王骄横跋扈,朝廷有剥夺诸王权力之意。上疏主张采用贾谊、主父偃“推恩之策”,削弱各地藩王的特权。惠帝奇其才而未用其计,采用齐泰、黄子澄“削藩”之策,先后废除周、齐、湘、代、岷等五王。燕王朱棣(元璋第四子),誓师抗命,发兵“靖难”,以“讨齐、黄,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随从李景隆出师,参赞军务伐燕。出师前上书请使燕,晓以大义。燕王朱棣不听,遂抽身南归。景隆兵溃白河,独自收拾残兵向南撤退。建文二年(1400)五月,遇山东参政铁铉于临邑,相拥恸哭,共矢报国之志。收溃卒与统兵大将盛庸合谋,坚守济南。燕兵至,久攻不克。八月,建文帝特令嘉奖,由参军晋升司马,铁铉晋升布政司使。建文四年(1402)四月,燕军舍城南下至宿州,率兵奋击于小淝河,大败燕军,中原震动,史称“淝河之战”。燕王不甘失败,继续南下,趁虚迅速渡过长江,占领南京。知大势已去,仰天长叹:“小臣心力竭矣。”言毕自缢于驿舍。山东济南“七忠祠”有牌位祭祀,辽州城内亦设立高司马祠、建春坊。今桃园村高司马墓场虽毁,墓碑犹存。

任良弼

任良弼,生卒年不详,字廷赞,明平遥人。乡试时夺经学第一名。弘治六年(1493),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常馆庶吉士。散馆,授刑科左给事中,后转吏科都给事中。居朝廷议论风采,弹劾不避权贵,升通政司左参议。因得罪内官太监刘瑾,降补建昌府通判。后刘瑾又矫诏将任良弼打入刑狱,从军发配往辽阳。良弼虽遭此打击,仍持节操如故。正德五年(1510)八月,刘瑾谋反事发被诛后,任良弼起为通政司右参议。任良弼居官30年,名重朝野。及殁,家惟琴、书。

其兄任良才,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中进士,任江阴县令,后擢拔为高邮知州,居官以清廉耿介著称。

周 鈇

周鈇(1499~1548),字汝威,号钝轩,明榆次县(今晋中市榆次区)张庆村人。

嘉靖五年(1526)中进士,被授行人之职,奉命赴代王、沈王处办事,事毕,婉言拒受二王及诸司馈赠。嘉靖九年(1530)任湖广道监察御史。丁忧服满后,起任河南道御史。时安南(越南)内乱多事,嘉靖帝想出兵南征,上书直谏:“军饷未充,调度未备,恐未可动众冒险。”南征遂罢。

嘉靖十三年(1534),巡按陕西,主持修复年久淤塞、民失其利的水利灌溉工程——郑国渠,“民田受溉者数万顷”。期间,还把西北边陲部分驻军将士用杀死逃难边民以冒军功的问题禀报皇帝,嘉靖皇帝下诏禁止乱杀边民,因之也整肃了边防军纪。

嘉靖二十年(1541)养病故里,闻鞑靼部俺答带兵南下抢掠至榆次,立即抱病佩剑,登临榆次城头指挥守御,守城官兵颇受鼓舞。俺答见破城无望,遂引兵退去,榆次城免遭一场浩劫。翌年病愈,返京任职,上疏陈述对付鞑靼策略,因其中有“中枢无筹策,请早为计”之语,被嘉靖以“浮词乱政”为由,责降庐州府知事。不久被启用为国子监丞,再升吏部文选司主事。

期间,与郎中王与龄戮力同心,以“进贤退不肖”为己任,不但拒绝了严嵩为其爪牙钱可教求任东阳知县的要求,还在《劾四尚书疏》中揭露严嵩等大官僚的腐败行为,因而得罪严嵩,先被降职河间府通判。四个月后吏部拟改任南京吏部主事,又被严嵩以贬降官员“迁转太骤”为由,削职为民。时值四十余岁,正当年富力强,但是严嵩专权,奸臣当道,知抱负难以实现,发誓不再为官。不久病死乡里。

殡葬之日,“乡开吊者,填塞几于罢市”。山西巡抚苏舜泽、按察使黄翠岩分别赠以“笃确之心,取信广众;粹美之竹,不愧衾影”和“德立不朽,风树无穷;既彰三晋之英,亦系百代之仰”的挽词赞誉。

死后二十年,穆宗即位,尚书杨博等二十九人联名上疏,极言其生前“孤忠苦节”,清正廉洁,遂得平反,恢复官衔,并赠光禄寺少卿。今留著作有《钝轩文集》。

(浏览 9,209 次, 今日访问 2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