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晋中




晋中概况

现行区划

2005年,晋中市辖榆次区、介休市、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寿阳县、昔阳县、和顺县、左权县、榆社县共1区1市9县;118个乡镇(59个乡、59个镇),2749个行政村;17个街道办事处,138个社区。

榆次区辖乌金山、修文、东阳、北田、长凝、什贴6镇和郭家堡、张庆、庄子、东赵4乡,283个行政村;辖9个街道办事处,61个社区。

介休市辖义安、义棠、张兰、连福、绵山、洪山、龙凤7镇和宋古、城关、三佳3乡,231个行政村;辖5个街道办事处,15个社区。

太谷县辖明星、胡村、范村3镇和侯城、北洸、水秀、阳邑、小白、任村6乡;197个行政村;13个社区。

祁县辖昭馀、东观、古县、城赵、贾令、来远6镇和西六支、峪口2乡;160个行政村;6个社区。

平遥县辖古陶、宁固、洪善、段村、东泉5镇和岳壁、南政、卜宜、中都、朱坑、香乐、襄垣、杜家庄、孟山9乡,273个行政村;4个社区。

灵石县辖翠峰、南关、两渡、静升、夏门、段纯6镇和梁家墕、王禹、马和、坛镇、交口、英武6乡;291个行政村;12个社区。

寿阳县辖朝阳、平头、南燕竹、西洛、尹灵芝、宗艾、松塔7镇和平舒、解愁、羊头崖、温家庄、马首、景尚、上湖7乡;206个行政村;6个社区。

昔阳县辖乐平、大寨、冶头、皋落、沾尚5镇和赵壁、李家庄、界都、孔氏、三都、阎庄、西寨7乡;335个行政村;4个社区。

和顺县辖义兴、李阳、松烟、青城、横岭5镇和平松、牛川、喂马、马坊、阳光占5乡;294个行政村;4个社区。

左权县辖辽阳、麻田、芹泉、拐儿、桐峪5镇和石匣、寒王、龙泉、粟城、羊角5乡;204个行政村;8个社区。

榆社县辖箕城、云簇、郝北、社城4镇和河峪、西马、北寨、岚峪、讲堂5乡;275个行政村;5个社区。



榆次区

榆次区位于晋中市北部,南邻太谷县,西连清徐县,西北与太原小店区接壤,东北与寿阳县相望,东南与和顺、榆社县次第毗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6′05″~113°06′17″,北纬37°23′15″~37°53′07″。区域总面积1311平方公里。2005年,辖长凝、什贴、乌金山、修文、北田、东阳镇 6镇和郭家堡、庄子、张庆、东赵乡4乡,9个街道办事处,283个行政村,61个社区。全区总人口54.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8.45万人,乡村人口16.25万人。人口密度417.3人/平方公里。是中共晋中市委、晋中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和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榆次历史悠久,境内长凝镇西长凝村旧石器遗址距今约100万年左右。春秋时,榆次属晋。战国属赵。秦国占领榆次后,置榆次县,隶太原郡。西汉到三国时,属并州太原郡。西晋时属并州太原国。隋唐隶并州。五代后周时,属北汉国京畿。宋太平兴国四年(979)为并州治所。元代,属太原路。明清两代,属太原府管辖。辛亥革命后,隶冀宁道辖。民国19年(1930)由山西省直辖。民国26年(1937)10月后,先后归山西省第三、第八行政区管辖。次年11月起,分别以同蒲铁路、正太铁路为界建立路东、路西、路北抗日政权。民国34年(1945)8月日本投降后,县城及大部分村庄受阎锡山政权控制,为山西省直属县。民国37年(1948)7月19日,榆次全境解放,路东、路西、路北3个县合并为榆次县,相继归晋中第三专区、太原第三专区管辖。民国38年(1949)8月,归榆次专区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5月,以原城关区及郊区3个乡成立榆次市,归山西省直辖。榆次市、县并存。1958年,榆次县并入榆次市。1963年3月,撤销榆次市,恢复榆次县建制。1971年7月,再次恢复榆次市,市、县并存。1983年7月,榆次县并入榆次市,属省辖,由晋中行署代管。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市建区(县级),属晋中市管辖。

榆次区东南、东北为山地,西部为平川,地势东高西低。气候为四季分明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2586.4小时,平均气温10.2℃,平均降水量397毫米,平均无霜期160天。境内有大小12条河流,源涡的暖水泉,“夏冷冬温,泉旁绿草常荣”。动物分鸟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节肢类和环节类6类36科61种,其中雪豹、金钱豹最为珍贵,栖息在境北和东南林区;野生植物主要有67科166种,以木材和药用者居多,其中闪金柏、白皮松、丽豆更是珍稀罕见。矿种主要有煤、耐火粘土、砖瓦粘土、建筑用砂和砾石、建筑石料,其他矿种较为缺乏。

榆次自古才俊辈出,人文荟萃。战国时,盖聂即以剑术名世,刺客荆轲慕名千里来访。三国时,魏将郝昭以守御著称,败蜀帅诸葛亮于陈仓。此后,侍郎寇天叙、御史周金夫 、尚书褚金夫、、布政使桑芸等,政绩名垂青史。至于巾帼行列,皇后李三娘兴邦问政,堪为奇才;烈女赵二姑喋血抗暴,轰动三晋。

榆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民国15年(1926),晋华纱厂工人举行大罢工,名震三晋,影响全国,受到中共早期领导人蔡和森的高度评价。抗日战争期间,榆次是晋绥、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三大抗日根据地的交汇处,解放战争期间,又是晋中战役的决战地和解放太原的大本营。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涌现出无数革命志士和英雄人物。

榆次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位于北部的国家森林公园乌金山林海茫茫,山光凝瑞,是理想的清凉胜境。2000年修复的常家庄园,占地12余万平方米,是晋商文化旅游区的主要景点之一。2002年~2003年开发的榆次老城,占地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保存了大量明清时代建筑。主要景点有榆次城隍庙(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衙、明清街、清虚阁、大乘寺、东西花园、文庙、凤鸣书院等,其中古城名刹城隍庙,是国内保存较完整的城隍庙之一。2005年开发的后沟村自然古朴,既具清新的乡野气息,又有诸多的古建遗存,被中国民间协会定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古村落农耕文化遗产采样地。

榆次居三晋腹地,是省城太原的南大门和山西重要的交通枢纽。明清两代,有3条官道(驿道)通过,即京陕官道、京省官道、榆省官道。同时也是山西最早的铁路通车地段和全国第一条电气化复线铁路石太铁路通车地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榆次的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很快,初步形成由公路、铁路组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运输体系。

到榆次撤市建区的1999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1229公里,公路密度由1949年的5.5公里/百平方公里,达到90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8公里,一级公路90公里,二级公路208公里,高级和次高级的公路总计里程达326公里,新建大中型公路立交桥16座,行政村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自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机动车。

1999年底,榆次邮政通信共有邮政局所36个,邮路长度377公里,农村投递路线1317公里。邮政储蓄、报刊发行、集邮、特快专递、函件、包裹、汇兑、同城礼仪特快、代理保险等各项业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电信事业发展迅猛,程控电话、微波、光缆、移动通信、无线寻呼等通信能力、通信手段均发生质的飞跃,形成了数字模拟兼容、有线无线并存、空中地面交叉、国际国内贯通的现代化立体通信网络,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有1.88万户。

榆次工业历史悠久。唐代,王胡一带的剪刀颇负盛名。宋代,孟家井生产的“木理纹瓷”,以花纹细致、工艺精巧闻名遐迩。明代,出现了手工造纸。清代,榆次大布和黄绢等产品名闻省内外。

清末民初,榆次近代工业开始兴起。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出现第一个官办纺织企业——公立工艺局。随后,车辋村常氏开设敦睦纺织工厂。民国2年(1913)后,利晋织染股份有限公司(榆次印染厂前身)、晋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魏榆电气公司、榆次华北烟草公司、魏榆面粉公司(榆次面粉厂前身)等近代工业企业相继兴起,其中,大张义宋氏兄弟的“吉”字号企业遍及县城北关内外,颇具实力。晋华纺织公司是山西建立的最早的机器棉纺织厂。民国25年(1936),榆次棉织厂发展到21个,年产混合布3.8万匹。七七事变后,榆次沦陷,民族工业遭到破坏,工厂倒闭,商市萧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营经纬纺织机械厂、榆次液压件厂、山西锦纶厂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相继建立,奠定了轻工业城市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乡镇工业的崛起,改变了农村经济的单一结构。从1984年起,乡办、村办、联办、户办企业迅速发展。1988年,涌现出省内产值、收入双过亿的第一个亿元乡——郭家堡乡。2000年,榆次提出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绿色农业中心、现代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科技文化教育中心“五大中心”的发展思路,以发展高新工业产业为先导,工业经济实现新的突破。占地3120亩的榆次工业园区,已吸引26个企业入驻,投资近10亿元,其中投资规模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8个。随着宏伟铁合金不锈钢冷轧带材项目、远大线材出口钉项目、月山啤酒一期工程、冷拔电梯导轨等15个重点项目的投产,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以机械制造、冶金、煤炭、食品、纺织等为主导产业的结构,产值占到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0.8%,产销超亿元的企业有6个。2005年,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总产值66.22亿元,实现利税3.09亿元。

榆次是晋中主要农业区,省内商品粮基地之一,2005年有耕地4.78万公顷。但解放前受自然经济束缚和封建租佃经营方式制约以及小生产的传统影响,粮食单产始终徘徊不前。解放后,榆次立足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兴建水利设施,增加农业机械,推广科学技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力获得进一步解放,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1985年确立发展城郊型经济,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优先发展菜、果、牧、鱼、菇等鲜活商品生产,形成以粮、菜、果、牧四大产业为支柱的城郊型农业新格局,先后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全省商品蔬菜基地、多样化果品基地、瘦肉型猪基地、高产蛋鸡基地等八大基地。粮食、蔬菜、果品、畜牧、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居全省十强行列。其中蔬菜从1992年起,连续七年居全省十强之首,成为农村致富达小康的支柱产业。此后,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把生态型确立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模式,先后被国家环保局确定为全国首批50个生态示范区和山西省林业生态示范区,按照“平川林网化、山区林果化、近郊园林化、城市花园化”的绿化目标,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2000年后,榆次区实施平川水地种蔬菜,丘陵山区栽枣树,加强蔬菜、红枣、畜牧、加工四大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2002年,蔬菜种植面积31.5万亩,总产10.97亿公斤,销售总收入5.11亿元,成为全省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被确定为全国首批55个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区)之一,“魏榆牌”商标被国家审定为无公害蔬菜标识。2004年,温室大棚基地规模达到4万亩,名列全省前茅;红枣种植累计达到30万亩;畜牧基地建成养殖小区120个,大型综合养殖园区8个,规模养殖收入占到全区养殖总收入的50%,肉、蛋、奶总产3.8万吨。2005年粮食总产1.45亿公斤,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53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02.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03元。

榆次商业自古发达,明朝中叶,商号、钱庄已有相当规模。清乾隆时,各种商号发展迅速,并在内蒙古、东北、江南、河南、河北、湖广等地设有分号。其中,以车辋村常家、聂店村王家等为代表的一批巨商大贾,驰骋商海,鼎足逞强,富甲天下,名扬四海。聂店王家以经营钱庄、当铺为主,分号遍布江南、东北、京津等地;车辋常家从明朝开始经商,清乾隆时进入鼎盛时期,以对俄输出茶叶为主,兼营绸布,成为明清时期的晋商精英。光绪三十三年(1907)正太铁路通车后,晋南各县暨陕、甘等省往来货物均由榆次车站转运,榆次的货栈、客栈应时而起,钱业、粮业逐渐增多。民国后,煤油业、纺织业、电气业、机制面粉业、银行业等先后设立,至民国17年(1928),城关商号约400家,进入榆次商业的繁荣时期。

七七事变后,榆次沦陷,在日军的肆意掠夺下,商业十分萧条。抗日战争胜利后,阎锡山统治期间,苛捐杂税繁重,货币毛跌,商业每况愈下。至民国37年(1948)榆次解放时,城乡工商业仅剩38个行业,商号324个,其中包括公营6个,私营318个。

榆次解放后,商业迅速恢复,1949年有大小商号1118户。1956年,经过公私合营,逐步建立起以国营、供销合作商业为主的商业体系。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个体商业迅速发展,遍及城乡。进入90年代,榆次商贸活跃,市场繁荣,成为三晋闻名的商埠之地。2000年后,围绕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目标,着力培育商贸中心、专业市场、产品集散地、要素市场四个载体。商贸中心载体,建成榆太路临街商铺、西湖井商铺以及总投资6600万元的百货广场;专业市场载体,由原来的18个扩展到26个,相继建成三晋摩托车市场、粮油批发市场、烟草物流配送中心等;产品集散地,逐步形成纺机产品、酿造食醋等集散市场和东阳蔬菜批发市场、什贴葵花购销网络等农副产品集散地;要素市场,启动并开通了政府信息网站,加强了工商企业信息中心建设,建立了东阳镇蔬菜信息网站,太阳锅炉厂、力源健身器材公司等一批企业实现网上营销,评估、交易等中介组织渐趋活跃,使经济发展与市场的对接达到较完美的结合。2005年,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31.18亿元。

早在元明两代,榆次县城及其附近即建立源池书院、东城书院、涂川书院。城乡还有实施初等教育的义学、社学。明初开始设立县学馆,管理本县学务。清代,沿袭明制,官学设有县学、书院,又创建官办凤鸣书院。辛亥革命后,开始推行义务教育。车辋村常麟书与常赞春等一批有识之士极力倡办新学,宣传推动教育革新。光绪二十九年(1903),常麟书、常赞春将本村私塾合并,成立榆次第一所小学堂——笃初小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又创办常氏女子知耻学堂,让族中闺媳就学,开三晋女子进新式学堂之先河。光绪三十二年(1906),笃初小学增设初中部,改名车辋村常氏私立中学,兼高初两等小学堂。同时,榆次县设立劝学所,劝导地方人士兴办学堂,推行新教育。凤鸣书院也改为公立凤鸣学堂并附设师范科一班,为县内兴办学堂培养了一批师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榆次教育事业全面发展。1985年后,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体制日趋合理,随着山西新兴学校、晋华小学、长凝中学、太行小学、榆次二中等12项重点新建和改建工程的完工,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榆次是全国科教兴市战略研讨会的常务理事城市。20世纪90年代初,确立并实施了科教兴市发展战略。到2005年,科技兴区不断深入,科技在工农业生产的进步作用日益显现。农业方面,新技术、新品种覆盖率超过95%;工业方面,已有半固态铝产业化开发等5个项目具备国内领先技术,并培育了10个产学研基地。

榆次历史上的墨客骚人层出不穷。城内人寇天叙任明朝刑部、兵部侍郎,著有《涂水集》八卷;使赵村人阎朴为明代儒学大家,南京国子监祭酒,著有《通鉴逸旨》、《阎文甫集》多卷。明清以来,周金夫、褚金夫、桑芸、王系、王沂、阎南图、白翰墨、胡豹变、王平格、王希晋、常立教、常麟书等以作品传世的文人有数十人。清末郭继泰创作的长篇小说《带印奇冤郭公案》被誉为《官场现形记》的姊妹篇。

榆次戏剧艺术源远流长。清代,晋剧表演空前繁荣,产生了许多有名的晋剧班社和名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涌现出王爱爱、张鸣琴、王万梅等一批新老艺术家。现有榆次晋剧团、榆次秧歌剧团等专业文艺团体和许多业余晋剧团,上演剧目500余个。

秧歌剧是榆次、太谷、祁县一带民歌及清初出现的街头歌舞衍化而成的小剧种。清道光年间,范家堡(今近城村)组织的“自乐班”,使这一民间艺术登上舞台。1949年冬,榆次正式组建秧歌剧团。其后几十年,不断改革创新,冲破二人台式的框架,排演不少单本戏、连台本戏和现代戏。1997年,秧歌小戏《车夫》在全国调演中获金奖,后又在全国第七届“群星奖”戏剧比赛中获金奖,并囊括了大赛的六项大奖。

榆次历代以书画成名者不乏其人。清乾隆五十年(1785),“以指画襟,洞穿不觉”的赵鹤,被推荐进京赴皇帝的“千叟宴”,殿前作龟蛇体大幅狂草,得到乾隆皇帝赏赐。还有“书法尤为世所重”的王希晋。民国时“精于古箔缪篆,长于指画”的常赞春、“苏维埃书画一支笔”的赵品三及“当代郑板桥”王一新等,书画皆有很深造诣。

榆次的群众文化五彩缤纷。南庄架火、六堡冰山、九曲黄河阵、彩灯及彩车等民间文艺活动争奇斗艳。民间故事、民歌、民谣、民谚等口头文学源远流长。剪纸、刺绣、民间音乐、民间塑画等群众艺术丰富多彩。

榆次体育运动广泛普及。主要项目有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手球、乒乓球、羽毛球、自行车、武术、射击、摔跤等。1996年,通过国家体委验收,被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榆次医疗卫生蒸蒸日上,逐步形成由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区级和驻区医疗单位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医疗卫生保健网络。2005年,榆次共有医疗卫生单位36所,医院床位2469张,医生1506人,基本形成了一支多学科、多层次、结构合理的医疗卫生队伍,医疗技术不断提高,新技术新项目不断引进。

榆次传统土特产品多而精良,什贴的小米、峪头的南瓜、长凝的大蒜、丁里的白菜、罕山的醉枣、训峪的梨果、北田的苹果、三郝的西瓜等誉满三晋。其中什贴小米状似珍珠,晶莹明亮,粘软适度,清香可口;三郝西瓜瓤沙籽少,甜脆甘美,为清廷贡瓜;训峪的酥梨,清脆甘甜,入口清凉。元宵、灌肠、豆腐脑,有“榆次三件宝”之称。



介休市

介休市位于晋中市南部,东接平遥县,东南依沁源县,西南连灵石县,西北与孝义市、汾阳市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4'10"~112°10'14",北纬36°50'01"~37°11'04"。市域总面积757平方公里。2005年,辖义安、张兰、连福、绵山、义棠、龙凤、洪山镇7镇和宋古、三佳、城关乡3乡及北关、西南、东南、西关、北坛5个街道办事处,231个行政村,15个社区。全市总人口38.2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86万人,乡村人口16.34万人。人口密度为504人/平方公里。市城区位于市境中部偏西,距晋中市政府所在地榆次112公里。

介休历史悠久。义棠镇温家沟村有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存。据《左传》记载,周代鲁隐公五年(前718)时,曲沃庄伯伐翼,晋翼侯奔随(在今介休城东),为介休有文字的最早记录。周襄王十六年(前636),晋国重臣介子推携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子推竟与母抱树而死。介休即依介子推余休而得名。春秋时期,始在今邬城店一带置邬县。战国时期属魏国。秦代始置界休县,属太原郡。西晋改界休为介休,属西河国。以后多有变化,一度设郡、州。唐代起属汾州,直至清代。民国时属山西省。抗日战争初,属山西省第四行政区。民国29年(1940)属太岳专区。民国37年(1948)7月介休解放后,先后属晋中三专区、太原三专区。民国38年(1949)8月15日起由榆次专区(后改晋中专区、晋中地区)管辖。1992年撤县设市。2000年晋中正式撤地设市后,属晋中市管辖。

介休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740米~2200米间。南部为土石山区,主峰有绵山、天峻山等,属太岳山脉,面积22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29.4﹪;中部为黄土丘陵区,面积27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6.5﹪;北部为平川区,面积25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4.1﹪。最高处绵山,海拔2405米;最低处为汾河两岸,海拔低于740米。

介休市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雨主要集中于夏季。全年平均气温10.6℃,平均日照时数2482.2小时,平均降雨455毫米,平均无霜期166天,其分布趋势为平川、丘陵长于南部山区。风向多为西南风,年平均风速2.2米/秒,最大风速28米/秒。

介休市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已发现27种,其中煤炭分布面积532.96平方公里,储量为62.25亿吨,可采储量为32亿吨;粘土储量为1024万吨,陶瓷粘土(紫木节)储量3000万吨;铁矿储量200万吨,硫铁矿储量50万吨。境内野生动物主要有土豹、林麝、青羊、穿山甲、狼、狐、鼯鼠等40余种。野生植物有松、柏、山杏及大批牧草,药材有黄芪、党参、猪苓、地骨皮、酸枣仁、板蓝根等中药材,绵山黄芪以纯正而闻名。全市共有土地面积111.5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4.24万亩,林地20余万亩,园地1.5万亩。全市水资源总量1.4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约1亿立方米。

介休交通便捷,自古有晋陕通衢之称,是三晋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山西吕梁和陕西榆林、延安等地的产品集散地。南同蒲铁路、孝(义)柳(林)铁路在境内分道,国道108线、大运高速公路以及介沁(源)线、介绥(德)线、介汾(阳)线等公路贯穿东西南北,与全市乡镇村公路交接成网。2005年,全市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90.1公里,居全省前列。境内有火车站5个、铁路专用线22条,介休火车站是南同蒲铁路一级货运编组站。介休电力、通讯条件优越,有22万伏变电站1座、11万伏变电站4座、3.5万伏变电站15个,电力总容量超过50万千伏安。程控电话、数字微波通讯、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全部开通,大容量、高速率的现代化立体通讯网络规模已经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介休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生产力极其低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实行科学种田,生产力得到发展。1949年农业总产值3171万元,粮食产量3516.16万公斤。1966年农业总产值达到5479万元,粮食产量达到5486.92万公斤。1975年农业总产值为8640万元。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全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确立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发展模式。1992年设市以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延长土地承包期,逐年增加农业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政策,发展特色种养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在晋中首家取消农业税及附加,农民实现 “零”负担。2005年,农业总产值达3.51亿元,粮食产量7565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96元。

介休以手工业为主的工业具有悠久历史。唐代以前,洪山一带居民已利用煤炭和陶土资源开设煤窑、泥窑、瓷窑。唐末宋初,洪山陶瓷业初具规模。明代,城内酿醋作坊生产陈醋,手工业产品有铁器、陶瓷、砖瓦、石灰等。到清代,洪山陶瓷业和制香业已远近闻名。咸丰年间,义安 “咸亨涌”字号生产的黄酒享有盛名。清末,采煤业得到发展,樊王、义棠已有竖井出现。民国中后期,由于日军侵占和阎锡山的统治,介休工业特别是采煤业遭受较大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引导全县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到1956年,在9个行业中组成38个手工业合作社、组,分布城镇、农村。私营工业经过改造,建立了公私合营洪山陶瓷厂和公私合营义棠利民煤矿。1957年工业总产值为5504万元(1980年不变价)。之后,洪山陶瓷厂、义棠煤矿成为地属企业。大型企业汾西矿务局、介休造纸厂、介休纺织厂、山西电杆厂、山西碳素厂、山西印染厂在介休相继建成投产,奠定了介休工业的基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工业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初步形成以煤焦为支柱,钢铁、建材、机械、化工、轻工为骨干的多元化结构。2000年后,致力经济结构调整,改变煤焦工业一柱擎天的格局,基本形成煤炭、焦化、钢铁、电力、碳素、造纸、农产品加工和旅游八大优势产业。经过经济体制改革,民营经济成为主体经济力量。2003年,民营企业总户数与上缴税费占到全市企业总数和地方财政总收入的95%以上。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现价总产值完成114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40.38亿元。

介休自古“商贾云集,民物浩穰”。明清时期,县城四条大街店铺林立,“俨如都会”,张兰、义安、洪山、义棠镇市面除有京货、杂货等商号外,还有钱庄、当铺、金珠铺等商行。张兰镇每年九月下旬泰山庙古庙会,云集四方客商,有文水皮货、沁州麻货、浑源挽具、上党药材、内蒙古骡马上市交易。介休历来挟资走外经商者众多,清初,张原村范氏被朝廷赐为皇商。之后,又有北贾村侯氏、北辛武村冀氏等跻身晋商巨贾行列。到民国26年(1937),介休有私营商业528户,从业人员3431人,资金总额62.27万银元。日军侵占期间,40﹪的商号倒闭。阎锡山统治时期,更加速了商业的衰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介休商业得到恢复发展。195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559万元。1975年,增加到3481万元。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商业管理体制和市场流通体制,实行租赁、承包经营形式,加快商品流通,促进了市场繁荣。1997年实行职工经营商品,企业经营资产的改革。到2000年基本完成国有和合作商业改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87亿元。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8.05亿元。

乡镇企业在人民公社时期称社队企业。1959年,各社队办起农具厂、加工厂、综合厂、化肥厂等36个企业。1978年,社队企业发展到1118个,产值2066.43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介休抓住机遇,扶持乡镇企业发展。1981年,出现6585个重点户和专业户。1983年,出现产值超30万元以上的企业18个,工业总产值2446.36万元。涌现出李安民、阎吉英、曹仪山3个闻名全县的焦炭大户。1992年介休撤县设市后,把乡镇企业作为全市经济的主体,积极营造宽松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家带头作用,以骨干膨胀和小区开发推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水平。1994年,乡镇企业发展到12353个,总产值26.9亿元,位居全省第九,总收入22.4亿元,占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的89.39﹪。之后,介休按照“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调整结构,改善环境”的总体发展思路,大力调整民营企业产业、产品、结构,钢铁、建材、化工、机械、发电、旅游等产业迅速发展。到2005年,民营企业已成为介休的经济主体,民营企业达到9472户。

介休地处山西晋商文化旅游区腹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位于介休城南20公里的绵山风景区是山西省首批公布的重点风景名胜区,绵亘百里,历史悠久,风景旖旎。1997年起,民营山西三佳公司投资7.5亿元开发绵山,形成14大风景区,400多个景点,10日游格局。绵山的成功开发带动了介休的旅游产业。2005年,介休有宾馆酒店200余家,其中,二星级以上宾馆9 家,全年接待游客90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3800万元,综合收入2.18亿元。

龙凤镇张壁村建于隋唐时期的古堡,保留完整,功能齐全,为古建筑文化内涵深厚的一座袖珍小城,有“地下地上双城子,堡垣庙院博物村”之美称,受到国内军事科学界、古建筑界的重视。200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介休还有“琉璃艺术博物馆”之称的、被台湾游客称为后土正宗的后土庙;有号称中华柏树之王的秦柏;有山西第一座水文博物馆洪山源神庙和山西三大历史名楼之一的祆神楼,以及史公塔公园、义棠弘济寺、小靳东岳庙、林宗书院等旅游景点。洪山村、北贾村、张壁村2003年获山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介休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提高。特别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生活迅速改善。198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元,突破了贫困线。1994年突破千元,达到温饱型水平。2004年财政收入为6.81亿元,跨入全省十强县行列。2005年财政收入达8.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8.49亿元。

介休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到解放战争中,全县中共党员发展到986人,民兵队伍壮大到3100人,154名优秀干部随军南下,加入解放全中国的行列,8376人组成的支前队伍参加了解放太原战役,《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介休民工支前立功》报道。

介休人文荟萃,素有“三贤故里”之称(三贤指春秋时介之推、东汉郭林宗、北宋文彦博)。历代当政者注重教育,善于教化。唐咸亨三年(672)创办县学,明代又在文庙旁建育才馆,清代中进士者达64人,位居全省第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教育文化事业蒸蒸日上。基础教育得到普及,成人教育不断深入,居民文化素质日益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政府重视教育,并逐年加大教育投资。1996年起,全民集资兴办教育,兴建了新的介休一中。1997年,率先通过省政府“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验收。2005年,介休共有大专院校1所,普通高中5所,职业高中2所,普通初中28所,小学143所。介休市1994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实力强县(市),先后累计实施科技攻关推广项目158项,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62项,研制开发专利产品365种,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份额明显增加。

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1997年获得“全国体育先进市”称号。2002年,投资300万元建成市体育馆。2003年,投资450万元建成介休一中塑胶跑道,为晋中市第一流体育场。全市上下形成了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2004年,成功举办全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卫生设施不断改善,医疗水平相应提高。2005年,全市制定完善了“非典”、禽流感、艾滋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机制,健全了市、乡、村三级疫情报告系统。全市有医疗机构471所,其中二级医院3所,CT机3台,大型彩超机4台。

介休土特名产居多。洪山陶瓷在唐代以前已经生产,以白瓷为主,其印花刻花器制作笔意泼辣奔放。唐宋时期,烧造琉璃已有明确记载。到明代,琉璃烧造达到极盛。现有张壁古堡、城内城隍庙、师屯北广济寺、灵石资寿寺等琉璃建筑皆为介休匠人杰作。介休北贾村侯氏族人明代有一支迁居辽东海城,其后代在缸瓦岭烧造琉璃,现北京故宫及沈阳宫殿陵寝皆有侯氏传人烧造的琉璃佳作。介休陈醋具有色黑亮、味香美、不变质等优点。据传,明代安徽颍州的大升陈醋,清代山西清徐的老陈醋,分别为介休人侯大升、王来福传艺。清代咸丰年间,义安“咸亨涌”酿造木瓜黄酒,醇香适口,色泽鲜艳,民国18年(1929)获巴拿马国际赛酒会银质奖。鸑鷟香是洪山镇具有300多年历史的传统特产,因制作时用鸑鷟泉(洪山泉)水而得名。紫木节,俗名洪山土、黑碱,是一种颜色褐红、颗粒极细、粘性很高的土,因其断面呈木纹形,故名“紫木节”,是烧制陶瓷不可缺少的原料。五灵脂是常用中药材之一,介休绵山一带盛产。贯馅糖是介休的传统产品,也是山西食品行业的十大名产之一,具有皮薄馅香、酥脆绵甜的特点,是古代寒食节必备食品饧的改制品。



榆社县

榆社县位于晋中市东南部,东邻左权县、和顺县,西连祁县,南接武乡县,北毗太谷县、榆次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8′~113°12′,北纬36°51′~37°24′。县域总面积1650平方公里。2005年,辖箕城、郝北、云簇、社城镇4镇和河峪、西马、北寨、讲堂、兰峪乡5乡,275个行政村,5个社区。全县总人口12.9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19万人,乡村人口9.77万人。人口密度78.5人/平方公里。县城位于县境中部的箕城镇,距晋中市政府所在地榆次78公里(铁路)。

榆社商代为箕地,是纣王叔父太师箕子的采邑。春秋属晋,战国初属韩国,后归赵国。秦朝隶上党郡。汉朝为涅氏县地,属并州。三国时属魏。东晋大兴二年(319)邑人石勒称帝,建立后赵。隋开皇十六年(596),始置榆社县。北宋熙宁七年(1074),榆社降为镇,入武乡县,属威胜军。元丰八年(1058),恢复榆社县,属辽州。元至清代,隶属不变。民国元年(1912),直属于山西省。民国26年(1937)7月后,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先后属冀太联办太行区第二办事处、太行区第三专区。民国31年(1942)8月,适应抗战的需要,以县城为界,在东北地区设榆北办事处,属太行第二专区。民国33年(1944)3月29日,复原榆社县,相继属太行区第三专区、第二专区。民国38年(1949)8月15日起由榆次专区(后改晋中专区、晋中地区)管辖。1958年11月至1959年7月一度并入武乡县,归长治专区。2000年晋中正式撤地设市后,属晋中市管辖。

榆社地处太行山脉中段西麓,境内沟壑纵横,多高山丘岭、盆地河谷,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浊漳河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全县平均海拔1041.4米,最高山峰吴娃背山,海拔1901米,最低处东方山谷地,海拔961米。山地为石质山区,剥蚀构造,岩石裸露,多呈红紫色、灰色砂页岩,山高坡陡,阴坡土层较厚,植被状况较好,阳坡剥蚀严重。山地是榆社林木和动物重点分布区。全县森林覆盖率为18.5%。丘陵地带,为剥蚀侵蚀构造,地势平缓,多为黄土和红黄土,历经雨水冲涮、切割,地形较为破碎,水土流失严重。河谷平地,主要分布于浊漳河、武源河、泉水河、东河、云簇河、南屯河沿岸,占全县总面积的1.8%,是主要的产粮区。

榆社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2559.6小时,平均气温8.9℃,平均降水量547.9毫米,平均无霜期149天,平均风速为1.5米/秒。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冰雹、暴雨、干旱、霜冻、雷电等。

榆社县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全县有宜林宜牧地192万亩,耕地39万亩。植物资源有木本植物15科22属38种,其中乔木29种,灌木8种,藤本1种。全县林地面积32.83万亩,其中幼林面积15万亩。成片森林集中在河峪、白壁、两河口、社城、东汇等地,树种以松、杨、柳树为主。经济林以沙棘最多,分布面积达27.78万亩。全县野生动物有100余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金钱豹、青羊、金雕、黑鹳、鸢等近10种。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石膏、建筑沙、建筑石料、粘土、白土、硝土等。煤、石油、天然气储量较大,但埋藏深,均未开采。

榆社素有“药材之乡”的美誉。境内有野生药材300余种,其中黄芩、知母、甘草、远志产量最高。常用名贵药材有10多种,为黄芩、远志、柴胡、党参、五味子、甘草、防风、知母、枸杞子、沙参等。

榆社地处偏僻,自古交通闭塞,相对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交通状况逐渐好转,公路、铁路相互交织。省级干线公路太谷至左权南坡路、太原至长治路穿越县境。1977年建成通车的太原至焦作铁路,由北向南穿越社城、西马、箕城、郝北4个乡镇,全长61.9公里,设7个车站。2005年10月建成的太(原)长(治)高速公路,跨越榆社35.3公里。还有众多的县乡公路交织成网。至2005年底,全县有230个行政村通水泥路,总长402公里。

清代,榆社设一个驿站。民国初,始设民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邮电事业迅速发展。1951年建立县邮电局,开办电报业务。1952年开办航空包件业务。1958年开办电报汇款业务,电话机总容量100门,实现社社通电话。1975年实现队队通邮,全县邮路达900公里。1992年购置开通HJOGD长途、市话、农话三合一模拟程控交换机1000门,接入长途出入中继电路5条,市话用户可直拨全国各地。至2005年,全县有邮政邮路、投递线路26条,总长996公里,设立乡镇邮政所、代办所11个。通信公司装机容量为2.41万部,安装电话2.23万部,小灵通用户3912户,微机宽带360户。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共发展移动电话用户1.07万户。

榆社是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县。历来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广种薄收,经济发展极其缓慢。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子、高粱、小麦、豆类、薯类等。经济作物有油料类、麻类、烟草类。其他作物有蔬菜、瓜类等。养殖业以猪、牛、马、驴、骡、鸡为主。1949年,全县耕地面积36.71万亩,粮食总产2130.5万公斤,亩产65.5公斤,农民人均收入21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重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兴修水利,大搞植树造林,走农、林、牧共同发展的道路,尤其是林业生产取得突出成绩。1957年有林面积16.14万亩,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全国林业模范县”。1974年被山西省确定为外销水果基地。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推广科学种田,农业生产迅速发展。1978年,粮食总产4987.5万公斤,亩产224公斤。1981年被列为全国商品牛基地县。1991年3月,被国家绿化委员会、林业部和劳动人事部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称号。全县经济林面积发展到8.73万亩。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药材种植成为晋中地区三大龙头产业之一,各类养殖重点户发展到5000余户。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逐渐形成西马乡脱毒马铃薯、河峪乡酥梨和优质小米、社城镇梁生杏、箕城镇蔬菜等5个农产品实验基地。2005年,全县耕地面积24.75万亩,粮食总产量5190.3万公斤,农业总产值达1.48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0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41元。

明清时期,榆社即有手工作坊。民国初期逐渐兴盛,有酿造、染色、铸造、皮麻、木器、制鞋等10多个行业。民国27年(1938)日军入侵后,县城变成一片废墟,工业遭到致命打击。民国31年(1942)全县响应边区政府号召,开展纺织运动,纺织业有了较大发展。另外,还创办了公营性质的丰民纺织厂、晋生卷烟厂、织袜厂等,服务于军需。后又创办军火社,进行简单军械生产和修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工业在极其薄弱的基础上缓慢发展。1952年有个体工业企业66个,1954年建立第一个手工业集体企业——铁木业生产合作社。此后,相继建起县联合加工厂、食品加工厂、药材加工厂、造纸厂、缝纫厂等国营企业。1958年,人民公社开始兴办集体企业。1960年社办企业发展到33个,从业人员633人,产值112.8万元。1970年后工业进入大发展时期,先后建起化肥厂、水泥(砖瓦)厂、酒厂、无线电元件厂等地方国营企业27个。1978年,国营工业产值达617.54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6%。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迅速发展。1984年,规模较大的乡镇企业胶丸厂建成投产。1992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501个,产值达992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5%。2000年起,榆社工业逐渐形成以化工厂、胶丸厂为首的“两大龙头”和以电力、化工、医药、绿色食品为主导的“四大产业”。2002年,榆社化工公司跻身“全国化工500强,效益100强”行列;县营及县营以下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达6个,即榆社化工公司、广生公司(胶丸厂)、塑料编织厂、华榆食品公司、电表厂、自来水公司。2003年,广生公司拥有32条生产线,年产优质胶囊100亿粒,成为全国最大胶囊生产基地。2005年,榆化公司产值达16亿元,利税突破10亿元,跨入全国化工50强行列。全县工业产值达27.6亿元。

清末民初,榆社私营商业以摊贩和货郎担为主,集中于县城和云簇等集镇,经营日用百货、药材、土产等。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支援前线和民生所需,全县人民自筹资金建立群众合作社。民国34年(1945)7月,各机关办起公营商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公私合营改造,逐渐建立起以国营、供销合作为主体的商业体系。1978年,集体商业有代购代销店95个,年商品销售额1039.2万元,实现利润10.1万元。1982年,国营商业零售网点发展至17个,经营商品达1.4万余种。同时,个体商业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1988年有个体商业户867户,注册资金300万元。1992年,商业局下辖有五交化、食品、漳河商场、饮食服务、糖业、副食等公司,供销合作商业有12个总社、75个分销店、38个门市部、8个代销社。全年商品销售总额2342万元。1997年后,国营商业企业相继改制为股份制企业,股份制、个体私营商业成为流通领域的主体。2005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亿元。

榆社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民国21年(1932)6月即有共产党组织活动,12月创建中共榆社县临时委员会。 民国25年(1936)2月改称中共榆社县工委,成立军事暴动指挥部,下设红军团,准备军事暴动,配合红军东征。由于国民党当局破坏,暴动计划被迫取消。民国26年(1937)初,县牺盟会宣传民众抗日救亡,发展会员2000余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一二九师八路军工作团的帮助下,建立县抗日游击队和工人、农民、青年救国会等抗日群众团体,开展抗日斗争。民国29年(1940),全县民工、民兵1.46万人参加了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次年1月,中共榆社县委发动进步知名人士为首的五万人签名,并通电国民党政府团结抗日,一致对外,震动太行区。民国31年(1944)年3月29日,榆社全境解放。解放战争中,榆社一面进行土地改革,发展生产,一面派出大批干部支援新解放区工作,为全国解放做出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榆社文化事业稳步发展。1949年成立县文化馆(内设图书馆)。1950年设立新华书店。1955年,全县兴办业余剧团86个,演员3300余人。1958年建成县有线广播站。1977年,全县14个公社均建起放大站,各大队基本实现通广播。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获得长足进步。广播、电视形成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文学创作繁荣活跃,文艺活动丰富多彩。古老的传统艺术榆社霸王鞭经发掘整理,再度焕发青春,多次参加全省、全国汇演、比赛,屡屡获奖,成为地方文艺精品。1995年9月参加山西省文艺表演轰动省城,荣获金奖;2001年参加“中国蓬莱”和平颂国际少年文化节、首届中国民歌艺术节、中国新世纪农村文艺作品邀请赛等,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好评,获全国第十届群星奖金奖。2005年,全县有文化艺术团体5个,乡镇文化中心4个、文化站9个,村文化室310个。

榆社县自古重教兴学,清代以前设有私塾、义学等。民国8年(1919),县城设省立第八中学。抗日战争开始后,全县贯彻教学与战争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发展乡村小学、冬学、农民教育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事业蒸蒸日上。1949年全县有小学176所,1957年有214所。1960年创办榆社中学。1965年底,有小学349所,初中2所,高中1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教育改革,压缩高中,整顿初中,普及小学,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91年,榆社二中被定为“山西省示范中学”。1993年投资204万元,新建榆社第三中学。2001年,撤并农村中、小学97所,开通远程教育网络。2005年,全县有小学63 所,职业中学1所,普通中学15所。

明清时期,榆社县武术盛行,有长拳、六合拳等10余种,名师白三孩(三朴)擅长轻功、气功,名扬省外,人称“白飞”,被邀请到省府为阎锡山献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体育、职工体育、农民体育广泛开展。1959年县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组织开展各种体育运动,并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1984年,14个乡镇设立体育运动委员会。2005年底,全县有体育(篮球、乒乓球等)标准场地43个,非标准场地33个,中小学生体育达标率达100%。

民国以前,榆社医疗条件十分落后,各种传染病、地方病盛行,民间治病主要靠中医。民国33年(1944),县抗日政府在潭村建立西式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建立各级医疗卫生网,卫生条件不断改善。1949年设县卫生院(后改县人民医院)。1958年普及农村合作医疗,生产大队建起保健站,初步改变山区缺医少药状况。1978年有医疗机构19个,村保健站289所,医疗设备进一步完善,医疗水平相应提高。1991年控制地方病达到国家标准。1996年后,推行乡村医疗一体化管理,并取得显著成绩,被定为山西省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2003年被列为全省新兴农村工作医疗试点县,卫生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2005年底,全线有县、乡医疗机构19个、村卫生所190个,2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有扫描机(CT)、电子胃镜、500MA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超诊断仪等。

榆社历史悠久,全县9个乡镇的160多个村庄地下都蕴藏着大量古生物化石,约有170多种。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为世界瞩目。1959年被国务院划为古脊椎动物化石重点保护区。1980年建成古脊椎动物化石陈列馆,展出标本170余件,先后吸引德国、美国、芬兰、法国等考古学家前来考察研究。名胜古迹分布较广。古遗址和革命文物遗址共有105处。其中,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6处、县级39处、革命历史文物12处。风景名胜区有云簇湖风景区、恐龙山庄、笔架山风景区等。

榆社土特产品主要有阿胶、北寨麻皮、前庄酥梨、“云簇饼子城关面”等。其中阿胶具有滋阴润燥、补血止血等作用,被评为山西省优质名牌产品。



昔阳县

昔阳县位于晋中市东部,东与河北省赞皇县接壤,南与和顺县毗连,西与寿阳县为邻,北与平定县相衔。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0′~114°08′,北纬37°20′~37°43′。县域总面积1944平方公里。2005年,辖乐平、冶头、大寨、皋落、沾尚镇5镇和李家庄、三都、阎庄、赵壁、界都、西寨、孔氏乡7乡,共335个行政村,4个社区。全县总人口22.2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54万人,乡村人口17.74万人。人口密度114.6人/平方公里。县城位于县境中北部的乐平镇,距晋中市政府所在地榆次130公里。

昔阳县历史悠久,早在1万年以前,已有人类居住。商周之际,开始形成族居村落。春秋时属晋,三家分晋后归赵。秦属上党郡,汉设置沾县,仍隶于上党郡。东汉建安24年(219)置乐平郡,别置乐平县,始有乐平之称。此后,乐平县兴废分合,多有变化,归属也不定,相继归乐平郡、太原郡、辽州、并州、平定州辖。清嘉庆元年(1796),乐平县降为乡,由平定州直隶。民国元年(1912)复县,归中路道辖。民国3年(1914)改称昔阳县,隶冀宁道。民国16年(1927)直隶山西省辖。民国26年(1937)划归山西省第三行政区。民国27年(1938)5月,日军侵占后,以平辽公路为界,分东、西两县。民国34年(1945)8月22日县城解放,昔(阳)东、昔(阳)西合并,复称昔阳县,属太行区第二专区。民国38年(1949)5月,划归左权专区。同年8月15日起由榆次专区(后改晋中专区、晋中地区)管辖。1958年11月至1959年6月一度划归阳泉市辖。2000年晋中正式撤地建市后,属晋中市辖。

昔阳境内以山地为主,山峦棋布,沟壑网织,山地面积占94%,整个地势自东向西拾阶而上,仿如阶梯。东部沿太行山断裂新构造运动作用剧烈,沟谷深切,山石矗立,中部新构造运动稳定,切割较浅,呈现为丘陵地貌。主要山脉有沾岭、蔡岭、黄沙岭等。其中蔡岭主峰松岭海拔1519.3米。除上述三大支系之外,境内有较大的山峰30余座。最大的河流是松溪河,属海河水系,境内流长73.25公里。另有沾尚河和西寨河两大河,境内流长分别为22.5公里和19.75公里。

昔阳地处温带、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风多雪少;春季温度回升快,不稳定,日照充足,少雨多风;夏季雨水集中,有干旱、风、雹等灾害;秋季多晴朗天气,常有大风、霜冻。受地形影响,由东而西形成三个差异明显的气候区域,年平均气温为9.6℃,日照总时数2559.5小时,降水量为541.1毫米,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昔阳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动物有金钱豹、野猪、狼、狐狸、草兔、金雕、山鸡、螃蟹、蛇等百余种。植物有木本50余种,草本200余种,其中可用者120余种,牧草64种。此外还有沙棘、油榛等山果和猴头、木耳、蘑菇等食用菌类。矿产资源有银、铜、铁、铝、煤、石英石、石灰石等,尤以煤为最,预测储量73.3亿吨,探明储量19.36亿吨,铁矿储量20亿吨,铝土储量10亿吨以上。

昔阳人自古以农为本,但土地贫瘠,地脉寒凉,生产条件极差。民国时期,全县耕地约有51.5万亩,常年粮食产量1963万公斤左右,平均亩产38公斤,人均产量140公斤左右。民国36年(1947)土地改革后,生产水平有了提高。1949年粮食总产达到3399.7万公斤,亩产78.7公斤。翻身解放使全县农民焕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林、牧、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涌现出刀把口、白羊峪、大寨村等一批农业先进典型,受到中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表彰。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开始后,陈永贵带领大寨脱颖而出。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大寨村民在陈永贵的带领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生产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凭一双肩膀两只手,改造“七沟八梁一面坡”,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年年超额完成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任务,在耕壤薄瘠、十年九旱的北方山区树起一面农业丰产的旗帜。从60年代中期起,全县人民发扬大寨精神,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科学管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逐年上升,经济收入稳步提高。1988年,粮食总产达1.45亿公斤。1991年被国家确定为商品粮基地建设县。2000年,农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粮田面积减少,油料、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业增收7898万元。进入21世纪,农业结构调整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全力实施四个“万字号”工程(优质杂粮面积达到10万亩,干果经济林面积10万亩,蔬菜面积5万亩,苗木面积2万亩),壮大特色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2.80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2.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48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昔阳县仅有一些规模很小的手工业作坊,煤炭开采和土法炼铁虽然历史较长,但规模不大,技术落后,时断时续。民国25年(1936),全县工业总产值仅133.5万元,其中煤炭产量3.5万吨,产值58.8万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工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农业学大寨”期间,贯彻“以工促农”的方针,建起一些小钢铁、小化肥、小机械、小水泥、小五金等“五小”工业,逐步形成煤炭、冶金、机械、建材、化工、纺织、食品、粮油等多门类的工业体系。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煤炭工业得到长足发展。1986年被国家确定为重点产煤县,煤炭工业成为支柱产业。199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6亿元,其中煤炭产量258.6万吨,产值1.1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3%。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5户,工业产值完成5.33亿元。

解放前,昔阳的商业贸易经营惨淡。民国25年(1936)全县从商156户,集中在县城、东冶头镇、皋落镇、沾尚镇,主要经营粮食、布匹、生铁及日用杂货,总资本额仅20万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农村供销合作商业和城镇国营商业、公私合营商业迅速发展。1978年,商品零售额达到5230.39万元。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各门类的商品经销摊点遍及全县。1990年全县批发零售网点1602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亿元,外贸出口商品总额1314万元。2005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48亿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境内只有一条阳(泉)左(权)公路。之后,本着“先求其通,后求其好”的原则,大搞公路建设,至1965年底,全县修成公路、大车路340公里。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路建设迅速发展,207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交织成网。阳(泉)涉(县)铁路自1988年开通阳泉至昔阳坪上站,1995年试运行里程延贯至和顺县。至此,境内37.49公里的铁路全部开通。1995年全县公路总长937公里。2004年,大力推进“村村通”工程,村通公路里程达721公里,通达率达91%。2005年,全县拥有民用汽车1万余辆,其中私人轿车1276辆。

民国36年(1947)昔阳县邮政局成立,从此邮电通信业务迅速发展。1952年开办电话业务。1953年开办电报业务。1967年增设电传设备。2000年全县电话交换机容量达3.19万门,移动、联通公司业务收入达1430万元。2004年,昔阳网通公司又开通了小灵通业务。2005年,全县拥有移动电话5.14万部.

1949年,昔阳县有小学322所。1952年昔阳中学成立。从此,昔阳教育不断发展,到1986年获得山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普及初等教育合格证书,1989年被省政府评为“一无两有”先进县,1993年被省政府表彰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县。1995年,全县有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29所,小学435所。“九五”计划期间,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到2002年,昔阳中学高考达线率连续13年获晋中第一。2005年,全县有普通中学29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71所,高考达线率等5项指标名列全市第一。

昔阳县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彩,主要有民间音乐八音会、民歌组曲《大观灯》和迓鼓、莲花落、赶旱船、腰鼓、跑驴、跑炮等传统舞蹈形式。植根于民间的传统庙会和元宵灯会更是群众文化的集中展示。1959年,昔阳被评为全国群众文化先进县。1960年《昔阳拉话》被山西电影厂拍成电影,评为全省民间音乐舞蹈节目。里安阳沟村的农民作曲家史掌元,从20世纪50年代起业余创作歌曲2000余首,其中《唱的幸福落满坡》、《请到我们山庄来》等歌曲脍炙人口,深受全国人民喜爱。1985年,中共晋中地委、晋中行署授予昔阳文化县的称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昔阳的医疗卫生条件十分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各种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营养不良等病症被基本消灭或得到有效控制。至1995年,县有县医院、中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乡有卫生院,村有保健站,形成三级医疗卫生网。2003年~2005年,昔阳县大力加强城乡卫生保健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设,积极实施疾控中心、传染病区建设和乡镇卫生院改造的公共卫生建设项目,建立和完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房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县的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防病治病水平相应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在昔阳工农业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先后成立了科学技术推广中心、果林中心、蔬菜中心、76个科学技术推广站、300个科技服务组、树立2000户科学技术示范户。“九五”计划期间,推广应用新技术40多项,共有10项科研与推广成果获得省、地科技奖。2001年,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的无烟煤地下气化工程一次点火成功,成为国内领先项目。2004年,大寨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农村科技服务示范基地。2005年,863项目——大寨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土壤亚表层渗灌防堵节水增产技术项目,经科技部验收通过,大寨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示范农作物新品种20余个,引进新技术10余项,有效地带动了全县农业科技的示范推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基础上,昔阳的竞技体育成绩突出,多次在省、地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山西省举办的各项体育赛事中,昔阳运动员共获金牌55枚、银牌57枚、铜牌31枚。“九五”计划期间,昔阳体育事业得到发展。大寨体育馆落成,昔阳县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并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01年成功举办了山西省青少年武术比赛暨第十一届省运会预赛,2003年又成功举办全省体育下乡“大寨健身行”活动。

昔阳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民国25年(1936)12月,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有数千人参加的牺盟会,在全县掀起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民国26年(1937)10月,县第一游击大队成立,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抗战初期,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以及其他八路军高级将领先后在昔阳指挥对日作战,特别是著名的黄岩底伏击战和龙门口伏击战给日军以重创。同年11月5日,在八路军代表和牺盟会的主持下,昔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在皋落镇成立,为太行区最早成立的抗日民主县政府。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昔阳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巨大的牺牲。抗战八年,全县有3247人参加抗日武装,4908名无辜群众被日军杀害,直接经济损失950万元。解放战争中,又有8868名优秀青年分七批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县人民积极进行土地改革,努力恢复和发展生产,支援前线,为全国解放做出贡献。

昔阳旅游资源丰富,有多处文物古迹和自然风光。近年来,中共昔阳县委、县政府以大寨为龙头发展旅游产业,加大财政投入和开发力度,着力营造精品旅游线路,初步形成一山(虎头山)、一垴(黄庵垴)、一谷(龙岩大峪谷)、一寺(石马寺)、一院(毛家大院)为内容的旅游格局。主要景点有大寨国家森林公园、石马寺佛教文化景区、三教河风景名胜区、黄庵垴自然风景区、水磨头北国水乡风景区、西南沟毛家民宅风景区。2004年9月,大寨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5年,全县接待游客32万人次,门票收入292万元,旅游综合收入2100万元。



寿阳县

寿阳县位于晋中市北部,东与阳泉市、平定县、昔阳县相连,西邻太原市、榆次区,南接和顺县,北与盂县、阳曲县隔山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12046/~113028/,北纬37032/~38005/。县域总面积2110平方公里。2005年,辖朝阳、宗艾、平头、南燕竹、西洛、松塔、尹灵芝镇7镇和解愁、平舒、马首、上湖、羊头崖、景尚、温家庄乡7乡,206个行政村,6个社区。全县总人口约21.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01万人,乡村人口16.20万人。人口密度为101人/平方公里。县城位于县境中北部的朝阳镇,距晋中市政府所在地榆次61公里。

寿阳春秋时先为祁氏邑,晋顷公十二年(前514)祁氏之田被分为七地,寿阳之地置马首邑。西晋太康年间置寿阳县。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徙其民于大陵城南,别置受阳县。孝昌末(527)朔州陷落,寄治于寿阳。隋开皇十年(590)于西晋之寿阳故城置寿阳县。唐武德六年(623)置受州于县城,寿阳属之。贞观十一年(637)改受阳为寿阳。宋、金、元、明为并州所属。清雍正二年(1724)改属平定州。民国3年(1914)属冀宁道,后直属于山西省。抗日战争中,由于战争形势需要,以石太铁路为界,设路南、路北县,分别为太行第二专区和北岳第二专区所辖。民国37年(1948)全县解放,恢复原建置,归晋中第一专区。民国38年(1949)3月,归太原市第一专区,同年8月15日又划归榆次专区(后改晋中专区、晋中地区)管辖。1958年11月至1959年8月一度并入榆次市。2000年晋中正式撤地建市后,属晋中市辖。

寿阳四周环山,高峻挺拔,峰峦叠嶂,雄伟壮观。山脉向内延伸,整个地形西北部、北部较高,向东南逐渐倾斜,呈阶梯状分布。平均海拔1200米,最高处海拔1756米。东西两边潇河、桃河出境处最低,海拔分别是813米、937米。主要山峰有罕山、鹿泉山、板泉山、圣佛山、方山、双凤山、牛金山、大塔山等,系太行山系,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主要河流有属汾河水系的潇河、白马河、人字河与属海河水系的向阳河。主要植被山地以针刺密灌为主,有油松、荆条、醋柳、绣线菊、六道棍等;丘陵以旱生草灌为主,零星分布有各种水果、干果、木材树;河谷以草本植物为主,零星分布有杨、柳、榆、槐、松、柏树等。

寿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寒温干燥区和寒温半干燥区,特点是春秋短暂不明显,夏季凉爽无炎热,冬季漫长而寒冷。故有“冷寿阳,春晚无花秋早霜”之谚语。年平均气温7.4℃,日照总时数2609.2小时,降水量489.1毫米,无霜期135天。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霜冻、冰雹和大风,风速平均2.1米/秒。

寿阳资源丰富,总土地面积316.6万亩,其中农用地153.8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8.6%;林业用地102.86万亩,占32.5%;牧草地4431亩,占0.14%;暂难利用地41.46万亩,占13.1%;特用地13.93万亩,占4.4%;水域地4.11万亩,占1.3%。水资源总量2.13亿立方米,其中年均地表水总量为1.83亿立方米,主要为各干支流河水及泉水,年径流量为1.23亿立方米,泉水水量为455万立方米,地表径流可利用面积为2585平方公里;地下水总储量为3000万立方米,主要是各含水岩系的岩溶水、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水和承压水等。矿藏资源有煤、铝矾土、铁、锰、石膏、石灰石、粘土等。煤田面积490平方公里,总储量为210亿吨;铁矿区面积1252平方公里;已探明铝矾土储量为1500万吨,锰矿储量33.8万吨,石膏矿储量5500万吨,石灰石储量1.2亿吨,粘土矿储量1000万吨;此外在罕山还蕴藏有黄铁矿,连仞山发现有重晶石。植物资源林木、果木、药材、花卉、藻类、菌类皆有。其中被子植物有200余科2500余种,药材60余种。野生动物资源有鸟类、兽类、爬行类。其中,鸟类主要有苍鹰、猫头鹰、云雀、红嘴山鸦、山鸡、红隼、啄木鸟、石鸡、灰喜鹊、斑鸠等;兽类主要有獾、狐狸、草兔、狼、金钱豹、野猪、梅花鹿等;爬行类主要有蛇等。2000年建有司家沟苍鹭栖息地保护区,划定面积14亩。

寿阳历史上属京陕要道,远在唐代以前就设有驿站,地处交通要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虽有公路、铁路与太原、阳泉相接,可以出入县境,但大部分地区高山耸立,无路可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县城为中心的公路逐步辐射各集镇乡村,形成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改变了过去交通闭塞的局面。境内有石太铁路51公里、307国道64公里横穿东西,榆盂公路48公里、寿盂公路64公里斜穿南北,寿羊(头崖)、榆昔、三(岔)神(堂湾)、曲(曲沟)马(坊)、上(峪)盂(县)、小(东庄)东(湾)、索(马)黄(岭)、郭(家庄)狄(村)8条县乡公路总长152公里连接14个乡镇。20世纪末,新建的太旧高速公路,横跨县境47公里;改扩建的榆盂线、307国道由三级提高到二级标准,穿越县境50.2公里。义务修路、集资修路高潮迭起,到2005年底,全县90%的行政村实现通水泥(油)路,96%的行政村通公交(班)车。此外,还有地方铁路专用线11条。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框架辐射全县各乡镇村的交通网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寿阳通讯事业不断发展。2005年,固定电话装机容量达到4万部,城镇村线路覆盖率达到80%,光缆长达280皮长公里,达到1800芯公里,电缆达到1000皮长公里;固定电话用户突破3.4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4600户。

寿阳土地广阔,耕地面积有102.27万亩,盛产玉米、谷子、豆类,有“山西粮仓”之美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长期束缚,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年产量仅达亿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国家对农业大力投资以及科学技术的推广,寿阳广泛应用优种包衣、合理密植、立体种植、机械播种、平衡施肥、覆盖栽培、化控技术和旱作农业技术等,粮食产量不断增长。1996年粮食总产达到2.02亿公斤,成为人均吨粮县;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5亿公斤,成为商品粮基地县。1997年后,寿阳持续干旱,治旱兴农中,水利事业蓬勃兴起,小型水利工程星罗棋布,兴建人字闸158座,截潜流196处,打浅层井1410眼、旱井6200眼,改制用活原有水利工程432处,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夯实了基础。同时不断调整粮经比例,以粮为本,粮菜并举,蔬菜产业突起,大路菜、大棚菜面积不断扩大,产量连年增加。无公害产品“寿绿”牌茴子白畅销19个省市区、800多个县市,并出口朝鲜、日本、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寿阳农业形成种植、养殖、林果、杂粮加工四大主导产业,粮食总产2.09亿公斤;牛存栏3.08万头,羊存栏20.64万只;经济林1.81万亩,灌木林18.32万亩,森林覆盖率16.4%;杂粮加工形成了苦荞麦、豆制品、精米三大系列30余个品种。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9.4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95元。

寿阳工业基础薄弱,明代时有采掘、制陶、纺织、制革、铁业、木业等。清代,印刷、建材、修理、制鞋、食品等有所发展。光绪末,近代企业以保晋公司寿阳分公司最大(陈家河煤矿),此外,有小煤窑30多座,集中于解愁、罕山等地。民国19年(1930),崔文征在县城办有新民织布厂,同时,桑洼村也有小纺织厂。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为掠夺资源,在黄丹沟开办中型煤矿一座,后毁于战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寿阳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形成以煤炭工业为支柱,化工、纺织、机械、建材、电力、加工为骨干的工业体系。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实施技改扩规、调整结构、优化产业等措施,给寿阳工业带来生机,提高了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全县从强化煤炭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建材、化工、冶金、加工四个主导产业,延伸煤炭加工、农副产品加工、铝矾土加工、石膏加工、生铁加工、机械制造、化工产品、土特产品开发八条产业链出发,实现工业整体创新。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3.57亿元,全年生产原煤550万吨,开发出块炭、洗精煤、型煤、型焦等系列深加工产品,研制成功耐火砖、粘土砖、外墙砖、石料品等多元产品。通过增总量、提级次、促转化、拓市场,一个支柱而不单一、多元而不分散的新型工业体系逐步形成,。

寿阳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奠基于原社队企业,产业结构主要有以煤炭为主的采掘业,以青砖为主的建材业,以汽车为主的运输业,以饮料为主的加工业,以饮食为主的商业服务业,以小农具为主的机械制造业。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一大批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为多种所有制共存的民营经济;在开放搞活政策的扶持下,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职工、离岗退休人员兴办起民营经济实体。民营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民营职工队伍成为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民营富县”战略,在“百企攻坚”中,民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涌现出博大、亨元、友胜等一批民营龙头企业;开拓了永丰、红光、宏达等一批民营科技企业;培育荣字、健民、双农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2005年底,全县有4600多个乡村集体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个体企业,从业人员突破2万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3.37亿元。

寿阳商业兴起于明代。清代中叶,寿阳商人创立“克钱制”,直接推动了寿阳商业的发展。全县商店林立,分布四大镇、八小镇和一些大的村庄,商业字号达千余家。石太铁路通车后,进一步促进寿阳商业的发展,商业中心移至县城,行业俱全。民国20年(1931)后,晋钞毛荒,商号倒闭,市场萧条,整个商业一蹶不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大力扶植下,私营商业得到恢复,国营商业、集体商业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国营、集体商业一直是商品流通的主渠道。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个体商业迅猛发展,成为流通领域的主力军。国营、集体商业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经营机制。1994年开始实施以产权明晰、权责到人、转换机制、管理科学的一系列改革,从“四开放”到“租赁承包”又到“国有民营”经营,实现了国家出让资产,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机制的目标。产权、债权、债务得到了明晰,从根本上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和市场主体。2005年底,全县有较大商业服务网点40余个,从业人员800余人,社会商品零售额5.48亿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寿阳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特别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财政收入连年增长,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1978年,全县财政收入646.2万元,人均收入88元;2005年财政收入达3.05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68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95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8636元。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高档商品进入各家各户,居住条件得到改善,智力投资也相应增加。政府不仅给予减免税费、公费医疗,每年还拨出一定基金进行社会救济、优抚,同时积极改革劳动就业制度,完善各项社会保障措施,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福利事业日益发展。

寿阳县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期,中共早期党员侯成璋等人受党组织指派,从太原多次回寿阳,宣传马列主义,积极发展党员。民国25年(1936)3月在肥村建立寿阳县早期党组织——中共寿阳支部。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八路军一二0师帮助下,建立中共寿阳(路北)工委、中共寿阳(路南)县委、中共寿东县委(后称盂寿县委),分别以风神山、鸭子岩岭和方山为依托,创建三块抗日根据地。这些根据地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胜利地进行了建党、建政,发展抗日武装,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开展游击战,配合正规军进行反“蚕食”、反“封锁”、反“扫荡”斗争,逐步由局部出击到反攻,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发动的内战,全县军民积极开展以武装斗争为中心的大小战斗数以百计,并支援野战军成功地进行了正太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大量歼灭蒋阎军的有生力量。民国37年(1948)5月,寿阳全境获得解放,寿阳人民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寿阳文化纵贯古今,百花齐放,争奇斗艳。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向多层次、全方位、大众化的方向蓬勃发展,逐步形成集镇文化、节日文化、社区文化、行业文化、家庭文化以及休闲文化等不同层次人群、不同内容形式的文化群。独特的民间舞蹈“爱社”,以古老而纯朴的文化内容,幽默而诙谐的艺术表演,精湛而优美的武术功底,新颖而别致的舞蹈形式,表现了黄帝大战蚩尤获胜后的喜悦场面,1987年被山西省文化厅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拍成电视。小品《菜棚姻缘》获2001年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银奖;素有“三代帝王师”之称的清朝大学士祁隽藻被拍成电视剧,并成立有山西省祁隽藻研究会。文化事业面对挑战,较好地实现由政府单办向政府、民办结合的转型,全县形成以县文化馆、乡文化站、村文化室、个体文化户组成的四级文化网络。2005年全县四级文化网点达到510余处,农村文化活动点达到300余个。

寿阳办学始于宋代元祐年间,清代乾隆年间设有受川书院。抗日战争爆发前,全县有中学1所、完全小学10所、初级小学297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事业空前发展,人民文化素质明显提高。1978年全县有学校689所,其中初中86所、高中86所、农业中学7所,教职工2498人。1984年~1988年,政府加强对教育工作的投资,新建学校121所,面积2.28万平方米;扩建学校91所,面积1.41万平方米;更新学校38所,面积9454平方米;大部分学校得到维修。1996年实施百所校改工程,基本消灭了危房、土窑洞,实现“一无两有三配套”(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凳,图书、教学仪器、体育器材配套),教育走上正规化道路。青少年文肓基本扫除,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健康发展,为高等院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工农业生产培养了一大批适用型人才。2002年,调整全县农村中小学校布局。2005年全县有学校274所,专职教师2081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寿阳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基本形成村村有卫生所、乡镇有卫生院和具有各科齐全的综合医院以及妇幼保健院、防疫站。全县农民健康工程逐步实施,医疗保险政策落实,地方病、传染病得到控制。2005年底,全县社会办医疗机构27个,有床位725张,医生488人。

寿阳于1953年成立体育运动协会,1980年兴建体育场、灯光篮球场,1996年兴建旱冰场、门球场,1999年修建综合训练馆。体育机构、设施不断完善。同时,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拓宽体育社会化路子,为省、市培养选送一批优秀人才。200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

寿阳历史悠久,地上地下文物古迹甚多,仅建筑一类,寺观庙宇多达千座,以明清建筑居多,兼有唐宋元时期少量建筑。其中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朝阳阁,为一重檐三层、高百余丈的纯木结构。角柱斗拱,构造奇特,画桷翚飞,碧瓦鳞次,宏伟高大,堪称顶峰,故有“锦州狮子应州塔,不抵寿阳朝阳阁”之说。名胜以方山为首,位于寿阳、盂县交界,山势雄伟,苍松翠柏,庙宇依山建筑,亭台楼阁,玲珑精巧,上寺、下寺为主体建筑。方山盛夏无暑,气候凉爽,故历史上封建官吏、文人学士多在此避暑。邑人祁隽藻留有笔迹甚多,为山色增辉添色。五峰山距县城30公里,因山势五峰环绕,状若莲花而得名。木厦、石窑依山而建,凌泾塔、蓝芾洞、古戏台俊俏秀美,碑碣林立,尤以傅山草碑著称,唯省内独有。

寿阳土特产品主要有贡米、荞麦、豆腐干、油柿子和高锶乐醋酸饮料。贡米因明朝作为进献皇帝的贡品而得名,颗粒均匀,色泽金黄,香甜可口,营养丰富,获山西省首届农业博览会优质奖。荞麦为富硒荞麦,获山西省首届农博会金奖。豆腐干是寿阳久负盛名的传统名食,以优质大豆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加新配方精制而成,是具有独特的高蛋白营养保健食品,其中“寿”字牌香干王1993年起连续获省优、部优产品奖。油柿子为一种油炸甜食,外形似柿子,中间有孔,呈焦黄色,微有裂纹,相传为明清两代地方官吏招待文武大臣和上等商客的高级食品。1959年在全国科普会上展销,定为推广食品。高锶乐醋酸饮料采用本地天然优质矿泉水和独特工艺酿造而成,2000年被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选为专用饮料。



太谷县

太谷位于晋中市中部,东北与榆次区相连,东南与榆社县交界,西南与祁县毗邻,西北与清徐县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8′~113°01′,北纬37°12′~37°32′。县域总面积1034平方公里。2005年,辖明星、胡村、范村镇3镇和侯城、北洸、水秀、小白、阳邑、任村乡6乡,197个行政村,13个社区。全县总人口为29.4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88万人,乡村人口19.55万人。人口密度为284.6人/平方公里。县城位于县境西北部的明星镇,距晋中市政府所在地榆次34公里。

太谷,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活动。春秋时,晋侯以阳地赐大夫处父为食邑,始称阳邑。西汉时置阳邑县。新莽天凤元年(14)改称繁穰县。北周建德六年(577),县城西迁10公里到白塔村(今县城所在地)。隋开皇十八年(598),因地处太行山谷而更名太谷。直到明清两代,太谷县基本属太原郡或太原府管辖。民国年间,几经战乱,隶属关系几度变更。民国37年(1948)7月13日,太谷解放。民国38年(1949)8月15日起由榆次专区(后改晋中专区、晋中地区)管辖。2000年晋中正式撤地建市后,属晋中市辖。

太谷县地形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在1914米~767米之间,分山地、丘陵和平原3种,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40%、22.1%和37.9%。跑马坪为境内最高山,海拔1914米。最低处西北冲积平原区,海拔767米。县境内有乌马、象峪等大小9条时令河,总流域面积1095.1平方公里。乌马河为县境第一大河,境内长72公里。

太谷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日照2567.9小时,平均气温10.1℃,无霜期159天。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暖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少雪干冷。年平均降水量446.2毫米,主要集中在6、7、8月份。蒸发量为降水量的4倍,约1800毫米。年均风速2.4米/秒,春、秋、冬三季多西南风,夏季多东北风。

境内十年九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但汛期雨量集中而多暴雨,河流源短流急,下游河道狭浅,“悬河”段多,极易形成洪涝灾害。冰雹一般在每年6月前后发生,平川区雹灾一般由西北方向发生,南山的四县垴和东山的三县垴地区,由于地形的抬升作用,也是雹云发源之地。县内春霜危害重于秋霜。

太谷农业土地资源944.9平方公里。水资源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全县总积水面积为1196.3平方公里(包括境外流入)。浅、中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7000万立方米~8000万立方米。林业以发展经济林为主。全县植被面积30.2万亩,森林面积16.5万亩,覆盖率为19.67%。

太谷办电,始于民国11年(192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太谷作为全省第一个实现农村初步电气化的试点县,到2003年全县拥有主网110千伏变电站4座,主变电容量12万千伏安;35千伏农网变电站3座,主变电容量3.2万千伏安。全县建有机电井3224眼,并有2座中型水库,保灌面积达85%;城市日供水能力为8000吨。

民国23年(1934),同(大同)蒲(蒲州)铁路太谷段通车,境内长18公里。1979年4月,太(原)焦(作)铁路太谷段通车,境内长39公里,两条铁路线呈“八”字型贯穿全境,有中小火车站8个。太谷站拥有职工300余人,600平方米的候车室可容旅客450余人。年客运量30万人次左右,货运量50余万吨。

民国9年(1920),有太(原)平(遥)公路过境。次年,太原至境内客运通车。其后太原至风陵渡干线过境。20世纪60年代起,太徐线、太邢线、榆长线过境,总长94公里。1986年,108国道跨越境内。2003年,县内420公里柏油路连通全县9个乡镇141个行政村,基本实现平川、丘陵村镇通油路,被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实现村村通油路县”和“实现公路三通县”。公路密度为33公里/平方公里。2005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414公里,货运总量完成281万吨,货物周转量4.67亿吨公里;公路客运量222.1万人,旅客周转量7212万人公里。

清光绪二十年(1894),县城设电报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邮政局。民国2年(1913),太谷邮政支局成立。1949年,邮路总长637.1公里。邮政交换量,20世纪50年代函件进出60余万件,80年代增至100万件以上。2002年,邮政、网通分营。到2003年,已开办汽车邮路3条,摩托车邮路3条,自行车邮路21条,步班邮路9条,直接从事投递的人员50余人,从事农村营业人员30余人,城镇包裹投递实现直投到户,并开办电子汇兑网,实现24小时兑付。2004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 亿元。

民国18年(1929)太谷设立民事电报业务处。民国19年(1930),县城始设电话。1949年,电报为政府专用。1953年开通农村电话、长途电话。1964年起通无线电报。1977年始有电传收发报机。1995年全县所有乡镇开通程控电话。1997年微波通讯网络投入运营。2004年末,交换机总容量达7.4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包括小灵通用户)7.93 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6.46万户,互联网用户达6237 户。全县电话普及率达27.82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22.67部/百人。

太谷农耕历史悠久。明初“土瘠民贫”。清末,农民“植五谷而外,仅及于瓜果、菜蔬”。七七事变后,因战争频繁,农业生产发展缓慢。1949年起,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大豆、薯类、棉花、蔬菜、西瓜、烟叶等。20世纪50年代,粮食生产迅速发展,摆脱了历史上“竭丰年之谷不足供两月”的状况,跃为三晋比较发达的产粮县。1964年,粮食生产在全省首达《农业发展纲要》,成为山西省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调整产业结构,扩大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粮食生产逐年增长。1993年,农业实施 “两高一优农田、节水灌溉、日光温室、规模养殖、林果带建设”五大工程。1994年,在农村推行土地承包30年不变政策,大大推动了农村多种经营,建立了“农户+基地”、供销一体化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形成粮食、蔬菜、林果、畜牧、苗木花卉五大产业。盛产的壶瓶枣、西瓜、晋谷香小米、孟高大白菜、南席辣椒、北阳长山药等农产品享誉全国。2003年, 全县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日光能温室大棚达2521个,出现“三晋日光温室效益第一镇”的范村镇和“三晋大棚第一村”水秀乡张家庄村。此外,范村镇还创造性地把日光温室建在旱垣山区,开创了北方山区农业种植的新途径。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1.04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50.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55元。

畜牧向以山地养牛羊,平川养骡马为习。20世纪50年代起,猪、羊饲养有较大发展。70年代,全县生猪存栏最多达10万头。80年代,养奶牛之风兴起,程家庄等村专设奶牛协会。渔业生产从无到有,主要渔场为郭堡、庞庄2座中型水库。1986年,回马等村出现集体、个人水塘养鱼。近年,全县建成规模养殖小区206个,水秀乡南郭村被誉为“三晋养猪第一村”,侯城乡孙国仁种鸡厂被誉为“三晋种鸡第一场”。1997年,太谷人均禽蛋产量名列全省第一,人均养猪位居全省第二,人均畜产品产量跻身全省三强。2005年全县肉类总产量2.64万吨,奶类产量1.66万吨,禽蛋产量2.71万吨。

200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1.31亿公斤,油料总产57.7万公斤,蔬菜产量为4.87亿公斤。蔬菜生产向品牌化、绿色化、无公害方向发展。全县已建成22个较大规模的瓜菜、畜禽批发市场,建成冷库86个,库容量1.3万立方米。红枣产业规模继续扩张,总面积达到24.6万亩。苗木花卉发展势头强劲,面积达到7万亩。

在农业发展进程中,全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科研网。多项研究成果中,以2-2-3太谷小麦核不育品系成果最著,称为“国宝”,被省和国家列为重点研究课题,荣获山西省科研成果二等奖。太谷瓜类研究会,已成为农业科技服务的经济实体。随着县委、县政府科技兴县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县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

太谷的工业基础薄弱,资源贫乏,多加工工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仅有工业企业78个,工业产值142万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国家、省、地投资在境内兴建扩建山西中药厂、利民机械厂、省教学仪器厂、太谷纺织厂等大中型企业,奠定了工业发展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加速了工业的发展。1987年工业总产值为1.88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3.5%。1993年后,工业改革实行集团化经营模式,基本建成胡村铸造工业区、西山底高科技医药工业区、侯城农产品加工区、明星科技商贸示范区、太明化工工业区等五大工业发展区,涌现出“TG”牌铸件、“远”牌龟龄集、定坤丹、“太明”顺酐、“颐圣”脂脉康胶囊、“天择”净水器、“福泉”水泥、“明泉宝”纯净老陈醋、“新源新”果汁、果脯、小杂粮、“昌寿”小常驴肉、太谷饼等200余个全省、全国知名品牌产品。2003年,获AAA级以上信誉等级评定企业2个,AA级2个,A级5个,名列全省县级单位之首;有35个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获自营出口权的企业增至13个。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个,完成产值20.27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7.34亿元,实现利税2440万元。铸造、煤焦、化工、医药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

1980年后,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快速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2001年3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太谷县“乡镇企业改革发展先进县”称号。2002年,乡镇企业发展到5506个,从业人员4.57万人,新建、技改项目64项,完成总产值30.67亿元。在乡镇企业的产品中,创国家部优的3个,省优的5个,市优的7个。20个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2005年,以乡镇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占到地方经济总量的85%以上。

太谷的商业,自明迄清代中叶,商贾辐辏,甲于三晋。以批发业务为特点的各大商号遍及全国,外达蒙、俄,并以经营票号、典当、茶叶、绸缎、药材等大宗生意名闻遐迩,有“小北京”之誉。尤其是“谷帮”票号,是清中叶以后山西票号祁、太、平三帮的组成部分,有“金太谷”之称。民国以后,商业渐衰。日军侵华后,一蹶不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业逐渐恢复发展,并初步建立起国营商业、供销合作商业为主体的商业体系。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商业迅速发展,成为流通的主体,形成以金牛商场、天马大厦、长虹商场、人民市场、凤仪商城、购物中心、佳佳百货、贸易中心、家家利超市、三联超市、诚和超市等大中型综合性商场为主,各种零售网点遍布城乡的商业网络。此外,农产品批发市场、畜牧市场和山西农业科技市场成为太谷畜牧、科技专业服务体系。2005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85亿元。

1987年全县财政收入2331.5万元,比1979年增长2.36倍,比1950年增长26.4倍,平均每年递增10.8%。2005年财政总收入2.25亿元,财政总支出2.47亿元。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太谷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7.8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50元,人均消费性支出49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55元,人均生活支出2090元。“十五”计划期末生产总值比初期增长104.3%,年均递增10.7%。

太谷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明代有王支、穆文聚义,劫富济贫。清代有魔合成起义,反对苛政。光绪二十六年(1900),以水秀村为首的义和团运动席卷全境。民国14年(1925),张惟琛等在铭贤学校建立晋中第一个中共组织——太谷铭贤学校党小组。抗日战争爆发后,太谷作为太行抗日根据地的门户,由于成绩卓著,得到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嘉奖,被誉为“动员民众抗日模范县”。在八年抗日战争中,太谷军民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坚持敌后游击作战;配合和协助太行二分区交通队,在沟通中共中央和华北、华东的联系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在解放战争中,太谷军民积极参战支前,为晋中战役的彻底胜利和太原的解放建立卓越功勋。

太谷素称“文化之乡”。宋崇宁三年(1104)建学宫。清代,私学兴起,私塾、村塾有名可记者达68家之多。清光绪十九年(1893),美籍基督教士创办妇女学校。光绪三十三年(1907),孔祥熙创立铭贤学堂。民国33年(1944),南山抗日根据地创办有榆太祁干部家属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西农业大学、太谷师范学校、省交通学校、晋中卫生学校、省畜牧兽医学校等一批高、中等专业院校在境内设立。2002年,太谷县首家私立全日制寄宿制小学——星光小学成立,当年招生360人。至2005年,全县有小学95所,普通中学25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太谷中学为省级重点中学。

太谷的文化事业在明清时期随商业的发展而兴起,尤以书画、戏曲和民间社火著称。近代画家赵济擅指头画,为三晋名家;赵铁山书法被康有为誉为“大江以北,无出其右”。20世纪晋剧名艺人老十六红(李银桂)、三儿生(孟珍卿)、说书红(高文翰)、狮子黑(乔国瑞)、电光丑(游爱丑)、王正奎等皆为太谷人。太谷秧歌,广泛流行晋中各县。1988年,成立秧歌协会。2000年,太谷秧歌赴台湾参加两岸小戏展演。2005年,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 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 个,藏书20余万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4.3 %。

县内最早的医院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基督教创办的仁术医院。1949年以后,在县城相继设立县人民医院、中医院、职工医院、防疫站等医疗卫生机构。2005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69个。其中,市级以上医院5个(晋中二院、省精神病院、利民机械厂医院、山西农业大学医院、省果树研究所医院),县级医疗卫生机构4个(县人民医院、中医院、防疫站、妇幼院),乡镇卫生院9 个,村卫生所251个。卫生医疗机构床位1489张,卫生技术人员1272人。

太谷向有习武传统。明代的安国中武状元,清代张凌霞、牛天畀、陈圣矩中武进士。咸丰年以后形意拳师车永宏,在天津以剑术击败日本拳师,名震中外,其门人至今已传至第七代。车氏形意拳法远播巴西、日本。民国24年(1935)太谷成立国术馆,从事武术普及工作。20世纪50年代始每年元宵节组织武术表演赛,县武术代表队多次代表晋中地区参加省运动会夺得总分第一。田径、球类项目最早出现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创办的铭贤学堂。1950年,成立第一个农民篮球队。至2005年,全县共有体育运动场所2100余个,常年参加体育运动总人数达11万余人。健身房、体育馆、游泳馆、保龄球馆等较先进设施相继投入使用,体育活动异常活跃。近年共承办地级以上体育赛事60余次,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武术之乡”、“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称号。

太谷县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馆藏文物居晋中之首,达5000余件,其中以明代大画家仇英仿宋代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贵,书法家赵铁山的书法作品以及木刻艺人的木刻家具也颇有价值。现存地上、地下文物227处。1956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白燕遗址(新石器时代)、明清古街、旧县衙署、明代鼓楼、建于晋泰始八年(272)的城内无边寺、建于宋咸平二年(999)的白城村光化寺。1986年,第二次被列入省重点保护单位的有建于唐开元元年(713)的阳邑净信寺、重修于金天会九年(1131)的范村园智寺、建于元延祐三年(1316)的城内安禅寺,还有明代的大佛山天宁寺及至清代、民国时期的酎泉寺(龟龄山庄)、曹家大院(三多堂)、孔祥熙宅园、赵铁山宅院、铭贤学校旧址等。

独特的地理气候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诸多土特名产。传统名食品太谷饼和“宫廷圣药”龟龄集、定坤丹享誉海内外,产于凤凰山麓浒泊一带的太谷果、南山北麓的壶瓶枣以及太谷西瓜、郞枣、长山药、小常驴肉、TG玛钢管件等闻名遐迩。



祁 县

祁县位于晋中市中部,东与太谷县相邻,西与平遥县接壤,南与武乡县交界,北与清徐县毗连,东南与榆社县峰峦相依,西北与文水县隔汾河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2′05″~112°39′06″,北纬37°04′05″~37°28′06″。县域总面积854平方公里。2005年,辖昭馀、东观、贾令、古县、城赵、来远镇6镇和西六支、峪口乡2乡,共160个行政村,6个社区。全县总人口26.0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29万人,乡村人口17.77万人。人口密度为305.2人/平方公里。县城位于县境西北部的昭馀镇,距晋中市政府所在地榆次59公里。

祁县历史悠久。春秋时为晋国大夫姬奚(祁奚)食邑。战国时,初属晋,后属赵。晋顷公十二年(前514),晋国分祁邑为7县,再今县境东南置祁县。秦统一后,归属太原郡。西汉,仍属太原郡。经过两晋南北朝,迄至唐宋明清,基本上相对稳定,一直隶属太原郡(府)管辖。民国3年(1914),属冀宁道。民国16年(1927),直属山西省。民国26年(1937)年10月后,属山西省第三行政区。民国28年(1939)10月,成立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太行区第三专区。民国37年(1948)8月后,相继属晋中区第三专区、太原市第三专区。1949年8月15日起由榆次专区(后改晋中专区、晋中地区)管辖。1958年11月至1961年5月一度并入太谷县。2000年晋中正式撤地建市后,属晋中市辖。

全县地形结构呈山地、丘陵、平原阶梯状分布,地势由东南渐向西北倾斜,最高处在来远镇四县垴,海拔2023.5米,最低处在城赵镇雅安村,海拔750米,相对高差1273.5米。山地位于县境东南部,属太岳山系,海拔950米~2023.5米,面积41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8.6%。丘陵为古洪积扇,位于县境中部海拔800米~1000米,面积9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0.5%。平原地区包括山前倾斜平原与河流冲积、洪积平原区,分布于县境北部,海拔750米~800米,面积34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0.9%。平原区绝大部分农田可河井两灌,为主要产粮区。

祁县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矿藏资源极少,无开采价值。境内河流属汾河水系,共有汾河、昌源河、滹溪河,乌马河、阎灿河、王贤河6条季节性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26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8943.7万立方米/年,允许开采量为6597.4万立方米/年。土壤类型有褐土和草甸土两大类。耕地面积49.71万亩,垦耕指数为38.85%,未利用土地面积为39.66万亩,占总面积的31%。境内植被覆盖较好,全县林地面积15.69万亩,占总面积的12.26%,森林覆盖率12.26%。水域用地3.41万亩,占总面积的2.67%。生物资源有乔木、灌木、野生动物、中药材等。

祁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晴气爽,冬季寒冷少雪。总的气候特点是光能资源充沛,热量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蒸发量大,降水量偏低且地域、季节分布不均。年平均气温10.2℃,平均日照时数2573.4小时,平均降水量413.6毫米,平均无霜期161天。影响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是春旱、霜冻、夏秋连阴雨、干热风和冰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祁县是封闭的小农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品种单调,生产力低下,加之战患虫灾,官府横征暴敛,农民虽终岁不遗余力,仍难得温饱。粮食平均亩产只有70公斤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扶持农业,调整生产关系,新修水利,植树造林,实施农业机械化,宣传科学,改善耕作条件,农业得到很大发展,粮食产量逐年增加。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农、林、水、牧空前发展,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农作物以小麦、玉米、高粱、谷物为主。农业主要以“果、菜、牛”为三大主导产业。2005年,有果树6.1万亩、蔬菜16万亩、牛饲养量11.9万头,粮食总产1.3亿公斤,蔬菜总产2.33亿公斤,水果总产2.2亿公斤,肉、蛋、奶总产达到6185万公斤。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7.0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04元。先后被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县”,中共晋中市委、市政府授予“优势农产品规划实施先进县”、“粮食生产先进县、水果生产先进县”等。

祁县工业起步较早,清初有熬盐、制硝、冶铁等工业作坊。光绪八年(1882)成立的文和斋是全省最早的近代印刷业。光绪三十年(1904),乔殿森在县城北关建起半机械化的益晋织布厂。但是在封闭的小农经济社会中,工业发展步履维艰。1949年,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工业有所发展。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境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全县经济振兴增添腾飞之翼。玻璃器皿、碳素、白酒、化工四大产业逐渐成为祁县的支柱产业,其中玻璃器皿企业是第一大支柱产业,被中国轻工部联合会授予“中国玻璃器皿生产出口基地”。2004年,四大支柱产业总产值达到14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2%。到2005年,全县年产值5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42个,工业总产值达到14.0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9%,上缴税金占全县税收的一半略多;纳税百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23户。经济增长方式由开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大华玻璃实业有限公司为山西省民营企业500强之一,自营出口额位居全国同类企业第二,并牵头制定了人工吹制玻璃高脚杯和杂件两个国家行业标准。

祁县地当通衢,历来交通便利。南同蒲铁路横贯县境,设有祁县、东观2个车站。国道108线、208线在东观镇“十”字交汇,纵横贯穿全境。省道东(观)夏(门)线与国道108线平行横穿县境,文(水)祁(县)线沟通晋中、吕梁。县乡公路交汇成网,连接各乡村。全县形成南北循环,晴雨通车的公路网络。2005年,全县有货运汽车4824辆,客运汽车3122辆,货物周转量4亿吨公里,客运周转量7336万人公里。

便利的交通,为祁县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祁县人从商历史悠久,早在清代中后期即以经营票号、典当、茶叶、绸缎、皮毛、粮食、药材等大宗生意闻名全国,结成财力雄厚的祁县商帮。商业字号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甚而远至俄国、朝鲜、日本和南洋各地,是晋商的杰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对私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国营商业、供销合作商业成为商品贸易的主渠道。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发挥国营、集体商业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集体、个体商业迅速发展,城乡市场活跃,购销两旺,日益繁荣。200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8.04亿元,外贸出口总额3634万美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52亿元。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超万元。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祁县共产党组织建立早,革命活动十分活跃。民国15年(1926),祁县第一个共产党支部成立。民国16年(1927)8月,组建中共祁县县委。在白色恐怖的恶劣环境中,共产党组织多次遭到破坏,然愈挫愈坚,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同年,领导益晋织布厂工人罢工,迫使资本家答应增加工资的要求。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祁县县委成为领导全县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中流砥柱。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牺盟会、工救会、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等团体纷纷建立,开展抗日救亡,涌现出武克鲁、董如贤、李顺成等一批抗日英雄,留下“一颗子弹打鲁村”、“夜袭益晋织染厂”等脍炙人口的抗日故事。

祁县历来重视教育,办学历史源远流长。金代大定年间创立学宫。清代,祁县城乡除偏僻山区外,普遍设有私塾,县城设有昭馀书馆。光绪三十一年(1905),渠本翘创办祁县中学堂,是山西省内较早的县办中学之一。宣统元年(1909),孟步云创办县立女子小学,开女子教育之先河。民国8年(1919),渠仁甫创办私立竞新学校,以新思想、新文化教育青年人。这些学校,在国家内忧外患的年代,培养了许多挽救民族危亡的中坚人才。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民主政府在南山根据地创办有抗日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特别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幼儿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与义务教育同步前进,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教育改革实验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文化行政执法工程”的启动,使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涌现出“权勇文化大院”、“麻万川文化大院”等典型。民间自发成立的昭馀晋剧团和新时代器乐培训中心等民办文化单位,成为群众自娱自乐的场所。2004年,全面推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择优选用大中专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建成7所山区寄宿制小学,完成危房改造工程7060平方米,融资680万元新建校舍1.2万平方米,教学资源得到有效改善。2005年,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134所学校实现校校通达。全县共有普通中学29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16所;有科技服务机构13个,各级各类在职专业技术人员3912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0人。

祁县的卫生、体育事业起步较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开始设立医院、西医诊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增设卫生机构,改善医疗、防疫设施,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20世纪80年代末,伤寒、天花、白喉、副霍乱、梅毒等传染病在祁县绝迹,氟中毒、甲状腺和布鲁氏菌等地方病及副伤寒、斑疹伤寒、麻疹、结核病的发病率也大为降低。同时,计划生育、妇幼保健、防疫卫生和城乡爱国卫生工作得到加强。体育事业快速发展,从城镇到乡村,球类、田径、武术、棋类活动非常活跃。

祁县历史文化深厚,名胜古迹甚多,共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2处。1994年1月4日,祁县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县城内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有1000余处,其中重点文物保护院落45处。乔家大院、渠家大院为古民居建筑的典范,也是重要的旅游景点。2005年,拍摄45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13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000万元。渠家大院是晋商巨富渠本翘故居,已开辟为晋商博物馆。梁村遗址、祁奚墓、子洪石窟、武术大师戴隆邦故居、九沟风景区等都是境内比较著名的名胜古迹。

祁县名优土特产品居多,主要有峪口的苹果、祁任村的酥梨、元台沟的红枣、来远的小米和贾令的熏肉、城赵的香油,还有白酒、玻璃器皿等。



灵石县

灵石县位于晋中市最南端,界于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之间。东与沁源县为邻,南与霍州市毗连,西南与汾西县相望,西北与交口县分界,北与孝义市接壤,东北与介休市相衔。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0′~112°,北纬36°40′~ 37°。县域总面积1206平方公里。2005年,辖翠峰、静升、两渡、夏门、南关、段纯镇6镇和马和、王禹、坛镇、梁家墕、交口、英武乡6乡,291个行政村,12个社区。全县总人口24.9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18万人,乡村人口15.8万人。人口密度为207人/每平方公里。县城位于县境中部的翠峰镇,距晋中市政府所在地榆次125公里。

根据旌介和荡荡岭两处新石器遗址考证,灵石早在新石器时期即有人类居住。隋代之前,灵石未置县,属介休县地域。隋开皇十年(590),文帝驾幸太原,傍汾河开挖河道获一陨石,因以为瑞,遂割介休西南地置灵石县,属西河郡。此后历唐、宋、元、明、清朝,先后归属汾州、霍州管辖,并几经反复。民国2年(1913)属河东道。民国16年(1927)直属于山西省。抗日战争爆发后,建立抗日政权。民国27年(1938)2月,因抗日需要,以汾河为界,分治东、西两县,灵(石)西县属晋绥边区,灵(石)东县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民国37年(1948)9月合并成灵石县,归太岳第一专区。民国38年(1949)8月15日起由榆次专区(后改晋中专区、晋中地区)管辖。1958年11月至1961年7月一度并入介休县。2000年晋中正式撤地建市后,属晋中市辖。

灵石县地处黄土高原,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和长期风雨洪流冲刷,形成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山地。全县地域由东西两山间中部汾河谷地自然形成三级阶梯。东部太岳山诸峰(石膏山、尖阳山等)和西部吕梁山诸峰(中华山、老虎山等)遥相对峙,为第一阶梯,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为中山区,面积336.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7.8 %;第二阶梯为高山之下的丘陵地区,海拔800 米~1200米,面积692.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7.6%;中部由汾河及其支流静升河、仁义河中下游冲积淤浸形成的河谷滩地为第三阶梯,海拔600米~800米,是境内的平川谷地,面积176.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4.6%。县境内最高峰为东部牛角鞍,海拔2567米;最低处为南关镇石桥村汾河出境处,海拔574米。

灵石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征是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凉气爽,冬寒少雪。年平均日照2331小时,平均气温10.8℃,平均地温12.4℃,平均无霜期156天,平均降水477.5毫米,平均风速1.7米/秒。

灵石境内有水域面积2.03万亩,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0.45亿立方米,地下水蓄积平均值为0.89亿立方米,除去地下水重复计算量0.49亿立方米,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0.84亿立方米。过境河流为汾河,自北而南流经全县60公里。境内较大河流有静升河、仁义河,为常年性河流。静升河流经县内18公里,流域面积210平方公里;仁义河流经县内30公里,流域面积189平方公里。另外还有交口河,为半季节性河流,流经县内31公里,流域面积167平方公里。段纯河则为季节性河流,无清水径流,只有汛期洪水湍急而过,流经县内20公里,流域面积105.4平方公里。

灵石境内多山地丘陵,海拔高度差异较大,植被分布极不均匀。据2000年调查,县境森林植被覆盖率为18%。其中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区植被覆盖较好,达90%以上;海拔1500米~1000米的中山区尚可,达80%左右;海拔1000米以下天然森林极少,山坡多为草灌植被。耕地总面积3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9.4%。其中一等地为水浇地和沟川地,二等地为梯田和垣地,约占耕地面积的35%;三等缓坡地较多,约占总耕地面积的一半;其余为四等坡地。

境内矿藏资源储量丰富,号称红、黄、蓝、白、黑(铁矿石、硫磺、焦炭、石膏、煤)五色俱全。现已开采的有煤、铁、石膏、石棉、硫铁矿、石灰石、铝土、耐火粘土等10多种,探明的有铜、铝、钼、钨和水晶石、冰洲石、大理石、蛭石、云母等有色金属和稀有矿藏共32种。在所有矿藏中,尤以煤炭为最。现已探明含煤面积86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1.3%,煤炭储量91亿吨,其中肥煤59亿吨,焦煤14亿吨 ,瘦煤13亿吨,气煤5亿吨。煤炭品类齐全,质量优良,尤以二号煤质量最优,可称国宝。

灵石群山耸峙,汾河中贯,扼三晋南北咽喉要道,古称燕冀之御,秦蜀之径。《水经注》称其为“古之津隘,今之地险”。由北而南越韩信岭而过的秦晋古道历史久远,可上溯汉唐,沿及明清。古道上的冷泉关、阴地关都是古代著名关隘。雀鼠谷中的大禹口为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打开大禹口,空出晋阳湖”之地;还有韩信墓、刘武周堡、苏溪村中的资寿寺、绵山脚下的介庙、西许村中的周槐等众多文物遗址。

灵石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明代,侯应龙农民起义劫富济贫,除暴安良,名振三晋。民国25年(1936)3月,毛泽东主席率领红军东征,驻扎在双池镇西庄村(今属交口县),播撒革命火种,并给当地群众掘得一泉,人称“幸福泉”。民国26年(1937)9月,朱德总司令率领八路军北上抗日,路经灵石水头村作抗日演讲。民国27年(1938)2月,国民党卫立煌部第十师在摩天岭阻击日军南下,血战七天七夜。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灵石县东山区一直是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根据地,灵石人民在共产党的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奋斗,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20世纪末期,灵石县又开发了号称“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推出“华北森林公园”石膏山旅游度假胜地,建成号称华北第一山顶公园的翠峰山公园,占地500亩,改造了破败的旧县城,一座具有现代化、园林化、艺术化、人性化特点的新城已堀地而起。

灵石历史上以农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经济作物有油料、蔬菜等。《观风录》谓之曰:“灵石僻在万山间,财货不通,山田瘠薄。……故他方多事贾,而灵石惟力农”。由于自然条件较差,耕地面积少,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县总人口24万,其中农业人口17.5万,拥有耕地35万亩。全县人均拥有耕地不足1.5亩,以农业人口计,亦仅均2亩。1999年~2005年间,灵石年均粮食产量3837万公斤,亩均105公斤,人均153.6公斤。以农业人口计,人均也仅231.8公斤,自给尚不足。但灵石境内荒山荒坡及林地草地较多,为林业、牧业、养殖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到2004年底,全县干果经济林面积已达20.6万亩,其中核桃林面积占84%,农业产业化进程初显端倪。2005年,全县粮食总产4548.4万公斤,亩产197公斤;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4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4.6亿元。

依托丰富的矿藏资源,灵石自古采煤、冶炼业比较发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新型工业崛起,基本上奠定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础。特别是80年代以来,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尤以煤炭工业发展最快,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首批61个重点产煤县之一。一度时期,全县大小煤矿遍布,年产量达到500万吨以上,成为灵石的支柱产业。此外,石膏、硫磺、硫铁矿等产业也发展迅速,带动灵石经济的增长。到2000年,全县初步形成以煤炭、化工、冶金、建材为主的四大骨干工业群体,工业经济占到全部国民经济比重的70%,是全县城乡居民和县级财政收入的主渠道。2003年,灵石县的经济实力在全省110个市县中居前30名之列,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列911名。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84个,实现工业总产值49.36亿元;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7.28亿元,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14元,是晋中市的经济强县之一。

灵石县的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到2005年底,经过经济体制改革,国有资本已全部退出市场竞争领域,工商业全部改制为民营企业。年产值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有集煤炭产、运、销为一体的通宇煤运公司、专门生产碳素产品的晋阳碳素公司及天星能源公司、宏源洗煤公司4个。

灵石县交通处在山西南部与中部相通的咽喉部位。古代有京陕官道经过,并设有冷泉驿、瑞石驿。民国年间铁路、公路开通后,交通更加发达。至2005年,全省交通大动脉南同蒲铁路和108国道纵贯县境南北,新建成的大同至运城高速公路从县城东部通过,并在境内留有两个出入匝道。县内各乡镇和90%以上的行政村全部通了水泥(油)路。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62公里,形成国道、省道为主线,县乡、乡乡循环路为干线,乡村路为支线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灵石县通讯环境不断改善,现代化通讯网络初步形成。2005年,全县村村通广播电视、程控电话,通邮率100%,固定电话用户达5.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1.42万户,互联网用户达6851户。

灵石县教育事业发展很快,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2005年,全县有普通中学28所,职业中学2所,小学72所。农村中的复式校、单人校、包班校、百人以下学校全部撤销合并,中小学的教学环境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得到明显改善,达到了一无两有三配套(无危房,有教室、课桌凳,图书、实验仪器、体育器械配套),教育方面的城乡差别显著缩小。

开发区概况

基本概况

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晋中开发区)位于榆次区西北地段的城乡结合部,与太原市接壤,地理坐标东经112°34′~113°06′,北纬37°23′~37°53′。1996年1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榆次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山西省14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总体规划开发面积初为5.2平方公里。1996年8月,经晋中行署批准,管理范围调整为榆次市使赵乡14个行政村和鸣谦镇21个行政村以及郭家堡乡的安宁、聂村,共37个行政村,面积为138.5平方公里。2002年10月,中共晋中市委、晋中市人民政府根据撤地设市后建设新型城市的发展规划,将榆次开发区的管理区域面积定为55.8平方公里,包括原使赵乡的14个行政村(鸣李、使张、龙田、侯方、使赵、韩村、高村、小赵、杨盘、北六堡、南六堡、西荣、上营、东营)和原鸣谦镇的3个行政村(南砖井、王杜、秋村)以及三水、佳地2个街道社区,人口约4万。2005年7月,山西省政府批准,榆次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名为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

晋中开发区隶属中共晋中市委、晋中市政府领导。设立中共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和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区内党务和行政工作,作为中共晋中市委、晋中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直接对中共晋中市委、晋中市政府负责,对开发区内的党务、行政、经济等各项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实行计划、财政单列,统计相对独立。2000年7月,经山西省编委批复,核定开发区管委会全额事业编制40名,机关人员执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中共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下设工会、妇女、共青团3个工作委员会和通讯组,党工委办公室下设组织科、宣传科、群团科。晋中开发区管委会共下设11个局(室、处),其中副处级局(室、处)有管委会办公室、财政局、人事劳动局、经济技术发展局、建设环保局、农业综合发展局、物价局,正科级局(室、处)有社区管理处、治安管理办公室、环保局、招商局。另有省国土资源管理局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地方税务局、国家税务局设立垂直管理的开发区土地分局、工商分局、地税分局、国税分局。

至2005年底,开发区内生产总值完成7亿元,科工贸总收入完成33.55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7.6亿元,农业总产值完成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53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32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增幅远远高出同期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02年起,连年受到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先后被授予“先进开发区”、“结构调整先进区”、“开发区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经济发展

农业 晋中开发区地处榆次、太原的城乡结合部,为传统的农业区,区内地势平坦,交通发达,具有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条件。开发区以“发展城市农业”为方向,围绕“菜篮子”工程,加快园区建设,在稳定发展种植业、扩大养殖业的同时,积极引进资金、技术、项目,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现已形成种植、养殖、加工业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格局。

种植业以玉米、小麦、高粱等粮食作物和蔬菜、花卉、油料、瓜果等经济作物为主。1998年,提出生态型农业建设方案,为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开展了农田林网和沃土工程建设。2002年4月,建立王杜绿色生态农业园区,并引进中国农科院研发成果“有机生态无土栽培项目”,在克服环境污染、组织标准化生产、废弃场地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开辟新的途径,该项技术处国内领先水平。至2005年,农业综合防治技术渐趋成熟,农业灌溉基本实现节水化,农业机械化程度大为提高。

养殖业遵循“稳定猪、鸡,发展牛、羊,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总体发展思路,相继建立不同规模的养殖小区24个,采取以户经营、封闭管理的形式,基本实现“技术统一指导、疫病统一防治、资料统一组织、商品统一标准”四项统一,对新技术、新经验、新材料、新品种等项的推广应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有效地控制了家畜禽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随着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入驻,带动了养殖业的发展。2002年提出并实施“西荣高效特色养殖园区”和“南砖井千头奶牛基地”建设方案,培育规模型优质原材料基地。至2005年,完成水、电、道、绿化等基础工程,并分别在两处由政府为投资主体建立集中挤奶站,为全区的养殖业拓展了市场。

农产品加工业以粮食加工、牛奶加工为主,主要有日产量达60吨的创通公司“金鸽”牌系列饲料,质量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产品销往国内多个省区,获2002中国·晋中农业名品博览会优质奖;神通养殖有限公司绿壳蛋,以营养丰富并具医疗价值,属纯天然食品而倍受欢迎;双丰种苗公司的“硕丰”牌系列菜种,远销美、日、韩等国,并获中国·晋中农业名品博览会优质奖。

名优特产主要有王杜温室黄瓜、北六堡西红柿、砖井西瓜、六堡陈醋等。

工业 晋中开发区成立之初,基础比较薄弱,小煤矿、小冶炼、小建材、小食品、小化工等典型的五小工业散落区内,共有企业346个,其中国有企业37个,集体64个,股份制8个,民营237个。建区九年,通过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强化服务,创优环境,扩张规模,提升素质,实现工业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工业强区的新路子。2005年,工业增加值完成7.66亿元。初步形成医药、纺机、环保、汽贸、装配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到2005年底,区内各类注册企业达到1119个,96%的企业是民营企业。按设计能力,产值达亿元的企业有9个,超千万元的有30余个。重点工业企业主要有山西安特生物制药股份公司、山西德元堂药业有限公司、山西鸿基实业有限公司、山西明华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山西榆次昶力高科有限公司、山西山川药业有限公司、山西春宇制药有限公司、山西万升五金铸造有限公司、山西新世纪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商贸服务业 集中在开发区汇通路、环城西路,以钢材交易、汽车销售、医药物流、餐饮服务为主,是开发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主要企业有山西榆次通用挂车制造有限公司、山西昌泰工贸有限公司、山西金利恒物资有限公司、山西榆次中融物资有限公司、山西鑫都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山西兰田汽贸有限公司、中德迈亚飞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中汽天津销售公司晋中分公司、天龙亚飞汽车连锁店有限公司、晋中勃兴物资贸易有限公司、晋中瑞峰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晋中煤炭运销物资公司、和田中油石化有限公司分公司、晋中开发区时代化纤有限公司、晋中市经惠物资有限公司等。其中,1995年组建的山西榆次通用挂车制造有限公司,属山西省挂车生产定点企业,以生产5吨~15吨的全挂车为主,是一个集挂车生产、汽车改装、汽车销售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产品多次获得“山西省优质产品”和“山西省质量信得过”称号。2002年,企业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了集生产、生活、办公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厂区,年生产能力达到全挂车1600台、半挂车200台、汽车改装500台,年产值8000万元,上交税金300万元。1999年9月成立的山西兰田汽贸有限公司是开发区新型的商贸流通企业,注册资金1188万元,2005年总资产达到1.62亿元。主要从事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公司解放、大众、轻卡系列汽车的销售、备品供应、维修服务等业务,是一汽集团在山西的最大经销商。公司实现整车销售、消费信贷、备品配件、维修服务、车厢制造、煤焦钢铁物流等多品牌、宽系列的集团化经营格局。2001年被中国一汽集团授予“一级代理商”、“功勋经销商”。2002年完成销售2.6亿元,被一汽贸易总公司授予“明星经销商”称号。2004年完成销售6.1亿元,再次被授予“功勋经销商”称号,成为全国九个获此殊荣的企业之一。

科学技术

管理机构 1998年,开发区科技工作由开发区经济发展局管理。2002年9月,榆次开发区招商局成立,科技工作由招商局负责,并对应省科技厅、晋中市科技局开展工作。

服务机构 1998年6月,榆次开发区与晋中行署科委共同组建开发区高新技术孵化中心。1999年12月,成立榆次开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为区内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技术诊断及技术服务等,并为区内企业进行信息化工程指导,开展民营科技企业认定等工作。2000年9月,高新技术孵化中心更名为榆次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促进区内小型科技企业发展壮大。2002年7月,成立榆次开发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区内企业提供企业诊断、人才引进、对外服务等。

科技企业 2005年,区内有高新技术企业5个,分别是山西清华紫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安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德元堂药业有限公司、榆次昶力高科有限公司、中电电能监控技术有限公司;省级民营科技企业9个,分别是开发区三元电子科贸有限公司、开发区华德净化技术有限公司、晋中天宇合成炭有限公司、山西漳源农业环保有限公司、开发区琚丰高岭土有限公司、开发区经纬余辉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山西鸿基实业有限公司、开发区贝斯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西联讯实业有限公司。

科技项目 2005年,区内有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5项,分别是山西安特生物制药股份公司胶体果胶铋项目、山西榆次昶力高科有限公司4A合成沸石项目、山西漳源农业环保公司无机基复合降解塑料母粒项目、晋中天宇合成炭有限公司TY-3洁净煤技术示范及年产100万吨工业固硫型煤项目、晋中天宇合成炭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冷成型焦料项目;国家级高新技术项目2项,分别是山西三川药业有限公司明胶止血纤维项目和山西漳源农业环保公司PE70无机基复合降解塑料母粒;省级火炬计划项目3项,分别是山西宝泰药业有限公司多潘立酮及原料药生产项目、山西安特生物制药股份公司脑震宁颗粒和山西德元堂药业公司芦荟排毒胶囊项目;省级推广计划项目1项,即晋中天宇合成炭公司洁净燃料在燃煤燃烧器中的应用技术;省级重点新产品项目2项,分别是开发区经纬余辉高新技术开发公司SLC-4型精梳机和晋中天宇合成炭公司锅炉给煤器。

园区建设

工业园区 开发区成立后,围绕“工业立区、科技兴区、商贸活区”的发展战略,走“一区多园,培育特色,集约化发展”开发之路,先后建立两个省级产业园,即山西医药工业园和山西民营科技园;四个区级工业园,即纺机工业园、汽贸园、台商工业园和机械工业园。

山西医药工业园为山西省和晋中市重点调产项目,规划面积2099亩,分A区、B区两个区域。A区位于开发区校园路西段北侧,占地1674亩;B区位于开发区汇通路中段,占地425亩。到2005年,有山西安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德元堂药业有限公司、山西上海信谊制药有限公司、山西清华紫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6个医药保健企业(项目)入驻,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

民营科技园于2002年4月由山西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位于开发区榆太路张村段路西、108国道北六堡村段路东,初期规划面积1320亩,首期开发348亩。2003年10月,规划面积调整至3600亩,首期开发1200亩。2004年架设园区10千伏供电线路,筹备建设集中供热(气)站。至2005年底,开发区共投入2300万元,完成园区的1#、2# 、3# 道路建设和上下水管网铺设。园内入驻企业达8个,开发面积740亩。项目总投资约2.8亿元。

纺机工业园以生产纺织机械等为主,规划面积800亩,分二期实施。一期规划面积400亩,二期400亩。到2005年,有鸿基实业公司、贝斯特制造有限公司、佳信机械制造公司、明华实业公司、众益纺织器材公司、四春特铸造机械厂、光明机械厂、亿利达机械有限公司等20个企业(项目)入驻。

汽贸园位于榆(次)太(原)路鸣李村段路东,总体规划占地面积490亩,集汽车贸易、汽车服务功能于一体,分为品牌轿车专卖区、汽车超市、大型机动车专卖区、二手车交易区、零配件和配套产品交易区、综合修理厂、生活办公服务区等七个功能区,绿化率达到30%以上,为购车者提供集购车、办证、上牌、维修、美容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到2005年,共有山西昌兴汽车贸易服务有限公司、榆次微型汽车服务部、山西香山汽贸有限公司、山西中德迈亚飞汽贸有限公司、山西新发展汽贸有限公司、太原大飞达汽配中心6个企业入园。

台商工业园位于鸣谦村,规划面积800亩。到2005年,有山西万升五金铸造有限公司、山西华茂纸品有限公司2个企业入驻。

机械工业园位于108国道两侧,南六堡村地段。规划面积4000亩。到2005年,有康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山西金利恒物资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神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山西瑞翔挂车制造有限公司、晋中骏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榆次利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晋中东升汽车维修有限公司7个企业入驻。

农业园区 主要有王杜农业绿色生态设施农业园、北六堡高科技农业综合示范园、西荣高效特色养殖园3个园区和花卉苗木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2个种植基地。

王杜农业绿色生态设施农业园地处开发区最北端,坐落于王杜村东,规划面积1500亩。到2005年,完成建设面积13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46.4%。园区总投入达到800万元,修建钢木混合结构节能型日光温室500栋,铺设管灌10公里,架设送电线路6公里,整修绿化园区主干道路4公里,并配备有1万平方米的地头初级批发市场和精菜(果)配送中心、专用肥生产厂、农产品加工厂、农民培训服务中心等,温室桃、杏、草莓、葡萄、枣等果树品种发展到150亩,占到温室总面积的近30%。

北六堡高科技农业综合示范园位于开发区北六堡村,傍108国道,20世纪90年代被定为省级科技示范点。2002年正式定名为北六堡高科技农业综合示范园区。规划面积2000亩,划分为办公生活区、珍稀花卉苗木培育区、特种作物种植示范区、高效特色养殖区四个功能小区。至2005年,完成园区主干道路整修、绿化3公里,配套机井20眼,铺设地下管灌5公里,及农田林网等基础建设工程。

西荣高效特色养殖园区位于开发区西荣村西北,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高,种植业效益较低,但水、电、路条件便利,宜发展规模养殖业。园区规划面积600亩,2002年开始实施。园区划分为四个功能小区,即养殖区400亩(包括一座千头牛场和2座万头猪场及其他特种养殖等)、饲料加工贮存区50亩、畜产品加工区100亩、办公服务区50亩。2005年完成园区内道路修建绿化、水电输送等基础工程。养殖业已初具规模,生猪出栏达万头、鸡存栏10万只。

花卉苗木种植基地沿榆太路两侧,涉及鸣李、使张、使赵3个行政村,呈条带状分布,水利、土壤、交通条件优越。2002年,在原常青园艺试验站、鸣李花卉基地、天地花卉公司3家花卉苗木企业的基础上起步发展,规划面积2000亩。至2005年完成500亩,合计投资144万元,其中设施花卉50亩,露地花卉100亩,露地绿化苗木350亩(主要是杨、柳、槐、黄杨等),近50%苗木出圃。

中药材种植基地位于王杜与志村交汇处,规划面积300亩,其中150亩为种苗圃。以山西省中医研究院“世纪种植园”为依托,采用“公司+农户”订单农业形式,即基地(公司)向种植户提供种苗和管理技术,并保证产品的回收;种植户则按照技术要求规范操作,并按时保质向公司提供产品。2002年,跨区发展面积2000亩,以种植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管理简单易行、效益较高的知母、薏米、穿地龙、柴胡、丹参等品种为主。

基础设施

道路交通 晋中开发区较大的道路工程有迎宾西街、定阳路、使赵大街、龙湖大街一期、山西民营科技园昭余街、太谷街工程、汽贸园路、灵石路、果园巷路、站北路等。至2005年,共计完成道路建设总长1.63万米,道路面积68.2万平方米。

迎宾西街东起汇通路,西至环城西路,道路全长3956.5米,投资2600万元,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1997年5月20日开工,1998年6月25日竣工,设计年限15年。

定阳路(在医药工业园区),南起文苑街,北至龙湖街,道路全长798米,总占地60亩,投资600万元,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采用混凝土路面。1998年10月16日开工,1999年11月竣工,设计年限20年。

山西民营科技园昭余街,东起汇通路,西至环城西路,道路全长1180米,总占地73.31亩,投资800万元,2002年10月29日开工,2003年10月10 日竣工。

山西民营科技园太谷街,东起汇通路,西至环城西路,道路全长1700米,总占地83.32亩,投资约760万元。2003年2月26日开工,7月竣工。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为防滑地板砖。

果园巷路,东起汇通路,西至诚信路,道路全长235米,设计宽度14米,路面结构为混凝土,设有钢筋混凝土盖板排水渠,投资40余万元。2003年6月开工,10月竣工。

龙湖街一期,东起中都路,西至汇通路,道路全长3780米,工程预算投资1.2亿元。2003年6月开工,2004年10月完成。沥青混凝土路面。

灵石路,北起迎宾街,南至蕴华街口,道路全长945米,宽24米。2003年8月开工,2004年6月完成,投资约800万元。

汽贸园路,位于汇通路鸣李段路东,全长1145米,规划总占地面积34.3亩,分A、B线,其中A线长647米,B线长498米,设计宽度20米。投资500万元。2003年10月10日开工,2004年6月30日竣工。

山西民营科技园箕城路,起点为昭余街丁字口,终点为龙湖街交点,全长1093米,设计宽度36米,道路总占地90.16亩,投资1000万元。2004年3月开工,7月完成快车道工程。到2005年底,仍在建设中。

站北路,北起安宁街,南至迎宾街,全长1115米,修建路段905米,设计宽度20米,混凝土面层,投资180万元。2004年5月14日开工,7月竣工。

另外,全区还有乡村道路总长度为2.87万米,其中油路2.31万米,水泥路5600米。

水电热 至2005年,晋中开发区共铺设给水管道1.35万米,排水管道2.49万米,建有韩村10千伏变电站、使赵村10千伏变电站、鸣谦10千伏变电站3个供电站,南都小区供热站(137兆瓦,供热面积180万平方米)、银城小区供热站(21兆瓦,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2个供热站。

主要建筑 至2005年,晋中开发区内主要建筑有晋商文化广场、中共榆次区委、榆次区政府办公楼、中共晋中开发区工委、晋中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大楼以及山西新兴学校、榆次佳地花园、山西省医科大学晋中学院等建筑群。

晋商文化广场地处开发区迎宾西街中段南侧,东靠汇通路,西连环城西路,毗邻华钜商城,与佳地花园隔街相望。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100米,占地面积约90亩。1999年5月开工建设,同年9月竣工,总投资975万元。为公共开放空间,绿地占36.4%,广场中央立有群驼雕塑,象征明清时期晋商在繁荣华夏文明的进程中不畏艰辛、团结协作的精神,突出体现晋商文化中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文化底蕴。

中共榆次区委、榆次区政府办公楼位于迎宾西街中段北侧,总占地100余亩,总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地下一层,地上九层。2001年9月开工修建,2002年10月竣工。

山西新兴学校地处太原和榆次之间,在环城西路和汇通路交叉处西侧,2001年4月成立。学校占地35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2001年10月18日奠基,2002年9月1日正式开学。学校建有教学综合大楼、小学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艺术馆、餐饮楼、学生公寓、教师公寓、体育馆、游泳馆和400米、200米塑胶跑道的田径运动场以及篮球场、网球场,可供近万名学生就读。学校设有远程教育网和校园区域网,各楼层和场馆通过光缆与中心机房连接,实现千兆数据交换,百兆到桌面。拥有多媒体教室9个,数字语音教室9个,720平米大型电子阅览室,通过卫星接收站实现远程教育信息的接收。学校绿化面积占51.8%,形成四季有花、景观丰富的学习生活空间。

中共晋中开发区工委、晋中开发区管委会办公楼位于迎宾街中段南侧,紧邻晋商文化广场,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000万元。地下1层,地上7层。2002年10月开工建设,2005年8月竣工。是一座极具现代化的综合办公楼。

榆次佳地花园住宅区地处开发区迎宾西街中段,占地210亩,规划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总投资3.3亿元,其中住宅面积15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人均绿地9平方米。小区所有建筑均为欧式建筑风格,全方位绿化覆盖,缀以特色各异的艺术小品及公共娱乐休闲设施,营造出清新自然、高贵典雅的居住氛围。

山西省医科大学晋中学院,原为晋中卫生学校,驻太谷县城。2002年8月在榆次建新址。2003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改现名。项目筹资5500万元,占地17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2004年5月竣工。拥有教学实验综合楼、图书馆、计算机中心、标准运动场、学生公寓、餐厅等现代化教学和生活设施。绿化面积为4.5万平方米。

绿化工程 晋中开发区城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从1999年实施园林绿化到2005年,累计投入园林建设资金约3000万元,除用于各种雕塑小品外,种植各类苗木250万株,其中乔木类树种约20万株,灌木类苗木230万株,草坪面积600亩,规划建设花卉苗木基地500余亩,城市绿地面积1800亩,城市绿地率25%,绿化覆盖率28.5%。以环城西路、汇通路两条长廊贯穿区内,形成了两条绿色护城墙,迎宾街等园区干道与两条绿色护城墙组成开发区绿色干道网。

土地资源开发

土地类型 开发区建设用地面积为1407.45公顷,占全部土地总面积的24.43%。其中,商贸服务用地67.49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4.80%,主要分布在使赵村、鸣李村、使张村;工矿仓储用地499.67公顷,占35.50%,主要分布在秋村、鸣李村、使赵村、使张村、龙田村、东营村;公用设施用地43.49公顷,占3.09%,主要分布在使赵村、南砖井村、高村、南六堡村;公共建筑用地73.26公顷,占5.21%,主要分布在使张村、南砖井村、秋村、北六堡村、西荣村;住宅用地510.78公顷,占36.29%,在区内各村均有分布;交通用地211.84公顷,占15.05%,各村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使张村、使赵村、鸣李村、侯方村、龙田村、南砖井村和王杜村等;水利设施用地(水库水面)0.91公顷,占0.06%,主要分布在秋村、侯方村。

农用地面积为3937.99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8.35%,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其中耕地面积为3447.34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87.54%。耕地面积中,灌溉水田为4.46公顷,占耕地面积的0.13%;水浇地为3116.29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0.40%;旱地为304.39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83%;菜地为22.19公顷,占耕地面积的0.64%。区内耕地集中连片,主要分布于鸣谦镇的南砖井、秋村、王杜等村和使赵乡的北六堡、使赵、西荣、鸣李、上营、杨盘、龙田等村;园地面积为54.81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39%,全部为果园,集中分布在秋村、王杜、鸣李、使张、使赵等村;林地面积为81.47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2.07%。其中有林地为53.65公顷,占林地面积的65.85%;灌木林为1.89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32%;疏林地为6.68公顷,占林地面积的8.20%;未成林地面积为6.09公顷,占林地面积的7.47%;苗圃为13.17公顷,占林地面积的16.16%,林地主要分布于南砖井、秋村、王杜、北六堡、侯方、龙田、鸣李、使赵、杨盘等村;牧草地面积为1.86公顷,全部为天然草地,占农用地面积的0.05%,集中分布在南砖井村;其他农用地面积为352.51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8.95%,其中坑塘水面面积为22.13公顷,占其他农用地面积的6.28%;沟渠面积为135.21公顷,占其他农用地面积的38.36%;农村道路面积为194.87公顷,占其他农用地面积的55.28%;田坎面积为0.30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0.09%,其他农用地在各村均有分布。

未利用地面积为416.1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22%,包括滩涂、荒草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和其他未利用地。其中滩涂面积为21.25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5.11%;荒草地面积为333.31公顷,占80.1%;沼泽地面积为16.53公顷,占3.97%;沙地面积为32.54公顷,占7.82%;裸土地面积为8.25公顷,占1.98%;其他未利用地面积为4.25公顷,占1.02%。未利用地零星分布于区内,开发潜力较大。

土地征用 从2000年到2005年,开发区上报审批农用地转用及征用共336.2公顷,其中涉及农用地转用230.95公顷。共办理用地手续148宗、314.67公顷,其中出让129宗、160.43公顷,划拨19宗、74.24公顷,共完成国土收益2.39亿元,同时上缴财政纯收益1.37亿元。全区共开发未利用地172.22公顷,其中鸣谦镇的王杜村开发16.79公顷,使赵乡的鸣李村、南六堡村、上营村、使张村、西荣村等分别开发27.86公顷、31.92公顷、10.53公顷、10.21公顷、74.9公顷,并且在区外也进行了土地开发,共160.93公顷,土地开发总增加耕地量超出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量50公顷,超过耕地占补平衡要求。

社会事务

教育 晋中开发区有中学6所,小学17所,幼儿园3所。另有民办中学(中专)2所,民办小学2所,民办幼儿园2所。各类学校均达到国家办学的基本条件,生均校舍面积、活动场所面积超国家标准,各小学自然课均达到演示、分组实验要求。两所初中实验仪器配置基本达到分组实验要求,其余4所学校基本能开展演示实验,但均未达93新二类标准。教师人均教学用书22册,学生生均用书12册,基本达山西省目标。区内各校全部开设电脑课,共配备电脑220台,超过25人一台电脑的配备标准。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全面实施教师聘用制、岗位聘任制、校内结构工作制,保证中小学师资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改进中小学校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至2005年,共有教职工421名,其中在职教职工351名。在职教师中,小学教师182名,初中教师149名,幼儿教师20名。在专任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4名,中级教师(中学一级、小学高级)101名,其余为初级教师。全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小学中,大专以上学历教师156名,占85.7%;初中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教师79名,占53%。民办学校中有教职工80名,其中专任教师40名。

文化 晋中开发区各村文化气息浓郁,北六堡村每年腊月初八的抬冰山、使张村正月二十一放架火等传统文化活动在榆次小有名气,秋村、王杜、南砖井村的背棍、铁棍、二鬼摔跤等文艺形式也颇具特色。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南六堡村清咸丰年间建成的四明楼被修葺一新,上营村一座明朝嘉靖年间铸成的重达3500余公斤的大铁钟,保存完好。区内各种文化设施齐全,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广泛开展。

体育 晋中开发区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不断发展并取得显著成绩。2000年秋季举办开发区第一届学生运动会,有4人成为市三级运动员。2003年8月23日,承办2003年~2004年中国乒乓球俱乐部女子超级联赛第七轮比赛。2003年9月组队参加晋中市第一届运动会,在12支代表队中,获成人组金牌总数第四名、团体总分第六名。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秋村、王杜等村的健身舞、秧歌舞队员多达数百人,掀起群众健身运动的热潮。

卫生 晋中开发区主要医疗卫生机构为使赵卫生院,1956年成立,2005年有医务人员36名。另有村级卫生所43所、乡村医生78名,承担着全区农村医疗卫生、防疫、妇幼和公共卫生工作。全区农村有0岁~7岁儿童2700名,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五苗全程接种和程序化接种达90%以上,传染病发病率88.54/10万,有效防止了各种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和蔓延,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

(浏览 9,646 次, 今日访问 2人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