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父辈的战火青春 一一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征70周年


据统计:在三年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团以上干部就牺牲了200多人,其中军级干部3人,师级干部十余人。

众所周知:在朝鲜战争之初,我志愿军无论在人数、装备、通讯保障、后勤供给等诸方面都与美韩存在明显差距。可以说,除了人人怀有一颗保家卫国的红心以外,无任何优势可言(天时地利都不具备)。而美军并非只是一只"纸老虎",它凭借其强大的空中优势(其飞行员大都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善长超低空飞行),在坦克、炮兵以及摩托化部队的配合下对还是以"小米加步枪"传统打法的我志愿军将士实施密集的轰炸。据载,仅某师在撤退时死于汉江的就达600多人,当时的汉江水都染成了一片红色……

尤其是在抗美援朝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一一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我志愿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和12军同属三兵团建制的友邻部队60军的180师陷入敌人包围圈后未能成功突围,导致重大伤亡……

12军3个师虽成功突围,但短短几天就伤亡了十余名团以上干部。

站在这个红色的烈士名单前,我们见到了十几个熟悉的名字,其中就有我们6人中一个人的父亲。



志愿军三兵团12军34师101团政委臧克力烈士在入朝二个月后就牺牲于第五次战役中。至今长眠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已69年!烈士的妻子从26岁直到80岁去世时也没有等到丈夫的任何消息!至今又过去了十几年,他的儿子儿媳去年专程去了父亲牺牲的地方,想带父亲回家,但依然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这是1951年8月18日志愿军总部颁发的烈士证书。



臧克力烈士生前曾是12军最优秀的团政委,首任军长王近山中将曾夸奖他:“克力是一名思想敏锐,有智有谋,能打善写,军政多行的指挥员”。

1950年底12军奉命从重庆出川北上,臧克力政委与妻子崔枫(34师后勤部协理员)将刚出生二个月的女儿送回河南老家由姥姥抚养,夫妻双双并肩赴朝参战。

1951年5月20日在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臧政委身先士卒,为国捐躯!五个月后,他的儿子甦奇来到了人间……

69年了!出生后从未见过也没有叫过“爸爸”的儿子终于站在了镌刻有父亲名字的展版前;生前没有见过儿子一眼的烈士若泉下有知,也算是一份迟到的安慰。



?这是烈士亲属保存的1950年10月底臧政委赴朝前写给家乡老母亲的信。在信中,他为自己不能忠孝两全而自责,说不久即会回到阔别12年的家乡在母亲身边尽孝。但他和母亲都没想到,12年前的分别即是永诀!


2019年5月20日,在臧克力政委牺牲68年后,他的儿子儿媳来到烈士牺牲的地方祭奠从未见过面的爸爸,替妈妈了却了最后的心愿。



来军博参观前,我们就听说这次展览有一个亮点,展出了一封李德生将军当年写给上甘岭参战部队一一12军34师106团指战员的信。

在我的记忆中,12军军史书上并未见过有这封信的记载,12军军史馆也没见展出过这封信。所以我们几人进入大厅后最先来到了这封信的展板前,仔细观看这封经过炮火洗礼的68年前的战地信札。???



从军博回来后,我们中的董莉连夜加班,将这封信全文录入下来。

68年前的此时,12军34师106团的将士们在上甘岭激战正酣!

下面就是这封信的原文:

为争取537.7北山作战的全胜

给106团全体同志们的一封信

武(效贤)团长 、于(永贤)政委 、唐(永舜)副团长、郝(一针)主任、常(锁柱)副参谋长、 康(清林)副主任并转106团,全体同志们:

十八日以来,你们执行了上级的指示,忍受了空前的艰苦,发扬了高度的英勇顽强精神,在友邻胜利的基础上,在炮兵和运输部队大力支援下,获得了歼敌1980名的重大胜利。在连续八天的战斗中,你们始终控制了537.7北山主峰和九号阵地,并在四、五、六号与敌展开拉锯式的争夺,给敌人挣扎性的进犯又一次沉重打击,同时熟悉了地形,摸到了敌人特点,更在激烈艰苦的战斗中考验并锻炼了自己,这就给全部收复并巩固阵地,争取上甘岭地区作战的全胜,保持了有利条件,特向你们致以亲切的慰问和祝贺。

同志们,上甘岭地区的战斗已引起全国和全世界人民的注视,军党委指出:这不仅是一个军事斗争而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斗争,因为这是去年敌人发动“秋季攻势”失败以来最大的进犯,我们的胜利不仅粉碎敌人犯冒五圣山战略要地的阴谋,对保卫朝鲜,保卫祖国具有重大意义,而更重要的是显示我军防御 牢不可破,显示我军力量空前强大,大大的鼓舞全国和全世界人民,给美帝国主义扩大朝鲜战争的妄想以严重的教训。一个多月以来,由于我全军上下一致努力,死伤敌人两万多名。敌人所吹嘘的“金化攻势”基本上破产了。现在美七师已不能再战,不得不调回日本整补,伪二师也成了残倭,不得不由伪九师来替换。虽然伪九师在伪军中战斗力较强,但在十月份曾遭我38军老大哥的严重打击,其卅团又在597.9遭我91团又一次的严重打击,敌人把伤亡惨重而刚刚换下去整补的部队仓促的调上来作战,说明了他的后备力量是枯竭到什么程度?这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我们也必须充分估计到,敌人是不甘心失败的,很有可能在大雪之前用伪九师再做一次挣扎性的进犯,以求得全部占领我537.7北山,为他自己找一块惨败之后的遮羞布。我们为了保卫五圣山战略要地,为了保卫我们的钢铁阵地,不给敌人冒犯以任何幻想,必须坚决打下去,直到彻底粉碎敌人的进犯,全部恢复并巩固537.7北山为止。为此,号召全体同志:

第一,发扬高度顽强的精神,继续忍受艰苦,坚持持续作战,保持光荣,创造光荣。一个月以来的斗争形势,证明537.7北山的斗争是反复激烈艰苦而持续的,必须准备长期艰苦顽强的战斗。这真是考验每一个部队,每一个干部,每一个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时候,也正是锻炼部队,锻炼自己,创造荣誉,争取立功的机会。希望全体同志以高度的阶级觉悟和英雄主义的气魄,排除困难战胜敌人,为全军增光为英雄阵地增光,创造持续作战中能攻能守的班排连营钢铁英雄。

第二,发挥高度的战斗积极性,以多种方式对敌展开积极的斗争,要求全体同志反复体会上级指示精神,坚决执行命令,及时研究敌人特点,总结自己的作战经验,人人动脑子,大家多想办法,在敌人炮火猛烈,原来阵地大部被催的情况下,要求战斗员同志们毫不懈怠和加强工事,有一分钟就挖一分钟。讲求队形熟练的利用小兵群动作,并能受获和节省弹药,要求通讯员同志们保证通讯联系畅通,步行机电话机,随叫随应,要求运输人员同志们保证弹药及时供应,伤员及时得到抢救,使前线丝毫不感到弹药困难,伤员减少痛苦。总之,要求全体同志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从各个方面展开对敌斗争,争取537.7北山作战的全胜。

第三,发扬高度的阶级友爱,上级关心下级,加强与老战友之间的亲密团结和战斗互助。在激烈艰苦的斗争中,各级干部勿急勿躁,体贴下级困难,多想办法多帮助,下级要服从上级,上下团结一致,老战友合编之后,增强了我们的战斗力量,但由于缺乏朝战经验,困难必多。全体同志们要开展互教互学,展开一个群众性的战斗互助运动。

第四,从长期斗争着眼,改善阵地生活和物质供应,保持持续作战的体力。全体同志立即动手打扫坑道和驻地,要求管理人员,炊事人员同志们,发扬高度的战斗性,积极性,想一切办法,供应前沿开水和热饭,卫生人员同志们及时指导部队的阵地卫生工作,并能对所有病员做到及时治疗,保卫全军健康,保持持续作战的体力。

亲爱的同志们: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胜利,同时也是艰苦的斗争任务。目前虽然困难很多,我们有充分的条件可以战胜。志司、兵团以至军师都在全力支援你们,你们需要什么可以提出来,在现有条件下可能解决的,力争解决。有一些困难,是需要全体同志以高度的顽强精神想办法战胜的。兵团首长号召我们:越打越顽强,越打越聪明,我们上下团结一致,发挥高度的顽强精神和全体智慧,战胜敌人,争取537.7北山作战的全胜吧。

致以

战斗胜利的敬礼

李德生

十一月二十六日





关于上甘岭战役的时间,通说一般认为上甘岭战役打了43天,即从15军于1952年10月14日正式投入战斗,至11月25日12军31师将597.7阵地移交给45师,五圣山前沿指挥所撤消。

然而11月26日李德生副军长在这封信中仍鼓励106团全体指战员:“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从各个方面展开对敌斗争,争取537.7北山作战的全胜。”

这就表明一个事实:12军其实在上甘岭战役总计打了45天!从11月1号31师91团接替15军45师135团进入597.9阵地,到12月15日106团撤出537.7阵地交给15军29师,整整打了一个半月!

查阅12军有关军史:34师106团是于11月17日夜里接替31师93团537.7阵地的,连续进行了28天的浴血奋战,对敌实施了11次反击和8次奇袭,打退敌人130次进攻,歼敌4千多名,最终将537.7北山阵地牢牢地掌握在我军手里。12月15日106团奉命将防御任务交给15军133团,上甘岭战役取得最后的胜利!

106团是六纵18旅(36师)肖永银部的主力团(52团)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参加过许多著名战役,涌现出全军著名的爱兵模范王克勤(2019年国庆阅兵“王克勤排”荣誉战旗与12军的多面战旗位居战旗方队前列)。1950年12月部队奉命出川北上赴朝参战,34师102团留在了重庆担任警备任务,106团则转隶尤太忠任师长的34师(回国后改番号102团)。

据12军老同志回忆,在106团接受上甘岭地区作战任务后,肖永银副军长曾亲自到团里进行战前动员。他要求106团发扬历次战斗英勇顽强、机智灵活的战斗作风,要在全国、全世界所注目的上甘岭战役中,为祖国和人民再立新功。老旅长战前亲临部队看望大家并做战前动员,对106团指战员无疑是巨大的鼓舞。

战后106团团长武效贤、政委于永贤、副团长唐永舜等团领导都写有回忆文章,收入在《鏖兵上甘岭》一书中。该书由原31师参谋长林有声、师作训科参谋姜智敏(后任12军副参谋长)主编,作者均是12军当年上甘岭战役的亲历者、指挥者。尤其是书中还附有当年总参、志司、三兵团、12军、15军之间往来的作战命令、部署、计划、指示、战况通报等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对我们了解和认识上甘岭战役的细节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现在旧书网上加价数倍也难买到)



106团政治委员于永贤(后12军副政委、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在上甘岭战役进入最后胜利的关键时刻,第三兵团和第12军首长决定106团投入战斗,任务是:坚决将***第2师残部消灭在阵地前,确保537.7北山阵地的巩固。并要求第106团要坚持作战到底,537.7北山将不再投入新的部队。

并由34师参谋长蒋科和炮兵主任郭涛协助指挥。

11月17日夜,我团以2个连加1个排的兵力,协同93团一部分,向占领537.7北山第4、5、6号之敌进行了反击,一举恢复了阵地,同时接替了友邻在537.7高地北山各阵地的防御。接防的第8连、第1连和第3连的一个排部署尚未就绪,敌人就集中两个营的兵力,在猛烈的炮火支援下,向我展开疯狂的轮番冲击……

19日、20日,我团相继投入了第7连、第9连在阵地无工事依托的情况下,击退敌人6次攻击,但因伤亡太大,4、5、6号阵地又被敌人占领。20日,21日夜,我团用第5连对敌实施两次反击,4、5、6号阵地主峰,又被我夺回……

关键时刻,在团指挥所的坑道里召开了团党委会议,统一了思想,制定了新的战术……

在持续28个昼夜的激战中,我团主动灵活地运用战术,英勇顽强地坚守阵地,机智灵活地歼灭敌人,恢复和巩固了537.7北山全部阵地,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


106团政委于永贤于上甘岭。


肖永银副军长于朝鲜战地


这是106团参谋长唐永舜叔叔写的上甘岭战役回忆文章。唐叔叔与我爸是太行山时的老战友,回国后于五十年代又都从34师调到31师。我与于永贤叔叔的长子于江源、唐叔叔的女儿唐燕、林有声叔叔的女儿林远珊都是1954年部队从朝鲜回国不久后出生的,并且是杭州西湖小学的老同学。


唐永舜叔叔于朝鲜东海岸


唐永舜叔叔(右2)与军司令部机关战友合影于朝鲜。右3为军副参谋长宗书阁,唯一的女兵为军作战科女参谋邓帆。


经请教12军老前辈,在朝鲜时军直机关只有科没有处,回国后才由科改为处。

(照片转载邓帆阿姨女儿的美篇)



92团团长李全贵叔叔的回忆文章。李叔叔及文中提到的92团政治处主任马魁鸾叔叔与我家在苏北31师大院、合肥12军大院也是多年的邻居。我与李叔叔的大女儿、马叔叔的二儿子不仅是杭州西湖小学的同班同学,而且在苏北也是同班同学。去年夏天我路过南京时,与蒋国钧叔叔(106团、100团老团长、34师第2任师长)的大女儿蒋晓洪、任保俗叔叔的大女儿任群专程到干休所看望了101岁的李伯伯。见到我们李伯伯立马清楚的叫出我们每个人父親的名字,还赠送了我们每人一本他晚年写的的回忆录。李伯伯性格平和、为人低调,淡泊名利,是父亲战友中最长寿的一位,祝他福寿绵长。


1952年夏92团团长李全贵(右2)与93团团长李基中(左1)、92团副政委尹忠慰(后排、六十年代曾任31师政委)合影于朝鲜金城前线。


93团团长李基中抗战之初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4期,后毕业于抗大总校第7期,毕业后分配到385旅769团1营3连任副连长。由于他军事素养较高,受到营团首长的重视,不久就提升为连长。赴朝参战之前,他又调到93团(朱德警卫团)任团长。

(感谢李全贵叔叔的小儿子提供了这张珍贵的老照片)


106团三营营长权银刚叔叔(后任31师师长、12军副军长)的回忆文章《上甘岭前沿阵地的28个昼夜》



106团1营教导员王银虎叔叔的回忆文章。王叔叔在解放大西南时立过大功,被评为“特等杀敌英雄”。1950年9月西南军区选出12军2名全国战斗英雄一一李长林与王银虎,国庆节到北京参加了全国英雄模范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也多次立功,作为志愿军优秀代表回国参加国庆观礼。

王叔叔今年95周岁了,精神记忆都不错,2016年底我去厦门开会时专程去了福州,在12军后代叶晓天的陪同下去福州军区后勤部干休所拜访过他,谈起上甘岭战役537.7高地28天的激战,老英雄声音宏亮,情绪激昂,丝毫不减当年风采。


王银虎(左)与王树凯(中,91团教导员)等合影于朝鲜。



作为12军后代,我出生于34师营区,成长于31师大院。从少年时代就知道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最惨烈也最辉煌的一战,然而很长一段时间,我却并不知道邻居的叔叔们大都是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英雄,因为他们从未提起过,更没炫耀过……

只是到了八十年代随着许多历史真相的披露,才知道在上甘岭战役打的最艰难的时刻,是12军接替了15军的阵地。

12军当年有四个团参加了上甘岭战役:即31师91、92、93团和34师106团(另有34师100团和35师103团作为预备队)。

?上甘岭战役始于1952年10月14日15军防守的二个连的阵地一一579.9与537.7高地,其先后投入5个团的兵力,止10月下旬伤亡惨重,连军警卫连都被派了上去。据说90多人打的只剩下20多人,连秦军长在太行山时的老警卫员,警卫连指导员也不幸阵亡,令秦军长痛心不已。

鉴于15军已无力再继续坚守二个阵地,三兵团首长才急调刚从前线返回谷山休整途中的31师立即掉头,赶赴上甘岭,以解15军的燃眉之急。

31师的主力团91团(即769团、百将团)日夜兼程赶赴上甘岭,于11月1日晚最先投入战斗,接替了15军45师的阵地——位于上甘岭主峰的597.9高地。在团长李长生、副团长兼参谋长赵金来等团领导的率领下,发扬红军团的光荣传统,运用一年来在金城防御战中积累的“小兵群战术”、“立体坑道”等经验,英勇顽强,苦战巧战,很快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将上甘岭主峰的597.7高地牢牢地控制在手中,从而为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关键的一环。

在战斗中91团涌现出全军著名的“孤胆英雄”胡修道(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王成式的英雄”朱有光和王万成烈士(特等功臣,两人的名字被镌刻在上甘岭的石壁上)、以及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获得者蔡兴海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受到志司、三兵团等首长的赞扬和嘉奖。

(浏览 5,128 次, 今日访问 1人 )

发表回复